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瑜:歷史長河中的不滅星光
【獲獎名片】堅守信念為國捐軀
【評價】
1.談笑間,羽扇輕搖,破敵百萬;沙場上,征袍染紅,血戰(zhàn)南郡。他用短暫的一生,詮釋忠誠與智慧的真正含義。
2.國家危難,他力排眾議,強據(jù)曹魏,盡顯名士風(fēng)采;赤壁陣前,他泰然自若,拔劍相迎,破百萬曹軍。他短暫的一生確如高山般讓人仰止!
【頒獎詞】
權(quán)力的巔峰,他觸手可及;忠誠的信條,他永生不忘。他火燒赤壁,血戰(zhàn)南郡,以自己短暫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業(yè)。一顆忠心,東吳元老,他深謀遠慮,助吳天下三分。何謂賢謀,何謂良帥,何謂能臣,公瑾是也。
【事跡】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與孫策是摯友。他盡心輔佐孫策,為孫策東渡江東立下汗馬功勞。孫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孫權(quán)。建安七年,曹操下書責(zé)令孫權(quán)送其子為人質(zhì),眾大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周瑜力挽狂瀾,分析利弊,最終說服群臣。周瑜對孫氏忠貞不二。他拒絕了曹操派人的游說,態(tài)度堅決。
建安十三年,曹操揮軍三十萬會獵江東。周瑜英勇不懼,說服眾人,與曹決一死戰(zhàn)。面對三十萬曹軍,周瑜展現(xiàn)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擁有的豪邁。一句“操直送死”,一計“火燒曹軍”,一場“赤壁之戰(zhàn)”,成就了他的輝煌。這場大火使曹元氣大傷,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愛國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戰(zhàn)后,他為了擴張東吳的勢力,主張攻打南郡,在那場戰(zhàn)爭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頭傲立的風(fēng)姿,依然讓人仰望。他將一生都奉獻于東吳霸業(yè),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羅英魂
【獲獎名片】濁世清蓮
【評價】
1.“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在有些人看來,處世不必過于認真,世道清明,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浮沉。然而你寧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塵埃。
2.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jīng)無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國,卻最終因愛戀國土,于悲憤交加中自沉于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讓人嘆惋?
【頒獎詞】
是您,使內(nèi)外交困的楚國一度出現(xiàn)國富民強、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雖屢遭疏遠流放,赤子之心卻始終不渝?!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直到無能為力,您縱身一躍汨羅江,以身來殉美政理想!
【事跡】
戰(zhàn)國時楚國人。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他學(xué)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lián)合齊國,抗擊強秦。在同反動派斗爭中受誣陷而丟官離職。頃襄王時被放逐,但因此卻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對黑暗現(xiàn)實十分不滿。后因楚國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離騷》、《九章》等,這些著
屈原的死是對當時黑暗勢力的一種嘲諷和揭露,是一種無言的反抗與斗爭,同時也是向后世發(fā)出的一個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勢力!他的作品語言生動而富有活力,有著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李時珍:用堅持譜寫中華傳奇
【獲獎名片】醫(yī)學(xué)泰斗
【評價】
1.穿上草鞋,背起藥筐,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yī)宿儒,你就是以這樣謙遜的姿態(tài)和輝煌的成就為中華歷史寫下一部傳奇!
2.一介農(nóng)夫,懷揣著執(zhí)著上路,走進大山,風(fēng)雨兼程,親嘗百種藥草,揮就一部影響世界的不朽醫(yī)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
【頒獎詞】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堅定的信念伴你步入醫(yī)學(xué)圣殿,不懈的努力帶你翱翔成功之巔!
【事跡】
李家世代業(yè)醫(yī),但由于民間醫(y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yīng)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棄科舉做官之路,專心學(xué)醫(yī),于是向父親求說并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最終同意了兒子的要求。
李時珍認為,“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diào)查。李時珍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后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chǎn),險探麓之華”的詩句,表現(xiàn)他遠途跋涉、四方采訪的生活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地向各式各樣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農(nóng)民和漁夫。李時珍為了了解藥物,并不滿足走馬看花式的調(diào)查,而是“羅列諸品,反復(fù)諦視”。例如他在寫到白花蛇時為了真實細致地了解這種劇毒蛇而置危險于度外,到處尋找,終于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李時珍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并編著了中國藥物學(xué)的空前巨著——《本草綱目》。
四、李煜:詞人皇帝
【獲獎名片】皇位誠可貴,詩詞價更高
【評價】
1.四十年的短暫歲月,他無悔度過,有過榮華與富貴,也有過艱辛與無奈。一生的追求,永遠在歷史長河中定格,詞人皇帝——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詞人一帝。
2.軟禁磨滅不了他的意志,苦難摧毀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澆灌自己的夢想種子,終于綻放出詞帝之花。
【頒獎詞】
別人看來或許他只是一個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詩作賦是他一生的最愛。冷落了榮華,遠離了爭鳴,選擇與詞作伴,他從未后悔。淡去金色的華表,他留下的是燦爛的詩篇。
【事跡】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quán)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無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時,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茍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荒靡的生活,風(fēng)格柔靡,但是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虛無奈;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李煜詞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后主前期詞風(fēng)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xí)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
十大震撼人心的名人故事
1、岳飛學(xué)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xiāng)鄰的資助下,拜陜西名師周桐習(xí)武學(xué)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fā)了學(xué)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
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dǎo)下,終于練成了岳家搶,并率領(lǐng)王貴,湯顯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2、厲歸真學(xué)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厲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于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于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于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于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3、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jié),“為什么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伙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fēng)襲來,凍得人瑟瑟發(fā)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后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4、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fā)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么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后成為偉大地理學(xué)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華佗拜師學(xué)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yī)學(xué)家。華佗發(fā)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藥,比西方的麻醉藥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yī)學(xué)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yī),華佗小時候?qū)W醫(yī),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最終獲得了淵博的醫(yī)學(xué)和高超的醫(yī)術(shù)。
6、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xué)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fā)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家的墻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于他從小勤奮好學(xué),后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jīng)學(xué)家。
7、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xué),經(jīng)常關(guān)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xué)習(xí),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xué)習(xí)。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xué)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8、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xué)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
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xué)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9、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結(jié)婚那天,半夜里,有十幾個強盜趁賀客剛散之機,突然來打劫。宗愨毫不畏懼,挺身而起,擊退了強盜。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問他:“宗愨,你長大后準備怎么樣?請說說你的志愿?!弊趷鈶?yīng)聲答道:“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他叔叔聽了這句極有氣魄的壯語,很是高興,滿意地贊許說:“好孩子,志向遠大的人,正應(yīng)如此!”
宗愨長大后,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曾率軍遠征南方的林邑國,大獲全勝,建立了一些功業(yè)。
他少年時所講的“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這句話,極為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有為少年的遠大志向,成為激勵人們立志奮進的不朽
10、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歲的大詩人陶潛在彭澤縣(今江西湖口縣東)當知縣,一個月領(lǐng)五斗米的官俸,臘月將盡的一天下午,陶潛辦完公事,換上便衣,回到內(nèi)衙翻看過去的詩作。突然,一名小吏從外面闖進來稟報:“九江李太守派督郵張大人來縣巡察,請老爺趕快更衣迎接?!?/p>
“哪個張大人?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剛來彭澤縣不到三個月的陶縣令不解地問道。小吏解釋說:“那督郵張大人是我縣富豪,一向講究排場,眼下又是李太守的親信,在禮儀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對老爺?shù)那俺滩焕?。?/p>
生性耿介的陶潛本來已十分痛恨官場黑暗,想離開這個骯臟之地。現(xiàn)在聽說這個督郵就是本縣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馬得到太守寵愛,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還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這些,陶潛不禁長嘆一聲,憤然說道:“我不能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個低能無知的小兒彎腰行禮!”說罷,便取出知縣的印信交給小吏,說;“你把它交給督郵轉(zhuǎn)呈太守,就說我陶潛告病還鄉(xiāng),不當這個知縣了?!比缓笫帐靶醒b,昂然歸隱而去。
篇一:名人故事大全之的故事
20xx年,的父親毛順生要他去做生意,卻立志走出韶山?jīng)_繼續(xù)求學(xué)。經(jīng)過自己的力爭和親友,老師們的一致勸說,父親才答應(yīng)他的要求。在離家赴湘鄉(xiāng)縣立東山高等小學(xué)求學(xué)前夕,提筆寫了一首《贈父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這就是: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xué)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首詩是少年走出鄉(xiāng)關(guān),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
讀了關(guān)于的這個小故事,我真是佩服少年的遠大志向,正是因為他的遠大的抱負,所以后來才加入了共產(chǎn)黨,經(jīng)過革命斗爭,建立了新中國,成了新中國的領(lǐng)袖。我們也要學(xué)習(xí)這種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xué)習(xí),爭取長大成材,為建設(shè)我們的國家出力。
篇二:名人故事大全之孔子的故事
那是一個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說的是,孔子30歲時,已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但他并不自滿,仍覺得自己的學(xué)問并不淵博,于是,便從家鄉(xiāng)曲阜趕到了洛陽,去拜訪老子。一路上風(fēng)餐露宿,日夜兼程,但從未放棄,終于走到洛陽見到了期盼已久的老子,急忙拜他為師。老子見他很有誠意,便收他為徒,孔子也在老子身邊隨時請教。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受很深,孔子為了拜師,不遠千里,不辭辛苦,可見他毫不驕做傲自滿、孜孜不倦的求學(xué)態(tài)度,而老子呢,也為孔子的一片至誠之心所打動,傾囊相授,毫無保留,也為后人所樂道。
是啊,我們應(yīng)該象孔子那樣謙虛好學(xué),為了學(xué)習(xí)的知識,寧愿受苦受累也不在惜,只有這樣,才能在學(xué)業(yè)上取得豐碩的成果。
篇三:名人故事大全之卓別林的故事
卓別林小的時候,有一年圣誕節(jié)學(xué)校組織合唱團,卓別林卻落選了,他很沮喪。一天在班上,卓別林背誦了一段喜劇歌詞,博得了大家的喝彩。老師說:“雖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默的天分?!?/p>
后來,父親早逝,母親患上嚴重的精神病。為了生計,卓別林四處到劇院打聽,希望能演上一個角色。一天,倫敦一家劇院要上演一出戲,劇院老板答應(yīng)讓卓別林演一個孩子的角色。演出并不成功,《倫敦?zé)釒r報》在批評該劇的同時卻說:“幸而有一個角色彌補了該劇的缺點,那就是報童桑米。以前我們不曾聽說過這個孩子,但可以預(yù)見,在不久的將來定會看到他不凡的成就?!?/p>
后來,年輕的卓別林獲得了一個去美國演出的機會。不巧的是,這次演出沒有引起任何轟動,然而美國的《劇藝報》在談到卓別林時說:“那個劇團里至少有一個很能逗笑的英國人,他總有一天會讓美國人傾倒的?!?/p>
多年后,卓別林終于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shù)家。我想,除了天才與勤奮之外,他的成功與年輕時候?qū)捄竦纳鐣諊欠植婚_的。
對于一個人一生的成長來說,欣賞是另一種必要的陽光。這一縷纖細的陽光,能使將要跌入生活暗處的人,及時得到一絲光亮的指引,獲得前進的勇氣,看到走向成功的希望,從而最終引領(lǐng)他走到明媚的未來。而實際上,做到欣賞又是那么容易,只要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能有一句肯定的話就足夠了。
篇四:名人故事大全之卜勞恩的故事
933年,德國青年卜勞恩因發(fā)表了丑化希特勒的政治漫畫,被取消了創(chuàng)作資格。他找工作四處碰壁,只能借酒澆愁。那天,卜勞恩醉醺醺地回家,瞥見妻子正領(lǐng)著3歲的兒子在門口玩耍,忍不住嘟囔道:“沒一點正經(jīng)事的家伙!”便進屋去呼呼大睡了。
醒來已是次日晌午,卜勞恩習(xí)慣性地拿起筆,補寫昨天的
卜勞恩一驚,翻開自己的日記本:5月1日,該死的山姆,又在拉那把破提琴,真恨不得沖過去砸了它。
卜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一會兒,妻子抱著兒子回來,邊走邊說:“雖然咱家暫時沒面包,但是有這筐土豆,照樣可以做出豐盛美味的午餐?!辈穭诙骶従彽仄鹕?,想去迎,卻邁不開步。
那之后,卜勞恩就像變了個人,白天做鉗工,晚上則偷偷堅持畫漫畫,后來他在《柏林畫報》發(fā)表了以自己和兒子故事為原型的連環(huán)畫《父與子》,贏得了全球讀者的喜愛。其實,生活不會拋棄任何人,只要你能從內(nèi)心釋放出積極向上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