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兵法·軍爭)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孫子兵法·九地)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quán)修)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論積貯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內(nèi)篇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shù))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韓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戰(zhàn)國策·秦策)
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zhàn)國策·燕策)
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戰(zhàn)國策·齊策)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zhàn)國策·趙策)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越春秋)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黃瓊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國·諸葛亮·后出師表)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西晉·陳壽·三國志)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晉·陳壽·三國志)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西晉·李密·陳情表)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王獻之傳)
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晉·陸機·文賦)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南朝·江淹·別賦)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南朝·蕭鐸)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北朝民歌·木蘭詩)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齊·杜弼·檄梁文)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唐·王績·野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父)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雪
1.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 墻角數(shù)支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宋·張元《雪》: 五丁仗劍決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陸游?!兑勾笱└琛罚核凤L吹雪飛萬里,三更蔌蔌嗚窗紙。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詩經(jīng)》中《小雅、采薇》的末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南朝梁吳均有一首《詠雪》五言詩,近于律體,是歷來傳誦的名篇:“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M空如霧轉(zhuǎn),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p>
唐·李白《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岑參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韓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1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羅隱的《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p>
唐祖詠《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唐 高駢的《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張孜《雪 詩》:長安大雪天, 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 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 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diào)金絲, 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 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 手腳生皴劈
宋代 黃庭堅《詠雪詩》:連空春雪明如洗,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正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
陸游《謝雪方拜天慶庭中雪復作》:佩玉姍姍靄眾真,竟煩一雪慰疲民。未看舞鶴隨風蓋,先喜飄花集拜茵。耕垅土膏千耦出,市樓酒賤萬家春,使君老去悲才盡,詩句難追節(jié)物新。
盧梅坡《雪梅》 梅雪爭春來肯降,騷人擱筆費平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元·黃庚《雪》:片片隨風整復斜,飄來老鬢覺添華。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遠岸未春飛柳絮,前村破曉壓梅花。羔羊金帳應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
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玉階怨》【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
《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關(guān)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把酒問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月》【唐】薛濤
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zhì),人間幾處看?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12.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杜甫:《贈花卿》
1.山雨雨來風滿樓。
2.秋風秋雨愁殺人。
3.長風連日做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6.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7.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8.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9.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10.眾人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11.鐘山風雨起倉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12.大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13.堪恨又堪悲,風波獄。
14.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
15.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16.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17.清風明月無人管,并做南來一味涼。
18.明月別枝驚雀,清風半夜鳴蟬。
19.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20.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21.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
22.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4.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矛。
2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26.子規(guī)半夜猶啼血,不信東風換不回。
2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28.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29.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30.驚風亂展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31.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32.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33.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34.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35.清風識我面,撲面復繞身。
3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7.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3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9.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0.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41.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42.古觀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風吹帽
43.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44.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樹風入衣。
45.嚴霜寒侵樹木,冷風吹透外裝。
46.幽音變調(diào)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47.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飚風中自來往。
48.我本楚狂人 風歌笑孔丘
49.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
50.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花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宋李清照《醉花陰》
3.桃花盡曰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唐張旭《桃花溪》
4.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5.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飲酒》
6.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王維《山居秋暝》
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王昌齡《采蓮曲》
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9.春1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南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10.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宋王安石《梅花》
11.待到重陽曰,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1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曰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4.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5.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宋李清照《如夢令》
16.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7.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1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近代龔自珍《己亥雜詩》
1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0.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2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22.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2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4.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唐黃巢《題菊花》
2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2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宋晏殊《寓意》
27.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宋秦觀《春曰》
28.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29.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
30.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3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3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滿園春1色關(guān)不?。?,一枝紅杏出墻來
4.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6.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5.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李頻《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風大發(fā)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11.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道潛《臨平道中》)
1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4.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
15.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與之俱黑。(《茍子勸學》)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jīng)衛(wèi)風湛奧》)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jīng)大序》)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楚辭《離騷》)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經(jīng)典古文名句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茍子勸學》)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記》)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西晉陳壽《三國志》)
生于優(yōu)患,死于安樂。(《孟子告于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僖公十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記》)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記》)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小已。(曹操《龜雖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經(jīng)典古文名句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古文名言名句大全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韓非子喻老》)……古文名言名句大全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盡數(shù)》)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quán)修》)
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曄《后漢書班超傳》)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國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漢書》)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漢《逸詩句風雅逸篇四》)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經(jīng)典古文名句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p>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范曄《后漢書馮異傳》)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家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經(jīng)典古文名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古文名言名句大全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范曄《后漢書》)
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范曄《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月夜憶弟舍》)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diào)張籍》)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陳壽(三國志吳書》)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閣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經(jīng)典古文名句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