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
凡屬美者,
不僅經(jīng)常為美,
切為其自身而美。
如果人生值得活,
那只是為了注視美。
——柏拉圖
一個對生活之美無感的人,能不能再創(chuàng)作中找到?jīng)]呢?
一個無法在自然中探觸到美的人,能否具備藝術(shù)欣賞的眼光呢?
看到孔雀的、花鳥的美:
好鳥枝頭也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看見草坡上的野草與昆蟲:
除之不僅,愛之可也。
看見了怪石與荊棘:
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抬頭遠望群山,低眉俯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擬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這世界并沒有必美之地,文學藝術(shù)家因此要短看到什么都能映現(xiàn)出美麗的心影,打開心眼去看健美的境界,并不斷去追尋高遠之境。
二
我們生活的四周,充滿了美好,也充滿了情意;在我們生命的歷程,充滿了生生之機,也充滿了洋洋情趣;那都是因為敏銳的品味是一切普通的都變?yōu)槊?,進而使心性變得神奇、浪漫、古典。文學和創(chuàng)作,正是根源于這敏銳的品味。
文學始終是在走向道、走向自然、走向真情與摯愛,走向一個更超越而高遠的世界。
文學,是溫柔的心,浪漫的美,完滿的感性,永遠的抒情。
蜉蝣抒情
如果我們多讀沉溺于電腦網(wǎng)絡,時代就會走向冷漠、無感、是指、平板,我們會逐漸失落,失落我們的感官、感覺、感受、感知、感情,一年一年走向無感,一代一代走向無感的路。我們將不再抒情、不再浪漫、不在追求心靈的境界與高度。
人也是這樣,我們花許多時間讀書、受教育,書許多時間坐在電腦桌前、電視桌前,最終必然有深刻的意義,就是找回人的原汁原味。
原汁是抒情,原味是思想,只有抒情與思想并美的人,才是人所要追求的原型原貌。
想要在文學中有追尋、想要在一書中有探索、想要在人生中有體會的人,不能只坐在電腦前。
我們,生活在現(xiàn)代的人,一切已經(jīng)夠平面了,我們只有靠自己創(chuàng)造,遠離電子、偽造、模仿,才可能有立體的感覺。
黃楊發(fā)花
一個人如果不是美丑和仙俗,即使住在黃楊樹林中,也會山深秋老,無以心托;但一個人如果胸有詩情和哲思,就能十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與妙手,人間處處,需要的是迥然的慧眼,再發(fā)芽處,在開花時,在結(jié)果的一刻,在凋零的當下沒有著靈性的一
仰望星空吧!
我們的祭壇是山,是海,
是大地,是星辰,
是一切大化涌出之物,
人的靈魂也從其中涌出,并將復歸。
——拜倫
文學到了某一高度,藝術(shù)到了某一高度,生活到了某一高度,他們的頻率自然就會互通。一個文學集如果對生活沒有感覺,對藝術(shù)沒有感動,對自然沒有感通,他們的文學就會枯寂平板,也就無法跨越時空,得到千年之后、千萬里的共鳴了。
藝術(shù)與生活的最終境界,應該是回到自然,他們以自然的景物來狀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總是熱愛藝術(shù),擁抱生活、契入自然。
不必仰望創(chuàng)作之神,就仰望星空吧!
做好心,來照路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欲娶某。
日頭暗,找無路,趕緊走,火金姑,
做好心,來找路,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白翎鷥,來趕路,
盤山嶺,過溪河,找無巢,跋一倒,
日頭暗,欲怎行,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來帶路,西北雨,直直落。
表達萬物相互親愛的感情:西北雨下得很大,河里的鯽魚想要娶老婆,
這是河里的情形,抬頭看天空,鷥鷺鳥急著在大雨中想要趕回巢,飛越山嶺和溪河,找不到自己的巢跌了一跤,天黑了怎么辦呢?請好心的土地公、土地婆來帶路吧!
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小動物,也有七情六欲,也像人一樣,對生命充滿著向往與感情的。
看似文字簡單、意思簡單、節(jié)奏簡單的童謠,其實是充滿了深刻的情感、豐富的意義、美麗的韻腳,他能啟發(fā)我們對文字的感受、音樂的向往。文學啟蒙就是這來自穿了數(shù)百年的童謠。還有許多童謠雖然沒有特別的意思,卻是充滿音韻與節(jié)奏的趣味。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是適宜于吟誦的。
看到過月光與螢火蟲照耀下的田園的人,感受到田園的富饒與美好的人,在風雨中打拼不喊一聲辛苦的人,心里自然會長出文學與詩情的禾苗,作文如果可學,也是在這種心境下自然成長的。
一葉
早上不開的蓮花,下午就不會開,晚上也不會開了。(晨誦)
我喜歡清晨時刻,聽鳥的歌唱,聲音里有生命的期待與無染的歡喜,想想許多鳥一天的開始是高歌一曲,而有多少人能帶著歌詠的心情來迎接新的一天呢?
小市民只求睡個好覺,不想人生有什么美夢。
作家永遠堅持彩色,總是現(xiàn)實的人生并不多彩,也希望有彩色的夢。
一個遙遠的阿拉伯國王
這是七世紀到八世紀第七位國王,叫麥蒙。引進先進文化,每
文學家是在尋找心靈的駱駝,哪怕到天涯海角,都必須尋找。這種尋找是超越一切的,超越黃金屋和顏如玉,超越時間和空間。
只對個人,不得報銷
要成為作家,就是時時刻刻保有對事物的好奇與文字的敏感。
保持對文字的敏感,是作家的基本條件。
一元的襪子
日常的掛慮,
瑣碎的雜事,
足以綁我的腳,
但當天竺葵爬在我的窗上,
當我那綠綠的小山有白云行過,
我的心仍有翅膀可飛。
——惠特曼
文學的珍貴也在于此,文學家往往能從表面平淡的事物進入更狂光的世界。
唱著詩歌的細胞
一個有文學稟賦的人,他必須善于獨處,只喜歡挑戰(zhàn)自我,向靈性更高的境界邁進,樂于文字與思想的開創(chuàng),有不斷創(chuàng)作的熱忱。
舞刀弄槍,需要的是霸氣;舞文弄墨,需要的是柔情。政治家也有柔情,絕不是展現(xiàn)在政治事業(yè);文學家也要有霸氣,卻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吞吐于文字的山河。
認清自己內(nèi)在的人,細胞得到鼓舞,就有更好的發(fā)展。
有心于寫作,全身心的投注于感覺和思想,對文字有不可遏制的熱情。只有在文字流寫的時刻,身心才會得到安頓。
【林清玄《林泉》推薦理由】
《林泉》作者林清玄曾連續(xù)10年成為臺灣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的風云人物作家,先后出版過一百多本著作,被海內(nèi)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其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xiàn)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本書是《林清玄經(jīng)典散文》之《林泉》,書中提出了寫作者心中常有的疑惑,用誠摯而優(yōu)美的文字,作出解答與示范。他說,有心于寫作,要像是人寒山子,全副身心投注于感覺和思想,對文字有不可遏止的熱情。
【林清玄《林泉》內(nèi)容簡介】
這世界從未隱藏它的智慧與啟示。下雨的時刻,歡喜的人看來是甘霖,悲傷的人看來是眼淚心清的人看來是醍醐、心濁的人看來是酸雨……雨何嘗有什么隱藏呢?在我們生活的四周,充滿了美好,也充滿了情意,在我們生命的歷程,充滿了生生之機,也充滿了洋洋之趣,那是因為敏銳的品位使一切普通的都變?yōu)槊肋M而使心性變得神奇、浪漫、古典。
【林清玄簡介】
林清玄,從小喜歡爬高,身手矯捷,曾為了看風景,從樹上、塔上、山頂上摔落,傷痕累累,幸得老天愛護,平安長大。好讀書,小學三年級以后,每天一定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覺。與動物、植物特別相親,中學時代,讀到蘇東坡詩句“鉤簾歸乳燕,開
【林清玄《林泉》精彩書摘】
吸恨石
如果酒是香甜,
我要與它同飲歡暢;
如果酒是苦澀,
我也要分享它的苦杯。
——王爾德
我收藏許多石頭,最寶愛的是一顆黃蠟石。
這黃蠟石最早的主人是張大千,張大千的石頭怎么會跑到我的手里呢?
話說張大千旅居在巴西的時候,自辟了一個林園“八德園”,大千居士喜歡奇石、松鶴、蓮花,他住的地方自然種蓮、植松、養(yǎng)鶴、滿布奇石。
后來,張大千移居到美國洛杉磯,新居在千里之外,奇石、松鶴、蓮花都無法帶走,只好放在巴西。
幾年之后,畫家朋友吳炫三到巴西開畫展,抽空去看看八德園。到了八德園大吃一驚:園林久未整理,早就殘破了,蓮花枯萎,青松凋零,仙鶴飛去,奇石蒙塵……吳炫三看到一代大師的居所破敗至此,非常傷心感慨。
這時看見園林中的石頭,或玄奇、或秀逸、或崢
吳炫三詢問當?shù)厝?,找到屋主,想向屋主買一些石頭回來供養(yǎng)。確實,石之精者擺在案上,自有神靈,總會讓人生起膜拜的心。
萬萬沒想到,巴西屋主竟然說:“我正在為如何丟掉這些石頭傷腦筋呢,你喜歡就全部帶走吧!”
吳炫三表情淡淡,內(nèi)心卻欣喜若狂,立刻請了一部貨車,把所有的石頭運往碼頭,裝上貨柜,運回臺灣。
這批張大千的石頭歷經(jīng)海上三個月的航行,才運回臺北。開箱的時候,吳炫三邀請我去欣賞,并且慷慨地說:“你喜歡什么石頭,就拿去吧!”
我雖然愛石如癡,但知道石頭的寶貴,和愛石者的心情,所以,只選了最小的一顆,五公斤重的黃蠟石。
看起來瘦小,抱起來沉重;看起來素樸,摸起來細致,遠看黯淡,近看明朗……這真是一顆美麗的石頭。
我經(jīng)常
想到大千居士居住在臺北
畫作雖然無緣,佳石卻是有緣;收藏雖然有恨,心中卻是無憾。
我為那顆張大千的石頭,取名為“吸恨石”。
當我的寫作遇到了瓶頸,我喜歡
有一次,我到四川青城山旅行,特別去看張大千的青城山別苑。當時大千為了躲避日禍,住在青城山的上清宮附近,他每天作畫,隨手就送給青城的道士和朋友,留在當?shù)氐木陀袛?shù)百幅畫,帶走的更不知多少。在戰(zhàn)火中,每天都畫數(shù)幅畫,平安時,畫作更多。
我的創(chuàng)作又有什么好煩惱呢?不斷去做就是了,我摸著張大千的石頭,心情很快就轉(zhuǎn)化了。
遇到生活中的困境,或者感到悲傷,或者忿恨不平,或者心情不暢,我也會抱起那顆“吸恨石”。
想到大千先生最喜歡題四個字在賣出的古董或送出的畫作:“別時容易”。別時容易的后面當然是“見時難”。不只是畫作、古董,這人間的一切因緣,不都是別時容易見時難嗎?所以要珍惜眼前的一刻,連悲傷、忿恨、難過都是值得珍惜的,因為“別時容易”呀!
我想到密勒日巴——偉大的西藏密宗上師——有一種能力,把業(yè)障(一切不好的因緣和情境)轉(zhuǎn)化到木、石、泥土等,甚至使木頭碎裂。我沒有這種能力,但當我撫摸“吸恨石”,感覺到人生無常,許多事雖然凡人無法承擔,但石頭永恒,能承擔世界,仿佛就得到美好的轉(zhuǎn)化了。
作為一個文學家,“轉(zhuǎn)化”是多么重要。把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生命中的愛、恨、情、仇,直接寫在紙上,那不是美好的創(chuàng)作,而是要通過一個“轉(zhuǎn)化”的過程,愛的變成深刻,恨的化為激勵,情的轉(zhuǎn)成綿長,仇的
在自然里學習轉(zhuǎn)化,隨著石的堅硬、花的柔軟;隨著樹的翠綠、天的蔚藍,隨著云的飄飛、河的流動……處處都能轉(zhuǎn)化我們的心,使我們更廣大、更深刻,更能看見自己的卑微與渺小。
每在轉(zhuǎn)化那一刻,就會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幸福。
每在轉(zhuǎn)化過后,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更純粹、更清淳的內(nèi)在。
看過人生多少故事的“吸恨石”呀!依然優(yōu)美如昔,一如在八德園中蒙塵,也不會稍減它的光芒。
黃楊發(fā)花
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nèi)營。
成立
——董其昌
種在花盆的一棵黃楊樹,突然開花了。
更精確地說,不是開花,是發(fā)花。因為黃楊樹的花不是一朵一朵開起來,而是一簇一簇如煙火放射出來。
枝葉青翠茂盛的黃楊樹,滿頭滿頸都發(fā)射出白色的花蕊,并有了淡淡的清香,使我有一種莫名的歡喜。在這之前,我從未看過黃楊樹開花,甚至不知道黃楊是會開花的。
這棵只有一尺高的黃楊樹,很難想象已經(jīng)五十幾歲了,唯有仔細端詳樹干上粗糙的紋理與
如果不看根干,這黃楊的整個感覺依然那么年輕,葉葉青翠、枝枝硬朗,每天都會發(fā)現(xiàn)新抽的嫩枝與新長的葉片。
更不可思議的是,現(xiàn)在有滿樹怒放的花。
這非凡美麗的黃楊樹,是我五十歲生日時,妻子送我的禮物。她說:“五十而知天命,這黃楊樹就一副很知天命的樣子。除了知天命,還有年輕的活力?!?/p>
妻子知道我喜歡黃楊木,近幾年搜集了一些黃楊木的古董雕件,一尊釋迦,一尊觀音,一件福祿壽三仙,兩只案頭笑獅,還有一對數(shù)百年的古畫框。
【林清玄《林泉》序言】
自序:白孔雀的心
凡屬美者,
不僅經(jīng)常為美,
且為其自身而美。
如果人生值得活,
那只是為了注視美。
——柏拉圖
白孔雀開屏了
到臺灣故宮博物院看畫,心里還記著宋
山禽矜逸態(tài),梅粉弄輕柔。
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
說他愿意一輩子醉心于畫畫,也不愿意做皇帝,皇帝是白頭的工作;而藝術(shù)是千秋的志業(yè)呀!
走在至善園安靜的小徑上,突然,有一個陌生的小男孩沿著小徑奔走,逢人就說:
“白孔雀開屏了!”
“白孔雀開屏了!”小男孩一路叫,一路笑,沿路與人分享他發(fā)現(xiàn)的喜悅。
識與不識的人,聽見這個消息,都隨他往至善園角落的鳥園走去。
我隨著小男孩走到鳥園,果然看見了白孔雀美麗而驚人的開屏。令我更為驚奇的是,不只一只白孔雀開屏,而是兩只白孔雀同時開屏,還有另一只
三只孔雀在不算寬敞的鳥園中,一起張開了動人的尾羽,閃著光芒的尾扇在園中抖動,更使人感覺到春日的喧嘩與春情的萌動,但旁邊的幾只母孔雀不為所動,靜靜地、埋著頭吃著槽中的飼料。
白孔雀與藍孔雀的開屏,有著驚人的美,使我斂容肅立,心里突然浮起一個念頭:“是園中的孔雀為美?或是畫里的花鳥為美?自然中美的實質(zhì)或藝術(shù)中美的實質(zhì)是一致的嗎?自然美與藝術(shù)美是不是同一個品質(zhì)?”
去眉眼盈盈的地方
這使我一邊欣賞孔雀,一邊深思。
一個無法在自然中探觸到美的人,是否能具備藝術(shù)欣賞的眼光呢?
一個對生活之美無感的人,能不能在創(chuàng)作中找到美呢?
一個人可不可能欣賞孔雀開屏又吃孔雀肉呢?
一個人能不能一邊寫詩作畫,一邊焚琴煮鶴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因為生活之美、創(chuàng)作之美、自然之美、藝術(shù)之美都不是獨存的,而是同一品質(zhì)的。
先是看見了孔雀的、花鳥的美: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再看見了草坡上的野草與昆蟲皆美:
除之不盡,愛之可也。
接著看見了怪石與荊棘,各有各的情境:
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抬頭遠望群山,低眉俯看流水,一靜一動,一剛一柔,一猛一媚,一仁一智,正是人生之美的飛梭,織成一片錦繡。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擬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我要去眉眼盈盈的地方,去看那美麗的山水,山水正以眉眼和我對語呢!
這世界上并沒有必美之地,文學藝術(shù)家因此要鍛煉看到什么都能映現(xiàn)出美麗的心影,打開心眼去看見美的境界,并不斷去追尋更高遠之境。
美,是同一品質(zhì)
我喜歡錢穆先生說過的一個故事。錢穆青年時代有一天路過山西的`一座古廟,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的一棵枯死的古柏。
錢穆好奇地問:“這古柏雖死,姿勢還強健,為什么要挖掉呢?”
老道士說:“要補種別的樹!”
“補種一棵什么樹呢?”
“夾竹桃?!?/p>
“為什么不種松柏,要種夾竹桃呢?”
老道士說:“松柏樹長大,我看不到,夾竹桃明年就開花,我還看得到?!?/p>
錢穆先生聽了,大為感嘆,他說:“‘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瘏擦值拈_山祖師,有種夾竹桃的嗎?”
錢先生常以此勉勵門人,做學問的人不要只種桃種李種春風,還應該種松種柏種永恒。
文學家、藝術(shù)家不只是學問家,心地高遠能望見松柏,卻也能欣賞夾竹桃開花的美麗。
美,是同一品質(zhì)。
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
我從前練書法的時候,常到臺灣故宮去看歷代書家筆墨,感覺到書家的筆墨之美與山水自然的美渾然相通:
一個完全不認識字的人,也能貼近那種剛健與婀娜;正如一個第一次張開眼睛的人,會被河山的壯闊與柔媚感動。
我特別喜歡唐代的書家孫過庭的《書譜序》,里面寫書法的文字曾使我吟誦再三:
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
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tài),
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jù)搞之形,
或重若奔云;或輕如蟬翼,
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
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
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
信可謂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
翰不虛動,下必有由,
一畫之間,受起伏于峰
一點之內(nèi),殊衄挫于豪芒。
天呀,這是多么美麗的文字!我在故宮的展覽室繞室三嘆!
平面的書法,一下子懸針垂露,一會兒奔雷墜石;大鴻與鸞鳳飛舞,野獸與蛇蝎驚駭;站在最危險的高峰絕壁邊上,有時重得像奔跑的云,有時輕得像蟬的翅翼;舒展的時候如泉水注流,頓挫的時候安頓如山;纖細時像初升的月亮跳出山崖,瀟灑時又像眾星列在星空;這種與自然相應的妙有,不是光靠力量運作就能成就。
可以說是智慧與巧妙都達到優(yōu)異的境界,心手相連暢達無礙,一筆一墨不是無中生出,而是必然的存在;在一筆一畫一點一墨之間,像是在山峰樹
永遠抒情的心
我喜歡這書帖,是看到了藝術(shù)與自然之間的緊密相連,文字與藝術(shù)的竅門不就在這里嗎?
像是一只開屏的白孔雀,突然展翅,飛入了畫圖之中。
也像是一只圖畫中的竹鳩,突然飛到我們的眼前歌唱。
我在冊頁中讀到的美,在自然中,我也見及。
我在卷軸里發(fā)現(xiàn)的情意,在生活里,我也體會。
我看一筆的乾坤,也看萬象的神奇。
我觀一畫的盎然,也觀萬物的生意。
文學家的心是無礙的,他出出入入,入而體會白孔雀之心,出而看見白孔雀的美。
在某些特別神秘的時候,我們象形、轉(zhuǎn)注、假借、會意,把心境凝注于紙,那一刻,就像白孔雀開屏。
在我們生活的四周,充滿了美好,也充滿了情意;在我們生命的歷程,充滿了生生之機,也充滿了洋洋之趣;那是因為敏銳的品味使一切普通的都變?yōu)槊?,進而使心性變得神奇、浪漫、古典。我的文學、我的創(chuàng)作,正是根源于這敏銳的品味。
近年來,我隨手寫下創(chuàng)作的感想,先后完成了《玄想》、《清歡》,現(xiàn)在把這本書定名為“林泉”,對我而言,創(chuàng)作正如林間涌泉,是天然的,可以無量涌出;是清澈的,可以無限暢飲。
我相信、現(xiàn)在乃至未來,文學家可以書寫都會、機械、電子、科幻,以及人性的灰黯和糾葛,但在我的心靈深處,永遠有一道清泉在密林中涌出。我始終相信,文學的終極是在走向道、走向自然、走向真情與摯愛,走向一個更超越而高遠的世界。
文學,是溫柔的心,浪漫的美,完滿的感性,永遠的抒情……
林清玄
二00四年夏日陽明山下清淳齋
林清玄全部作品
一、經(jīng)典系列
鴛鴦香爐 知識/[臺]九歌
煩惱平息 [臺]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溫一壺月光下酒 知識
感性的蝴蝶 盲文
思想的天鵝 盲文
在蒼茫中點燈 [臺]圓神
飛越沙漠的河 [臺]圓神;臺海
打開內(nèi)心的門窗 知識
菩提系列:
總共十本,有作家和臺灣九歌出版社兩個版本,不過后者很難買全
清涼菩提;紫色菩提;拈花菩提;紫色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有情菩提;隨喜菩提;鳳眼菩提;紅塵菩提;寶瓶菩提
啊,弘一!海南
二、一般書目
白雪少年 [臺]九歌
歡喜自在 [臺]洪健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淡品人生 九州
天心月圓 海南/九州
以美為光 九州
以燈為愛 九州
迷路的云 知識/[臺]九歌
心的絲路 知識
清語玄聲 九州
活眼金睛 皇冠文學
暖暖的歌 皇冠文學
改變一生的一句話 [臺]圓神
會心不遠 [臺]九歌
在云上 河北教育
鄉(xiāng)事 [臺]三民/[臺]東大圖書
處女的號角 延邊大學
向生命借取靈感 延邊人民
處處蓮花開 [臺]九歌
尋找心靈的故鄉(xiāng) 知識
漫步人生的花園 知識
飛越藍天的白云 知識
蓮花香片 知識
非常茶非常道 河北教育
平常心有情味 [臺]圓神
柔軟心無掛礙 [臺]圓神
三、精選集系列
玄想 ? 河北教育
清歡 ? 河北教育
林泉 ? 河北教育
清音五弦 九州
心的菩提 河北教育/九州
情的菩提 河北教育
四、其他
大禿大悲大酒色(自傳)陜西師范大學
浩瀚星云(記述星云大師) [臺]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