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注釋]
1、凌寒:冒著嚴寒。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說]
墻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為什么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在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
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
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yǎng)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xiàn)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xiàn)實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fā)著清香。
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古代人為什么這么喜歡梅花
梅字,木為春,《說文解字》釋“每”,則為草盛貌,由此可理解,梅開意味著穿雪春回。而眾庶每生,每每,每年如此,所以,南朝梁元帝昔日寫梅花的句子,用“人懷前歲意,花發(fā)故年枝”。新花每發(fā)故枝,枝越老韻越厚——“老梅傍水茶牙,人那得,光陰似他。萬種思量,百年倒斷,付與殘霞。”南宋吳潛這首“柳梢青”的后半闕極耐咀嚼,百年倒斷,也未必有個因果。
春情欲寄梅花信。梅蹙小珠連后,花以冰雪態(tài)冷艷感人。蘇東坡說它“玉雪為骨冰為魂”;陸游換一角度,用“月兔搗霜供換骨”;我倒更喜歡楊萬里的“玉為風骨雪為衣”,翩翩隨雪而來。梅舒雪尚飄,從風還共落,梅花歡喜漫天雪,因此常與飛雪為伴。大雪紛揚一夜,朔吹飄夜香中,寒梅一枝斜橫疏瘦于朝窗雪光之中,才盡顯骨感?!把缴钌?,北枝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孤壓群芳頂?!蔽姨貏e喜歡南宋詞人王十朋這個句子。陽光照到的南枝已經(jīng)醒了,北枝卻還在深睡中。
暗香、疏影是北宋林逋詠梅的名句。林逋大約四十歲歸隱而結(jié)廬西湖孤山,植梅蓄鶴,稱“梅妻子鶴”。林逋寫了許多詠梅詩,最經(jīng)典就是《山園小梅》中這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此后文人往往都出脫不得此窠臼。比如蘇東坡所謂“紛紛初疑月掛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王安石所謂“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倍笕丝甲C,這個名句其實脫自南朝陳江為的“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只改了兩個字,就成了詠梅絕唱。
梅格高韻勝,梅朵淡雅標致,趙長卿描述它“裁瓊妝白”,瓊是美玉;秦觀描述它“冰澌溶泄” ,“澌”是解凍春冰;李清照描述它“香臉半開嬌旖旎”,旖旎是溫存柔弱貌。梅之韻其實終究在瓊瑤瓣所襯托嬌黃蕊里,其蕊含羞偷得春風,才有靜雅嬌嗔之態(tài)。梅蕊因此而“妝宮額”,嬪妃們?yōu)闋幹祛佉琅f,有個人惦記。
粉片妝梅朵,金絲刷柳條,古人以梅心、柳眼感應(yīng)著報春。昔日元稹的《生春二十首》,寫漫雪梅心、柳眼鳥思,最后寫到濛雨細風中“柳誤啼珠密,梅驚粉汗融”,到李清照悼亡詞里,就變成“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趙明誠死后,李清照顧影自憐,梅窗空寂——“小風疏雨瀟瀟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p>
陸游的滄桑感也深刻。他八十歲時作《十二月二日夜夢游沈氏園亭》兩首:“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薄俺悄闲∧坝址甏?,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令人唏噓。唐婉薄命,她三十一歲那年便已病故,陸游這一生中寫過多少詠梅詩呢?花如舊,人空瘦,讀他的“定風波”詞:“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橋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記,誰謂,幽香卻解逐人來。 安得身閑頻置酒,攜手,與君看到十分開。少壯相從今雪鬢。因甚?流年羈恨兩相催。”
(一)
南來北往又西東,過客難停腳步匆。
不管雷鳴和閃電,何愁雨雪與塵風。
唐宗宋祖多英帝,近代先朝盡俊雄。
雖是平民當奮進,惜時如命莫虛空。
(二)
口頌彌陀未必真,心持一念善為鄰。
清寒獨守梅之韻,德慧雙修佛者仁。
勘破紅塵無亂象,滋生惡果有前因。
春秋檻外年年過,孰是繁華孰是貧。
(三)
天狗天駒都是畜,齊天碧落做妖猴。
降臨凡世看家犬,歿入豐都陪老牛。
來到人間皆過客,莫將自己當王侯。
人生百歲一條命,何不點燈照白頭。
(四)
在家不識碟中餐,鄉(xiāng)下初知獨立難。
汲水過村多曲繞,拾柴越嶺幾盤桓。
桌邊骨刺貓叼去,筐里苕藤鼠啃完。
磨盡人生棱與角,塵緣何事可尋歡。]
(五)
紅塵事事俗心磨,百歲人生有幾何。
面上風光身后苦,夢中春色眼前疴。
常違本性迷浮世,臨了秋聲入挽歌。
過客涼亭才一瞬,萬年黃土守高坡。
(六)
風幕前塵雨沫沙,陌邊閑柳過誰家。
花前暄問從逍客,月下輕聞府樂琶。
古上千河盤九曲,今來萬道渡天涯。
一帆遠影門前遇,但品新茶賞舊花。
(七)
百載人生豈算長,浮華世事任尋常。
紅塵別去松猶翠,綠蟻傾空桂自香。
名利未參成俗累,情仇難了斷柔腸。
匆匆不過人間客,何必無端惹怨傷。
(八)
閑云欲繞衛(wèi)金宮,龍子鵬孫傲道風。
雀閣此時堪作畫,天涯何處若相逢。
莫言今世無知己,卻是凡塵有破籠。
流水護花非始末,只緣身在一晴空。
(九)
百年跌蕩逢華蓋,半世行藏自苦甘。
擁塞車廂天下擠,殘書數(shù)卷斗屋寬。
達觀偶遇拾佳句,茍且留心綴作篇。
少與友人邀劇酒,此生定遠野鷗閑。
(十)
斜暉透屋近黃昏,宿鳥歸巢鬧小村。
幾處吠聲驚過客,誰家圈畜搗槽盆。
景添月夜初更夢,畫借梅花一縷魂。
坐對油燈熬夜苦,漫將筆墨染心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