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公民的有 ( )
A、正在上學的不滿10周歲的西藏自治區(qū)藏族小學生
B、我國境內正在監(jiān)獄服刑的被剝奪權利的罪犯
C、現(xiàn)定居在美國的美籍華人
D、現(xiàn)定居在我國,已加入我國國籍的日本人
2、下列哪些行為體現(xiàn)了公民的民主意識? ( )
①投票參加選舉; ②給人大代表寫建議書;
③常向班主任打小報告; ④通過新聞媒體揭露社會問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午休時間,同宿舍的同學都休息了,某同學還在大聲朗讀英語。室友多次提醒他,他卻說:學習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該同學的觀點是( )
A、正確的,因為我國公民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B、錯誤的,因為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
C、正確的,因為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具有廣泛性
D、錯誤的,因為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權利
4、在我國,一些人因為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而致富,一些人因見義勇為而獲得表彰和獎勵,有些人則因偷逃稅款而受到法律的制裁。這表明( )
A、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分離的 B、有些人享有權利,有些人沒有權利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tǒng)一的` D、公民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5、馬克思說:憲法是法律的法律。這句話說明 ( )
A、憲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C、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總和,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6、臺風來襲,縣防汛指揮部要求某鎮(zhèn)人民武裝部立即組織100名突擊隊員搶險?;鶎用癖鴱埬辰拥骄o急通知后,卻以要回家抗臺為由拒絕參加搶險突擊隊,結果受到了法律制裁。這一案例表明( )
①每個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義務 ②公民自覺履行義務是愛國的表現(xiàn)
③拒不履行義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享受權利是自己的事,履行義務是別人的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下列違背這項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是 ( )
A、警察李某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奮起反抗,將正在持刀搶劫的劫匪擊斃
B、趙某不是回族人,但在某飯店吃飯時仍要求服務員不上有豬肉的飯菜
C、住校生周某的錢物被同寢室的江某偷去后,周某伙同幾位同學將江某打傷并奪回被偷錢物
D、一位北京人將自己積攢的8萬元人民幣捐贈給大西北的科研機構
8、我國憲法規(guī)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權、權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等基本權利。這說明( )
A、憲法規(guī)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B、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C、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D、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9、下列選項中,既是公民基本權利,又是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
A、宗教信仰 B、勞動 C、財產繼承 D、讀大學
10、河流雖急,沿著河槽走;人雖眾多,守著法律走。這句諺語告訴我們( )
A、法律鼓勵的積極去做 B、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
C、法律未做規(guī)定的一定能做 D、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二、非選擇題
11、閱讀故事,回答問題。(10分)
小楊上學期間勤奮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在大學即將畢業(yè)的時候,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他又應征入伍。在部隊,他刻苦訓練,積極鉆研專業(yè)技術,多次榮立三等功。復員后,他自籌資金經營服裝店,并積極納稅,為當地經濟建設做出了杰出貢獻。在區(qū)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他當選為區(qū)人大代表。在家里,他教育子女、孝敬父母,他的家庭被評為五好家庭。
(1)在這一事例中,小楊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基本權利?履行了憲法規(guī)定的哪些基本義務?(4分)
(2)結合上述事例,說一說公民應怎樣維護權利、履行義務?(6分)
12、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我國現(xiàn)行憲法對國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
材料二:我國已頒布的《刑法》、《民法通則》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寫明本法以憲法為依據或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五屆全國人大在通過憲法的同時,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等其他法律進行了修改,使得這些法律符合憲法規(guī)定。
材料三:《憲法》規(guī)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數以上代表通過即可。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3分)
(2)從三則材料所說明的問題,可以看出憲法的地位如何?(3分)
(3)憲法的地位對我們青少年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4分)
11、閱讀故事,回答問題。(10分)
(1)在這一事例中,小楊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基本權利?履行了憲法規(guī)定的哪些基本義務?(4分)
權利:受教育(讀書) 榮譽權 勞動權 被選舉權
(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社會生活權利、社會經濟權利)
義務:受教育 服兵役 勞動 納稅 撫養(yǎng)子女 贍養(yǎng)父母
(對國家、社會、家庭履行的義務)
(2)結合上述事例,說一說公民應怎樣維護權利、履行義務?(6分)
公民維護權利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適當的方式行使權利。像材料中的小楊那樣,他按照上述要求維護了自己的公民權利,同時他還忠實地履行了公民義務,做到了法律鼓勵的積極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
12、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0分)
(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3分)
材料一:憲法規(guī)定國家生活的根本問題
材料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三:憲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2)從三則材料所說明的問題,可以看出憲法的地位如何?(2分)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國各族人民和一切組織最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于首要地位。
(3)憲法的地位對我們青少年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2分)
(我們要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首先,認真學習憲法,自覺遵守憲法。 其次,依法行使公民的監(jiān)督權。
1、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2、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3、一條幽徑,曲折迂回中總會激起心曠神怡的向往;一波巨瀾,潮起潮落時更能疊出驚心動魄的鳴響;一個故事,遺憾悲婉里才有肝腸寸段的凄涼;一種人生,跌宕困頓中方顯驚世駭俗的豪壯。
4、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5、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云;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6、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7、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莊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海鳥。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把它選出來)
1.在我國,公民參加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是( )
A.批評建議權 B.人身自由權
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D.受教育權
2.公民通過語言表達自己思想或見解的權利是( )
A.言論自由 B.出版自由 C.結社自由 D.人身自由
3.我國公民有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這三項自由的共同點都是( )
A.若干人在室內集會 B.若干人在露天集會
C.若干人參加社會團體 D.若干人共同表達意愿
4.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一律采用( )
A.差額投票方式 B.等額投票方式
C.記名投票方式 D.無記名投票方式
5.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的是( )
①選舉的權利 ②集會游行示威自由 ③言論出版結社自由 ④批評建議權 ⑤人身自由權
A.①③⑤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6.我國民主政治的基礎是( )
A.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B.公民享有言論自由
C.公民享有集會自由 D.公民享有結社自由
7.公民的言論自由是( )
A.無限制的 B.絕對自由
C.要受到法律限制 D.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8.公民參加政治生活的首要權利是( )
A.平等權 B.言論自由 C.選舉的權利 D.人身權利
9.社會團體要受國家的保護,就必須是( )
A.自由組織而成的社會團體
B.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
C.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的規(guī)定
D.符合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并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而組成的社會團體
10.有利于把人民群眾的批評建議及時地傳遞到國家權力機關的制度是( )
A.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 B.信訪舉報制度
C.新聞監(jiān)督制度 D.其他監(jiān)督制度
11.下列選項中屬于選民直接選舉的是( )
A.全國人大代表 B.省級人大代表
C.直轄市人大代表 D.鄉(xiāng)級人大代表
12.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下列可能有選舉權的人是( )
A.外國人 B.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C.未滿18周歲的人 D.受過紀律處分的人
13.下列對結社自由理解正確的是( )
A.它是不受限制的絕對的自由
B.結社不要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
C.它是為了一定宗旨,依照法定程序組織或者參加具有持續(xù)性的`社會團體的自由
D.它是公民有聚集在一定場所,發(fā)表意見、表達意愿的權利
14.下列不屬于我國公民享有政治權利的是( )
A.選舉權利 B.受教育權 C.批評建議權 D.被選舉權
15.選民如果是文盲或者因殘疾不能寫選票的可以( )
A.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寫 B.由選舉領導小組指派人代寫
C.由選舉領導代寫 D.通過口頭表達
二、不定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符合題意的答案全部選擇)
16.根據我國憲法,下列沒有選舉權的人有( )
A.未滿18周歲的人 B.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
C.居住和工作在中國的外國人 D.受過行政處分的人,第十三單元測試_政治試題。
17.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
A.言論、出版自由 B.游行示威自由
C.集會、結社自由 D.人身自由
18.我國公民行使選舉的權利,必須經過的法律程序有( )
A.選民登記 B.候選人競選 C提名候選人 D.選民投票選舉
19.按照我國選舉法的規(guī)定,我國選舉制度的基本原則,包括( )
A.普遍性和平等性原則 B.直接和間接選舉并用原則
C.差額選舉原則 D.無記名投票原則
20.我國公民有結社自由,公民可以依法組織或參加社會團體。下列選項中,屬于社會團體的有( )
A.共青團 B.婦聯(lián) C.民主黨派 D.股份有限公司
21.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其他公民的人格。下列對這句話理解的有( )
A.公民沒有言論自由
B.公民有時會失去言論自由,有時會得到
C.言論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
D.言論自由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
22.言論自由是公民有權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見解的權利。公民表達思想或見解可以通過( )
A.口頭方式B.演講方式C.批評方式D.思維方式
23.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
A.是人民管理國家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
B.是公民的惟一的政治權利
C.是由法律規(guī)定,并受到法律保護的
D.是屬于我國公民諸多政治權利的首位
24.選舉中,代表候選人的素質,應該是( )
A.能夠代表人民,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
B.具有一定的政治經驗、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
C.具有一定數量的財產
D.具有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和參政議政能力
25.我國憲法所確認和保護的政治自由是( )
A.公民在法律范圍內享有的表達意愿、參加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本權利
B.民主政治的基礎
C.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本形式
D.公民參加其他一切社會活動的先決條件
三、閱讀簡答
26.《現(xiàn)代快報》2000年10月16日報道:昨天在江蘇省人大對省環(huán)境保護廳工作評議會上,委員們尖銳批評了環(huán)境廳工作不力,政治試題《第十三單元測試_政治試題》。委員說,“馬路越造越寬,樓房越蓋越高,但水卻越變越黑,空氣也越來越難聞”。
問:(1)材料中人大委員們行使了什么權利?
(2)你認為人大委員們的提議應該產生哪些效應?
27.1999年5月17日下午,對于廣州市石井鎮(zhèn)紅星村的不少村民來說,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他們懷著憤怒的心情到市政府上訪,因為村民直選不公道,他們不能選信得過的人作“當家人”。村民的上訪,引起了廣州市有關部門的重視。村民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推選出了民間候選人。6月18日,村民舉行了投票表決,終于第一次自己作主,選出了信得過的村里“當家人”。是晚,紅星村鞭炮大作,村民們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喜悅。
請問:紅星村村民選出了自己信得過的“當家人”后,為什么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喜悅?
四、分析說明題
28.1999年5月7日午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使用5枚導彈,從不同角度襲擊我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造成我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邵云環(huán)、許杏虎、朱穎不幸遇難,另有二十余人受傷,館舍被嚴重毀壞。這一令全國人民憤怒的消息傳入某校校園,該校二百多名學生,立即制作了“反對霸權、反對強權政治”的橫幅標語,蜂擁上街,進行游行示威,以表達滿腔的愛國熱情。
請聯(lián)系我國法律對公民行使政治自由的有關規(guī)定,簡要評析該校二百多名學生的行為。
五、辨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9.言論自由就是自由言論。
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30.上海市臨湖中學的兩名初中學生,有一次放學回家路經大橋,觀看江面時發(fā)現(xiàn)許多輪船上五星紅旗陳舊不堪,有的機帆船上國旗已經發(fā)白,旗邊破損人,有些輪船的旗桿上,竟然沒有懸掛國旗。于是,這兩名初中學生設法把意見反映給了上海港監(jiān)的一位負責人。這位負責人非常重視中學生所反映的情況,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檢查船舶懸掛國旗的情況。過 了一段時間,浦江上航行的輪船上,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聯(lián)系材料中上海市臨湖中學的兩名初中學生的行為。談一談青少年如何當好國家的主人,爭做一個好公民。
參考答案
一、1.C 2.A 3.D 4.D 5D 6.A 7.C 8.C 9.D 10.A 11.D 12.D 13.C 14.B 15.A
二、16.ABC 17.ABC 18.ACD 19.ABCD 20.ABC 21.CD 22.AB 23.ACD 24.ABD 25ABC
三、26.(1)材料中人大委員們行使了批評建議權利。
(2)人大代表對省環(huán)境保護廳工作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這將促使省環(huán)境保護廳的工作人員認真檢查本部門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工作效率,嚴格依法辦事,從而使群眾關心的環(huán)境問題,得到進一步的解決。
27.作為村民無不希望自己的“當家人”,能關心村民生活,能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能切實地為村民服務,替村民“講話”。然而紅星村村民以前從未能通過自己享有的選舉權,選出自己信得過的“當家人”,而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他們終于事有了真正的選舉權,真正地成為村里的主人,參與和管理了村里的事務。因此,他們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喜悅。
四、28.該校二百多名學生表現(xiàn)出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是值得大家贊揚的。但是,他們沒有依照我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程序,無組織、無領導蜂擁上街游行示威,是不正確的,也是違法的行為。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時,必須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如,必須有負責人,必須事先向公安部門申請,并得到公安部門的批準等。
五、29.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言論自由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的一項政治自由權利,公民在行使這一權利時,必須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而不是不受任何約束,不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能損害國家、集體、他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自由言論,是指公民有絕對的言論自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這種無約束的自由是存在的,是無害的。
六、30.材料中上海市臨湖中學的兩名初中學生認真行使了自己的批評建議權,表現(xiàn)出了高度的社會主人翁意識。青少年學生應該向這兩名學生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社會,分析社會中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多從國家建設的角度,多從主人翁的角度,想一想,做一做。熱愛祖國,關心社會,積極為國為民獻計獻策,做一個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