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近那一點心距,成就那一份健康。
2、 陽光總在風雨后,快樂總在傾訴中。
3、 心與心的交流,讓生命更加平等。
4、 打開心鎖,解開心結。
5、 揭開心結,為心靈找到休憩的樂土。
6、 聆聽心靈聲音,放飛快樂心情。
7、 讓每個生命在心理教育中熠熠生輝。
8、 愛心恒心自信心,心心相映;親情友情同事情,情情關懷。
9、 認識生命、欣賞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10、 讓心靈沐浴陽光,讓快樂充溢胸膛。
11、 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
12、 掛上迷人的微笑,洗禮昨天的.陰霾。
13、 健康的心靈是幸福的源泉。
14、 微笑的曲線可以撫平所有的困難。
15、 健康的心靈,為你添上飛翔的翅膀。
16、 倡導和諧心態(tài),成就健康心理。
17、 敞開心中一片天,放飛心理健康夢。
18、 打開心靈的窗戶,讓陽光進入;敞開心扉,締造美麗人生。
19、 悲觀者橫向比人生,樂觀者縱向攀人生。
20、 關注心靈,點燃激情,增強自信。
21、 悅納自我、肯定自我、欣賞自我、發(fā)展自我、做快樂健康的人。
22、 實現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綠光。
23、 普及知識,調適心情,健康人生。
24、 與壓力“和解”,和樂觀“牽手”。
25、 透徹的心靈讓我們更快樂。
26、 快樂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實每一天。
27、 構建和諧校園,讓心靈充滿陽光。
28、 給心靈沐浴,美麗人生從“心”開始。
29、 為心靈打開一扇窗,給自己多一些陽光。
30、 心靈約定與你您牽手,敞開心懷,擁抱快樂。
一個抑郁癥患者成功自救的歷程
我對抑郁的終極理解
自從意識到自己陷入抑郁之后,花了半年時間,看了一系列關于抑郁和積極心理學的書之后,深深理解“對抑郁最缺乏的是綜合研究”,以下就是一個抑郁患者對抑郁及抑郁癥的綜合思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盡管我力圖用更簡短的文字,但是抑郁的確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所以請諒解我的長篇大論。
本文絕大部分資料來源于已經出版的書,我非常佩服那些作者,我相信他們寫這些書的原因之一便是有著幫助他人的偉大情懷,這在很多書中都有明確的講述,對此我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本文仍然夾雜著本人對引用的刪減和自己的見解,而如果你沒有對認知療法基本的理解,我相信你并不一定能看懂本文。
很顯然,這是一本感情色彩強烈的書。我想要挽救潛在自殺者的生命,我想要緩解抑郁癥患者的痛苦。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給了每個人希望,對于那些最了解抑郁的人來說,學會自我控制的技巧,學會溝通及自我表達的技巧,學會挑戰(zhàn)對自己和世界的固有看法,將使得他們有機會獲得愉快的人生。
在進化過程中,為什么比較復雜的動物會進化出情緒呢?解開這個糾纏不清的結的第一個線索來自積極和消極情緒的比較。消極情緒——恐懼、悲傷和憤怒,它們是我們應對外界威脅的第一道防線,它們使我們進入戰(zhàn)斗準備:恐懼是威脅靠近的第一個信號,悲傷是即將失落的信號,而憤怒則是被侵犯的反應。從進化角度來看,危險、損失和侵犯都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而且這些外在的威脅都是非輸即贏、生死一線的事。一個人贏代表了另一個人輸,就像網球比賽,每次對方得一分你就輸一分。消極情緒在非輸即贏的游戲中扮演主角,比賽的結果越嚴重,情緒體驗就越強烈。那些能感受到最強烈消極情緒體驗的祖先,一定是爭斗中的最佳幸存者,因此遺傳偏向于消極情緒,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將基因遺傳下來,從而成為我們的祖先。
所有的情緒都有感情成分、感官成分、思考成分以及行動成分。所有消極情緒的感情成分是令人嫌惡的,如厭惡、恐懼、責罵、仇恨。這些感情進入我們的意識,并改變我們的意識。行動以感官上的警報為基礎,當非贏即輸的比賽來臨時,消極情緒會使我們警覺,去找尋什么地方不對勁并且消滅或逃避它。情緒所引起的思考通常是專注的,不容許別的東西來分散注意力,這些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人們必須立即作出反應:迎擊、逃避或者明哲保身。自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理論確立以來,大家都贊同消極情緒的進化比較優(yōu)先。
關于語言柔道—學會反駁自我批評
〔抑郁癥病人內心有一種不間斷的自我批判:
1, 對自己的負面認識:我一無是處
2, 對周圍世界的負面認識:事事不順心
3, 對未來的負面認識:我永遠不會好起來了〕
首先,你必須知道,刺痛你的不是別人,也不是別人的批評。道理是這樣的:在別人批評你的時候,你頭腦中的某些消極思維就自動活絡了起來。事實上,使你產生情緒的不是別人說了什么,而是你想了什么。在困擾你的想法中,都不可避免地會包含第3章中介紹的思維錯誤類型:以偏概全,非此即彼思維,心理過濾,亂貼標簽等。而特別如果你覺得你的自我價值和幸福感均源自別人的愛和認同,那么你很可能會害怕批評。
關于認同上癮:
外界的認同必須先經過你確認無誤,然后它才能提振你的情緒。這種確認代表了你個人的自我認同。只有你的想法才會影響你的情緒。你必須先相信別人的批評,然后相信你事實上真的一無是處,然后你的自我感覺才會很糟。
認同上癮癥本質上是還自處于依賴性自尊階段,對自己自尊的認可建立在別人的認同或者贊美之上。如果你受到拒絕或者批評,你也可以使用這種“悲傷”法。每天劃出一個或多個時段——5-10分鐘就可能足夠了——用于釋放所有悲傷、憤怒和絕望的情緒。
要想擺脫情緒上的困擾,關鍵在于一項認知——即認識到只有思想才能影響情緒。如果你有認同上癮癥,你就要別人先照亮你,然后你才會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你混淆了認同和自我認同的概念,因為這兩者幾乎是同時發(fā)生的。你會誤以為是別人讓你心情這么好的。你有時很喜歡別人的吹捧和贊揚,這恰恰證明你不懂得認同自己!但是,如果你有認同上癮的話,你就會形成一種自挫性的習慣——只有你尊重的人先認同你,你才會認同自己。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寫一篇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1
《悲傷逆流成河》,原著郭敬明,如果沒記錯他應該是在我們初中時流行的作家。我之前其實迷戀過的他的文字,辭藻華麗,每一個字都很美。但是堆砌到一起之后,只讓人覺得疲憊,沒有意義。所以當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內心絲毫沒有波瀾甚至想翻白眼。直到看了李銀河教授的推薦影評,說是與校園欺凌有關,才決定去看一看。9月21號看的電影,現在寫觀后感著實有點晚。我就簡單地從劇中的五個角色身上來說說我的感受——女主易遙,父親似乎是早逝,母親因生計所迫淪為暗娼,收入微薄,生活貧困。每天籠罩著易遙的是哭泣、呻吟、咒罵、貧困、絕望交織的噩夢,在無知無辜的情況下染上了疣后在學校更是受盡欺侮。她的生活似乎一絲光亮都沒有,最后被誣陷為殺人犯時易遙在河邊情緒爆發(fā)的那一段話將電影推向高潮,當然她講完之后毅然決然轉身跳入河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從易遙這個人本身的遭遇我可以看出那些施暴者和旁觀者的心態(tài)。他們的生活原本就安穩(wěn)舒坦,可能最大的煩惱也就是
不存在旁觀者,全都是施暴者。因為趨利避害的本能,因為覺得不會承擔任何后果,因為無聊沒事做,因為這些原因就去插一腳對別人實施侵害手段的人,真是太惡心了。膽小怕事,冷漠惡毒,自私愚蠢?!罢l殺了顧森湘我不知道,但是殺我的,今天可就全在這里了。”
男主齊銘,家境殷實,家庭和睦,聰慧勤奮,乖巧俊秀,整個兒一別人家的孩子。似乎對易遙有好感,也許是把她當做親妹妹來看(慣用臺詞),喜歡顧森湘。不得不承認,在顧森湘出現之前,齊銘對易遙確實照顧有加,是每個女孩心中夢寐以求的王子形象。但也正是因為他,易遙遭人嫉恨,開始受到欺侮。也正是這個節(jié)點,顧森湘開始出現在齊銘的視線內。
作為班長,齊銘竟然對易遙受到的欺凌一無所知,讓我覺得安排給他的職位很諷刺。他甚至在易遙反擊時責怪易遙,對鼓勵易遙反擊的顧森西也從頭到尾給予否定。最讓我覺得不齒的是最后易遙跳河,顧森西不顧眾人阻攔跳進河里把易遙撈了上來,而班長大人被兩個同學拉住沒有掙脫開。
我不相信他沒有力氣掙脫那兩個人,他只是從心底里不相信易遙。齊銘是曾經給過易遙光明,也最終親手把易遙推向深淵的人。顧森湘是一個完美人設,前兩幕出現的時候我誤以為這是個白蓮花,后面才了解這個女孩子簡直是人生贏家——從國外轉學回來,成績優(yōu)異,相貌出眾,老師父母的掌上明珠,與弟弟顧森西的感情也令人羨慕。
與齊銘算是兩情相悅,對易遙也沒有偏見,不顧及流言和非議,給予易遙幫助。好像所有美好的詞匯都能用在顧森湘身上,我提出這個角色的原因是她印證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鳖櫳鏋榱瞬皇?*,從樓上失足掉落。不知道其他觀眾是什么感受,我直到現在還記得她掉下去的最后眼里映著的月亮。
唐小米的家境富裕,在班里拉幫結派,易遙在學校受欺侮的暗中領導者,也是顧森湘一案的始作俑者。很多人認為她是因為暗戀齊銘所以一路跟蹤易遙,發(fā)現易遙的秘密并散播流言。但唐小米自己也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她很有可能是在易遙身上找到了自己受欺凌時抑郁著的情緒發(fā)泄口。
轉學了之后像是角色轉換一樣,在原先的學校她是任人宰割的魚肉,轉學之后好像成績不錯又懂得拉攏人,便成了可以舉著刀的人。唐小米本應是最能
林鳳華,可能大家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會想,這誰???我也是了解了一點原著之后才知道,這是易遙媽媽的名字。母愛是永恒的話題。前面出場的時候,黯淡無神的面容,不肯給易遙買校服,做著低賤的工作,無時無刻不在罵易遙“賠錢貨”、“你怎么不去死”、“我怎么生了你這樣的女兒”······種種疊加,沒法對這個女人產生好感。
但是當我看到易遙找到了一個放錢的信封,里面有毛票有整鈔,上面寫著“遙遙的學費”。一個用了那么多惡毒詞匯罵易遙的女人,在心底里還是叫她遙遙。原著里易遙還因為齊銘沒有備注她為遙遙而難過,而她心里那個可恨的爛透了的女人卻用自己的方式叫了她遙遙許多年。林鳳華在得知了女兒生病的真相后,扇了自己一耳光,站起來牽起易遙的手:“走,媽媽帶你看病去?!辩R頭給了母女倆牽著的手一個特寫,然后以易遙的視角慢慢上移到媽媽的背影,再到簡單挽起的黑發(fā)中夾雜著的幾根白發(fā)。
易遙的眼角有淚,我在觀影席上終于也憋不住眼淚了?!吧翊輾ㄌ焖?,只留下一個密碼,名字叫做媽媽。”在世俗庸碌強迫易遙別再負隅頑抗的時候,逆流而上的不是悲傷,是媽媽。上帝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chuàng)造了媽媽。是我們,把媽媽硬生生逼成了凡人。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2
《悲傷逆流成河》于昨日在電影院上映,這部電影講述了校園霸凌、少男少女之間的情愫故事。與以往諸多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所選用的幾個主演都是新人,沒有什么知名度??梢?,想要撐起票房也是極其不易的。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想必就是女主人公易遙因不堪重負選擇跳河自殺時所說的話了吧。
她說,“也許許多年后人們在回顧這一生時,會忘記自己曾經所做的惡行,沒有人會在意曾經在他們的生活中曾出現過易遙這樣一個小插曲?;蛟S,很多人在向朝著我丟紅色墨水時、把自己的剩飯給我吃時、甚至扒我衣服的時候,他們都覺得這只是玩笑,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呢。我所遭受的種種傷害,就算所有的人都會忘記,受害的當事人也不會遺忘。殺死顧森湘的兇手我不知道是誰,但殺死我的兇手,你們都應該知道是誰?!?/p>
對呀,確實是這樣。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就像曾經被人用刀割了一道深深的疤痕一樣。多年過后,疤痕仍然會存在。即使人們努力的想要把它遺忘,但低下頭還是能看到。只是刻意的不去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即使手上的疤痕能消失,那心里的疤痕呢?電影里的女主角生活在一個黑色的世界里,好像所有的苦難都是為她一個人量身定制的一樣,在這樣的生活里,她忍受了種種的不堪與苦痛。
但還好有一些陽光的人一直在她身邊不離不棄,還教會了她要如何反擊。這個人,就是男主顧森西。他說,“有些人,就是看到你的弱小才會欺負你。對待這些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還擊。一個人,要勇敢起來,才不會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欺負?!苯涍^這一系列的事情,易遙終于慢慢的變得自信起來,開始相信“太陽也會從西邊出來”這句話了。
最后,請讓我用小說里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吧罾锏教幎际沁@樣背上的隱喻。就算我墜落比塵埃更微弱,被夜色分割再被絕望撕扯,就讓我等著悲傷逆流成河?!毕M切┱谠馐芑蛘呤且呀浽馐苓^校園暴力的人,能勇敢的站出來為此發(fā)聲。希望那些釀成校園暴力的元兇能夠早日悔過,向那些受害者送去真摯的歉意。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3
其實已經很困了,可還是想要打起精神來捕捉住看完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回到家,還僅存的一點靈感。起初看到這個名字這么傷悲,我是不想看的,沒成想今晚竟然鬼使神差的還是去看了??赐暾麄€電影,印象深刻的有幾個片段。
一個是女主角最后在河堤中間的對白,尤其是那句:殺死顧森湘的兇手是誰,我不知道,但是殺死我的兇手,是你們(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吧,具體的已經記不清了,原諒我已經這把年紀了,記憶力不行了)。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很多這樣的人存在,不明其之所以然,只是因為大家都這樣說,如果自己不這樣,就會怎么怎么樣,于是有意或者無意的做著看起來無傷大雅實則讓受體方耿耿于懷無法忘卻的痛苦。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一些以為早已忘卻的畫面,一樁樁一件件仿佛又重現在眼前。我以為不去想,經過時間的消磨,就會被淡忘被抹去。事實上經過時間的洗禮,那些不愿想的事情并未真正的消逝,而是在發(fā)酵,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被點燃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此時想起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是的,我們要去直面那些悲傷或者自己的弱點。
其實我是很恐高的,坐個高點的電梯都會覺得頭暈,不敢靠邊站,坐個觀光電梯也要閉著眼睛,戰(zhàn)戰(zhàn)兢兢。后來的有一年,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我應該要去努力克服它。于是我定在了自己的一年計劃里面,開始有意的訓練自己,現在起碼坐電梯不怕了,可以享受做觀光電梯外的風光。因為活著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盡量給人以溫暖。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畫面,是易遙的媽媽去了學校之后,知道易遙的病,帶易遙去看病的那一段。我想只是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同,存在即合理?,F在的這個世界,人們最求的不僅僅是生存,而是生活。欲望越多,所要付出或者承受的就越多,隨之而來的就是人也會越浮躁。長大后的我們都想回到小時候的單純快樂,可是我們都回不去了。畢竟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我們慢慢長大,父母在慢慢變老,慢慢的父母的擔子逐漸的落在了我們自己的肩頭上。父母在,不遠游。細細想來,是很有道理的。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在食堂,易遙走過去,其實并沒有碰到那個男同學,他自己不小心碰到了別人弄臟了衣服,卻要怪罪到易遙的頭上。顧森西是教易遙反擊,齊銘是不問青紅皂白責怪易遙。我想這大概是一個信任與意志堅定的問題吧!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岸堤邊,齊銘問易遙怎么得病的時候,易遙情緒的爆發(fā)。兩個人生活狀態(tài)一幕幕的對比。確實我們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但是人與人之間,終究還是存在差別的。真的已經困到不行了,想起小學何老師教的一句,寫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4
“燕子再渴,也不會喝地上的臟水,體面的人就算斷了手腳也不會去要飯的?!薄澳闵钤诠饫?,你就覺得整個時間都是光亮的!”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印象最深的一句對話。
本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高中的女學生易遙因為家里條件不好,總是受到同學們的輕視。而易遙本身又性格內向。同時,唐小米也因為校園暴力而轉學。因為媽媽的工作特殊使易遙患上了疾病。易遙去醫(yī)院檢查,知道這個病后,不敢告訴媽媽,因為這個難以啟齒!易遙只能騙媽媽,找她要錢,媽媽對她又打又罵“我怎么生了你這個賠錢貨,你怎么不去死!”這種話對易遙來說已經習慣!后來,易遙到不正規(guī)的醫(yī)院想要做手術,但被跟蹤的唐小米發(fā)現,于是易遙的事傳遍了學校,這使整個學校的同學都嫌棄,欺凌她,潑她墨水,還當面稱她為病原體,甚至將易遙拿去治病的錢拿來買蛋糕吃。
有一個名叫谷丹的女孩,她想幫助易遙,可卻被身邊的同學攔了下來,她也只好就此作罷??删驮僖走b身處無助之時,同校的顧森西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顧森西這個人十分有趣,他的自我介紹也總是千奇百怪,從剛開始的“你好我是顧森西,西是影視歌三棲去掉木字旁的西?!痹谝走b絕望時又變成了“太陽從西邊升起的西”,當易遙悲傷的說他終究不是希望的希時,他笑著說“其實,我也可以是希望的希?!边@么一個陽光的人來到了易遙的身邊,告訴她不要一味的膽小怕事,要學會反擊。這使易遙生命中出現了一道光,她變得逐漸開朗起來。
可因為一條短信,易遙又被大家誤認為是殺害顧森西姐姐顧森湘的兇手。她努力辯解,可沒有一個人相信她,就連從小青梅竹馬的齊鳴也認定了她是兇手。這種種壓力導致易遙投河自盡,她跳河后,同校的學生想的不是易遙的安危,而是自己與易遙的死有沒有直接關系。谷丹終于受不了了,狠狠地甩了一巴掌到那個阻攔自己幫助易遙的女生身上,然后跑開了。谷丹的這一巴掌不止打在了那位女孩臉上,也深深的打到了每一位冷眼旁觀,看熱鬧心態(tài)的人臉上。
影片的女主角易遙的扮演者任敏,也因為這次的拍攝,患上了三個月抑郁癥,這足以見得校園暴力的負面影響之大。這部影片以校園暴力為主題,使得許多觀眾產生共鳴,我也不例外,上學的時候,總有同學嘲笑別人的外貌、成績等等,所以那些同學在班里不愛說話,不愛笑,不合群……而我們卻在旁邊幫著嘲諷或者無動于衷,為何我們不能去幫忙呢?
有人說:“少惹禍上身?!庇捌幸走b說“你們會說我不過是和她開了個玩笑,可你們卻不知道你們的行為有多惡毒,你們根本不知道那對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谷丹的那一掌,打醒了我,也打醒了很多人!我只想說一句,我們不愿成為受欺凌者,但同時,我們也不能成為施暴者。
易遙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東西,她無法像齊鳴那樣只需要當個好學生,背后有爸媽;也無法像顧森湘那樣生活的被人羨慕……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5
“你生活在光亮裏,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這是我看《悲傷逆流成河》最感觸的一句話。在我們現在生活的年代,可以說大家都是在溫室里長大的,看的美好的東西太多,就會覺得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青春不只是明媚而燦爛的,校園欺凌的確存在于現實生活中。
“校園欺凌”“校園暴力”這些詞語在近幾年不斷出現在大家眼前。所幸的是大家都開始注重的個話題,但不幸的是這揭露了多少的人心險惡。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注過前不久發(fā)生的那一次真實的校園欺凌事件,與電影女主相似的經歷,被人誣陷,被人排擠,被人侮辱,內心無助,無人理解。只是她的結局卻沒有女主那么的幸運,一個生命就此隕落……
因為意識到校園欺凌的危害性,學校里常常都會宣傳嚴禁校園暴力,但是仍有很多人只把它當作兒戲……真的覺得特別的糟心。
“人類都是趨利避害的群體,看見糟糕的東西都想要躲遠,看見美好的東西才想要靠近?!彪娪皦阂值拈_頭和片尾每個人的絕望,所有人都是可悲世界的縮影。
雖然這部電影充滿壓抑悲傷,但還是有兩個片段讓人感動和感到溫暖的。
易遙是生活在地獄里的花,她的世界也從始至終都是黑白灰,而顧西森是易遙在地獄里的陽光,唯一的色彩是他的出現。顧森西無條件的相信與保護易遙,不是站在趨利避害的角度去批判她,而是教會她學會反擊。他是易遙黑暗世界里的一道光。說真的生命里出現十個齊銘都不如一個從西邊出來的顧森西。
還有易遙媽媽其實很愛易遙,卻不善言表,但易遙媽媽得知易遙病因扇了自己一巴掌,拉著易遙去看病,逆著人群走向陽光,原本陰暗潮濕的弄堂,轉眼陽光四射。“媽媽帶你看病去?!?/p>
因為我沒有看過小說,對原著里面的內容也不好說什么。這僅僅只是我在看完電影之后想發(fā)表的一些些感受吧……
愿每一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也愿每一個人能有一點勇氣伸以援手。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6
昨天看了個電影,電影的名字是《悲傷逆流成河》,怎么說呢,這個電影沒有大牌,也可能是我根本不認識大牌,反正,劇情挺狗血的。
悲傷逆流成河,還真是逆流成河啊,這個電影演的看起來確實挺悲傷,看到半截的時候,都想關掉電視了,因為實在是太悲傷了,我感覺我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看不得這種悲傷的劇情了,可是,還是堅持了下來,看完了整個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關于少年校園暴力的事情,當然也摻雜了很多社會現實,電影的整體色彩都是黑白色,也襯托了整個電影的沉重和悲傷,這點是比較好的,比較能夠代入。
而說到校園暴力,我想每個人都經歷過吧,就算沒有經歷過,也見到過,我不知道城里的孩子是怎樣的,但我聽到過一些這些事,也包括一個親戚的孩子提起過,才十來歲的孩子是,上學帶著一把刀,就說看誰不順眼,就要拿刀捅,這還是個女生……哎……
不說城市學校的校園暴力,我記得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也有這種,我記的上小學的時候,我們村子比較大,鄰村比較小,當時響應國家號召,然后就讓鄰村的孩子全部來我們村上學了,而人數上,也可以想象出來,這種事情肯定是人數懸殊的。
我記的當時我們村東頭的幾個人,玩的比較好,看一個鄰村的比較老氣,就經常欺負他,比如突然推他一下,打他一下,拿著火機電打火電他一下,如果說,這種都很正常,開玩笑,也能說的過去,我們小時候也可能突然開玩笑推他下,嚇他一下,可是一般結果都不是這樣的。
后來,他們開始像那個人要錢,說他欠人家錢,要人家從家里拿錢還錢,而且永遠還不清,還經常性的圍起來嚇唬他,揍他,我想,這就是校園暴力吧。
在我印象中,他不可能每天都有錢啊,至于錢的來路,我就不猜了。
這個人后來變得很暴戾,雖然他比較老實,但我可以感覺到他的憤怒和悲傷,我能夠感覺到他內心在面對這些的絕望,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感覺……因為我畢竟沒有親身體驗過。
后來,畢業(yè)了,我不知道他的去處,但我感覺,他是恨這個學校的人的,他對于這個社會是沒有什么感覺的,我不知道這段時光對他的影響怎樣,但我想,如果是我,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時光的。
說回電影吧,這部電影的最后是由于同學的嘲笑和不理解,然后故意整人,流言、蜚語、打罵、騙她、最終,因為一些事情,她選擇了跳河、自殺、解脫……
我不知道她最后是否解脫了,我想最起碼她不用再被別人欺負了。
悲傷逆流成河,悲傷的是這個社會,這個現實,其實,悲傷的是我們自己。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7
《悲傷逆流成河》這電影講述了校園霸凌,男孩女孩之間感情的故事。
當這個電影還沒出來的時候我一直很期待,它是改編郭敬明的同名小說。我一開始被吸引是因為全是新人演出。
去電影院看的那天,我特地選了第二排的位子,想離熒幕近一點。
影院一黑,先出來的是一棟棟老建筑,小胡同里,鄰里之間離得很近,女主易遙,從小父母離異,他的媽媽靠幫別人按摩而得到錢。男主齊銘家庭和睦,成績好,又是學校里的校草。易遙和齊銘是鄰居,易遙暗戀齊銘,而齊銘總是當她是朋友,他喜歡顧森西的姐姐顧森湘。
易遙的媽媽絲毫不想讓她看到她的工作或者是讓她間接沾染上,可是不幸的是易遙因為一條毛巾染上了疣病,后來也就因為這種病,使得同學們她展開了一系列的欺負,會有的同學往他身上撒紅墨水,會往他頭上粘口香糖,會拿他的錢花等等。
后來易遙遇上了陽光男生——顧森西,他教易遙如何去還擊,始終陪在身邊,而齊銘只會因為易遙的還擊而生氣,他不知道易遙經歷了什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事物,當他知道易遙得了疣病的時候他會質疑易遙是不是做過一些什么,而顧森西不會。
易遙在還擊的時候,惹惱了唐小米,而遭到唐小米的欺負,她叫人把易遙約出來,由于易遙轉發(fā)的那條短信,顧森西的姐姐顧森湘,來到廢棄的后校區(qū),顧森湘進去時小心翼翼,看到一個男的走了上來,拼命往上跑,跑到了天臺,想再往后走,碰到欄桿,可是欄桿已經腐化,顧森湘就這樣從樓上跌下來摔死了。
唐小米接到顧森湘死亡的消息,震驚的說不出話。在警局,易遙不停的哭著解釋不是她干的,所有人都冷漠的從她身邊經過。
在還沒查清楚真相,大家就說易遙是殺人兇手,這個時候顧森西已經不會再出現在她身邊了,因為他的姐姐間接被她害死了。而齊銘直接就認定是易遙故意為之。易遙絕望了,以死證明自己的清白,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跳入了河里,在易遙跳入河的時候,老師攔住了齊銘,卻攔不住顧森西。岸上的人都在喊顧森西快回來,卻沒有一個人喊易遙快回來,這是全片最悲傷的一刻,那種悲傷,是隱形的,只有真正懂的人才懂。
齊銘不是老師攔住了他,而是自己攔住了自己,老師攔不住顧森西是因為他可以為了易遙放棄所有。
雖然最后的最后,顧森西也跳了下去,卻也只是撈回了一具已經漸漸冰冷的尸體……正如易遙所說,殺死她的是所有人,也包括她自己。
在電影最后還采訪了幾個曾經被霸凌的學生,校園霸凌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有些是表面有些是暗地里。
在電影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是在嘲諷易遙,大家總覺得說這些沒事,可從來沒想過別人因為你的話而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別人做什么自己就跟著做什么,從不考慮這樣帶來的后果。
最可恨的是唐小米、最懦弱的是齊銘、最無辜的是顧森湘、最溫暖的是顧森西、最有愛的是媽媽、最絕望的是易遙。這就是網友對電影里的人物的概括。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8
《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是由郭敬明所寫小說而改編完成的。講述了主人公易遙在受到欺凌后在朋友顧森西的幫助下奮起反抗的故事。易遙是母親和大家口中的“賠錢貨”。齊銘,易遙的鄰居,從小與易遙一起長大,大家所稱頌的優(yōu)等生。由于在校中易遙與齊銘的關系很好,舉止親密,引來了轉校生唐小米的妒忌。在影片中唐小米曾被校園里的“混混”所欺負,把奶茶澆頭上,索要錢財等,所以被迫轉校。而后卻因為嫉妒從被欺凌者轉化為了欺凌者。易遙染上了怪病被唐小米發(fā)現并在校園內散布流言攻擊唐小米,從而被校園中大多數學生所排斥,并遭受肉體與精神上的的雙重打擊,這時易遙結識了顧森西,顧森西幫助易遙反擊謠言,并教她如何與散布謠言的人對抗。易遙在對抗欺凌的過程中漸漸走出困境,但是一次意外讓易遙再次陷入困境,并對顧森西產生了好感。而齊銘與顧森西的姐姐顧森湘由于一次學習,關系也越加親密,從而使看在眼里的路遙有些不開心。這時唐小米見謠言已經對付不了易遙,準備買兇傷人,卻因為偶然間的意外導致顧森西的姐姐顧森湘受到脅迫并墜樓死亡。意外發(fā)生后,大家以一條短信認為易遙是那個兇手,顧森西也不意外。絕望的易遙準備跳河自殺,引起了學生們的圍觀,并對其冷嘲熱諷,易遙情緒爆發(fā),大聲嘶吼,帶著絕望走進河中,這時顧森西不忍心跑去河中將易遙救下。影片最后唐小米被抓。易遙也獲得清白,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影片總體告訴大家,在遇見困境時要奮起反抗,不要低下頭去默默忍受,從而助漲了施暴者的氣焰,以及在遇見別人在受到欺凌時,我們要勇于站出,對欺凌者說不。生而為人,還請大家務必善良。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9
“誰想換身干凈校服,躲在角落哭。誰的書包飛出窗戶,筆記很酸楚,誰的青春被世界辜負,誰的吶喊被旁觀褻瀆……”這首《不哭》映在無數個被欺凌者的眼睛里,跟著恐懼奪眶而出。我想要他們說“不”,他們卻捂緊嘴拼命搖頭,我也想要施暴者允許別人說“不”,可他們的拳頭卻意外沉重。
校園,是夢出發(fā)的地方,帶著寫滿排列組合的黑板和洋溢著少年氣息的籃球場走進我們心里。世人到這來,無一不尋找自己身上的青澀和美好,但校園欺凌,不那樣美好。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與你擦肩時慌張道歉,和你不小心對視時眼神躲閃。平時低頭走路,會在不起眼的角落意外發(fā)現有個大活人,氣場低迷,不能輕易靠近。許是厚重的劉海,許是又大又土的眼鏡,又許是眼眶邊與常人不同的“顏色”,你從未能看見他的眼眸,你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不過,你還是別看了,里面啊,空空蕩蕩,你見過黎明前的街道嗎?路燈寥寥無幾,渙散著讓人不舒服的光,街道上什么聲音也沒有,或許有,是蒼白的墻和青磚摩擦的聲音,是蛛網掉落的聲音,如果你非要走的話,反正絕望和孤單會陪著你的。他的眼睛可能來自那條街道,渾濁而安靜。不過你別害怕,他們和你一樣,活在這人間,但是命運,是個多么讓人好笑的東西,你們的生活截然不同。他們叫——被欺凌者。
中國的校園欺凌事件盡管已在20xx年國家出臺法律后遏制了不少,但仍有“冒頭草”。今年十月,北京一所高校被曝發(fā)生欺凌事件,施暴者甚至將暴力視頻上傳至網絡。畫面中,一群女孩將一名女學生壓在地上進行毆打,更甚者脫掉其衣服,對該學生實施侮辱。一時間,哭喊聲,罵咧聲,譏笑聲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像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讓人不停戰(zhàn)栗。學校本該是回憶里最動人的地方,現在留給被欺凌者的除了黑暗還有什么?湮滅了希望的地方,弄丟就弄丟吧。對于發(fā)生的校園欺凌事件,人們義憤填膺,大聲疾呼,思考如何遏止。
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中心人物易遙因為母親工作的特殊性感染上疣病,從而成為曾經的“被欺凌者”唐小米的攻擊對象。沒有人敢和她接觸,同學們在她飯里倒垃圾,把書包扔進湖中,火燒頭發(fā),潑水……所做的種種無不體現人心的丑陋和欺凌帶給人的痛苦,易遙就這樣茍延殘喘地活著,直到她遇見顧森西。這個少年如同陽光一般照進易遙早已灰塵密布的人生中,帶給她溫暖和愛,更重要的是鼓勵她反擊?!胺磽舭桑倥??!苯^不容忍欺凌,不退讓的易遙,愈加閃光。如果每一個被欺凌者勇于說“不”,告訴所有人“我不是”“我不要”,我相信,也會有同樣的陽光照在他們身上,至少做自己生命里的不逝的銀河。如果所有施暴者能收斂自己的刺向他人的銳氣,多給他人寬容和理解,這世界怎會有欺凌,又為何設立少年看守所?
人該生來平等。向所有的不公說“不可以”,向世界大聲吶喊,為了自由和平等而追逐,為了真理而從不熄滅信仰。世界本該如此。
說“不”是一種權利,讓別人說“不”是一種責任。
我愿,你的窗里有書有茶也有風,抬頭看看哪顆是你的星星。愿你的心上長出一枝玫瑰,它能護你無憂無慮,從此在夢里就別哭了吧。
祝你不再悲傷逆流成河。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10
悲傷逆流成河,有多悲傷,才能逆流成河懷揣著這種疑問,我看了朋友推薦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第一個戳中我淚點的是易瑤翻找錢財時,不經意翻出媽媽攢的瑤瑤的學費,第二個淚點是媽媽牽著著易瑤的手。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易瑤的媽媽可能沒有那么愛易瑤,她不舍的給易瑤買校服的錢,對待她粗暴,不夠關心她,跟齊銘的媽媽構成強烈的比較??墒侵?,她因為顧客用易瑤的毛巾發(fā)火,為了易瑤和生活,干著一份遭人唾棄的工作,在明白易瑤得病之后拉著她去治病……
天底下沒有一個母親是不愛孩子的,易瑤的媽媽一樣愛易瑤。
第三個悲傷的點是齊銘看到易瑤拿水管澆同學,指責她。本以為齊銘對易瑤是信任的,是了解的,可是他只從自我看到的事情就盲目的誤會易瑤,對她發(fā)脾氣,天明白那時的易瑤多需要一個站在她那邊跟她一同抗爭的人,他不但沒有站在她的那邊,反而指責了她。好朋友的不理解,傷人更深。
全影片最大的悲傷,是眾人的冷漠。在食堂里,明明是男生先欺負易瑤,那么多人只聽有人喊易瑤瘋了,可是沒人挺易瑤。在參加科技館的時候有多少同學是明白易瑤沒有上車的,可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這種悲傷不僅僅發(fā)生在影片中的學校里,它也存在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冷漠有的時候也是幫兇。
本片最大的溫暖是顧西森,有一個明白事理的人,是多么重要。人并不必須要多優(yōu)秀,多正經,但他必須要正直,要是一個溫暖的人。
愿每個人的青春,都能被溫柔以待。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11
《悲傷逆流成河》是一部以學校霸凌為主線的電影。
看完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發(fā)現學校霸凌如此可怕??墒俏腋杏|最深的卻不是這點,而是影片給人的另一個啟示:青春太短,再怎樣浪費也別辜負了自我。
電影的女主角易遙,是一個家里貧窮,默默無聞的自卑女孩。她買不起新校服,沒有錢看病,與母親關系不好,連生了病都不敢告訴母親。
之后又因為轉學生唐小米,受到全班乃至全校嘲笑,孤立,排擠,被欺凌。她想反抗,卻又不敢。所以她將自我包裹在堅強的外殼里,表面上波瀾不驚,其實心里早已血流成河。
她害怕,她軟弱,她孤立無助,她就像一匹待宰的羔羊,想掙扎卻無能為力。要不是顧森西一步一步地帶她爬出泥潭,她早就倒下了。
學校欺凌固然可怕,但打敗自我的,永遠是自我。如果你連自我都放棄了,這個世界也沒必要給你期望。即使所有的厄運都發(fā)生在你身上,即使上天將所有光亮都從你的世界抽走,你也依然能夠笑著向前走。心中有光,世界便會明亮。
易遙的生活是黑暗,她覺得一切完美的事物都厭惡自我。在家,她是“賠錢貨”,在學校,她是“病原體”。久而久之,她也對這個世界悲觀起來。
而我反感的,正是易遙身上的悲觀,她厭惡世界,看不到絕望下的期望,她說出的每句話,都是對生活深深的絕望。也許是因為在黑暗中呆久了,忘記了光明的樣貌。外在因素使易遙不得不這樣,豎起身上的刺,對抗整個世界,可她卻忘記了,即使生活在陰溝里,也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歸根結底,是易遙對自我的自卑,她太瞧不起自我,也瞧不起期望。她自卑自我的出生,自卑自我的性格??伤龔奈聪脒^讓自我變得強大,她自以為看清了世界,卻不明白:自我都瞧不起自我,又憑什么讓別人來高看你?生活是可能讓我們遍體鱗傷,可是到之后,那些受傷的地方,必須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既然這樣,為什么不讓自我變強,用自信代替自卑呢?
其實每個人可能都自卑過,再成功的人,也跌進過低谷。
小時候,我也自卑過,為什么有人能出口成章,滿腹詩書,而我什么都不懂?可惜自卑不是我的強項,我將它化作動力,變成我成長的墊腳石。我開始很多閱讀,背誦古詩。幾年后,我也變成了那些我以往自卑過的人,我自信了。
青春太短,別把時間浪費在埋怨生活,厭惡世界上,多做些自我喜歡的事。讓長大后的自我,回頭望時,是心滿意足的樣貌。
別在最美的青春里,辜負了最好的自我。
悲傷逆流成河觀后感12
看了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把我哭的稀里嘩啦的。尤其在電影中易遙跳河的高潮,我哭的全身顫抖,把旁邊的室友嚇壞了,不明白怎樣辦才好。室友以為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其實只是我自我每次看電影代入感太強了,總是感同身受,想來算是個好觀眾吧!
影片講的是女孩易遙出生在一個缺愛的單親家庭,母親工作是按摩,常接待一些骯臟的男人,胡同里的人所以瞧不起這對母女,而母親也總是對易遙惡語相向。之后因為身體不干凈的男人用了易遙的毛巾,易遙間接染上了性病。學校里的流言蜚語鋪天蓋地而來,被易遙看見自我被霸凌的另一個女孩也領著一幫同學處處欺侮她。甚至為了不讓易遙說出自我被霸凌的事情,女孩還派人去教訓她,但結果卻陰差陽錯害死學校善良又優(yōu)秀的?;ā_@一殺人兇手的罪名又扣了在易遙身上,種種的謾罵侮辱迫使易遙站在了河邊想自殺??蛇@卻引來一群看客的同學,一群惡意猜疑和挑逗最終讓易遙說出了對這群看客的控訴,并最終跳入了悲涼無情的河水里。
電影里易遙雖然因家庭不體面,但內心堅強。一開始應對身邊人的蔑視和欺侮時,她很害怕,一向忍讓逃避。可是在學渣顧森西的鼓勵和幫忙下,她開始反抗,堅定地還擊那些欺侮她的同學。那時我感覺太帥了。在那里我看見什么才是真正的感情。校草雖然也喜歡易遙,處處愛護她,但他站在光明中,永遠也體會不到易遙的痛苦,也沒有辦法幫易遙找到出路。顧森西雖是個學渣,但他明白易遙唯一的自救方法就是反擊,還幫忙易遙堅強地站起來。他在易遙難過的時候陪在她身邊,在易遙被欺負的時候幫忙她漂亮回擊。而校草卻認為這些反擊不可理喻,還站在自我的角度想讓易遙做“不喝臟水的燕子”,這也注定他不會是易遙堅強的后盾。真正愛護你的人會懂你的苦,會教你堅強反擊,會在你反擊時和你站在一齊,會在你絕望的時候依然相信你,在你放棄的時候義無反顧去救你,顧森西就是這樣的人。而校草光芒太耀眼了,這只會刺痛脆弱的易遙。
這樣的杯具也與家庭有很大關系。易遙從小不被親生母親待見,被罵賠錢貨,她心里渴望被愛卻不敢理解別人的關愛。校草和學渣接近她的時候,她一向說跟自我沾邊的人都會倒霉,不想讓他們靠近自我,可校草送她的花她卻一向悉心照料。當被查出患病時,她不敢告訴母親,而最終母親意識到是自我害了女兒時,她拉起易遙去醫(yī)院看病的那一刻,易遙的臉上最終露出了溫暖的微笑。那時,我的眼淚瞬間溢了出來,這一刻易遙得盼了多久啊,但卻要付出這么多代價。
這部電影里有太多杯具:易遙被迫跳河,?;o辜的死,欺侮易遙的女孩的扭曲……青春時代,或許我們的悲傷痛苦并不會像電影這般集中強烈,但卻在一天天蠶食我們的心,咬出一個個窟窿,滲進悲傷的河水,以致有一天淹沒了我們。影片最終也說:“不要拒絕悲傷,只管去難過,去憤怒好了,忍不住眼淚,那就盡情的哭吧。而悲傷就像條大河。或許會吞沒你,但也能帶你去夢想的地方?!苯洑v了那些悲傷我們才會學會堅強,才看見生命中珍貴的東西,也更清晰地看見這世界,期望我們每個人經歷了悲傷之后還對世界懷抱熱忱,擁抱世界,因為世界在殘酷的外表下還會有一片溫暖會接住你,像顧森西和易遙媽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