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5、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
6、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7、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學問休言我勝于人,勝于我者還多。
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9、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1、道成于學而藏于書,學進于振而廢于窮。
12、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
13、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1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15、命為志存。
16、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
1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志不強者智不達。
2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1、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2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2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關于古人的名言集錦
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
2.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钌屉[
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懹?/p>
5.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钯R
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7.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紹翁
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10.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鸥?/p>
1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酚?/p>
1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懹?/p>
14.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
1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
1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1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Y記
1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jīng)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
關于古人的名言摘抄
1.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2.志當存高遠?!T葛亮《誡外生書》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撜Z
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
5.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6.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
7.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
8.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獙O昭遠
9.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罴?/p>
1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淮南子
11.有志者,事竟成?!逗鬂h書·耿?傳》
12.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
1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5.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茍子》
16.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
1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渡袝?/p>
2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21.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
2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2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睹献印?/p>
24.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25.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2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諟Y明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睹献印?/p>
28.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n愈
29.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
30.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赜^
1.帶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則兵不悅服;不勤,則營務巨細皆廢弛不治。故第一要務在此。不怕死,則臨陣當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為名利而出者,保舉稍遲則怨,稍不如意則怨;與同輩爭薪水,與士卒爭毫厘。故又次之。身體贏弱者,過勞則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則散。故又次之。四者似過于求備,而茍闕其一,則萬不可帶兵。故吾謂帶兵之人,須智深勇沉、文經(jīng)武緯之才。數(shù)月以來,夢想以求之,焚香以禱之,蓋無須臾或忘諸懷。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無忠義血性,則貌似四者。終不可恃。
2.帶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3.求將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氣,有智略。
4.天下強兵在將。上將之道,嚴明果斷,以浩氣舉事,一片肫誠。其次者,剛而無虛,樸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義。要未可誤于矜驕虛浮之輩,使得以巧飾取容。真意不存,則成敗利鈍之間,顧忌太多,而趨避逾熟,必至敗乃公事。
5.將材難得。上駟之選,未易猝求,但得樸勇之士,相與講明大義,不為虛驕之氣、夸大之詞所中傷,而緩急即云可恃。
6.兵易募而將難求。求勇敢之將易,而求廉正之將難。蓋勇敢倡先,是將帥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則糧餉不欺,賞罰不濫,乃可固結士心,歷久常勝。
7.將以氣為主,以志為帥。專尚馴謹之人,則久而必惰;專求悍鷙之士,則久而必驕。兵事畢竟歸于豪杰一流,氣不盛者,遇事而氣先懾,而目先逃,而心先搖。平時一一稟承,奉命惟謹,臨大難而中無主,其識力既鈍,其膽力必減,固可憂之大矣。
8.古來名將,得士卒之心,蓋有在于錢財之外者。后世將弁,專恃糧餉重優(yōu),為牢籠兵心之具,其本為已淺矣。是以金多則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
9.軍中須得好統(tǒng)領、營官,統(tǒng)領、營官須得好真心實腸,是第一義。算路程之遠近,算糧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強弱,是第二義。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雖多,調度雖善,有效有不效,盡人事以聽天而已。
10.璞山之志,久不樂為吾用。且觀其過自矜許,亦似宜于剿土匪,而不宜于當大敵。
11.揀選將材,必求智略深遠之人,又須號令嚴明,能耐辛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
12.李忠武公續(xù)賓,統(tǒng)兵巨萬,號令嚴肅,秋毫無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無不爭思倚重。其臨陣安閑肅穆,厚重強固。凡遇事之難為而他人所畏怯者,無不毅然引為己任。其駐營處所,百姓歡忭,耕種不輟,萬幕無嘩,一塵不驚。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諸軍,實其明足以察情偽。一本至誠,勇冠三軍,屢救弁兵于危難。處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13.烏將軍蘭泰遇兵甚厚。雨不張蓋,謂眾兵均無蓋也。囊無余錢,得餉盡以賞兵。
14.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將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無奇,遇險而覆;有奇無正,勢極即阻。智多勇少,實力難言;勇多智少,大事難成。而其要,以得人為主。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設五百人之營,無一謀略之士,英達之材,必不成軍。千人之營,無六七英達謀略之士,亦不成軍。
15.統(tǒng)將須坐定能勇敢不算本領外,必須智勇足以知兵,器識足以服眾,乃可勝任??傢氈怯露窒嗉?。有智無勇,能說而不能行;有勇無智,則兵弱而敗,兵強亦敗。不明方略,不知布置,不能審勢,不能審機,即千萬人終必敗也。
16.貪功者,決非大器。
17.為小將須立功以爭勝,為大將戒貪小功而誤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