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木導演的紀錄片《大明宮》觀后感一:
電影《大明宮》是一部記錄片。憑影片的名字就知道是在講宮殿,講建筑。其實每一個宮殿都有一個故事,從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以及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后來的安史之亂,這是中國人最驕傲的一群祖先在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宮中上演的一幕幕動人的故事。三百年的離合悲歡,盛世王朝的跌宕起伏。在一個舞臺上,我們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精明強干的女人--武則天;最浪漫多才的皇帝--李隆基;最嫵媚清麗的女人--楊玉環(huán);最具才華的詩人--李白。兩個小時,用一個蕩氣回腸不足以形容我看完后的心情。武則天的霸氣、楊玉環(huán)的淺笑、李隆基的溫柔、李白的才思泉涌?一個無可匹敵的朝代,一群舉世無雙的中華兒女上演了一出驚世絕艷的好戲,影片結(jié)束之后,蒼然而有力的音樂響起,那仿佛已經(jīng)成了久遠的往事,卻又在腦中久久盤亙?;鹿僬円约包S巢起義均與這座建筑群密切相關(guān),故事穿梭于建筑之中,使得建筑有血有肉。金碧輝煌的宮殿,載入史冊的故事,就像一幅幅畫卷一樣,為我們重現(xiàn)唐朝的興,盛,衰,亡。作為一個中國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唐長安,這個曾經(jīng)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似乎離我們那么的近,但卻又那么的模糊?!洞竺鲗m》與其說是在講宮殿,不如說是在講唐朝的故事,唐長安的興與衰。
全片以敘事的口吻娓娓道來那一段令無數(shù)人魂牽夢繞的歷史場景。當看到武則天君臨天下時,唐玄宗晚年的奢靡沉醉時,和大明宮的雄奇綺麗毀于一旦時,讓人不知不覺如身處那一片明艷又晦暗的天空下,耳邊有戰(zhàn)鼓聲聲。這里我們需要記住的只是大明宮曾經(jīng)作為大唐帝國的中樞,武則天的壯闊,美艷,歷史,覆滅,曾經(jīng)伴隨著王朝的興衰迭遭坎坷。此刻所有的大人物、小人物都是陪襯。大明宮傳達給世人的只是她的存在曾經(jīng)那么真實,在輝煌與落寞中沉浮兩百多年并最終走向了自己命定的歸宿?!洞竺鲗m》是金鐵木導演的又一力作,旨在還原中國歷史的巔峰時刻。無論是投資、特效制作,還是主題,都充滿了史詩片的特質(zhì)。本片從玄武門之變開始講述了唐朝兩千年的盛衰史,涵蓋了唐朝宮廷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戰(zhàn)爭生活、娛樂生活等多個方面。為觀眾復原了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壯麗輝煌的大明宮,而且還將大唐歷史風云徐徐展現(xiàn),如畫卷般鋪陳。
《大明宮》是以大明宮為載體,通過不同時期的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包括武則天、唐明皇、楊貴妃、李白等人,但故事的核心是為了向世人還原一個真實的大明宮,向世人梳理唐朝如何興起、發(fā)達直到衰敗的過程,同時再現(xiàn)盛唐盛景。第一次真實、全面地解構(gòu)大唐文明。由大明宮串起大唐的興衰。該片濃縮了大唐帝國的輝煌與衰敗確實展現(xiàn)了唐代大明宮的輝煌,這一宮殿的命運緊緊系著唐王朝的興盛。導演給我影響最深的是講述日本在向唐代學習時建造的寺廟出現(xiàn)的火車穿過的背景!這一鏡象將歷史和現(xiàn)代通過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串連了起來。即時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日本今天,唐代的身影還是深深烙下了足跡。影片中的配樂也不錯。尤其是霓裳羽衣舞的配音和武則天出場的配音很好聽,很據(jù)歷史的味道但又不失淡雅??傊@部片子不像以往歷史紀錄片單純的講述,而是將大明宮的命運與唐朝的命運一脈相承通過幾代君王和歷史事件的串接展現(xiàn)在了觀眾面前,生動不失乏味。
金鐵木導演的紀錄片《大明宮》觀后感二:
去了西安城回來后,我才看了這本一直存在電腦里的紀錄片電影,直到最后,潸然淚下。西安城早就不復那大唐時候的風采。
從最初李世民親手結(jié)束了兩個親兄弟的生命,坐上了大唐的最高權(quán)利座椅,一直到李隆基的盛世??上У氖?,世人都說紅顏禍水,只不過是李隆基在晚年遇上了楊玉環(huán),六十歲的李隆基在這時候感受到了愛情,于是沉迷在溫柔鄉(xiāng),沉迷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里。霓裳羽衣彌留了芳史??上У氖牵筇频慕絽s從此走向了衰落。
大明宮這個曾經(jīng)權(quán)利的集中點,卻落得最后被燒毀,被搶劫一空的境地。一個曾經(jīng)在全世界成為至高無上的帝國,最終的結(jié)局居然是被宦官被地方的番使給腐蝕。
這樣的落差和退化讓人心寒。
安祿山只是大唐衰落歷程里的第一個反擊的人罷了。一個胡人封為王,手握15萬的兵權(quán),在李隆基老年的時候,這樣的旨意究竟會帶來怎么樣的后果,也許他自己也沒有心思考慮到吧。一個人的生命,不長不短,帶來的跌宕起伏,連他自己也沒有預料到。
黃巢起義,這黃巢占領(lǐng)了大明宮后作下了這樣的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長安城外的那荒涼的田地間,竟然就是曾經(jīng)權(quán)利傾世界的地方--大明宮。
而今只剩下幾多野花,幾株野草,錯落紛雜。
金鐵木導演的紀錄片《大明宮》觀后感三:
最近搜羅了很多以唐朝為背景的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特別是關(guān)于西域的。每每欣賞總會讓人感到一種愉悅的憂傷。
我羨慕唐朝的豁達,上到帝王群臣,下至黎明百姓,處處都體現(xiàn)著一種催人向上的精神氣。這種包容自信是我們丟失了許久的東西。我們渴望再次擁有它。日本人說現(xiàn)在的中國人已經(jīng)沒有了精神氣,所以不值得尊敬。在這一點上他們是一語中的,中國,中國人所傳承的精神氣已經(jīng)丟失百年,民國再復蘇,馬列主義又將其洗了個底朝天。少了精神氣的中國幾百年來沒有再出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藝術(shù)家。
我羨慕唐人,羨慕他們的精神世界。盡管我們當下生活水平遠高于唐代,但如果給大家一個穿越的機會,我想大多數(shù)人是愿意回到唐朝,生活在一個自由包容平等交融的國度。在那里有充足的機會能夠?qū)W習,能夠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shù)平等地交融。
等了一年,一部“建議成年人”觀看的電影終于登陸中國院線。
這部電影就是劉健導演的《大世界》。
該片榮獲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歌提名,并且最終斬獲最佳動畫長片。
除此之外,《大世界》是中國動畫長片第一次,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也是繼宮崎駿《千與千尋》之后,21世紀第二次有亞洲動畫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
其重要價值不言而喻。
然而貓眼實時票房目前只有253萬,排片少的可憐,只能用慘淡形容。
《大世界》的故事采用了章回體。
4個篇章,一個黑色的犯罪故事,像武俠小說般徐徐展開。
這個故事不難懂,甚至你還會有點眼熟。
《大世界》的英文片名是《Have a nice day》,整個故事都發(fā)生在一天之中。
工地司機小張為了給女友籌措整容費,搶劫了建筑公司投資方的.一百萬,老板劉叔派得力殺手“瘦皮”去追,沒想到這一百萬引得各路人馬紛紛現(xiàn)身。
有隱藏在小餐館的“民間發(fā)明家”,有女友家的親朋,連一群搞生日party的大學生都在故事里莫名摻了一腳。
直到影片最后一刻,我都在期待小張的女友有什么難言之隱,不然怎么會逼得小張鋌而走險?
可是并沒有,就是為了整容。
頓時覺得當頭一棒。
影片中最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不是人民幣和爛俗燈牌的扎眼粉色,也不是蜥蜴爬行軌道的隱喻,而是這種突然萌生的惡意。
很成人,夠刺激。
你惹我不高興了,我就一個酒瓶砸暈你,之后高高興興去吃酸菜魚。
你超我的車,我就要打得你頭破血流才算出氣。
我想過好生活,但我沒有一百萬;你有,所以我要搶你。
邏輯單純的堪比反社會人格。
可怕的是,我們對這種惡意竟然絲毫不感到陌生,拜金、路怒、看臉……哪個詞都是耳熟能詳。
在這里,我們能看見中國。
19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戰(zhàn)士要在第一時間趕往金城參加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如果沒能及時趕到,對戰(zhàn)況的影響可想而知。志愿軍戰(zhàn)士們要通過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川流,才能繼續(xù)趕往金城。志愿軍工兵連修建了一條木橋,可供戰(zhàn)士們通過。但是,美軍也知道只要阻止志愿軍通過金剛川,自己就能在金城大戰(zhàn)中有更大的優(yōu)勢,于是配備著榴彈炮、延時炸彈、燃燒彈以及多發(fā)子彈的轟炸機、戰(zhàn)斗機不斷轟炸木橋與志愿軍戰(zhàn)士們,而讓美軍驚訝的是,每次把橋炸爛,志愿軍戰(zhàn)士們都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nèi)重新修復木橋。
二、金剛川觀后感(精選12篇)
金剛川觀后感1
《金剛川》這部電影,是以抗美援朝時期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為原型,講述了當時的志愿軍在對己方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頂著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之軀頑強抵抗的英勇故事。
在抗美援朝末期,發(fā)生的一場著名戰(zhàn)役——金剛川戰(zhàn)役,志愿軍們?yōu)楸WC前線物資的輸送,必須通過金剛川上的水里通道——巖石橋,才可以成功。在那個時候,中國沒有飛機,而敵方美國恰巧就在空中領(lǐng)域中獨占鰲頭,他們從空中扔下的炸彈,對陸地上志愿軍構(gòu)成了重大威脅。
但中國人民不會為此而退縮!
敵軍在空中扔炸彈,中國軍人就在地面用炮轟炸彈,沒有因為被炸傷就放棄抵抗,而是一直堅持著,為修橋爭取時間。敵人的炸彈到處亂飛,金剛川上的巖石橋一次又一次被炸毀,志愿軍們一次又一次得修補,為的就是等橋修整好后,能讓去前線送物資的軍隊順利通過金剛川。
有人的任務是通過那座橋,讓輸送物資的軍隊過橋。
美國人的飛機每一次炸彈的投下,志愿軍就傷亡慘重。在陸地上與美軍做斗爭的中國人民在努力反抗著,一發(fā)發(fā)從陸地上飛起的炸彈中總有擊中敵人飛機的,一旦飛機被炸下來,我們就會贏得一次修補的時間。
一次次被炸毀,一次次重新修補,總計七次,意味著中國人是不會被輕易打垮的!
為了能讓物資快速的運輸,那些志愿軍站在水里,肩膀扛著木板,讓軍隊從他們的肩上跑過,一個接一個,腳踩的是修橋志愿軍的肩膀,而他們身上背負著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希望。
中國人,加油!
金剛川觀后感2
它是一部電影,它叫《金剛川》。
它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最后時期,志愿軍部隊要去金城參加最后一役,卻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動的金剛川擋住了去路。為了保證大部隊能按時渡江,工兵連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怕犧牲,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抵御美軍戰(zhàn)斗機的狂轟濫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軀修補戰(zhàn)火中的木橋。最后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軀搭起人橋,讓作戰(zhàn)部隊按時順利過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戰(zhàn)士們搭人橋這段。只見他們從水底到水面一層又一層,一邊咬緊牙關(guān),忍受傷痛扛起橋板,一邊要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可為了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為了祖國的未來,他們沒有退縮,面不改色,齊心協(xié)力筑起這世上最堅固的“橋”,堅持到最后一刻??吹竭@里,我熱血沸騰,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才是世上最可愛的人!他們才應該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時,銀幕上出現(xiàn)了一隊隊整齊的儀仗軍莊嚴地捧著蓋著國旗的骨灰盒,當影片中的志愿軍幸存者肅立敬禮,屏幕下方打出“接志愿軍遺骸回家”的字樣時,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濕潤了。正是有了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無情的戰(zhàn)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才有了現(xiàn)在的中國。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們行隊禮致敬。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好自己,長大后為祖國建設(shè)做出應有的貢獻,讓中國成為世界強國!
金剛川觀后感3
2020年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正式上映,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講述中國人民志愿軍保衛(wèi)和平、反抗侵略、英勇作戰(zhàn),共同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
走進電影院,作為新時代青年中的一份子,我們不能忘記,現(xiàn)如今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的流血犧牲。影片中他們以血肉之軀,筑起精神長城,誓死做到人在橋在的誓言。故事分四個部分,用不同的視角對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但最終的結(jié)局是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運用小視角,來展現(xiàn)宏大的歷史事件,轉(zhuǎn)變常規(guī)的敘事角度和順序,使我感受到電影中那句臺詞的深切含義:"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
電影講的是犧牲,層層遞進和升華其核心主題——犧牲。在戰(zhàn)場上,面對流血和犧牲,不畏生死只為心中的共同理想。志愿軍戰(zhàn)士因為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guān)鍵的長木橋,用犧牲精神筑成堅固的長橋。其中《高炮班》的張排長和吳班長的呼哨,一方面是傳遞信息,另一方面是傳遞情感的方式。在敵機準備炸橋時,他們選擇暴露自己,點燃明火,讓敵人的兇猛炮火朝著自己攻擊,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贏這最后一戰(zhàn),這一戰(zhàn)他們在心里早已做好準備了。
最終這一切又回歸了橋面,這一段歷史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值得銘記的時刻。在煉獄般的戰(zhàn)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擊不倒的生命之橋、英雄之橋!
松柏長青,英雄常在,吾輩自強,篤定前行。
金剛川觀后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關(guān)于抗美援朝的電影,名字叫《金剛川》。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我國的一支軍隊要通過金剛川到達金城前線作戰(zhàn),不然我國主力軍隊就會像一只折斷了翅膀的鷹,落入狼群之中。
在我們的軍隊正要過橋時,美國的飛機一次次的投射炮彈炸毀這座通往金城前線唯一的橋。但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每次都頑強地站起來,一次次的修好這座橋。
在即將到達凌晨六點時,為了能讓其他的志愿軍戰(zhàn)士順利過橋,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在橋底下,人踩人,人摞人,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這座橋,這是多么偉大的精神?。?/p>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志愿軍戰(zhàn)士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們不怕危險不怕勞累拼命地修橋就是為了讓軍隊打贏這場抗美援朝的戰(zhàn)爭。他們打這場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中國為了老百姓為了人民所打的。這些志愿軍,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人,但他們在戰(zhàn)場上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是國家,他們的這種精神令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的資源十分匱乏,飛機不夠,炮彈不足。當敵人的'飛機來臨時,我們的炮手為了保住大橋,他們勇敢地點燃了篝火,暴露位置犧牲自己。這需要多么勇敢的精神才能做到啊。影片的最后,一位當年參加過這場戰(zhàn)爭的爺爺說,后代們的幸福是由前人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精神就像國歌里唱的那樣,用我們的血肉筑起我們新的長城。
我們應該向這些志愿軍戰(zhàn)士們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這些后輩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為祖國的建設(shè)出一份力。
金剛川觀后感5
電影《金剛川》在故事方面,其前兩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華,第四段是升華,前三段之間稍稍有那么一點割裂感,不過電影用一些重復鏡頭幫助觀眾理解和銜接,所以總體觀感還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說這部電影在如此短的時間制作完成,是我們電影工業(yè)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我覺得沒問題,電影的特效真實且不違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觀看體驗非常好,在國產(chǎn)戰(zhàn)爭片里絕對屬于上乘。電影里的防空高炮、榴彈炮這些武器的射擊場面,真的值一回票價。
尤其在演員方面,先出場的李九霄和鄧超,表現(xiàn)很穩(wěn),無奈故事簡單,他們沒什么發(fā)揮空間,工兵連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漢的感覺了,看起來很帥。吳京和張譯是最主要的演員,吳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松,有老大哥的范兒。
電影里真正有發(fā)揮空間,且在發(fā)揮空間里將演技拉高到一定層次的,只有張譯了,電影的后半段,說是張譯一個人撐著的,也沒一點問題。
張譯的角色一開始比較求穩(wěn),相對于吳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隨后吳京的角色的犧牲,給張譯的角色帶來了內(nèi)心的轉(zhuǎn)變,這是電影里為數(shù)不多的人物心里弧線,他從求穩(wěn),變得無所畏懼,即使犧牲,也要把那架該死的偵察機轟下來,當僅剩一條胳膊一條腿的張飛坐上需要七個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勁最后一口氣,將那家偵察機射殺的時候,給人超強的震撼。在普通人看來,這或許有些超現(xiàn)實,但我是相信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是可以做到的??傊?,張譯在影片里展現(xiàn)了影帝級別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真的,我可太喜歡張譯了。
金剛川觀后感6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來到太平洋影院,觀看了《金剛川》,它是一部愛國電影。
本片講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后階段,中國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線的戰(zhàn)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這就是金剛川。要想度過這條河,唯一的一座橋,是戰(zhàn)士們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美軍為了不讓志愿軍通過這座橋,用轟炸機一次次的將炮彈投放于木板橋上。子弟兵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最終工兵連的戰(zhàn)士搭成人梯,將木板舉過頭頂,讓其他戰(zhàn)士順利過了河。
《金剛川》從三個角度介紹了當時的場景。中國當時的武器非常落后,只有兩個炮臺,一個是主攻的,另一個必須隱藏起來。主攻炮臺被擊中后,連長張飛身負重傷,失去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但是,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將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炮臺,艱難地操作著炮臺,將一架美軍飛機擊落。他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是來自于對祖國的熱愛,因為他們向往光明,向往和平。
看完《金剛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于金剛川的這座橋。每當橋被美軍炸毀,工兵連的戰(zhàn)士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橋修好,所以,這座橋被美軍稱之為“炸不壞的橋”。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軍派出了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木板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志愿軍仍然沒有屈服,他們最終靠著團結(jié)過了河。從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團結(jié)的力量。
當今,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輩犧牲了無數(shù)的汗水和鮮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為中國假如是一條大船,我們是即將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揚帆起航。
金剛川觀后感7
電影《金剛川》是管虎導演繼《八佰》之后的另一部大作;是一部抗美援朝愛國題材的影片,首先,
《金剛川》確切的說是發(fā)生在1953年7月12日,志愿軍在金城發(fā)動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嗎,為了在指定時間達到,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zhàn)力,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攻亂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zhàn)火中的木橋。主要圍繞“修橋—炸橋—護橋—渡橋”為主體,選取了工兵視角、美兵視角、炮兵視角等幾個角度描述了一天24小時內(nèi)幾個志愿軍戰(zhàn)士壯烈犧牲的故事。雖然情節(jié)上面比較單一,但他對于小人物的描述確非常細膩。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非常飽滿。大背景下描述小人物,凸顯電影故事強烈的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唯一遺憾的是金剛川沒有拍出多視角敘事的暢汗淋漓和對人性深度的挖掘;相對更高的期望而言,就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要趕出一
電影永遠是遺憾的藝術(shù),在謀求最大公約數(shù)的滿意度上,《金剛川》其實可以從志愿軍的壯烈與犧牲下做更多動人的文章。正如影片的英文譯名“The Sacrifice——犧牲”一樣,一座幾十米的小橋,犧牲那么多人的生命去保護,去搶修,這本身不是很讓人動容的故事嗎?
歷經(jīng)血與火寫就的歷史不會被磨滅,英雄兒女誓死不屈的
金剛川觀后感8
影片《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進入最終階段,志愿軍在金城發(fā)動最后一場大型戰(zhàn)役中一段感天動地的故事。敵我雙方為了一座橋而在金剛川展開的一次殊死較量。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物資匱乏、武力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御敵機狂轟濫炸,為了保證大軍在指定時間到達,志愿軍一次次舍生忘死修補戰(zhàn)火中的木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再次在銀幕前徐徐展示給觀眾。
看完《金剛川》之后感慨萬分,講真,現(xiàn)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真應該多看看這樣的電影,看看我們國家如今的繁榮昌盛,看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樣得來的。那是無數(shù)英勇的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筑成了這片土地上美麗家園的銅墻鐵壁,是他們的寧死不屈,捍衛(wèi)這遼闊的浩瀚山河。長江黃河再洶涌,長城再堅固,都抵不過那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的民族心??赐觌娪拔腋由羁汤斫獾?,那個年代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是靠什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從而告訴全世界,中國從此站起來了!如今能屹立世界之林的根本在哪里。
影片中的許多經(jīng)典鏡頭至今在我腦海浮現(xiàn),尤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軍飛行員的一句話“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我時?;叵脒@句話的深刻內(nèi)涵。以前聽過一句話:“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他們不需要奉信神明,他們的神跡,來自他們的民族?!闭缙械哪俏恍掖娴拿绹w行員所說,中國人不信神,但志愿軍創(chuàng)造了神一樣的事跡。橋面一次次的被炸毀,我們志愿軍戰(zhàn)士,以不怕犧牲,舍生忘死的精神又一次次的將橋修好。到最后,敵人使用了燃燒彈將整個橋面燒毀,敵人以為我們無法再修復而在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們英勇的志愿軍以驚人的毅力,為了部隊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到達金城,用血肉之軀構(gòu)建起一座神一般的“人橋”。
這部電影前期我就一直有在關(guān)注,看完后,我更加堅信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總在被一群又一群堅定而有信念的人證明著。從前是,現(xiàn)在也是。從來都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我也將始終銘記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為新時代水利事業(yè)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剛川觀后感9
于10月30日下午,公司組織了《金剛川》觀影活動,正是這次觀影活動讓我許久沒觸碰到的淚腺開關(guān)“啪嗒”一聲,悄然打開。話說七尺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隱隱的淚花還是模糊了鏡框……
就座完畢,震撼的電影片頭曲震撼響起,頓時讓人有種即將要上戰(zhàn)場的感覺。緊接著,一句略帶磁性的旁白把我?guī)氲诫娪肮适虑楣?jié)當中: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當聽到電影《金剛川》預告片中這句旁白時,很多人或許會和我一樣想著,這是一座什么橋?它到底有多么重要?
其實,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期間護橋修橋志愿軍戰(zhàn)士與美軍展開殊死搏斗的戰(zhàn)爭影片。作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金城戰(zhàn)役》。影片描述為了使志愿軍戰(zhàn)士在指定時間內(nèi)渡水到達戰(zhàn)役前線,后方戰(zhàn)士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之下,從下午到凌晨,不斷搭建并搶修木橋片段。37米長的橋,7炸7修,夜以繼日的反復搶修。實際上就是聚焦在下午到凌晨志愿軍橫渡金剛川的艱難過程,故事內(nèi)容比較簡單,但卻分別從步兵、高炮班、美軍轟炸機、橋四個視角還原了這一場戰(zhàn)事。這段歷史可能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鮮有耳聞,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么一段秘辛。拿破侖說:“不以小事為輕,而后可以成大事”。恰好《金剛川》這部影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反觀當今社會,大到國家榮辱,細到家庭個體以及工作上。是否我們也應該保持著一顆熱血澎湃的心呢?人生幾十年,縱使生活虐我千萬遍,依然要愛生活如已出,這種生活態(tài)度恰好是我們所需要的。從影片當中可以看到所刻畫的人物都極其鮮明:一個目標—過橋;一個配合—分工合作;一個精神—堅持不懈。這種感人的畫面直到現(xiàn)在都依然清晰的浮現(xiàn)在腦海中。
至此,觀影活動圓滿結(jié)束,忍不住的感動和對先輩的緬懷仍久久圍繞現(xiàn)場。未來,作為普通民眾的一員,我們更多的是做好現(xiàn)在手頭上的工作,并深知家庭的責任,努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赡苓^程會經(jīng)歷很多挫折失敗,但是絕不能澆滅我們通往成功之路的希望。
請銘記:時刻都要守護好我們心中的那道“橋”,因為它是一種信念!
金剛川觀后感10
星期六爸爸帶我去看《金剛川》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的影片,該片以戰(zhàn)士、敵人、防空炮臺和橋上四個視角講述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一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始終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zhàn)爭奇跡。
《金剛川》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據(jù)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這次戰(zhàn)役是他最難忘的戰(zhàn)役,戰(zhàn)士們連續(xù)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筑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部隊和物資輸送的通行。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抗美援朝的末期,當時為了爭取談判主動權(quán),志愿軍發(fā)動最后一次大型戰(zhàn)役,金剛川這條河是本次戰(zhàn)役中重要的軍事通道,而唯一的橋梁巖里橋卻被敵方損毀。為了搶占軍事先機,我軍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zhàn)斗,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敵人炸毀。敵方轟炸機在兩個多小時內(nèi)向橋梁扔下數(shù)以千計的炸彈,而我方不懼犧牲,一次又一次的修復戰(zhàn)略通道,直至戰(zhàn)斗勝利。
看完電影后,我激動不已,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了更多了解抗美援朝的歷史,我用爸爸的手機查了抗美援朝的資料。1950年10月19日,中國志愿軍跨過鴨綠江,25日開始了抗美援朝的戰(zhàn)爭。當時我們的新中國成立后沒多久,百廢待興,工業(yè)力量薄弱,無法制造先進的武器。因此,在抗美援朝的整個過程中,先進的武器都屬于對手,中國人民志愿軍連炮彈都得數(shù)著用。但最終,戰(zhàn)爭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了,武器敵不過勇氣、強權(quán)敵不過正義,經(jīng)過無數(shù)志愿軍戰(zhàn)士的努力,最終我們贏得了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
為什么我們能夠以弱勝強?為什么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能夠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我想一位主動加入抗美援朝志愿軍隊伍的老兵說的話就是最好的答案,他說:“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是敵人要剝奪我們的幸福,我不能有別的選擇?!?/p>
我想如果把視線放到今天,侵略者想要入侵我們的國家,剝奪我們的幸福,無數(shù)的解放軍戰(zhàn)士和無數(shù)的叔叔阿姨們,一定會像志愿軍戰(zhàn)士們一樣,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保衛(wèi)我們的國家。
最后,我要向偉大的志愿軍戰(zhàn)士致敬!學習他們?yōu)榱吮Pl(wèi)祖國而不畏犧牲的精神!
金剛川觀后感11
11月4日,在公司工會的組織下,我和同事們一起去看了愛國主義電影《金剛川》。觀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沒有想過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直到電影開幕。
該影片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全景式地呈現(xiàn)了艱苦異常的戰(zhàn)地氛圍和戰(zhàn)場上志愿軍生死相托、上下同心、協(xié)作堅守的戰(zhàn)斗精神。與其他戰(zhàn)爭片不同,故事的主角們不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但他們?yōu)樵谥付〞r間內(nèi)讓增援部隊通過金剛川抵達金城,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筑建了“新的長城”。這一場戰(zhàn)士與敵人間、修橋與炸橋間的“拉力賽”,展現(xiàn)出志愿軍戰(zhàn)士臨危不懼的戰(zhàn)斗姿態(tài)和無畏氣概!
有一種感慨,尤其是從美國空軍視角去敘事的時候,飛行員說了一句話,大地炙烤的味道,地面上全部是尸體燒焦的味道,一片漆黑,對于他今后的人生來說,猶如活在地獄,每每想起,都是一種窒息的感覺。
三次炸毀橋梁,三次合攏,當時間所剩無幾的時候,為了保證主力部隊過河,修橋的部隊,抽調(diào)水性好的戰(zhàn)士,采取肩扛手抬的方式,搭建了一個人橋,作戰(zhàn)部隊快速通過,按既定時間到達了金城的主戰(zhàn)場,從而保證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此片是為抗美援朝獻禮的電影。影片采取三個視角,展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發(fā)揚了我軍打不死的斗爭精神,一次次炸毀,又一次次修好。這些人那時候都不怕死,為了心中堅定的信念,無懼生死。
我很感念這種偉大,人生有個信念,并為此無畏生死是何其幸運,就連死都是一種偉大,而這種偉大的背后是對祖國深深的愛,對背后的同胞深深的愛。
直至電影結(jié)束,我仍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我們生于和平年代,不曾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但戰(zhàn)爭年代們的精神不能忘卻。何為“金剛川精神”,是鐵的紀律、高效執(zhí)行;是堅韌不拔、勢必達成;是不怕犧牲、勇于奉獻。如管虎導演所說“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價值的,只是不易于被發(fā)現(xiàn)。如果大家走心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的同事與家人們,總會有人默默奉獻?!狈从^現(xiàn)實生活,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依舊有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的“戰(zhàn)士”存在,他們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勞任怨的付出著,而默默付出的人為什么又不能是自己呢?我們雖然身處平凡的崗位,但依舊可以憑自己的綿薄之力發(fā)光發(fā)熱,為公司的發(fā)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公司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發(fā)揚“金剛川精神”。
金剛川觀后感12
20xx年10月23日,電影《金剛川》上映當天,我和廠機關(guān)的40名同志在阜康電影院共同觀看了這部獻禮抗美援朝70周年的愛國主義影片。
金剛川是一條江,水深4米,水流湍急。江上有一座橋,電影講的便是炸橋和修橋的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1953年7月12日,志愿軍戰(zhàn)士必須在凌晨5點全部過江,江對岸是金城主戰(zhàn)場,那里,我軍和美軍正在進行一場生死對弈。能否保證橋的安全讓支援部隊迅速通過金剛川成為了關(guān)鍵。
電影對同一時間、同一事件進行了不同視角的描述:士兵——我軍偵察兵視角、對手——美軍飛行員視角、炮兵——我軍高炮班視角、橋——一座橋反復被轟炸、如火如荼修復的視角。
剛開始看的時候沒有理解,很多鏡頭是重復的,看著看著就懂了。
演員張譯無疑是影片中最出彩的角色,一條腿、一只胳膊炸沒了,他用燃燒的火止血,用木棍支撐著身體穿過玉米地,走到戰(zhàn)友們?nèi)繝奚呐谖簧?,拿彈、壓彈、瞄準、開火,一個人完成了原本6個人的操作,把囂張的敵機打了下來。他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是鐵骨錚錚的硬漢,什么是自我犧牲,什么是百折不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同樣出彩的還有演員吳京、鄧超。戰(zhàn)爭是殘酷的、慘烈的,犧牲兩個字貫穿了整部影片。一支莫合煙、一個哨子傳遞著戰(zhàn)友間的相互關(guān)懷,那是爭相赴死、鐵骨柔情;彌留之際留言“不要管我,快修橋”聽得觀眾揪心不已;男女互生情愫,對講機中一句“前線見”,卻是陰陽兩隔再難相見;那五枚信號彈、那一堆熊熊燃起的火焰是炮兵主動暴露自己、吸引敵機、保護部隊,那是他們與敵人共死的戰(zhàn)書。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還有一個場面十分震撼,敵軍“喪門神”反復炸橋,志愿軍反復修橋。最終,當橋體被美軍摧毀后,為了保證大部隊按時過江,志愿軍戰(zhàn)士用身體架起了一座四層的血肉之橋!鏡頭之下,會水的戰(zhàn)士腳踩在水底的橋樁上,完全被水淹沒,他們托舉著第二層,第二層戰(zhàn)士托舉著第三層,第三層、第四層戰(zhàn)士托舉起橋面。
這是一座美軍再也無法摧毀的人橋,這是中國人民的精神,這是保家衛(wèi)國的情懷。這座橋,粉粹了侵略者的陰謀,將他們趕出了國土,保衛(wèi)了祖國的安寧,換回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畫面為證,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
電影院里鴉雀無聲,在我們臉上,淚水長流。心中,似有驚雷炸響!
影片最后,是迎接志愿軍戰(zhàn)士遺骸回國的真實場景。
山河無恙,英雄不巧,吾輩當自強!
《我的祖國》的歌聲響起?!@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我們緩緩起立,向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