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仁不異遠(yuǎn),義不辭難。——《漢書》
2、狐疑猶豫,后必有悔?!稘h書》
3、心如欲壑,后土難填?!秶Z》
4、輕則寡謀,驕則無禮?!秶Z》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稇?zhàn)國策》
6、君子交絕,不出惡聲?!稇?zhàn)國策》
7、華而不實,虛而無用?!俄n非子》
8、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韓非子》
9、吃一份虧,受無量福?!毒劳ㄑ浴?/p>
1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
11、禍與福相貫,生與死為鄰?!稇?zhàn)國策》
12、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稇?zhàn)國策》
13、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虛至?!蛾套哟呵铩?/p>
14、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漢書》
15、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yuǎn)?!稇?zhàn)國策》
16、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稘h書》
17、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biāo)。——《本草綱目》
18、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蛾套哟呵铩?/p>
19、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毒劳ㄑ浴?/p>
20、凡病皆可醫(yī),惟俗不可醫(yī)。——《格言聯(lián)璧》
21、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稇?zhàn)國策》
22、古人醫(yī)在心,心正藥自真。——《警世通言》
23、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稇?zhàn)國策》
24、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稇?zhàn)國策》
25、賞必加于有功,刑必斷于有罪?!稇?zhàn)國策》
26、橘生北則為橘,生于南則為枳。——《晏子春秋》
27、人身不過表里,氣血不過虛實?!侗静菥V目》
28、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陡裱月?lián)璧》
29、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全。——《韓非子》
30、只因覽勝探奇,不顧山遙水遠(yuǎn)?!毒劳ㄑ浴?/p>
31、要人知重勤學(xué),怕人知事莫做?!毒劳ㄑ浴?/p>
32、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xì)心檢點?!陡裱月?lián)璧》
33、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稇?zhàn)國策》
34、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稘h書》
35、營氣之粹,化而為精,聚于命門?!侗静菥V目》
36、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稇?zhàn)國策》
37、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稇?zhàn)國策》
38、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毒劳ㄑ浴?/p>
39、持身如玉潔冰清,襟袍如光風(fēng)霽月?!陡裱月?lián)璧》
40、合意客來心不厭,知音人聽話偏長?!毒劳ㄑ浴?/p>
41、男兒不展風(fēng)云志,空負(fù)天生八尺軀。——《警世通言》
42、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43、謀泄者,事無功;計不決者,名不成。——《戰(zhàn)國策》
44、事當(dāng)快意處須轉(zhuǎn);言到快意時須住。——《格言聯(lián)璧》
45、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俄n非子》
46、廉者,政之本也;謙者,德之主也?!蛾套哟呵铩?/p>
47、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yīng)無切齒人?!毒劳ㄑ浴?/p>
48、學(xué)求其于世有濟(jì),事行乎此心此安。——《警世通言》
49、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秶Z》
50、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稇?zhàn)國策》
51、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為享福之地。——《格言聯(lián)璧》
52、夫眾病積聚,皆起于虛也,虛生百病?!侗静菥V目》
53、淫與耳目,不當(dāng)民務(wù),此圣王之所禁也?!蛾套哟呵铩?/p>
54、戎狄志態(tài),不與華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漢書》
55、真圣賢,決非迂腐。真豪杰,斷不粗疏。——《格言聯(lián)璧》
56、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秶Z》
57、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稇?zhàn)國策》
58、敬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緊鑰?!陡裱月?lián)璧》
59、圍魏救趙:共敵不如分?jǐn)?,敵陽不如敵陰。——《三十六計?/p>
60、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家法,雖危不亡?!俄n非子》
61、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稇?zhàn)國策》
62、戰(zhàn)戰(zhàn)栗栗,日慎一日,茍慎其道,天下可有?!俄n非子》
63、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短?jīng)》
李時珍
身如逆流船,心如鐵石堅,望父成兒志,至死不怕難。
【出處】《銘志詩》
【譯文】我的身體就像一條逆流的船,但我的心像鐵石一般堅定,希望父親成全孩兒獻(xiàn)身醫(yī)學(xué)的大志,我不怕任何困難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biāo)。
【出處】《本草綱目·標(biāo)本陰陽》
【譯文】凡是慢性病就要治療病根,凡是急癥就要治療外表。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營散,谷消則衛(wèi)亡,神無所居。故血不可不養(yǎng),衛(wèi)不可不溫.血溫氣和,營衛(wèi)乃行,常有天命。
【出處】《本草綱目·六腑六臟用藥氣味補瀉》
【譯文】五谷之氣安定就昌盛,五谷之氣斷絕就滅亡。水沒了營氣就散了,谷氣沒了衛(wèi)氣就會滅亡,那樣的話,神就無處居住了。所以血不可以不養(yǎng),衛(wèi)氣不可以不使其溫和。如果血氣溫和了,營氣衛(wèi)氣就正常運行了,就可以常常與天命相合了。
夫眾病積聚,皆起于虛也,虛生百病。
【出處】《本草綱目·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
【譯文】眾多疾病的積累,都產(chǎn)生于虛弱,虛弱就會生百病。
人身不過表里,氣血不過虛實。
【出處】《本草綱目·張子和汗吐下三法》
【譯文】人的身體不外乎表和里,氣血也不過是虛和實。
怒則氣逆,喜則氣散,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jié),靈則氣泄,寒則氣收。
【出處】《本草綱目·諸氣》
【譯文】生氣就會導(dǎo)致氣血逆行,高興就會導(dǎo)致氣血發(fā)散,悲傷就會導(dǎo)致氣血減少,畏懼就會導(dǎo)致氣血減除,驚恐就會導(dǎo)致氣血混亂,勞累就會導(dǎo)致氣血消耗,思慮就會導(dǎo)致氣血凝結(jié),過熱就會導(dǎo)致氣血發(fā)泄,寒冷就會導(dǎo)致氣血收緊。
痰有六:濕、熱、風(fēng)、寒、食、氣也。飲有五:支、留、伏、溢、懸也。皆生于濕。
【出處】《本草綱目·痰飲》
【譯文】稠濁的痰病有六種情況:濕、熱、風(fēng)、寒、食、氣。清稀的飲病有五種情況:支、留、伏、溢、懸也。都產(chǎn)生于濕氣。
醴,薄酒也,泉味如之,故名。出無常處,王者德至淵泉,時代升平,則醴泉出,可以養(yǎng)老。
【出處】《本草綱目·醴泉》
【譯文】醴,就是度數(shù)不高的酒,清泉的味道和它很相近,所以得名。醴泉的出現(xiàn)沒有固定的地方,帝王的德行可以達(dá)到深泉,當(dāng)太平盛世的時候,就會有醴泉出現(xiàn),飲醴泉可以養(yǎng)老。
諸有玉處山谷水泉皆是也。太華山有玉水溜下,土人得服之,多長生。
【出處】《本草綱目·玉井水》
【譯文】那些有玉存在的山谷里流出的泉水就是玉井水。太華山有玉水流出,當(dāng)?shù)厝撕攘诉@些水,大多長壽。
乳穴水,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秤之重于他水。煎之上有鹽花,此真乳液也。
【出處】《本草綱目·乳穴水》
【譯文】挨著石鐘乳洞處流出的泉水就是乳穴水。人們多取乳穴水作飲水或者釀酒,大有好處。那些水質(zhì)騙濃的,稱量起來比其他的水要重。用火煎時水上面有鹽花,這是真正的乳液。
海乃百川之會.天地四方,皆海水相通,而地在其中。其味咸,其色黑,水行之正也。
【出處】《本草綱目·碧海水》
【譯文】海是百川的交會處。天地四方,都與海水相通,地就在海水中間。海水的味道是咸的,顏色是黑的,這是純正的水的德行。
鹵水。此乃鹽初熟,槽中瀝下黑汁也。鹽下瀝水,則味苦不堪食。今人用此水,收豆腐。
【出處】《本草綱目·鹽膽水》
【譯文】鹵水。這是鹽剛成熟時,從槽中滴下的黑汁。鹽滴下的黑水,味道很苦不能吃?,F(xiàn)在的人用這個水,凝固收取豆腐。
營氣之粹,化而為精,聚于命門。
【出處】《本草綱目·人精》
【譯文】營氣的精華,感化就成為精,聚在命門處。
人之一身,貪心動則津生,哀心動則淚生,.魄心動則汗生,欲心動則精生。
【出處】《本草綱目·人精》
【譯文】人的身體,貪心一動就會生津,哀心一動就會生淚,愧心一動就會生汗,欲心一動就會生精。
凡人一身有經(jīng)脈、絡(luò)脈,直行曰經(jīng),旁支曰絡(luò)。
【出處】《奇經(jīng)八脈考·奇經(jīng)八脈總說》
【譯文】凡是人的身體都有經(jīng)脈、絡(luò)脈,中正直行的叫做經(jīng),旁邊支行的叫做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