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jīng)典名言警句 1
1、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2、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3、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p>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7、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8、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9、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曹雪芹)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K軾
1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禮記》
12、可望而不可即。(劉基)
1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4、書到用時方恨少。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恫肪印?/p>
16、君子憂道不憂貧?!浊?/p>
1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8、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陶行之
1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p>
2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痈孀酉隆?/p>
古代經(jīng)典名言警句 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p>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yǎng),完成并發(fā)展自己的學業(yè)或事業(yè),能這樣做才體現(xiàn)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穭湔Z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墩撜Z》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吹搅藧喝?、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fā)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墩撜Z》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shù)囊?,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痔煜虏粊y,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于師?!墩撜Z》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fā)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墩撜Z》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吨芤住?/p>
譯:同心協(xié)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fā)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吨芤住?/p>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渡袝?/p>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xiàn)嗎?
14.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yōu)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墩撜Z》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wěn)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fā)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墩撜Z》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墩撜Z》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chǎn)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后行?!墩撜Z》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jīng)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蹲髠鳌?/p>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吨杏埂?/p>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吨杏埂?/p>
譯: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xiàn)。
32.以五十步笑百步?!睹献印?/p>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睹献印?/p>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睹献印?/p>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俄n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对娦颉?/p>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犊鬃蛹艺Z》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鞔V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jīng)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譯:事業(yè)或?qū)W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鳌ぶ祆?/p>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印駥W》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啤ね踔疁o《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毒劳ㄑ浴?/p>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jīng)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jīng)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秳駥W》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皱汀妒⌒匿洝?/p>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2.學不可以已?!盾髯印?/p>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shù)臅r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yǎng)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啤ざ鸥?/p>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稘h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5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度龂尽?/p>
譯: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古名言警句勵志
58.學而不化,非學也?!巍钊f里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59.好學而不貳?!蹲髠鳌?/p>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論語·秦伯》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渡袝?/p>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62、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63、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獣x·葛洪
譯:學問的淵博在于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6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S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么區(qū)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于沒有學到道理。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n 愈《進學解》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对娊?jīng)·衛(wèi)風·碩人》
4.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抖Y記·禮運》
5.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俄n非子·難一》
7.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痘茨献印と碎g訓》
8.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度龂尽?/p>
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妒酚洝?/p>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睹献印?/p>
11.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墩撜Z·子罕》
1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对娊?jīng)·衛(wèi)風·碩人》
1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謩t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4.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15.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端斡瘛Τ鯁枴?/p>
16.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
1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印?/p>
18.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周南·關雎》
1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獏问洗呵?/p>
20.是可忍,孰不可忍?!墩撜Z·八佾》
21.志不強者智不達?!赌印ば奚怼?/p>
2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23.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24.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蹲髠鳌?/p>
25.欲加之罪,何患辭?!蹲髠鳌?/p>
2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K軾
28.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
3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衛(wèi)靈公》
3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抖Y記·學記》
3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Α锻馈?/p>
33.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3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盾髯印し鞘印?/p>
3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る墓?/p>
3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缎挛宕贰ち婀賯餍颉?/p>
3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髯?/p>
38.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蛾套哟呵铩?nèi)篇下》
3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墩撜Z·為政》
40.相鼠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对娊?jīng)·大序》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盾髯印駥W》
4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4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
44.將欲取之,必先之?!献?/p>
45.學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1、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眺薄渡叹龝ǚ帧?/p>
2、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渡袝ご笥碇儭?/p>
3、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法以砥焉,化愚為智?!獎⒂礤a《砥石賦》
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俄n非子,詭練》
5、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俄n非子·飾邪》
6、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渡袝ご笥碇儭?/p>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審?!n非《韓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醪渡蟿⒂蚁鄷?/p>
9、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醢彩?/p>
10、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醴蛑髂┣宄酰?/p>
11、喜不可從有罪,怒不可殺無辜?!T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執(zhí)法司法依法治國,公正公開公平公道秉公為民?!R志勤
13、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稇?zhàn)國策秦策》
14、人能勝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獎⒂礤a《天論》
15、一民之軌,莫如法?!俄n非子·有度》
16、知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害民?!獫h·劉安《說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惲?/p>
18、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獜埦诱?/p>
19、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渡叹龝?/p>
20、立憲利于國,利于君,利于民?!濉む嵱^應
21、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n非《韓非子》
22、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俄n非子·有度》
23、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K軾《策別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缎⒔?jīng)·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憲禁必從。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證?!醴稘摲蛘摗た伎儭?/p>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獨W陽詢《藝文類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舉天下惟法之知。蘇軾《策別第八》
29、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赌印し▋x》
30、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沒其實?!獨W陽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獎⒂礤a
32、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人臣者援私以為公?!豆茏印ぞ忌稀?/p>
33、守一而制萬物者,法也?!遏斯谧印ざ纫弧?/p>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簡⒊?/p>
35、其知而犯之謂之故,意以為然謂之失?!獜堨?/p>
36、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蚣冶荆ㄇ澹?/p>
37、以道為常,以法為本?!俄n非子·飾邪》
38、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秶Z·晉語七》
39、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稘h書·王尊傳》
40、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度龂尽ぶT葛亮傳》
41、先王以明罰敕法?!兑讉鳌は髠鳌な舌尽?/p>
42、執(zhí)法如山,守身如玉?!鹄t《格言聯(lián)壁·從政》
4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献?/p>
44、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吨戮?/p>
45、法者,見功而與賞,因能而受官?!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
46、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度龂萘x》
47、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豆茏印ば男g上》
4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度龂尽の簳ょ姇鳌?/p>
49、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鸷椤侗阕印づ凶印?/p>
50、如平直必以準繩?!秴问洗呵铩し致殹?/p>
51、法不阿貴,繩不繞曲?!n非《韓非子有度》
52、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n非《韓非子有度》
53、寧正以逆眾意執(zhí)法而違私志?!阜丁墩摗榫y》
54、禁勝于身,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則民不從彼?!豆茏印しǚā?/p>
5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木辞兑佰牌匮浴?/p>
56、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鈞刑殊則百姓惑,信賞必罰,綜核名實?!稘h書》
57、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墩撜Z·為政》
58、憲律制度必法道?!豆茏印の榉ā?/p>
59、凡法令更,則利害易,利害易,則民務變?!俄n非子·解老》
60、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妒酚洝ぱ袅袀鳌?/p>
61、圣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渡叹龝に愕亍?/p>
62、宥過無大,刑故無小?!渡袝ご笥碇儭?/p>
63、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獎⒂礤a《天論》
64、法者,天下之儀也?!豆茏印そ亍?/p>
65、誅惡不避親愛,舉善不避仇仇?!稘h書》
66、立法設禁而無刑以待之,則令而不行?!K轍
67、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浊?/p>
68、有法而不循法,法雖善與無法等?!蚣冶?/p>
69、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70、治大國而數(shù)變法,則民苦之?!俄n非子·解老》
71、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無?!度龂尽?/p>
72、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獎⒂礤a《天論》
7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献?/p>
74、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饵S帝經(jīng)·經(jīng)法·君正》
75、法出于儀,威于義。——蘇軾《王振大理少卿》
76、法行于賤而屈于貴,天下將不服?!K轍《上皇帝書》
77、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獎⒑?/p>
78、誅禁不當,反受其央?!恶R王堆漢墓帛書·國次》
79、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觐佊海ń鹗雷冢?/p>
80、所以能制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T葛亮《論斬馬謖》。
8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豆茏印しǚā?/p>
82、圣人立法以導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無德,死者無怨?!段淖印ぷ匀弧?/p>
83、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蘇轍
84、法施于人,雖小必慎。號令不虛出,賞罰不濫行?!獨W陽修《準詔言事上書》
85、誅不避貴,賞不遺賤。舉事不私,聽獄不阿?!蛾套哟呵铩?nèi)篇》
86、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偈?/p>
87、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废逶铡吨腥A諺?!?/p>
88、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王安石《周公》
89、圣人為法國者,必逆于世,而順于道德?!俄n非子·奸劫弒臣》
9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豆茏印つ撩瘛?/p>
91、不以私害法,則治?!眺薄渡叹龝迿?quán)》
92、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豆茏印?/p>
93、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献印睹献与x婁上》
94、唯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啤蔷ぁ敦懹^政要》
95、用賞貴信,用刑貴正?!豆砉茸印し浴?/p>
9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獨W陽修《縱惡論》
97、法平則吏無奸?!渡叹龝だ樟睢?/p>
98、賞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遠,不違親切。——《商君書》
99、言出為箭,執(zhí)法如山?!罹G園《歧路燈》
100、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短啤W陽詢·藝文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