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天生信心,只有不斷培養(yǎng)信心。
2、適度自抬身價——在就業(yè)市場里,人也是一種商品。
3、巧用致命吸引力——男人溫柔,女人撒嬌。
4、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路。
5、成功不是將來才有,而是從決定去做那一刻起,持續(xù)累積而成。
6、多贊美別人——不用花錢,又可使人快樂,何樂而不為?
7、任何限制,都是從自己內(nèi)心開始。
8、摸魚?小心摸到螃蟹!——摸魚會成為你在社會上行走負(fù)載。
9、與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這就是雙贏,是良性競爭。
10、以低姿態(tài)化解別人嫉妒——妒嫉是一把烈火,會毀滅一個人。
11、好朋友要保持距離——這樣友誼才能長存。
12、大多數(shù)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3、自己發(fā)光,不要等別人來磨光——每個人都為自己,誰有空。有心好好去了解你呢?
14、世上沒有絕望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人。
15、不要有懷才不遇想法——懷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
16、了解中國人處世風(fēng)格——重視人情,表里不一,形式主義。
17、改變環(huán)境,或是改變自己——與其改變環(huán)境,不如改變自己。
18、失敗是什么?沒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路。
19、全力以赴,迎接工作上種種測試——不要把突來狀況當(dāng)成是整你。
20、做烏龜,不要做兔子——有兔子資質(zhì)人最容易驕傲。
21、它可累積你工作經(jīng)驗。充實你作事能力。擴(kuò)張人際網(wǎng)路。
22、小心突然升高熱度友情——不推不迎,冷眼以觀,禮尚往來。
23、中規(guī)中矩,贏得尊重——贏得尊重,也贏得了信賴。
24、每一發(fā)奮努力背后,必有加倍賞賜。
25、用時間來看人——時間是讓對方不自覺檢驗師。
26、用物質(zhì)利換取人情利——物質(zhì)利是一時,人情利是長遠(yuǎn)。
27、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xiàn)自己目標(biāo)。
28、不要打沒有把握仗——人生是經(jīng)不起浪費。
29、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熱——冷板凳都坐過了,還有什麼好怕呢?
30、拉長戰(zhàn)線,避免主力對決——人生沒有幾場主力戰(zhàn)好打。
31、不只為了糊口,還要有抱負(fù)——你要想:在這個行業(yè)中,我要成為什麼樣人。
32、一個人最大破產(chǎn)是絕望,最大資產(chǎn)是希望。
33、運用累積法壯大資產(chǎn)——不求快,不求多,不中斷。
34、把反省自己當(dāng)成每日功課——因為你不是完美,會說錯話,也會做錯事。
35、時時要有危機(jī)意識——別以為你命好運也好。
36、做對事情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37、做人做事不必面面俱到——因為總有人會不滿意你。
38、以失敗為師——與其在失敗中記取教訓(xùn),不如從別人失敗中檢取教訓(xùn)。
39、勿滿足於眼前小小成就——你要問自己,我這輩子只有這樣嗎?
40、忍一時,爭千秋——形勢比人強(qiáng)時,就要忍。
41、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
42、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43、不要等待機(jī)會,而要創(chuàng)造機(jī)會。
44、向不同行業(yè)人吸收新知——記住,要用請教態(tài)度。
45、順著毛摸,他就聽你——脾氣再大,城府再深,主觀再強(qiáng)人也吃不消這一招。
46、欲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47、把敬業(yè)變成習(xí)慣——短期來看是為了雇主,長期來看是為了自己。
48、只要五毛錢,不要一塊錢——拿一塊錢機(jī)會只有一次。
49、毛遂自薦,好處多多——讓別人看得到你,知道你存在,知道你能力。
50、碰到困難,決不輕言退卻——要把困難當(dāng)成對自己試煉。
51、話別說得太滿——好容納一些意外,以免下不了臺。
52、用吃虧就是占便宜心態(tài)做事做人。
53、擴(kuò)大交友圈子——主動出擊,勿等別人上門來。
54、別輕忽守時這件事——守時是對別人一種尊重。
55、人際關(guān)系是:有舍才有得——主動出擊,先去滿足對方自我。
56、盡快成為你那一行專家——只要下功夫,很快就辦得到。
57、別忽略面子問題——不給面子行為最易引起是非。
58、征服畏懼、建立自信最快最確實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經(jīng)驗。
59、勿在失意者面前談?wù)撃愕靡狻@會對你人際關(guān)系造成傷害。
60、主角配角都能演,臺上臺下都自在——這是面對現(xiàn)實人生,能屈能伸彈性。
61、借用別人智慧來作事——你要了解,人智慧是有限。
62、善用見面三分情中國人心理——你尊重對方,對方也會尊重你。
63、你要小心應(yīng)對幾種人——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好人。
64、似蟑螂一樣地活著——人如果有蟑螂韌性,還有什麼日子不能過呢?
65、跌倒了,一定要爬起來——不爬起來,別人會看不起你,你也會失去機(jī)會。
66、別輕易轉(zhuǎn)行——轉(zhuǎn)行風(fēng)險很大,若無大決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輕率為之。
67、保持交朋友彈性——敵人也可以變朋友。
68、人性最可憐就是:我們總是夢想天邊一座奇妙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玫瑰。
69、勿輕易吐露你失意事——以免被人認(rèn)為軟弱無能。
70、人格完善是本,財富確立是末。
71、以積極作為推動否極泰來——保持存在,發(fā)揮耐心,累積能力。
72、含淚播種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73、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fā)出力量,大于99個只有興趣者。
74、朋友要分等級——這是為了保護(hù)自己免受傷害。
75、勿吝於提攜后進(jìn)——他們將會成為支持你力量。
76、昨晚多幾分鐘準(zhǔn)備,今天少幾小時麻煩。
7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真心成意會在對方感動中激起他同情與不忍。
78、所有困苦都是有用意——這是老天爺在磨練你,為了把重任交給你。
79、靠實力,不要靠派系——派系不是永遠(yuǎn),實力才是你一生最好依靠。
80、不要為失敗找藉口——應(yīng)該面對失敗,找出失敗原因來。
下面幫大家針對不同的主題,收集了一些經(jīng)典的
一、信心
1、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yè)?!R爾頓
2、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_曼·羅蘭
3、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挷{
4、堅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認(rèn)準(zhǔn)的東西也一定適合于他人這就是天才?!獝勰?/p>
5、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了。——培爾辛
二、奉獻(xiàn)
1、人生價值的大小是按人們對社會貢獻(xiàn)的大小來衡量的。——向警予
2、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xiàn)?!上滦抑?/p>
3、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chǎn)生果實,卻并不要求什么報酬?!└隊?/p>
4、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先為別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時間體力體貼奉獻(xiàn)才能做到的.事?!突?/p>
5、你要記得,永遠(yuǎn)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郀柣?/p>
三、寬容
1、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做別人所不能做的事,就能享受別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2、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獨W文
3、寬容并不是姑息錯誤和軟弱,而是一種堅強(qiáng)和勇敢?!芟虺?/p>
5、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明)吳承恩《西游記》
6、寬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遠(yuǎn)保持警惕,才能擁有?!魢妗秾捜菖c刻薄》
1、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釋:尊重賢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適當(dāng)位置上,這樣天下的人都會高興,并且愿意在這樣的國家里做事。
2、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處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輕,上唱而民和,上動而下隨,四海之內(nèi),一心同歸,背貪鄙而向義理。(漢·王符)
釋:對于英俊豪杰,依據(jù)他們的才能放在應(yīng)有的位置上,使他們得到應(yīng)有的權(quán)力和待遇。從上到下,以靜制動,國君一呼百應(yīng),國君一動而百姓緊隨,整個天下,就萬眾一心,摒棄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義和真理。
3、明主之任人,饞諛不邇乎左右,阿黨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長,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嬰)
釋: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讓專于諂媚、討好或說別人壞話的人呆在身邊,不讓結(jié)黨營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長,不強(qiáng)行用其所短,讓他們?nèi)ジ赡切└髯陨瞄L的工作,不要強(qiáng)行讓他們?nèi)ジ赡切┎粫傻氖虑椤?/p>
4、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則國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亂。(《淮南子》)
釋:如所任用的人得當(dāng),就會使國家安寧、上下和睦、群臣關(guān)系融洽、老百姓歸附;任用的人不得當(dāng),就會國家危難、上下不協(xié)調(diào)、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亂。
5、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張居正)
釋:天下的賢良人才,給天下來使用,為何非要出來給自己辦事呢。
6、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漢·司馬遷)
釋:周文王曾在洗澡時,三次梳理好頭發(fā),吃飯時三次停下筷子,起來接待來見他的人,就這樣還恐怕失去天下賢良的人才。
7、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宋·劉克莊)
釋:并不是人間沒有好漢,只是誰能在使用上把標(biāo)準(zhǔn)、規(guī)制放寬一些。
8、任之雖重,信之未篤;信之未篤,則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則心懷茍且;心懷茍且,則節(jié)義不立。(唐·吳兢)
釋:雖任以重要職責(zé),但卻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會使人產(chǎn)生疑慮;人生疑慮,就會得過且過;即已得過且過,就不會樹立起好的節(jié)操義行。
9、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晉·葛洪)
釋:使用事物的長處,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會廢棄功用;避開事物的短處,那么世上就沒有被廢棄的材料。
10、疑則勿用,用則勿疏。(唐·白居易)
釋:懷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遠(yuǎn)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釋:不知人的短處,不知人的長處,不知人長處中的短處,不知人短處中的長處,這樣,就不能夠用人,不能夠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馮夢龍)
釋:人不能以貌相好壞來決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來計量。
13、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清·譚嗣同)
釋:駿馬能經(jīng)歷艱險,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堅固的車子能載拉很重的東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時之譽(yù),斷其為君子;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明·馮夢龍)
釋:不能根據(jù)一兩次人們對某人的稱贊,就判斷某人為君子;不能根據(jù)一時的非議,就判斷這個人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觀其志;二曰,窮之辭辨以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三國·諸葛亮)
釋:觀察了解人的辦法有七條:一是要讓他們參與到事物中來辨別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窮追到底的方法辯論看他的應(yīng)變能力;三是借商議計謀看他的知識;四是突然告訴禍難臨頭的消息看他的勇氣,五是當(dāng)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當(dāng)其時給以私利看他的廉潔品質(zhì);七是委托他辦事情看他的誠實與否。
16、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祿之。((孔子)
釋: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對他的德能進(jìn)行考核??己送曜鞒鼋Y(jié)論之后,給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給他一些具體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辦事能力,試用合格,再根據(jù)才能大小確定其官位;根據(jù)官位大小,再給以相應(yīng)的薪俸。
17、知賢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則治亂暴而明,善惡信則直。(漢·王符)
釋:知人用人最簡捷的途徑,沒有比考核貢獻(xiàn)更好的。如果貢獻(xiàn)、功勞確實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亂的情況也就表現(xiàn)的非常明顯,人的品質(zhì)好壞、能力高低會實實在在地反映出來。
18、饞夫似賢。(漢·陸賈)
釋:用饞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裝得象圣人一樣。
19、不臨難,不見忠臣之心;不臨財,不見義士之節(jié)。(宋·林逋)
釋:不面對到難處,就不會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對財物,就看不出義士的節(jié)操。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鶴)
釋:現(xiàn)在的人們看不出是凌云的樹木,直等到樹木凌云才說它高大。
20、人才難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蘭)
釋:人才是難以得到卻很容易失去的,作為人主不能不明白這一點。
21、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
釋: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規(guī)多種多樣地產(chǎn)生人才。
22、用人者,取人之長,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釋: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長處,避開人的短處;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長處,去掉人的短處。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献樱?/p>
釋:能夠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們,是我的第三件樂事。
24、十人樹楊,一人拔楊,則無生楊矣。(《戰(zhàn)國策》)
釋:十個人栽種楊樹,一個人去拔楊樹,這樣就沒有活著的楊樹了。
2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釋:導(dǎo)致天下太平安寧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養(yǎng)。
26、人才衰靡方當(dāng)慮,士氣崢嶸莫可非。(宋·陸游)
釋: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憂慮的,人們士氣崢嶸就不能夠責(zé)怪、反對。
27、一年之計,莫若樹谷;十年之計,莫若樹木;終身之計,莫若樹人。(管仲)
釋:一年的計劃,沒有比上種糧食重要的;十年的計劃,沒有比種樹木重要的;終身長久的計劃,沒有比培養(yǎng)人更重要的。
2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釋:試驗玉的真假,要燒滿三日才知;辨別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長七年才能分清。
29、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三國·曹植)
釋:慈祥的父親也不能愛護(hù)沒有好處的兒子,仁義的國君也不能白養(yǎng)著沒有用處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