于丹講座觀后感精選范文五篇1
于丹教授說,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了我們的不朽,我們的墓志銘。
什么是生活?說的通俗點,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調(diào),努力過著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為生存而活的話,拋棄了理想,放棄了朋友,埋沒的親情,忘卻了情懷,那自問和那些茹毛飲血的禽獸有什么區(qū)別呢?
觀看于丹教授的講座,讓我領(lǐng)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種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這個物欲橫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斥著各種誘惑困擾,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競爭不僅提升著每個人的能力,同時還改變著大家的心態(tài)。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家國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無數(shù)先哲們的智慧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要學會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弱勢,而后慢慢地去學習,去完善。待到機會來時,才能厚積薄發(fā),展翅鵬飛。當理想得到放飛,價值達到升華,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真諦。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寬恕自己,學會放棄,坦然與淡定地面對這個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遺憾。寬恕他人,更需要一種無畏的胸懷。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充滿了真誠、熱情和信賴。
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只要我們從中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終身享用。
于丹講座觀后感精選范文五篇2
放假之前我們觀看了于丹為大學生進行得講座,于丹教授極富人生哲理的話語,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為準則和至理名言在這天依舊有著其獨特的魅力。
觀看于丹的講座,讓我領(lǐng)略到的是對自己的得失正確對待智慧,是一種用心的心態(tài),一種融入此刻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現(xiàn)實中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們能夠透過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tài)度,以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價值。于丹告訴我們,做為個人要能夠正確地應對人生的遺憾不要一味的想不開,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要盡可能地用自己高興的事情去彌補遺憾。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能夠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tài)。糾纏于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個人總是后悔昨日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后悔這天的事。正確應對現(xiàn)實中的不利方面,并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這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效果會更好一些。
于丹在講座中說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閑談理想!有的學生說要財富,有的說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說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說: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說: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說: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悅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么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
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qū)λ暮脮r懷念之時!福也!以上就是孔子所說的三個愿望!透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于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于丹教授的這些觀點,讓我們感到心靈的溫暖,能慰籍到人心靈的深處。
于丹講座觀后感精選范文五篇3
這次學校組織小朋友和家人一起觀看于丹老師的孝心、人格等道德教育講座,我覺得很有教育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愛心樹的故事
關(guān)于孝道,《愛心樹》這個故事是一部很貼切、很感人的教育教材。這棵愛心樹可以為了那個小男孩奉獻出自己的枝、葉、果實和樹干等來幫助孩子,我想在中國社會現(xiàn)有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是以這種“愛心樹”的形式在無私地為孩子們付出。一方面讓我很感動,感動于爸爸媽媽對子女無私的愛、無私的奉獻;另一方面也凸顯出中國式教育的弱點,于是就產(chǎn)生了“啃老族”這一新詞匯。
二、贈人金子,不如贈人點石成金的金手指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與“贈人金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說你送人物質(zhì),不如教人學會創(chuàng)造物質(zhì)的方法。爸爸媽媽亦是如此,在你給子女創(chuàng)造足夠多的物質(zhì)財富時,他們總有花光花完的一天,而教會他們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的方法,那他們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靠自己后天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我認為這個才是重點。
三、如何在繁雜的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中自立自強
其主要的問題就是要讓孩子自我去發(fā)現(xiàn),多與社會、自然接觸,靠他們自悟而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強不息,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才會讓他們立于社會的不敗之地。孩子有自信,孩子也會散發(fā)出他個人的“人格芬芳”。于丹老師說:“一鍋同樣溫度的水,卻煮出不同的東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nèi)颂幱谙嗤纳鐣h(huán)境下,只要有自信,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自主地散發(fā)出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边@樣才會讓他們離成功的距離越來越近。
孩子的教育方式多種多樣,爸爸媽媽自身就是老師,以身作則為自己的孩子慢慢地講述著許多的人生哲理。
于丹講座觀后感精選范文五篇4
我是周日才知道老師布置給孩子的作業(yè),看陜西四套的《中小學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節(jié)目,我只能通過網(wǎng)絡查到該節(jié)目,已經(jīng)是晚上21:00了,于丹老師結(jié)合實例,深入淺出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同時也讓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了深刻地反思。講座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guān)于家長如何對自己地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怎樣將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個知書達理,有責任感的人。這里提到了具有普遍現(xiàn)象的隔輩教育,也有大家比較關(guān)心的課外輔導班的方面,更有如何讓孩子感受來自家庭的'愛,可以說,囊括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中于丹老師通過一小事,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的做法對我的觸動最大。一般人看來,這件事本不關(guān)孩子的事,可于丹老師目光犀利,發(fā)覺這正是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的一個契機,順勢對孩子進行引導,讓上小學的女兒對此事負起責任??吹竭@里,我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生活中的一幕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看完節(jié)目有以下幾點可以總結(jié):1.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勇于承擔責任。2.孩子的壞習慣是怎樣養(yǎng)成的,長輩該如何管教孩子。3.讓孩子知道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4.學會自立、自強、自信5.熱愛祖國、尊敬父母、團結(jié)才是力量
于丹老師還強調(diào)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參加課外班,要根據(jù)孩子地愛好,根據(jù)孩子地意愿報課外班。她還特別舉了自己女兒的例子:她女兒愛好踢足球,她就鼓勵孩子去踢,在家里絲毫不加約束。 看完講座,感觸很深,于丹老師不阻止女兒踢球,是因為那是她女兒地愛好,這樣做表現(xiàn)了她對女兒地尊重。每個人都有愛好,我對孩子呢?
聽完于丹老師地講座,我的內(nèi)心無比的激動,能在孩子未成年前看到這么好的講座,我相信會讓孩子在未來少走彎路,培養(yǎng)孩子自強、自信、自立。
家長:齊睿
20xx年4月10日
于丹講座觀后感精選范文五篇5
放假之前我們觀看了于丹為大學生進行得講座,于丹教授極富人生哲理的話語,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滌,使我深深感到,古人的一些行為準則和至理名言在今天依舊有著其獨特的魅力。
觀看于丹的講座,讓我領(lǐng)略到的是對自己的得失正確對待智慧,是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一種融入現(xiàn)在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在現(xiàn)實中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看待這些事實的態(tài)度,以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價值。于丹告訴我們,做為個人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一味的想不開,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要盡可能地用自己高興的事情去彌補遺憾。一個人的一生中難免有些缺憾,這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是對待他們的心態(tài)。糾纏于缺憾中的人將失去更多的東西。只有正確的對待這些缺憾才能有所得。一個人總是后悔昨天的事,殊不知明天又要后悔今天的事。正確面對現(xiàn)實中的不利方面,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不利,這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于丹教授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效果會更好一些。
于丹在講座中說出了一個故事:孔子課堂上的學生席間閑談理想!有的學生說要財富,有的說要做大將軍!也有的說要做隱士??當學生問到孔子時:孔子說:老者安之,友者信之,少者懷子!意思就是說:能讓父母老者們身安心安!朋友都相信你,小孩子長大了都能想起你!意思是說:對父母孝順無非兩個是四個:順意,色難!順從父母之意,對父母和顏悅色!人一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朋友對你最好的評價是一個信字!如果你認識那么一個兩個知心的朋友對你的評價是如此的話!知足矣!每個人都會小的時候!孩子們天真無邪!當孩子們都長大時,能想對某人在自個小時候?qū)λ暮脮r??懷念之時!福也!以上就是孔子所說的三個愿望!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感受到,古人的心其實與我們是相通的。對于前人的好東西我們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于丹教授的這些觀點,讓我們感到心靈的溫暖,能慰籍到人心靈的深處。
講座聽后感言(一)
這次的講座讓我對自己今后的就業(y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我們大學生要對自己的大學活有合理的規(guī)劃。在大學生活規(guī)劃中確立目標是最關(guān)鍵也是最難把握的一步。能不能正確地確立大學期間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道路,直接關(guān)系到能否在大學取得成果的大小。所以在確立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慎重行事,通過了解自己的專業(yè)知道信用管理這個專業(yè)在國內(nèi)就業(yè),說得簡單些,就是成為銀行信用卡、借貸款,企業(yè)品牌價值、風險評判等方面都用得上的“把關(guān)人”。這是一個適應我國社會向建立誠信社會邁進而設(shè)立的專業(yè),所以這個專業(yè)就業(yè)前景還是很好的。既然決定以后從事與自己專業(yè)有關(guān)的工作,就要認真學好專業(yè)知識。
如今就業(yè)競爭不僅看文憑、證書,更重實際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要靠我們在大學生活中培養(yǎng)的。因此,我們從現(xiàn)在起,就要充分利用空余的時間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寒暑假就是我們提高這些能力的好時機,我們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去進一步接觸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為我們今后步入社會打好基礎(chǔ)。
第三場講座講到關(guān)于銀行應聘的問題,像我們這些整天待在學校里的學生來說我們對外面的競爭并不了解,所以在大學里我們要努力打好基礎(chǔ)。盡管現(xiàn)在才大二但也要開始為以后的就業(yè)做準備。我總結(jié)出三點:一方面是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大二開始我們要開始接觸與專業(yè)有關(guān)的東西,我們要把專業(yè)知識學扎實了,因為只有有了好的基礎(chǔ)也厚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以后才能進一步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另一方面是能力的拓展,假期的時間可以充分利用,多做一些社會實踐,融入大社會,只有那樣我們才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并且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溝通,實際操作等各個方面的能力。最后就是人際交往,進入社會我們面對的不再是老師和同學而是各種不同領(lǐng)域的.人,要生活我們必須學會與他們交流。我們在校大學生時間還是很充裕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努力提升自己培養(yǎng)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通過這次講座的學習,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更明確的規(guī)劃,也對就業(yè)方向及公司應聘時應注意的問題有了了解,從中獲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可是說是受益匪淺。
講座聽后感言(二)
今天上午我們
在聽講座的過程中,我也進行了一些思考,我覺得如果要進行有效的整合,首先要明確年段的教學目標,清晰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師在反復閱讀教材的基礎(chǔ)上提取不同知識點的融合點。例如《石頭書》、《小稻秧脫險記》和《航天飛機》三篇課文都是科普類的文章,在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如:《石頭書》是從人物對話角度;《小稻秧脫險記》從故事情節(jié);《航天飛機》從情感變化等方面。所以將課文割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僅將知識結(jié)構(gòu)進行割裂,而且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去沒有進行延續(xù)。
教師需要的是整體性思維和勇于變革的能力,而帶給學生的是結(jié)構(gòu)化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高部長的講座從理論的高度進行建構(gòu),對于我來講卻消化了很少的一部分,只能向郭靖回答洪七公的一樣:只學會了兩成,但是其它內(nèi)容老實記在腦子里留待以后慢慢消化去。這次在看到別人的好東西的時候雖然也有要仿效的沖動,我知道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我想還要結(jié)合自己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實踐。
導語:
關(guān)于于講座的觀后感一
看了于丹老師教育講座,受益匪淺。人要懂得孝順,還要仁愛。對于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知道父母與子女之間關(guān)系和人在社會、在生活中,所需要的準則。
我知道了,人從小到大,都要建立兩兩關(guān)系。多在人群中學習、娛樂,而不是信賴于網(wǎng)絡,老在家里上網(wǎng),不出去與同伴玩耍、交流,孩子要多動手,相信只要動手做,沒有不成功的。要信賴于用雙手實現(xiàn)夢想,實現(xiàn)未來。人從小要建立兩兩關(guān)系,多與同伴們在一起,不要老呆在家里。要與同伴互幫互助,經(jīng)常聚在一起聊天、玩耍。 其次,做家長的,不要嬌慣孩子。于丹老師講了一個寓言故事。
從小有一個孩子,天天與大樹玩耍。有一天,孩子愁眉苦臉,大樹問:“孩子,你怎么了?怎么不高興了?”孩子說:“別的同學都有玩具,各式各樣。我也想要?!贝髽浯认榈卣f:“孩子,你別擔心。你可以把我的果子全摘了,去賣錢。買你想要的東西。”孩子摘了全部的果子,買了想要的東西。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有一天,孩子仍舊愁眉苦臉。大樹問:“你怎么了?”孩子說:“我的同伴們都出去,去世界各地了,而我卻沒有。”大樹說:“孩子,你可以把我的樹根做成獨木舟,去世界各地漂泊?!焙⒆影褬涓龀瑟毮局?。孩子后來回來了,游玩了世界各地后,坐在大樹旁,與大樹一同看每天美麗的日出了。這個故事告訴我,這個大樹就是父母,而這個小孩子就是我們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使孩子享受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待遇,而不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回報。
而且,父母的教育與孩子的成長也有關(guān)系,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鼓勵。在人格中學會愛、學會尊敬。這樣一個孩子,不論在社會、在生活中,都有一個成功的生活位置,在等著他的到來。
一個人,在社會的煎熬下,舒展個人的'生命。這才是最完美的。 做人首先要孝,我覺得我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在爸爸或媽媽生病的情況下,送一杯溫水、一杯熱茶。足以表達女兒的孝心。其實,幫媽媽拿東西、洗幾次衣襪,就表現(xiàn)出來。不用做得那么重大,只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會非同尋常。
于丹老師講座點燃了我心靈的空間。讓我懂得、理解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懂得做人如何孝、順。所以,人在這個世界上,在任何艱難困苦中,都不能低頭,要舒展個人的生命,才是最完美的。 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非常感謝于丹老師的精彩演講。
關(guān)于于講座的觀后感二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每每去到書店,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關(guān)于教人們“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挫折、怎樣處事”的書籍比比皆是,而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迎合了當今復雜社會下處于“心靈沖撞”中的人們所需要的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而這些書籍中,我認為于丹教授關(guān)于《論語》的
想起以前讀中學的時候,什么《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在添鴨式的教育中我背會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問心里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蛟S,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圣賢為什么會說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于丹教授的書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溫暖備至。
于丹教授說:“《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為于丹教授把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jié)合后給予的精辟闡釋表示喝彩!
對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于我這等凡夫俗子來說,不會也不想做任何評論,對我來講,讀懂、讀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這里就姑且把讀到的一些我認為精彩的部分記錄下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許,迷茫中的你我,會不經(jīng)意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和幫助吧!
關(guān)于于講座的觀后感三
今天,在學校的推薦下,我觀看了黑龍江衛(wèi)視少兒頻道播放的《于丹講座》,于丹教授告訴了我們?nèi)绾涡⒕锤改?,建立人格。我聽了之后,感慨良多?/p>
于丹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她的講座栩栩如生,給人一種很親切、舒服的感覺。她向我們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建立人格這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還舉了好多生動的例子:如胡蘿卜、生雞蛋、和干茶葉的實驗,孔融讓梨等小故事,讓我們更容易地領(lǐng)會其中的道理。
聽過講座之后,我突然感覺到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美滿、安逸!因為我們都是獨生子女,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是父母心里的一塊寶,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從沒說過個“不”字。可是我們卻不懂得感恩,甚至認為這是天經(jīng)地儀的事,更別說好好孝敬父母了,多數(shù)時候還任性地惹父母生氣!
這個講座讓我突然間長大了,懂得了很多??粗改该刻鞛槲覀儾傩?,白發(fā)漸漸出現(xiàn)頭頂,皺紋也刻上面容,心里感覺一陣酸楚,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回報父母,讓他們天天開心?,F(xiàn)在我要對我他們說:“爸、媽,我長大了,可以體會你們的良苦用心,也懂得了感恩,現(xiàn)在起我決定要好好孝敬你們,讓你們?yōu)槲腋械津湴梁妥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