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典語錄網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典語錄 > 摘抄 > 傳統(tǒng)藝術品的摘抄總匯76句

          傳統(tǒng)藝術品的摘抄總匯76句

          時間:2019-04-12 14:02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1

          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筑,還是人類的奇跡。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是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筑了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諸侯為了防御別國入侵,修筑烽火臺,并用城墻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后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總占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環(huán)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十分艱難。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qū)市。長城的總長度為8842351米,其中人工墻體長度為6254239.662米,塹壕和天然形成長度為25942342.265米。長城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32萬米以上。

          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guī)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2

          我心目中的長城長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處。暑假里,我如愿以償飽覽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長城風光。八達嶺聳立在北京西郊,遠望起伏連綿,近看山嶺陡峭。長城盤旋在山梁上,像騰飛的龍。站在長城上往下看,只見停車場的一輛輛轎車如甲蟲,一個個行人如螞蟻;往上仰望,藍天白云,烽火臺傲然挺立。登長城看起來容易,走起來氣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漢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滿面。媽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不自滿?!甭犃藡寢尩墓膭?,我又堅持往上登,終于登上了八達嶺長城高處——烽火臺。

          爸爸告訴我:這是古代秦朝,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勞動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磚石砌成的。以后逐漸連成了萬里長城。我們的心情都很激動,從不同角度,選取不同的景點,拍下了10多個鏡頭。站在長城上,我浮想聯(lián)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惡劣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就能燒出那么質好量多的火磚,砌成了堅實的城墻,實在是了不起!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把祖國的各行各業(yè)建設得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長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要保護好長城,更要弘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我今年9歲了,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要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世界的和平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筑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筑長城,占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huán)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梢韵胍?,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長城連續(xù)修筑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

          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在參觀丁長城后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所以說,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之無愧。長城,是我們中國的一條長龍,是見證中國發(fā)展的有效見證。所以我們要到長城去玩。這也驗證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含義。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蘊藏著人們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例如:夏、周、商三代國家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農耕文化,許多古人的遺址等等。歷史也是民族賴以認同和團結奮斗的精神基礎,歷史需要我們肩并肩去守護它!

          回首歷史,中華文明的拓展,大一統(tǒng)帝國與多民族融合,繁榮昌盛的隋唐文明——這些我們中國歷代走過的旅程仿佛還歷歷在目,揮之不去。不過在這些我國古代繁榮景象的背后曾不知有多少慘不忍睹的事件在上演:黃河流域中為了爭奪土地、財務,部落間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秦始皇期間,濫用民力,使民不聊生,秦二世即位后,更加昏庸,最后爆發(fā)了農民大起義;商鞅變法,卻遭酷刑而死……

          歷史是如此的深重,歷史是如此的燦爛。腳下的每一步路,似乎都成了對時間和空間的穿越。在現(xiàn)代,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遺產少之又少,如果我們現(xiàn)在還不保護它們,那我們中華兒女豈不是太對不起以前的辛苦勞動者了嗎?古老的中華民族,面對頭頂上的那片天空,迷惑,畏懼,無奈而又向往。誰會想到千百年后的文化遺產,會成為中華兒女探索的終點呢?

          作為新時代的莘莘學子,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化,多關注我國的民俗傳統(tǒng),積極投入到保護中國文化遺產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中華文化遺產一定會得到保護和發(fā)揚!

          遺產已經成為歷史上的耀眼明珠,我們絕不能讓它停留在現(xiàn)在,停留在歷史上。讓文化遺產成為一幅壯美的畫卷,一如譜寫在曠野的詩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4

          布達拉宮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坐落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首府拉薩市西北瑪布日山上。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城堡和寺院合成一體的宏偉瑰麗的建筑。

          關于建造布達拉宮的原因,據說是西藏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布達拉宮十分宏偉壯觀。它高二百余米,外觀十三層,內為九層,海拔三千七百多米,占地總面積三十六萬余平方米。如果站在布達拉宮前面仰望,人們看不出它到底有多高;左右環(huán)顧,也看不到它的邊在哪里。有人估計,如果想數一數里邊的房間,可能幾天也數不完,因為房間有好幾千個。如果想圍著布達拉宮走一圈,可能要走好幾天。

          你可別以為如此宏大的布達拉宮建造得十分粗糙,它可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它的外表染上了美麗的紅色,典雅大方又不失佛教特色;內部更是金碧輝煌,走在布達拉宮之中,隨處可見佛相、壁畫和精巧的家具。在宮中漫步,這種美怎能不讓人折服呢布達拉宮內部的美無處不在,與佛教神秘的氣息一齊彌漫在各個角落,就連一塊磚頭都把美展示得淋漓盡致,無論你在哪兒看,都是金碧輝煌……

          關于布達拉宮,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及未解之謎,等待著人們去解開。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5

          長城,是中國文化遺產它代表著中國,因為只有中國的地方才有長城。即使別的國家有長城,但他不是那么壯觀所以只有中國才有長城。

          長城有21196.18千米,其中8851.80是主要部分。長城是在八達嶺這個地方造成的,其中《孟姜女哭長城》里面的長城就是在這個地方,只不過現(xiàn)在的長城更漂亮美觀。長城的石墻是人們用手一塊塊壘起來的我們能從這里看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長城這個地方非常的漂亮,他也非常的長中間是人們走的長城,兩旁全部都是樹木在這里既可以攀登長城又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真是一舉兩得??!

          長城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人們造成的所以非常的珍貴。我希望長城會永遠在中國流傳下去,因為這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事物。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6

          西安有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他就是兵馬俑,今天我有幸參觀了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有三個坑,成品字,每個坑中都有大量兵馬俑和馬車,壯觀無比。

          原本兵馬俑身上有鮮艷的色彩,但因出土時技術不行,不到一分鐘就氧化了十分可惜。但在2號坑出現(xiàn)了奇跡在一支跪射將軍俑背后留下了淡淡的紅色,十分不易,從出土到今天沒有一個兵馬俑神色一模一樣,可謂古人腦洞大開。

          所有兵馬俑都成空心拳式,因此考古學家推斷他們手里原本有武器,但是木頭做的.已經被腐化了,否則還能看看古代兵器吧。

          兵馬俑也被破壞過,古代時項羽進兵,咸陽時曾火燒秦始皇陵,導致大量兵馬俑受損。

          在秦王朝,兵馬俑做的就如此細致,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7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負盛名的皇帝,關于他的傳說故事有很多很多,其中可以讓我們現(xiàn)代人完美遐想相連接的就要數秦兵馬俑了。

          秦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它坐落在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左右三千米處,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xiàn)存墓封土高40米,布局模仿秦朝都城咸陽,共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大約2。5千米,外城周長約6.3千米,于1974年被發(fā)現(xiàn),至今已經發(fā)掘四個坑,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

          俑坑中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兵馬俑,因為年久風化,有些兵馬俑已經出現(xiàn)肢體殘缺,有些沒有了手臂,有些不見了手中的武器,甚至有的連頭也沒了。立射俑,顧名思義,就是部隊里的弓箭手,他手持弓箭,搭上利箭,整裝待發(fā)。騎兵俑,站勢端正,正視前方,有萬夫不當之勇。跪射俑和立射俑一樣,都是弓箭手,但與立射俑不同的是它單膝跪地,箭指天空,仿佛等將軍一鼓令下就能開箭穿云。將軍俑是整個作戰(zhàn)部隊中最顯眼也最有威儀的,它手持寶劍,身披盔甲,目光炯炯閃金光,隨時發(fā)令出兵。車士俑,它的姿勢與其他俑格外不同,雙腿筆直,手持韁繩,胯下有戰(zhàn)馬,身后是戰(zhàn)甲,沖鋒在前,死傷在后……秦兵馬俑的種類,真是數上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1987年,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也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想了解兵馬俑的更多故事,不妨到西安親自感受一下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8

          相傳見到兵馬俑和秦始皇陵時,有一個姓姜的人,是一個苦勞工。他的妻子日思夜想,一心就想見到自己的丈夫。有一天他上集趕集,使人聽到了自己丈夫的下落。于是他就帶足了盤纏出發(fā)了,已經數次波折,他終于來到了施工地旁邊的山上,因為涉及國家機密,而人只能遙遙相望。最終因為盤纏用完,在荒郊野外被餓死,剛好那一年這。兵馬俑坑已建好啦!因為不讓消息走漏,這批工人將被殺死,臨死前,姜工人說,請按照我的模樣造一個事項,我不想就這樣死去了,那些士兵答應了,這位姓江的工人就這樣進入了兵馬俑。

          如今看到這個規(guī)模宏大的兵馬俑,就能想到當時人們的智慧和辛勞啊,這是智慧和辛勞的成果。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9

          大家好,今天我要去參觀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秦始皇為了造這個陵,正集了70萬個工匠,大約建造了38年。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是1974年發(fā)現(xiàn)的,當時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號坑。1976年通過鉆探,又發(fā)現(xiàn)了二號坑和三號坑。1980年發(fā)現(xiàn)了秦陵鋼馬車,剛車主體為青銅所做,一些零件為經銀首飾,剛車馬有三個零件所組成的。至今剛馬車上的門窗都能開關自如。體現(xiàn)出當時的工匠真是強啊。

          好啦,就先介紹到這里吧,有機會再來介紹。但是請你們不管到哪各地方的古跡。都請你們不要破壞,估計是獨一無二的,要是你們破壞了它以后就沒發(fā)在觀賞了。最后祝大家旅程愉快!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10

          我國的世界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為了造這個陵,征集70萬個工匠,大約造了38年。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是1974年發(fā)現(xiàn)的,當時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號坑。1976年通過鉆探,又發(fā)現(xiàn)了二號和三號坑。1980年發(fā)現(xiàn)了秦陵銅馬車,一些零件為金銀飾品,至今,銅馬車上的門,窗都能開閉自如,體現(xiàn)出當時工匠真是特別的強。

          一號坑在為東西方向,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東側有長廊,這個坑以車兵為主。

          二號坑長124米,寬98米,面基約6000平方米。

          三號坑,位于南北方向,寬21米,長25米,成凹型,面積520米。

          這就是我國偉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11

          你游覽過宏偉的故宮嗎?你知道美麗的敦煌莫高窟嗎?你對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感興趣嗎?這些令中國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這我們祖先的汗水與智慧。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故宮的歷史。

          故宮是中國時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有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九千余間。

          古代人講究“天人合一”的規(guī)劃理念。天上的星辰與都城的規(guī)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逗鬂h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

          由于封建皇宮在古代屬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之為“紫禁城”。

          這些建筑如今都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12

          大家好,今天我是你們的小導游,我姓陳你們可以叫我陳導游。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長城。

          長城是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我想大家都知道孟江女哭長城的故事吧。如果有人不知道,我就給你們講講這個故事,是講古代的一對夫妻,她的丈夫被人抓去修長城了,一個月全無音訊。于是孟姜女來到長城千里尋夫,可是有人告訴她,她的丈夫已經累死了,當日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就在長城腳下連哭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個晚上,雷鳴電閃。風雨交加,長城哭倒了八百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長城是用多少人的血汗和智慧建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這里的一草一木,不要亂扔垃圾,大家可以拍照留念,這次旅行到此結束。

          長城是我國的文明古國的一大奇跡。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13

          我從小就愛讀歷史故事,當讀到關于西安兵馬俑時,我嘆為觀止。曾經的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說過:不看秦傭,不算真正到過中國,我的心早就飛去兵馬俑有無數次了。

          去年的暑假,我終于去了我夢寐以求的“圣地”西安兵馬俑了。兵馬俑位于西安市臨潼區(qū)。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那次,我們跟著導游一進去,人山人海,我們朝著一號坑走去,兵馬俑遺址到至今,已經挖出了三號坑,其兵馬俑不計其數。據導游所說一號坑的發(fā)現(xiàn)約于1974年3月,其東端排列著全身穿戰(zhàn)袍的戰(zhàn)士俑,約有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后衛(wèi)。

          接著,我們又向著二號坑走去。二號坑是1976年4月至5月間被發(fā)現(xiàn)的。是我覺得最最特殊的一個坑,因其坑是呈曲尺形的。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它是三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是按前弩兵俑,約有60個。中蹲跪式弩兵俑約160個,后為馬車組約有8個,上有許多步馬俑。在聽導游講解關于二號坑的簡介時,我腦海出現(xiàn)了一副秦始皇爭霸天下的畫面。

          我們繼續(xù)跟著導游去三號坑。已經在太陽下曬了有一個上午了,我早已滿頭大汗、筋皮力盡,可爸爸卻說:“再堅持一下,畢竟人都來了就再堅持一下吧!”我只好硬撐著往前走。到了三號坑,導游停下腳步對我們講:三號坑于1976年5月11日發(fā)掘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三號坑出土文物較多,比如一把千年不腐的寶劍,但其兵馬俑只有60多件。

          據說曾經到項羽在坑里焚燒,拿走了很多兵器。兵馬俑從身份上來區(qū)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軍吏,一類是士兵,士兵和軍吏都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分。俑坑中最多的俑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持青銅兵器,如弓、弩、箭鏈、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穗。

          導游又給我們說:兵馬俑的制作者們都是秦帝國社會下層的一批陶工們,據說秦始皇下令如果這些陶工們做的兵馬俑們缺條腿和缺點什么器官的話,就把這些做陶土的人相對應的器官割掉。這會不會太殘忍了?我想,萬一是缺了頭呢?那不是人命都沒了!

          導游在出來的時候給我們講,其實做一個兵馬俑需要很多的步驟的,首先用泥來塑形,再在基礎上打磨。在將陰干后的陶俑在陰干的地方曬干再拿去焙燒。

          勞累了一個上午的我終于可以離開這兒了,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兵馬俑,因為它們壯觀,因為它們宏偉,因為它們象征著我們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我愛他們,也不僅因為它壯觀、宏偉、而是因為它是我心目中的圣地。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作文 篇14

          踏著歡快的腳步,我來到了“

          著名的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以南13公里處,那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稱“伊闕”?,F(xiàn)在,“伊闕”已成為游龍門石窟的第一景觀。

          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代,就刻鑿在龍門山的石壁上,長有1公里多?,F(xiàn)存石窟1352個,佛龕150個,碑刻3000余塊,佛塔40余座,造像10萬余尊。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yī)藥、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這里如同一座座包羅萬象的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我們沿著石塊鋪成的小路拾階而上,經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到了萬佛洞。洞中主佛跏趺于八角蓮花座上,似乎個個佛都朝著我們笑呢!最令人贊嘆的是洞內的南北壁上刻滿了2厘米的小佛,遠遠望去就像密密麻麻的巧克力豆。高的有17.14米,遠遠看去就像是頂天立地的巨人。

          在1000多年前,華夏文明就達到了如此高的水平,不由令人深深敬佩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這散發(fā)著無限魅力的龍門石窟,定會在每位游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跡并回味著它那無限綿長的古老文化氣息。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與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下面是關于傅雷家書摘抄及其賞析的內容,歡迎閱讀!

          傅雷家書摘抄加賞析

          1、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與上句“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緊密相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說明了控制情緒的必要。

          2、我以前在信中與你提到過感情的 ruin(創(chuàng)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作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這句話意在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對于感情的創(chuàng)傷,要“當作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吊古戰(zhàn)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殘垣斷壁,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只余下萬千感慨,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這就是我們對待往事應有的心態(tài)。

          3、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

          現(xiàn)實不能逃避,錯誤還需正視,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訓,引以為鑒,那樣就能夠無堅不摧,就可以不怕挫折,不怕打擊,甚至是不怕孤獨,人也就變得堅強了。

          4、早預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們都當作等待什么禮物一般地等著。

          寥寥數筆,簡單地交代,卻讓計算時間、等待書信的細節(jié)充滿了生活的情味,不經意間體現(xiàn)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牽掛。

          5、能夠把不朽的大師的不朽的作品發(fā)揚光大,傳布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榮的使命!

          “把不朽的大師的不朽的作品發(fā)揚光大”巧妙暗示出兒子所從事的藝術事業(yè)是不朽的事業(yè);“多神圣,多光榮的使命”毫不矜持地表達出父親對兒子所從事的事業(yè)的支持與理解,對兒子所取得成功的高興與贊美。

          6、多少過分的談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你能堅強,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首先贊許兒子在成功面前沒有昏頭、沒有因為贊美而驕傲的對待榮譽的冷靜而平靜的態(tài)度,然后回首“我的教育”與“你二十年的折磨”并對它們進行了肯定,最后說到“堅強”,這里“堅強”的意思已不是挺住困難,而是要挺住成功,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不要因暫時的成功而放棄進一步的追求。

          7、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當代哲學家周國平說過:“孤獨、寂寞與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于精神、感情與事務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著執(zhí)著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于愛……”傅雷對孤獨的理解,與之有所不同,傅雷相信:“藝術表現(xiàn)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正因為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欲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xiàn)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與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與朋友。這心靈的朋友,這精神的世界,足以讓他無懼身邊的孤獨,永遠不感到精神的孤獨!就是這些心靈的朋友與美好的情感,成為赤子創(chuàng)造的博大寬廣的精神世界。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才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并以之“打動聽眾的心靈”。才可能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

          8、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茵河的氣勢還要大呢!……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有這種詩人靈魂的傳統(tǒng)的民族,應該有氣吞斗牛的表現(xiàn)才對。

          中國已經解放,新中國到了要復興要發(fā)展的時候了,滔滔不竭的黃河長江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被這般偉大的文明之河哺育過的藝術家,更應該有著磅礴的大氣,有著奮進的豪氣,努力進取,執(zhí)著追求。

          9、你說常在矛盾與快樂之中,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

          文中提到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以貝多芬為原型),說傅聰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其個性也與之相像;又說“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其意旨在鼓勵兒子像貝多芬一樣不懼矛盾,勇敢面對,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

          10 ?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一下不是可恥的事。

          用真摯的語言導出了引導兒子對于真善美的認知,強調了情感勝過理智。

          傅雷家書摘抄

          1、我們社會的速度,已經趕上了原子能時代。誰都感覺到任務重大而急迫,時間與工作者是配合不起來。所以最主要的關鍵在于爭取時間。我對你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生活瑣事上面,你一向拖拖拉拉,浪費時間很多。希望你大力改善,下最大的決心扭轉過來。

          2、爸爸已經進入人生的秋季,許多地方都要逐漸落在你們年輕人的后面,能夠幫你的忙將要越來越減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說到技巧要理論與實踐結合,但愿你能把這句話用在人生的實踐上去;那末你這朵花一定能開得更美,更豐滿,更有力,更長久!

          3、比如你自己,過去你未嘗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對他并沒發(fā)生真正的共鳴;感之不深,自然愛之不切了;愛之不切,彈出來當然也不夠味兒;而越是不夠味兒,越是引不起你興趣。如此循環(huán)下去,你對一個作家當然無從深入。

          4、不是說你應當時時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說你應當從客觀的角度重視自己:你的將來對中國音樂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關系,你每走一步,無形中都對整個民族藝術的發(fā)展有影響,所以你更應當戰(zhàn)戰(zhàn)兢兢,鄭重將事!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

          5、大多數從事藝術的人,缺少真誠。因為不夠真誠,一切都在嘴里隨便說說,當作唬人的幌子,裝自己的門面,實際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們對作家決不能深入體會,先是對自己就沒有深入分析過。這個意思,克利斯朵夫(在第二冊內)也好像說過的。

          6、孩子,你一天天的在進步,在發(fā)展:這兩年來你對人生與藝術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來愈愛你了,除了因為你是我們身上的血肉所化出來的而愛你以外,還因為你有如此煥發(fā)的才華而愛你:正因為我愛一切的才華,愛一切的藝術品,所以我也把你當作一般的才華(離開骨肉關系),當作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而愛你。

          7、好像世界上公認有個現(xiàn)象:一個音樂家(指演奏家)大多只能限于演奏某幾個作曲家的作品。其實這種人只能稱為演奏家而不是藝術家。因為他們的胸襟不夠寬廣,容受不了廣大的藝術天地,接受不了變化無窮的形與色。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了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

          8、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tài)度、語氣、聲調。要做到越有理由,態(tài)度越緩與,聲音越柔與。

          9、你用在理解樂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應用到一切方面,特別是用在個人的感情方面。

          10、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法文里有句話叫做“偉大的心”,意思就是“愛”,這“偉大的心”幾個字,真有意義。而且這個愛決不是庸俗的,婆,婆媽媽的感情,而是熱烈的、真誠的、潔臥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

          11、所以,我希望你與杰老師談談,同時自己也細細思忖一番,是否準備Schumann[舒曼]與研究古典作品可以同時并進?這些地方你必須緊緊抓住自己。我很怕你從此過的多半是選手生涯,選手生涯往往會限制大才的發(fā)展,影響一生的基礎!

          12、他一向比較偏,只注意歌唱,只注意音質;對音樂界一般情況不關心,對音樂以外的事更不必說。

          13、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像得到你的環(huán)境;你一向濫于用情;而即使不采主動,被人追求時也免不了虛榮心感到得意:這是人之常情,于藝術家為尤甚,因此更需警惕。

          14、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可厭的莫如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

          15、我也不想千言萬語多說,以免增加你的負擔。你既沒有忘懷祖國,祖國也沒有忘了你,始終給你留著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國的大門是永遠向你開著的。

          16、說到驕傲,我細細分析之下,覺得你對人不夠圓通固然是一個原因,人家見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個原因;而你有時說話太直更是一個主要原因。

          17、適量的音樂會能刺激你的藝術,提高你的水平;過多的音樂會只能麻痹你的感覺,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氣與新鮮感,從而損害你的藝術。

          18、人越有名,不驕傲別人也會有驕做之感:這也是常情;故我們自己更要謙與有禮!

          19、你既把藝術看得比生命還重,就該忠于藝術,盡一切可能為保持藝術的完整而奮斗。這個奮斗中目前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不能只考慮需要出臺的一切理由,而要多考慮不宜于多出臺的一切理由。

          20、對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評的辦法,自然不行。

          《藝術的故事》本書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fā)展歷程,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tǒng)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下面給大家分享藝術的故事的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1

          《藝術的故事》是貢布里希爵士編的,書中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20世紀前半葉的實驗藝術發(fā)展歷程。里面的內容很多,繪畫、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藝術史類的著作,六七百頁厚的書籍細看下來多少是需要些勇氣的。還好本書通俗易懂,簡明曉暢的語言就能表達嚴肅的題目。與一般美術史不同,這本書既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難懂的“主義”來概括美術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問題情境”。貢布里希認為藝術的發(fā)展是在藝術家不斷解決由社會和藝術傳統(tǒng)自身所提出的問題過程中形成的。在導論中,他就駭人聽聞地說:“現(xiàn)實中根本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碑斎?,當我們大致讀過他所講述的歷史,再看到他說藝術的故事是“各種傳統(tǒng)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故事”時,就會真正明白他的意思。

          一般公眾已經安于一種觀念,認為藝術家就應該創(chuàng)作藝術,跟鞋匠制作靴子沒有多大差別。這種觀念等于說,一個藝術家應該創(chuàng)作他曾看見過被標名為藝術的那種繪畫或雕塑。人們能夠理解這個含糊的要求,但是遺憾,那正是藝術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以前已經做過的東西不再出現(xiàn)任何問題,也就沒有任何任務能夠激發(fā)藝術家的干勁。但是批評家和“博學之士”有時也有類似的誤解之過。

          實際上根本沒有藝術其物。只有藝術家,他們是男男女女,具有絕佳的天資,善于平衡形狀和色彩以達到“合適”的效果;更難得的是,他們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絕不肯在半途止步,時刻準備放棄所有省事的效果,放棄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經歷誠實的工作中的辛勞和痛苦。

          貢布里希的講述完美而親切,平易近人的作品,藝術理論被以通俗的方式敘述出來,作為例子的藝術品的選用真的很合適。讀者和作者也可以取得較好的互動。他所要闡釋的是人們不是為了響應某種潛在的“精神”的呼召去改變傳統(tǒng),而是情境的改變使其不得不然。例如說到具有強烈世俗傾向的荷蘭繪畫,他認為是由于經過了宗教改革,從而使新教統(tǒng)治區(qū)內的藝術家已經沒有什么自由再畫祭壇畫了。無論哪種社會,貢布里希所關心的是藝術家所面臨的“問題情境”。不是一個統(tǒng)攝一切的“時代精神”,而是許許多多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吸引著藝術家奉獻他們的才智與精力。我們應當感激各個時代的藝術家,正是靠他們的辛勤勞作,解決了審美領域中那些潛在的問題而匯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藝術世界。

          讀完了這么厚厚的一本書,看了上萬言的東西,露出的卻只是冰山一角。越學習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我看到了自己的嚴重不足,整個人不像以前那么浮躁了,也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端囆g的故事》不僅教給人們欣賞藝術,它還讓人們欣賞了知識和智慧的魅力。這本書非常值得深入一讀。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2

          《藝術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西方藝術的歷史,以及作者對于藝術的認識概括,具體內容不加評判,只想說一下個人感受。

          1、感受

          首先直觀的閱讀感受是歷史感,整個人類歷史浩浩湯湯幾千年,多少偉大人物、思想、創(chuàng)造、藝術,最終又塵歸塵土歸土,只留下一粒塵埃。經歷過無盡的痛苦,也創(chuàng)造出無盡的輝煌,人類認為無比重要的執(zhí)念,又如此的微不足道。

          用一句話來概括(引用):存在的,都是必然的存在,并在將來永遠存在。

          2、藝術的個人理解(概念、現(xiàn)象、結構、功能、關系)

          從書中藝術的歷史發(fā)展,可以看出藝術實際是人類對事物的認知方式。也就是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自然、社會、人,或者看待他的方式。藝術其實是在社會普遍認知的基礎上在不斷探索新的認知方式。

          對于藝術的歷史可以概括為5個階段:概念、現(xiàn)象、結構、功能、關系。首先是埃及藝術的概念階段,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起于概念階段,藝術表現(xiàn)的同樣是存在于大腦中的.概念,與現(xiàn)實中的客觀存在關系不大。第二個階段是希臘時期現(xiàn)象階段,對于世界客觀表象的詳細觀察,通過陰影,縮短透視等對世界無比真實、詳細的表現(xiàn)。第三個階段是英國、北歐的結構階段,人們不再滿足知道事物外表多么詳盡的變化,而是去探索事物相對穩(wěn)定的內部結構。第四個階段是美國為首的功能階段,我們不再對事物的外表及內部結構感興趣,只關注它的作用和價值。第五個階段是我自己添加的關系的階段,我們的認知從獨立的個體擴展到整體關系,事物是由本身內部各種關系組成,同時受外部各種關系影響。

          舉個蘋果的例子:概念階段是對大腦中想象的蘋果進行表現(xiàn),例如圓圓的紅色;現(xiàn)象階段是如實的表現(xiàn)蘋果樣子,包括顏色的變化、精準的形狀、陰影。結構階段是蘋果解構,蘋果核、蘋果皮、果肉等,所有的蘋果具有同樣的結構,不去認識各種各樣不同的每個蘋果。功能階段是對于蘋果味道營養(yǎng)的認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形狀和結構,我們更想知道他是甜的還是酸的,是脆的還是軟的,營養(yǎng)元素是否健康。最后是關系階段,我們發(fā)現(xiàn)蘋果形狀味道不僅和樹木品種、樹根、樹葉、樹干有關系,還和土壤、水、陽光、溫度等等很多事物存在無比復雜的關系。這就是五個不同階段對于事物的認知方式,藝術同樣是在探索認知事物的方式并進行表現(xiàn)傳達。

          所以當前不管是什么藝術或者設計,只要是在探索關系,就是處在符合時代的最新趨勢之上。

          藝術的故事讀書筆記3

          終于在注意力的極限到來之前把這本書讀完了,序言、作為結尾的最后兩章是全書的精華。《藝術的故事》好在它不僅是“藝術作品的整齊排列”,更重要的是一種全局視角的歷史切入。貢布里希不僅是在完成一本詞典一般的藝術史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在給初步接觸藝術史的人一種看藝術品的視角,一種很難得的審美教育——怎么看待藝術,藝術是什么。感動于它恭謙又富有幽默感卻也不失嚴肅的敘事,感覺像是在聽老爺爺講故事一般,非常喜歡這本書,藝術審美入門,藝術批評入門,藝術欣賞入門。

          因為所學專業(yè)的關系,對藝術類的書籍及字眼莫名的親切,仿佛帶著安全感,文字和文字都是有聯(lián)系的,藝術與藝術也是觸類旁通的,管理自然也是一樣,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去傾聽,欣賞,最后以藝術的手法處理,便是收獲。

          《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過透視問題。我大概有這樣一個脈絡,透視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經過了4個階段。

          一,短縮法的發(fā)現(xiàn)和運用

          透視在沒有被明確的提出之前被稱為短縮法。最初發(fā)現(xiàn)短縮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個希臘花瓶上。畫的是辭行出征的戰(zhàn)士,右腳仍然是繼承了古埃及的“保險”畫法,但是左腳已經是經過透視短縮了。我們看到5個腳趾好像一排五個小圓圈。也許這么小的一個發(fā)現(xiàn)不值得我們這么興奮,但實際上這意味著古老的藝術已經死亡而被埋葬了。后來的希臘化時期和拜占庭時期的畫中也出現(xiàn)過短縮法。當時的藝術家是把遠處的東西畫的很小,近處的東西畫的很大??墒沁h處的物體有規(guī)律的縮小這條法則在古典文化時期還沒有被采用。

          二、短縮法再次被重視

          喬托所畫的《“信德”的擬人形象》中,我們看到了手臂的短縮法,臉部和頸部的明暗造型,流動的衣褶中深深的陰影。像這樣的東西已經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畫了。喬托重新發(fā)現(xiàn)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錯覺的藝術。

          三、透視法的提出和應用

          到了15世紀初期,布魯內萊斯基發(fā)現(xiàn)了“透視法”。我們已經看到,盡管希臘人通曉短縮法、希臘化時期的畫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錯覺感,但是連他們也不知道物體在離開我們遠去時體積看起來縮小是遵循什么數學法則。馬薩喬迅速掌握了這種透視手段并體現(xiàn)在畫中。在他的《三位一體以及圣母、圣約翰和供養(yǎng)人》這幅壁畫中,墻面好像被鑿了一個洞。通過洞口人們可以窺視到里面的一座布魯內萊斯基風格的新型葬儀禮拜堂。到了15世紀后期,安杰利科修士的一幅《圣母領報》中,我們立刻可以看出透視技藝對他來說毫無困難。烏切洛更是全神貫注于透視研究之中。通過他所熱愛的透視技藝試圖構成一個真實的舞臺,使他的人物在那個舞臺上有立體感、有真實感。雖然烏切洛還沒有學會怎樣使用光線、明暗和大氣來修潤嚴格透視畫法的刺目的輪廓。但他也體驗到了透視法給他帶來的新奇效果。

          四、透視法的繼承和發(fā)展

          曼泰尼亞沿著馬薩喬的路子走了下去。他的人物像馬薩喬的人物那樣動人,那樣有雕塑感。曼泰尼亞意在使用透視法創(chuàng)造一個舞臺,使他的人物好像立體實物一樣站在上面活動。他好像一個高明的舞臺監(jiān)督那樣,布列人物來表達這一瞬間的意義和事件的過程。

          當然,對透視的探索仍在繼續(xù),只是藝術家遇到的問題更多的體現(xiàn)在其它方面了?!端囆g的故事》這本書中涉及較少。希望以后能看更多的書籍,進一步總結透視發(fā)展的脈絡。

          聲明 :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