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常自相悖,情慣兩相傾。
久慮多徘徊,長思多躊躇。 ----《感悟》
2、一束滿天星,一份相思情。
一束勿忘我,一份愛情真。 ----《勿忘我》
3、惜分長久伴,惜別相思種。 ----《想念》
4、緣來惜把此花看。開過牡丹不是春。 ----《觀牡丹二首》
5、宿命雖注定,惠生甘為蠶。 ----《詠蠶》
6、未吃年夜飯,不知年滋味。 ----《拜年》
7、天下最哀數我輩,為誰買花形影只。 ----《情人節(jié)》
8、中國嘖稱奇,節(jié)日食成風。 ----《念蟹》
9、生不長相守,死亦何凄凄。 ----《相守》
10、相喜愛意生,相戀七情同。 ----《想念》
11、國家關性命,自身與相存。 ----《國慶》
12、華夏疆土萬里長,歷數名山訪雁蕩。 ----《雁蕩山》
13、良辰美景無心賞,月圓桂開奚惆悵? ----《中秋后感》
14、萬里待飛雪,天地許白頭。 ----《等雪》
15、夢中佳人若天仙,霞面秋眸尤動人。 ----《端午節(jié)》
1、到底,他們都已經變了。他不再是翩翩少年,而是頗具城府的帝王;而自己,已不再是驕縱任性的閨秀,而是善于謀算的宮妃。但,無論如何,他們都還是般配的。因著這般配,才不致彼此離散太久。 ----《如懿傳》
2、人心可怖甚于虎狼兇猛。 ----《后宮甄嬛傳》
3、或許是在清涼臺,或許是在長河邊。或許……更早,是我當年小產之后,在你用笛聲引我出棠梨宮為我開解心事的時候。 ----《后宮甄嬛傳》
4、即便世上人人都嫌我不好,你卻不可以,因為你和旁人不一樣的。 ----《后宮甄嬛傳》
5、曾經,曾經這雙手亦是自己渴盼的。可從未有過一日,這雙手真正屬于自己。這一日,它拂過誰紅潤而嬌妍的`面頰;那一日,或許又停留在誰飽滿而蓬松的青絲之上。皇后這樣恍惚地想著,眼中閃過一絲心痛而不甘的光芒,像是劃過天際的流星,不過一瞬,就失去了光彩?!盎噬?,臣妾的名字,名字是……瑯嬅,是‘瑯媚福地,女中光華’的意思?!被实埸c點頭,眼里露出幾分溫情,柔緩道:“你的名字。很像一個皇后?!?----《如懿傳》
6、剛入宮的甄嬛已經死了,我是鈕祜祿甄嬛。 ----《甄嬛傳》
7、臣妾求皇上不要張揚此事。臣妾不愿為了自己一己之身而使后宮不寧,使皇上煩心。終究,臣妾也安然無恙啊。 ----《甄嬛傳》
8、你們母女都是傲氣,朧月的傲氣是因為金枝玉葉,是朕的掌上明珠。你卻是身有傲骨才有傲氣,有時候,朕對你的傲骨真是又愛又恨,無可奈何。 ----《甄嬛傳》
9、皇帝冷哼一聲:“再不敢,他也已經動這樣的心思。圣祖康熙子嗣眾多,長子允禔有奪嫡之意,一直被幽禁而死。前車之鑒,朕如何能不寒心?何況朕的兒子,必須聽朕的話,順從朕的意思。朕傷心的時候他們怎敢不傷心,當著嬪妃親貴的面與朕不同心同德,朕如何能忍?”
10、雪白的素心箋上,不過寥寥幾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甄嬛傳》
11、白日里,我是受皇上禮遇的妃子,而那禮遇也是客套的,并非真心實意。一到了晚上,你知道嗎?我的昀昭殿有一千三百二十六塊磚石,其中三十一塊已經有了細碎的裂紋。這每一塊我都數過無數遍,否則,漫漫長夜我要如何度過? ----《甄嬛傳》
12、淚落人亡,如此而已。 ----《后宮甄嬛傳》
13、槿汐為我穿上蹙金絲重繡九翟海棠祥云錦海吉服,遍繡金云鸞紋小輪花,金章紫綬。腰系玉革帶,青綺鞓,佩山玄玉、水蒼玉,繞小綬五彩,皆用密繡海棠含蕊圖案,綴滿雪色小珠。四妃乃正一品妃位,又因乾元朝以來尚未曾冊過一位淑妃,因而冊妃之禮異常隆重。我梳洗完畢,乘翟鳳玉路車前往太廟行冊封正禮,最后往昭陽殿參拜帝后,行大禮叩謝圣恩。 ----《甄嬛傳》
14、嬿婉正轉身要往啟祥宮,才走了幾步,卻見前頭煊煊赫赫一行人來,軟轎上坐著一個衣飾精麗的女子,一身橘燦色鳳穿牡丹云羅長衣,襯著滿頭水玉珠翠,被落于紅墻之上陽光一照,幾乎要迷了人的眼睛。嬿婉一時看不清是誰,但見迷離繁麗一團,便知位分一定在自己之上,忙側身屈膝立于長街粉墻之下,低眉垂首,恭敬迎接。 ----《如懿傳》
15、先把你傷的體無完膚 然后施一些無濟于事的藥物 又有何用 ----《后宮甄嬛傳》
人才乏于上,則有沉廢伏匿在下,而不為當時所知者矣。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胸中不學,猶手中無錢也。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與海。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古人相馬不相皮,瘦嗎雖瘦骨法奇;世無伯樂良可嗤,千金市馬惟市肥。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圣。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天生我才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