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讀后感1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風是:勤勞善良,誠實守信,孝順長輩。
爸爸出生在一個農(nóng)村的家庭,爺爺奶奶從小就教導(dǎo)他做人一定要勤勞。爸爸小時候農(nóng)忙時,一家人總是全體出動,收麥子、掰棒子、刨花生、摘棉花等等都干過,雖然很累,有時汗流浹背,但家人辛勤的勞作,換來了豐收的碩果,看在眼里,美在心頭,開心的總是不得了,這就是我家勤勞的家風,從小便讓爸爸懂得只有付出了才會有回報,爸爸也一直這樣教導(dǎo)著我。
奶奶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奶奶在生活中也一直為我們做著榜樣,有什么好東西總愿意與街坊鄰居分享。借了鄰居的東西用,總要及時完好的歸還人家。奶奶說:“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你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人與人之間就會有一種融洽快樂的氛圍?!蔽蚁刖褪窃谶@種氛圍的熏陶下,爸爸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我想我們也都在享受著這份幸福。
誠實守信關(guān)系著我們的生活、學(xué)習、工作……,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就會讓人瞧不起,失去朋友,將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誠信給人帶來溫暖,有時很難做到,有時卻很容易做到,有時甚至身邊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誠信;一句簡單的話語就是一份誠信;一個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誠信。只要我們從點點滴滴做起,守住自己的那份誠信,整個世界將會變得無比的美好。
爺爺就經(jīng)常對爸爸說:“一個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順長輩回報他人?!卑职肿源蚨缕穑吐牋敔斦f遠在青海西寧有一個好祖爺爺,如果沒有祖爺爺我們家早就家破人亡了。爺爺小時候家里窮,兄弟姐妹多,總是祖爺爺給寄錢來救濟,有了大病總是接去西寧給治好。我家條件好了以后,尤其是有了電話之后,爺爺總是電話問候祖爺爺,過年了送去親人的祝福。終于,在祖爺爺退休之后,連續(xù)兩年從西寧回到老家,爺爺無微不至的照顧,使得祖爺爺非常的開心,滿足了老人家離家?guī)资昴芑貋砜纯吹脑竿?。爺爺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我們更要知恩感恩。”
今天,我的爺爺奶奶也已上了歲數(shù),在他們的教導(dǎo)下,爸爸長大成人,雖不在爺爺奶奶身邊,但爸爸愿多電話問候,每周回到爺爺奶奶身邊,多陪陪爺爺奶奶,?;丶铱纯?。
如今爸爸也有了我,他們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到我。愿爸爸媽媽與我共同成長,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我愿成為勤勞善良、誠實守信、孝順長輩的好孩子!
《家風》讀后感2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nèi)容都記憶猶新。《中國好家風》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xiàn),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jié)果項橐輕松勝出,成為了“圣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quán)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贊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念書的地方規(guī)定,違反規(guī)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yè)。放學(xué)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后,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么守信的人??!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yōu)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shè)的大事”。《中國好家風》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tǒng)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zhì)。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這些優(yōu)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家風》讀后感3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tǒng)的結(jié)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yōu)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里面寫道當時蜀軍由于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zhuǎn)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lǐng)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xué)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家風》讀后感4
我們中國是傳統(tǒng)的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之人,是我們的準則。我家的傳統(tǒng)美德是尊老愛幼。爸爸經(jīng)常告訴我孟子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還給我講“孔融讓梨”、“子路尊老愛幼“、”黃香暖席”的故事,所以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早已經(jīng)種下了尊老愛幼的種子。在平時的生活中,我經(jīng)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摘菜、掃地、擦桌子等等;我還幫助媽媽收拾碗筷,鋪床疊被,收拾房間……雖然都是些小事,但是我覺得奶奶和媽媽還是很高興的,我也感覺自己長大了,我自己也很開心。
好的家風家訓(xùn),對子孫有很大的幫助。像諸葛亮,他是浙江蘭溪人,他的子孫里,沒有一個人是做過壞事的,而且還幫助一些貧困山區(qū)、小鎮(zhèn)渡過難關(guān),這是在歷史上很少出現(xiàn)的;鄭義門被清朝開國皇帝封為“江南第一家”……這些名人,都是因為有好的家風,才會有輝煌的人生。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上街。外面有好多乞丐,我對他們產(chǎn)生了厭惡,看見他們就惡心。這時,又有一個乞丐來到我旁邊,還向我乞討。我心想:惡心死了,給他一毛錢吧。我便把錢投到他的碗中,不想搭理他,可他竟然死不要臉地還向我要錢,我氣憤極了大聲說:“滾開!”媽媽看見了說:“注意禮貌?!蔽蚁胍粋€乞丐而已,可媽媽卻把5塊錢給了他,我大吃一驚。生氣地對媽媽說:“媽媽,你干嘛給他,五塊錢可以買一根夢龍耶?!眿寢尯吞@對我說:“他是真的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就是獻出自己的愛心啊。孩子,記住啊,一定要有愛心和幫助他人的一顆心,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東西,就是那金子般的那顆心?!边@番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告訴我一定要有愛心,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
《浙江好家風》這一本書,讓我看了感觸很深,好的家風,造就后人的良好習慣。
《家風》讀后感5
“家風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代接一代人注重家教傳承下來的?!贝蜷_書,映入眼簾的這句話無疑成為了我對此書的第一印象。慢慢瀏覽每篇文章,那親切的言語、豐富的藝術(shù)配圖,使我的內(nèi)心也隨之產(chǎn)生了共鳴。
《閱讀與家風》這本書從各個角度深刻細致地定義了閱讀與家風之間的關(guān)系。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好的書承載著文化沉淀的言辭話語,如細雨微風般吹進我們的心里,啟發(fā)和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恕?/p>
良好的家風是塑造人生形象的根基。擁有良好閱讀氛圍的家庭可以幫助我們在閱讀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不斷完善家風建設(shè)。良好的家風也激勵我們家庭成員在各個方向全面發(fā)展。
我的父親早年是一位語文教師,我的印象中,家里的書柜永遠都是整整齊齊、滿滿當當。父親喜歡讀書,一部分源于他的職業(yè),另一部分也是興趣使然。他珍愛的每本書籍,比如《詩詞選》《近代文學(xué)》《二十四史》等他都會用牛皮紙將封面認真地包好,并教育我也要愛惜每本書。
在小時候的記憶里,父親經(jīng)常會給我講那些書中的故事,關(guān)于正直、關(guān)于愛國、關(guān)于誠實……同時,他會告訴我哪些書值得反復(fù)品讀,哪些書淺嘗輒止。受他的影響,我也時常翻閱書架上那些父親鐘愛的書籍。
漸漸地我也愛上了讀書,茶余飯后會與父親聊書中內(nèi)涵、自己的感悟,一起談天論地的家庭氛圍從我兒時延續(xù)至今。有時候想起來也是感慨,父親從沒有強迫我去讀書,但正是這種潛移默化地熏陶才能讓我徹底把閱讀變?yōu)橄埠谩?/p>
長大后的我完全能夠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這樣的熏陶對于日后自己性格及人品的修養(yǎng)起著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F(xiàn)在,下班以后我也經(jīng)常會同父親一起去書店,所以家里的.書架越來越滿,越來越寬。
如果說父親的閱讀是堅韌的,那么母親的閱讀一定是柔軟的。我的母親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同樣對讀書充滿興趣,雖然沒有像父親一樣的讀書素養(yǎng),但是閑暇時光,她也會靜下心來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
母親偏愛真實且跌宕起伏的故事,記得有段日子她非常喜歡海巖的作品,《便衣警察》那本小說長時間擺在她的床頭。小說中傳達的無私、奉獻、以愛為根、患難與共的精神,都深深地觸動著她的心靈,并感染著她像主角一樣勇敢地面對當下。
與父親不同,母親會陪我閱讀很多通俗易懂卻有無限正能量的優(yōu)秀作品,有時候我們會一起因為書中英雄的隕落而落淚,也因為無比真摯的感情而深感幸福。到如今,母親每當看完一本她所欣賞的書,總會興致蓬勃地分享給我,我們之間因此從來都不缺少共同語言。對我來說,個人世界觀的建立,受父母的影響非常大。所謂“家風正,則民風正,民風淳,則社會風氣正”,的確是有其中道理的。如果每個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熏陶他,樹立良好的情操和正氣,那么久而久之整個社會風氣自然會更好。
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無限發(fā)達的時代,消息與知識的來源渠道層出不窮,但是閱讀的時間卻越來越少、越來越零碎,很多人無法擁有充足的時間靜下心來手捧圖書慢慢感受文字的洗禮。越來越多的人不理解甚至質(zhì)疑靜心閱讀的意義。
之前看到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對于“我們?yōu)槭裁匆x書?讀書有什么意義?”的回答,他首先反問了在場所有人“為什么我們要吃飯呢?”。沒錯,讀書本就是如吃飯一般稀松平常的事,從閱讀中得到的“寶物”,不一定會形象立體地讓我們觸碰到,但終究會變成你思想的血與肉,豐富著我們的內(nèi)心。
快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提供給我們很多行之有效的娛樂方式,但也消耗著我們應(yīng)具備的思想深度,挑戰(zhàn)著當今社會的價值觀與底線?!皼]有信仰”成為威脅著文化傳承與道德建設(shè)的猛獸。喪失閱讀習慣的民族,無疑是可悲的。
再次翻開《閱讀與家風》,我更愿意拋開書名而用自己的理解閱讀書中的每段文字。歷史的一切最初便是先人們用文字的形式一筆一劃延續(xù)下來,這是我們民族原始的習慣。而文明的進步離不開人類思想的飛躍,這是我們的動力源泉。
《家風》讀后感6
暑假期間,反復(fù)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于字里行間,暢懷于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所謂的家規(guī)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xùn),現(xiàn)如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已經(jīng)耳熟能詳,根據(jù)這個,我們結(jié)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xùn)。我們的家風家訓(xùn)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yǎng)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xùn),我在這里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家風家訓(xùn)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yè)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
“行善為美”是要以善來踐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yǎng)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薄笆ト诵奚?、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xùn)言。小到一個家庭更應(yīng)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么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chǔ)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白詮娮粤ⅰ本褪且约邯毩⑸?,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xùn),家風家訓(xùn)是一種延續(xù),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只有我們每個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通過自己的家風家訓(xùn)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所在。
《家風》讀后感7
相信看過湖南衛(wèi)視《變形記》的人都會深有感觸,現(xiàn)在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問題多的令人費解!現(xiàn)在的孩子都怎么了,暴力、叛逆、個性十足酷斃,家庭親情、天倫之樂越來越瓷化了,經(jīng)不起一點風吹雨打的考驗。駭人聽聞的殺戮事件,隨處可見的家暴事件,網(wǎng)絡(luò)信息神速的傳播,使這些不可回避的矛盾越來越清晰的呈現(xiàn)在世人眼中。誰都不知道今天別人家的故事,會不會成為明天自家的事故亦或是災(zāi)難。
家不是任性妄為的地方,家可以貧,心不可以窮。那些喜歡釋放物質(zhì)垃圾和精神垃圾都是不健全的可憐之人。豐裕的物質(zhì)生活,讓眾身價倍增精神貧瘠殘缺的人們,于燈紅酒綠中醉生夢死,于逢場做戲中嘩眾取寵,于揮金如土中孤注一鄭。從網(wǎng)絡(luò)紅人郭美美炫富終究不免牢獄之災(zāi),到酒鋼原董事長馮杰貪腐受賄被捕,再到百份全球追逃紅色通緝令,國家重磅出擊強力懲戒貪腐。還有一些風云人物各種不雅事件層出不窮,無不昭示著一顆顆因浮躁妄念迷失的靈魂。修生養(yǎng)性傳承美德,以身作則言傳聲教。否則一個整日酗酒泡吧網(wǎng)聊不斷地人怎么可以指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學(xué)霸學(xué)神一鳴驚人出類拔萃,一個只把孩子看作是任你打磨比拼虛榮幫你圓夢的私有工具,只會令人更加鄙視我們的無知淺薄。
紀伯倫說過一句話孩子只是借助我們的腹部來到世上,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弓拉滿,讓箭射向遠方。教育孩子的地方除了學(xué)校這個專業(yè)機構(gòu),更加重要的是家庭德育教養(yǎng)。孩子教育就是一部愛的教育史,很多的父母喜歡越界關(guān)心孩子,只是變相傳達對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傳遞的氣息使孩子體會不到愛和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要逐步地遞減參與孩子的生活程度,營造出合理自然的距離,給孩子成長獨立的空間,逐步地在漸行漸遠中分離,在合適的時候得體的退出。做一個有分寸的懂得孩子的父母,理智的關(guān)懷真切的厚愛。一個優(yōu)秀的家庭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美德教育,言傳聲教教導(dǎo)孩子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有文化的人。重要的是要訓(xùn)練孩子耐心的傾聽、閱讀寫作、良好的溝通、獨立解決問題、嚴謹?shù)钠沸?、彼此尊重、環(huán)保意識、影響力、行動力。創(chuàng)新力。
家是和煦如春的暖陽,家是清爽宜人的夏風,家是紅紅的火焰,給孩子溫暖和前行的力量。父母就如那指南針一樣,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方向,引導(dǎo)孩子健康成長,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而這都得益于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高尚的人格,優(yōu)雅的談吐高雅的氣質(zhì),善于學(xué)習進取的精神,善良厚道的待人接物。自古至今泱泱數(shù)千年的華夏文明中,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訓(xùn)家風家教?!对鴩視贰额伿霞矣?xùn)》《國語》《論語》都成為后世學(xué)習的典范。家風家教好,培養(yǎng)出孝順懂事,舉止有度的孩子,傳承良好家風,促進和諧社會風尚,是每一個家庭德行教育的核心思想。
總之世界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你想要孩子優(yōu)秀,作為父母必須從自身修養(yǎng)提高入手。孩子只是你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的都是自己的影子。就如同你隔山呼喚的回音。父母快樂著孩子的高興,同樣孩子必然痛苦著你的憂傷。那就請你不要只是抱怨指責和放棄,成為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助力器,懂得做人做事情的道理、明白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懂得低調(diào)做人理智處事,明白感恩包容善于思考。每個人都需要在不斷地自省自悟中成長,感謝孩子讓我參與你的成長。
《家風》讀后感8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yōu)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xiàn)在的人都認為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時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里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陸績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到的母親品嘗。他的孝心,著實令人稱贊,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fā)芽,發(fā)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xiàn)在平日的生活里,表現(xiàn)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于飲貪泉之水,這是出于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為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贊,更值得我們學(xué)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為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zhì)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xué)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家風》讀后感9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皽睾汀笔且环N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xiàn)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為樂讓我學(xué)到很多。因為行善,我也很快樂。“善良”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dǎo)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為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為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于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為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jié)儉,富貴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yīng)學(xué)習這種節(jié)儉,不要大手大腳?!肮?jié)儉”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dǎo)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jié)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家風》讀后感10
今天學(xué)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大型公益節(jié)目“2016年新春第一課”。節(jié)目的主題是“傳承家風家訓(xùn),踐行核心價值”。節(jié)目中播放了許多宜昌傳統(tǒng)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xùn),宏揚中華美德的先進人物,帶著我們一起起進了他們的家庭故事。
我們看到了一封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遲到了21年的家書,這是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1936年8月2日押赴刑場,在囚車上留給兒子寧兒的遺書,趙一曼將對兒子的愛融入到愛國深情和民族大義之中,用自己的犧牲留給孩子,最后一次言傳身教。這種舍小家保國家的大無畏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xué)習。
節(jié)目中,有充滿正能量的楊山草堂,祖孫三代五個人的特別畫展,傳承著藝術(shù)的家風,成就了全家人的藝術(shù)夢想;有12歲才上學(xué)從小失去捉力的中學(xué)生黃煉娟,從父親身上繼承了自立自強的品質(zhì),成為了真正的生活強者;有為了一句承諾贍養(yǎng)戰(zhàn)友父母35年的轉(zhuǎn)業(yè)軍人李元成,言而有信,一諾千金,35年的堅守之路,不僅撫慰了老人的痛苦和孤獨,更讓自己的家風得以升華,就像一盞明燈投射出耀眼的光芒,既照亮了周圍的人,也溫暖了自己;有誠實守信、勤奮節(jié)約、樂觀友善的美德少年……這么多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xùn)的故事,就像甘甜的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生活中有了仁愛善良,就像生活中溢滿了陽光。
我們更應(yīng)該積極傳承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xùn),為他人為社會多獻上一份愛心,多付出一份真情。我們的家,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中國家風讀后感1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yōu)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xiàn)在的人都認為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可古時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里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惫适轮械男£懣冃⌒∧昙o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到的母親品嘗。他的孝心,著實令人稱贊,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fā)芽,發(fā)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xiàn)在平日的生活里,表現(xiàn)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于飲貪泉之水,這是出于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為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贊,更值得我們學(xué)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為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zhì)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xué)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中國家風讀后感2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皽睾汀笔且环N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xiàn)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為樂讓我學(xué)到很多。因為行善,我也很快樂?!吧屏肌笔且环N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dǎo)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為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為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于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為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jié)儉,富貴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yīng)學(xué)習這種節(jié)儉,不要大手大腳?!肮?jié)儉”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dǎo)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jié)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中國家風讀后感3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nèi)容都記憶猶新?!吨袊眉绎L》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xiàn),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jié)果項橐輕松勝出,成為了“圣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quán)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贊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势湛兡顣牡胤揭?guī)定,違反規(guī)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yè)。放學(xué)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后,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么守信的人?。?/p>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yōu)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shè)的大事”?!吨袊眉绎L》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tǒng)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zhì)。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這些優(yōu)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中國家風讀后感4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tǒng)的結(jié)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yōu)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里面寫道當時蜀軍由于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zhuǎn)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lǐng)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xué)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
中國家風讀后感5
暑假期間,反復(fù)讀了《中國家風》一書,流連于字里行間,暢懷于一個個家風故事,感受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所謂的家規(guī)歸根到底就是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xùn),現(xiàn)如今,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已經(jīng)耳熟能詳,根據(jù)這個,我們結(jié)合自己家的情況,梳理制定了自己的家訓(xùn)。我們的家風家訓(xùn)是:孝敬長輩、誠信做人、儉以養(yǎng)德、行善為美、寬容待人、自強自立。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家風家訓(xùn),我在這里簡單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們的家風家訓(xùn)第一條就是“孝敬長輩”,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無論他多么有成就,都要以孝字當頭,只有孝敬父母,他的事業(yè)以及未來都會更加出色;“誠信做人”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這樣我們的`周圍才會有更多的朋友,也會讓自己的工作與家庭受益無窮。
“行善為美”是要以善來踐行自己的行動,要日行一善,做到語善、視善、耳善、心善、行善,因為美是從善行開始的;“儉以養(yǎng)德”,要做勤儉的人,一個家庭如果不勤儉無論有再多的錢財,都會散失殆盡。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圣人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之道,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xùn)言。小到一個家庭更應(yīng)該以勤儉來治家;“德”是衡量一個人做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人只有出眾的才華,而他的品格惡劣,那么他的才華會黯淡無光;一個人的才華是建立在品格高尚的基礎(chǔ)上,只有品格高尚的人,他的才華才能熠熠生輝?!白詮娮粤ⅰ本褪且约邯毩⑸?,有志氣,不讓父母操心。遇到困難挫折,想出一切有利的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xùn),家風家訓(xùn)是一種延續(xù),更是一種傳承。俗話說得好:“以小家治大家?!敝挥形覀兠總€家庭自己做好了,國家才會更和諧,世界也會更美好。讓我們每個家庭通過自己的家風家訓(xùn)來擁有更多的正能量,這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所在。
中國家風讀后感6
我們常言“養(yǎng)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quán)勢導(dǎo)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也就是家風。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guān)于家風的動人故事。
當我讀到《讀書亦如生活》、《讀書唯高家風繼》時,我讀懂了“書香”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身邊的家風實例。
小時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經(jīng)??吹揭虪敔敶髦匣ㄧR或是看書,或是寫字,那時候覺得姨爺爺好厲害,二十年代的人還識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認識“大”、“小”等幾個簡單的字。長大一點才知道姨爺爺家的三個孩子都是教師,頓時覺得姨爺爺更厲害了,能教育出三個教師一定有秘訣。再往后,姨爺爺孫子輩的七個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學(xué),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遠農(nóng)村大學(xué)生還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為了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學(xué)習的榜樣,在我看來姨爺爺?shù)拿卦E定是傳給了姑姑大爺們?,F(xiàn)在,表哥表姐們有的成為黨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業(yè)成為翹楚,收入頗豐,姨爺爺?shù)拿卦E被發(fā)揚光大?
前些日子姨爺爺?shù)氖昙郎?,困擾了我許久的謎團終于解開。原來秘訣就是姨爺爺家的家風——書香。據(jù)表哥表姐說,姨爺爺是村里的大隊會計,喜歡讀書、看報、寫字,每年春節(jié)前還要寫春聯(lián)到集市賣,家里文化氛圍濃厚,姑姑大爺們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歡讀書。同樣,表哥表姐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長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書香”的傳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長輩長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積淀,我想,這就是家風,這就是家風的傳承。不需要刻意,它是無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存在于中華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傳。家風,雖短短兩字,卻飽含中華傳統(tǒng)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
舉手投足間,經(jīng)過一代代的傳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幾千年來,正是憑借著這點滴傳承,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長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yǎng),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xù)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奔绎L的意義不僅關(guān)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xù)輝煌的關(guān)鍵。
中國家風讀后感7
《中國家風》這本書是我國國學(xué)學(xué)者張建云與趙志國共同主編的,講述了在中國社會應(yīng)有的家庭風貌。所謂“家風”就是對爺爺奶奶老一輩的孝道,是對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對他人之間的互相尊重;也是對一個人的教養(yǎng)進行評價……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而家風就是家里的規(guī)矩。
仔細品味完這本書后,書中有許多情節(jié)令我記憶猶新,使我受益匪淺,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良好家風的重要性?!逗⒆?,有些東西不屬于你》和《共同呵護著那一盞古老的燈》讓我至今難忘。前者講的是教養(yǎng)問題,公交車上給小朋友讓座這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卻有一位這樣的小朋友,她上車后公交車上還有許多空位,可她偏偏要坐一個已經(jīng)有人的座位,而那個人就是作者。那個女孩毫無原則地沖著她媽媽大喊大叫不依不饒,好像是不坐到那個座位上就誓不罷休,這使我想到了一個詞“溺愛”。是啊,現(xiàn)在有些家長對孩子溺愛之至,使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對父母的撒嬌,什么都讓父母滿足我們。而后者講的是爸爸因為說了得罪爺爺?shù)脑?,爺爺大發(fā)雷霆不肯吃飯而爸爸跪在地上請求爺爺?shù)脑彙9磐駚?,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個人文明素質(zhì)的體現(xiàn)。想想我們,父母稍有不依順我們的地方有時就會大吵大鬧,埋怨這埋怨那,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殊不知我們的父母從來不抱怨什么,無怨無悔地關(guān)心愛護著我們。
學(xué)會感恩,知恩圖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們中國家風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大到我們的國家、社會,小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成員,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義無反顧地去為他們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需要幫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幫助,那就會感染他們,他們同樣也會去幫助更弱的弱者,這樣就像一根大鏈條大家拉起手來傳遞溫暖。團結(jié)就是力量,那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正能量,那我們在這種和諧、互助、友愛的環(huán)境中生活、工作、學(xué)習是多么的幸福與快樂!
中國家風代表著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xiàn),我們一定要把中國式家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家風優(yōu)良的好少年!
中國家風讀后感8
中國有句諺語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有點夸張,但也真切地反映出了一個家庭對孩子成長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我們常言“養(yǎng)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quán)勢導(dǎo)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也就是家風。
讀《中國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guān)于家風的動人故事。當我讀到《父親的遺言》時,我讀懂了自力更生、自我奮斗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媽媽是家風》時,我讀懂了寬厚待人、助人為樂是一種家風;當我讀到《家中有善風自揚》時,我讀懂了尊老愛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種家風......我不禁思索,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
我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在我小時候,總會看到爺爺帶著老花鏡拿著一本書讀的很認真,后來爺爺眼睛看不見書上的字了,便會讓我念給他聽。而我的奶奶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卻為家人操勞了一輩子,勤勞善良在她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他們將愛讀書、樂意助人的特性傳承到了我母親身上,而后又傳遞給了我。我想,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聽到父母教育自己子女“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站有站樣坐有坐樣”,“吃飯不能左挑右揀”,“看到長輩要有禮貌”.....仔細想來,這些通俗易懂的大俗話同樣是家風的傳遞,一句話,一個手勢,一件小事,舉手投足間,經(jīng)過一代代的傳遞,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憑借著這些點滴傳承,我們才能在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不同文化高速融合傳播的今天,直面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挑戰(zhàn)所作出的積極應(yīng)對,堅守住內(nèi)心的安寧和純凈。其實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歷來就是很重視家風的,國有國威,家有家風。家風會影響社會風氣,家風正,社會風氣自然而然就正了。
反過來國風也會影響家風,國家的風氣好了,社會風氣清了,能感染社會中的個體,進而影響他們的家風。
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yǎng),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xù)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可見,家風的意義不僅關(guān)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xù)輝煌的關(guān)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熏陶下,“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中國家風讀后感9
讀《中國家風》這一本書,就如同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中國的一個個關(guān)于家風的動人故事,我看到《父親的拳頭》時,讓我懂得了誠實守信是一種家風;我看到《我的姥姥是小腳老太太》時,讓我懂得了善良無私奉獻是一種家風;我看到《一雙舊鞋子的時候》,善良是一種家風……
讀到這兒,使我聯(lián)想到我的家風是什么,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姥姥,我小時候沒有人照看我時,年方70的姥姥常來照看我,我們家住在6樓,姥姥年紀大了,腿不好,只能扶著樓梯一點一點上樓,給我做飯,從沒說過累,她生活簡樸,善良而又有耐心,總是記著別人的好……這些品質(zhì)傳給了我的媽媽。
自我記事起,媽媽就非常忙碌,認真負責地工作的同時照顧我和家,但她從不抱怨……我想,這認真、這樂觀就是我的家風。在生活中,媽媽也時時提醒我吃飯時不要挑食,站要有站樣,做要有坐像,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件小事,春風化雨,立德立言,銘刻在心。
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而又偉大的民族,引領(lǐng)著我們現(xiàn)代小家和個人的健康發(fā)展,家風是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們在好的家風的指引下,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著想的人吧!
中國家風讀后感10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夫妻情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持家有友”“注重家教”等五個方面,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tǒng)的結(jié)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yōu)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做人的尊嚴》這一篇故事。這一篇故事中的唐雪嫣看見了一起賣香煙老板偷梁換柱的把戲,而被騙的爸爸并沒有因為老板的強勢而退縮,堅持自己的原則并要求老板道歉。最后老板在證據(jù)和眾人質(zhì)疑中向爸爸道歉了。這位爸爸并沒有因事小而不為。我特別欣賞這位爸爸說的這名話:“錢是小事,可如果我讓步了,我在兒子心里的地位就垮了。我必須保住爸爸的尊嚴?!卑职终f的沒錯,如果向老板屈服了,他兒子的小小心靈就會種下失敗的種子。
所以家教最重要,無家教無規(guī)矩。無論人生的路怎么走,都要保持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家風。
家風好,社會風氣便好,國家風氣也就好了!而如何培養(yǎng)好的家風,曾仕強老師一語道破天機:“家風就是在家里能發(fā)揮多少儒家的思想?!鼻Ъ胰f戶來實踐、落實儒家思想。那么儒家思想是什么?只有我們了解了儒家思想,我們才能去實踐,而《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易經(jīng)》等經(jīng)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所以在我看來,家家戶戶都要開始讀儒家經(jīng)典。因為只有知道了儒家思想的內(nèi)涵,我們才能依照經(jīng)典去行。先知再行,知行合一。
“學(xué)而時習之,不易說乎!”把儒家思想學(xué)到了,并去踐行練習,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家庭和諧了,家和萬事興!所以我說,培養(yǎng)好家風,從讀好經(jīng)典開始!每天去讀經(jīng)典,假以時日,整個家庭的風氣必然有大的轉(zhuǎn)變。
而讀經(jīng)典在塑造好的家風的同時,是在修養(yǎng)個人,個人好了,家庭才能好。先修身、再齊家,而讀經(jīng)典是修身最好的方式。古人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無味?!辈蛔x經(jīng)典,個人的面目可憎,何以修身,何以養(yǎng)成好的家風?!白蕴熳右灾劣谑?,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是形成家風的本和基礎(chǔ),而讀經(jīng)是修身的途徑和不二法門。
為何現(xiàn)在的家風不和,是因為修身不夠,而修身不好,是因為讀經(jīng)不足。那么讀經(jīng)不足是什么原因呢?是我們很久都沒有讀經(jīng)了,不讀經(jīng),不知儒家先賢思想,何以踐行儒家思想,何以養(yǎng)成好的家風?現(xiàn)行教育在培養(yǎng)好的家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看看現(xiàn)在的教育,不管是何等資質(zhì),全部用一個標準答案去丈量,學(xué)校生產(chǎn)出來的只不過是標準件!
對于如今的許多家庭來說,家風,可以說是一個久違了的字眼,讓人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我們常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一些豪門大戶、達官貴人十分強調(diào)家風,注重詩禮傳家;在很多文化典籍中,一些革命先烈、知名學(xué)者等,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治家格言”、“家訓(xùn)家規(guī)”。寒假期間,兒子學(xué)校老師給家長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讀《家風》,而且要寫
家風又稱門風,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電視里的被采訪者回答的很多關(guān)于家風的答案都是社會需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種家風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yōu)良的家風、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擁有良好的家風意識,令人心寒的社會道德滑坡,就一定能得到有力遏制。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向善的,一個家的所有家庭成員的品德是純潔的'、高尚的,那么一個社會定然是和諧的。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國風的基礎(chǔ),家風正則國風清,家風亂,則國風濁。
在現(xiàn)代社會,盡管大多數(shù)家庭都沒有成文的家規(guī),但家家都有家風,大都推崇正直、守法、勤儉、淳樸、孝順、誠信、友善,
但是,我們的家風中也有一些個性或共性的問題,比如,有的家庭教育子女自私自利、不能吃一點虧,有的家庭迷信不良的社會潛規(guī)則,把投機取巧、不擇手段、托關(guān)系走后門、欺詐失信甚至違法亂紀視為能事,有的家庭好吃懶做,有的家庭驕奢淫逸,有的家庭長幼失序??類似不良家風只會向社會道德注入負能量,侵蝕國風。
家風是家庭的性格,是家庭的形象,是家庭的魂魄,好的家風對家庭有益,對國家也有益,每一個家庭都應(yīng)該根據(jù)法律、社會公德樹立正派、健康、積極的家風,摒棄歪門邪道、丑陋、消極的家風。
家風能夠影響國風,反過來又受國風的影響。鑒于此,我們應(yīng)該做到家風、國風共樹,讓家風國風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愿每個家庭都能從自身做起,傳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xùn),樹立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家風,共同為醇化民風、國風,促進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zhuǎn)努一把力,合力推動我們這個社會以滿滿的正能量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