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清代李汝珍所作一部長篇神魔愛情小說。下面請看語文迷網(wǎng)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鏡花緣的好句加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鏡花緣好句加賞析
一、好句
1.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jié)有長青之草。
2.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風(fēng)到處游。
3.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4.寧可濕衣,不可亂步。
5.學(xué)問無大小,能者為尊。
6.天上枝枝,人間樹樹。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7.眾獸撤了多、林二人,都來保護狻猊。只聽呱刺刺、呱刺刺、……響亮連聲,黑煙亂冒,塵土飛空,滿山響聲不絕,四周煙霧迷漫。那個響聲,如雨點一般,滾將出來,把些怪獸打的尸橫遍地,四處奔逃,霎時無蹤。麒麟帶著眾獸,也都逃竄了。
8.只見狻猊喘息片時,將身立起,口中叫了兩聲。旁邊攛出一只野豬,扇著兩耳,一步三搖,倒象奉令
9.走了幾時,這日風(fēng)帆順利,舟行甚速。唐敖同林之洋立在柁樓,看多九公指撥眾人推柁。忽見前面似煙非煙,似霧非霧,有萬道青氣,直沖霄漢,煙霧中隱隱現(xiàn)出一座城池。
10.走了幾日,大家正在閑談,路過一個桑林,一望無際,內(nèi)有許多婦人,都生得妖艷異常。
二、好句賞析
1、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二回。這兩句大意是:人總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見其中的危害;魚總是只看見釣鉤上的食物,而看不見釣鉤。人世間許多事情都是利害相連,禍福相關(guān)的,而見利忘害,謀福忘禍,以致因利致害,求福得禍,這也是常見的現(xiàn)象,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這兩句以魚見食而忘鉤比喻人見利而忘害,非常生動恰當(dāng),也很有說服力,可用于感嘆某些人貪圖小利,忘記禍害,提醒人們警覺。
2、寧可濕衣,不可亂步。 鏡花緣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這兩句大意是:寧可把衣服弄濕了,也不可亂了步子。作者在原文中以此兩句形容一種“一步三搖,斯斯文文”的步態(tài),并認(rèn)為這種人“過于拘板”?,F(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人,辦起事來寧可遭受損失,也要死守舊的教條,不也一樣可笑嗎?這兩句可用于譏刺那些墨守成規(guī),不肯因情變通的人。
3、學(xué)問無大小,能者為尊。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大小:指年長年幼。這兩句大意是:學(xué)問不論年長年幼,應(yīng)該以某一方面擅長的人為師。該名句指出了一條正確的拜師求知之道。人的.才能不是以年齡的累積計算的,往往許多聰明早慧的人,學(xué)問反倒在自己的師長之上。所以,從師求教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應(yīng)該是“能”,即在某一方面確有其長。如果恥于向年輕后生學(xué)習(xí),把自己封閉在虛榮的小圈子里,要做到博學(xué)多能是十分困難的,該名句說理透徹,給人以啟迪,雖用語通俗。卻有格言之風(fēng)。
4、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jié)有長青之草。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四時:春、夏、秋,冬。八節(jié):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兩句大意是:一年四季都有花開不敗,四時八節(jié)總有綠草長青。此二句可從兩方面去理解:或者形容南方氣候炎熱,一年四季都有鮮花青草;或者說明大自然四季都有花草,不必傷春悲秋,徒增苦惱??捎脕硇稳菟募鹃L青的自然景色,表現(xiàn)一種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
5、盡人事,聽天命。
盡心盡力去做事,能否成功,還得聽自然規(guī)律的。人事: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規(guī)律。語出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盡人事以聽天命”“盡人事以聽天命”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基本同為一理。盡人事:可以理解為,盡一切人力所能為。聽天命:為此事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上天了,這里的上天是指,天時地利,萬事存在太多的變化和未知,沒有人能把控一切(規(guī)律),而人只能盡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鏡花緣好段摘抄
走了幾時,這日風(fēng)帆順利,舟行甚速。唐敖同林之洋立在柁樓,看多九公指撥眾人推柁。忽見前面似煙非煙,似霧非霧,有萬道青氣,直沖霄漢,煙霧中隱隱現(xiàn)出一座城池。
走了幾日,大家正在閑談,路過一個桑林,一望無際,內(nèi)有許多婦人,都生得妖艷異常。
眾獸撤了多、林二人,都來保護狻猊。只聽呱刺刺、呱刺刺、……響亮連聲,黑煙亂冒,塵土飛空,滿山響聲不絕,四周煙霧迷漫。那個響聲,如雨點一般,滾將出來,把些怪獸打的尸橫遍地,四處奔逃,霎時無蹤。麒麟帶著眾獸,也都逃竄了。
只見狻猊喘息片時,將身立起,口中叫了兩聲。旁邊攛出一只野豬,扇著兩耳,一步三搖,倒象奉令一般,走到跟前,將頭伸出,送到狻猊口邊;狻猊嗅了一嗅,吼了一聲,把嘴一張,咬下豬頭,隨將野豬吃入腹中。
只好疊著精神,穩(wěn)著步兒,探著腰見,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好容易走出城外,喜得人煙稀少,這才把腰伸了一伸,頸項搖了兩搖,噓了一口氣,略為松動松動。
正在談?wù)?,半空中倒象人喊馬嘶,鬧鬧吵吵。連忙出艙仰觀,只見無數(shù)大鳥,密密層層,飛向山中去了。
這日到了囗跂踵國。有幾個國人在海邊取魚。一個個身長八尺,身寬也是八尺,竟是一個方人。赤發(fā)蓬頭,兩只大腳,有一尺厚、二尺長,行動時以腳指行走,腳跟并不著地,一步三搖,斯斯文文,竟有“寧可濕衣,不可亂步”光景。唐敖因這方人過于拘板,無甚可觀,不曾上去。
為首一獸:渾身青黃,其體似囗[外鹿內(nèi)囷],其尾似牛,其足似馬,頭生一角。
隨將身邊帶著散碎銀子,送給魏紫櫻為脂粉之用。又囑魏武帶至魏思溫靈前,拈香下拜慟哭一場,辭別回船。
淑士國四時有不斷之齏,八節(jié)有長青之梅。齏菜多寡,雖不得而知,據(jù)這梅樹看來,果真不錯?!边^了梅林,到處皆是菜園,那些農(nóng)人,都是儒者打扮。走了多時,離關(guān)不遠(yuǎn),只見城門石壁上鐫著一副金字
三人聽了,忙躲桐林深處,細(xì)細(xì)偷看。原來是群野獸,從東奔來:為首其狀如虎,一身青毛,鉤爪鋸牙,弭耳昂鼻,目光加電,聲吼如雷;一條長尾,尾上茸毛,其大如斗;走到鳳凰所棲林內(nèi),吼了兩聲,帶著許多怪曾,渾身血跡,攛了進去。
人閑談,不知不覺,連飲數(shù)壺。老者也問問天朝光景,嘖嘖贊美。又說許多閑話。老者酒已夠了,意欲先走一步;唐敖見天色不早,算還酒帳,一同起身。老者立起,從身上取下一塊汗巾,鋪在桌上,把碟內(nèi)聽剩鹽豆之類,盡數(shù)包了,揣在懷中
近來讀‘道’為‘到’,以上聲讀作去聲,即如是非之‘是’古人讀作‘使’字,‘動’字讀作‘董’字,此類甚多,不能枚舉。
當(dāng)日我見古人書中,言長人身長一二十丈,以為必?zé)o這事,那知今日見的,竟有七八丈高,半空中晃晃蕩蕩,他的腳面比我們肚腹還高,令人望著好不害怕!
俺思忖多時,只得推辭俺要趲路,不能耽擱,再三支吾。偏偏這些刻簿鬼執(zhí)意不肯,務(wù)要聽聽口氣,才肯放走。
鏡花緣作者簡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清代小說家,字松石 ,江蘇海州(今屬連云港市)人。自小多才多藝,曾寫了一本音韻方面的書,名為《音鑒》??墒撬恢辈坏弥荆詈蠡耸畮啄甑臅r間,才寫成這本《鏡花緣》。
作者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在"白民國"裝腔作勢的學(xué)究先生,居然將《孟子》上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讀作"切吾切,以反人之切"。這樣的'不學(xué)無術(shù)之輩,又是視"一錢如命",盡想占便宜的唯利是圖者流。"淑士國"到處豎著"賢良方正"、"德行耆儒"、"聰明正直"等金匾,各色人等的衣著都是儒巾素服。他們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然而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酒足飯飽后連吃剩下的幾個鹽豆都揣到懷里,即使一根用過的禿牙杖也要放到袖子里。作品以內(nèi)外對照的手法揭露這些假斯文的酸腐氣,淋漓盡致地諷刺了儒林的丑態(tài)。
作者還以漫畫的手法,嘲諷和批判種種品質(zhì)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兩面國"的人天生兩面臉,對著人一張臉,背著人又是一張臉。即使對著人的那張臉也是變化無常,對"儒巾綢衫"者,便"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對破舊衣衫者,冷冷淡淡,話無半句。一旦人們揭開他的浩然巾,就露出一副猙獰的本相。"無腸國"里富翁刻薄腌□,用糞做飯供應(yīng)奴仆。"穿胸國"的人心又歪又。"翼民國"的人頭長五尺,都因好聽奉承而致。"結(jié)胸國"的人胸前高出一塊,只緣好吃懶做。"犬封國"的人長著狗頭。"豕喙國"的人長著一張豬嘴。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內(nèi)容簡介
在王母娘娘壽宴時,百花仙子得罪了嫦娥仙子,并對其立誓,若百花在不應(yīng)齊放時違令齊放,自愿墜入凡塵,受一世磨難。后心月狐奉玉帝詔下凡,臨行時,嫦娥告訴她,當(dāng)令百花齊放,以顯威名。于是,心月狐下界,轉(zhuǎn)世成為武家女兒,后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封才人。武則天廢唐改周時,一日,天降大雪,她因醉下詔百花盛開,不巧百花仙子出游,眾花神無從請示,又不敢違旨不尊,只得開花,因此違犯天條,被劾為“逞艷于非時之候,獻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于是玉帝就把百花仙子貶到人間。 [3]
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赴京趕考,中得探花。此時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有奸人陷害唐敖說他與徐敬業(yè)有結(jié)拜之交,被革去功名,降為秀才。唐敖對仕途感到灰心喪氣,便隨妻兄林之洋出海經(jīng)商、游歷。
他們路經(jīng)30多個國家,見識了各種奇人異事、奇風(fēng)異俗,并結(jié)識由十二名花仙轉(zhuǎn)世的女子,后唐敖入小蓬萊山求仙不返。在“君子國”商人收低價討好貨,國王嚴(yán)令禁止臣民獻珠寶,否則燒毀珠寶并治罪;“大人國”的腳下有云彩,好人腳下是彩云,壞人腳下是黑云,大官因腳下的云見不得人而以紅綾遮??;“女兒國”里林之洋被選為女王的“王妃”,他被迫像當(dāng)?shù)貗D人一般穿耳纏足;在“兩面國”里的人前后都長著臉,每個人都有兩個面孔,前面一張笑臉,后面浩然巾里藏著一張惡臉,這些人都虛偽狡詐;“無腸國”里的人都沒有心肝膽肺,他們都貪婪刻薄;“豕喙國”中的人都撒謊成性,只要一張嘴,就都是假話,沒有一句是真的;“跂踵國”的人僵化刻板。
他的女兒唐小山思念父親心切,逼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游歷各處仙境,來到小蓬萊,從樵夫那得到父親的信,讓她改名“閨臣”,去赴才女考試,考中后父女再相聚。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yīng)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y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xué)說藝,盡歡而散。
唐入小蓬萊山尋父不返。此時徐敬業(yè)、駱賓王等人的后代又起兵反周,攻破長安城外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關(guān),擁立中宗復(fù)位,武則天仍被尊為“大圣皇帝”,她又下詔,明年仍開女科,并命前科百名才女重赴“紅文宴”。
好詞精選:
(一)羞愧難言 突發(fā)奇想 不知羞恥 自鳴得意 得意忘形
(二)洋洋自得 暗自高興 自作聰明 無地自容 無中生有
(三)指手畫腳 南腔北調(diào) 躡手躡腳 抓耳撓腮 裝聾作啞
(四)忍俊不禁 嘟嘟囔囔 東張西望 屏聲斂氣 裝腔作勢
好句精選:
1、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jié)有長青之草。
2、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風(fēng)到處游。
3、天上枝枝,人間樹樹。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4、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5、寧可濕衣,不可亂步。
6、學(xué)問無大小,能者為尊。
7、走了幾時,這日風(fēng)帆順利,舟行甚速。唐敖同林之洋立在柁樓,看多九公指撥眾人推柁。忽見前面似煙非煙,似霧非霧,有萬道青氣,直沖霄漢,煙霧中隱隱現(xiàn)出一座城池。
8、走了幾日,大家正在閑談,路過一個桑林,一望無際,內(nèi)有許多婦人,都生得妖艷異常。
9、眾獸撤了多、林二人,都來保護狻猊。只聽呱刺刺、呱刺刺、……響亮連聲,黑煙亂冒,塵土飛空,滿山響聲不絕,四周煙霧迷漫。那個響聲,如雨點一般,滾將出來,把些怪獸打的尸橫遍地,四處奔逃,霎時無蹤。麒麟帶著眾獸,也都逃竄了。
10、只見狻猊喘息片時,將身立起,口中叫了兩聲。旁邊攛出一只野豬,扇著兩耳,一步三搖,倒象奉令一般,走到跟前,將頭伸出,送到狻猊口邊;狻猊嗅了一嗅,吼了一聲,把嘴一張,咬下豬頭,隨將野豬吃入腹中。
11、只好疊著精神,穩(wěn)著步兒,探著腰見,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好容易走出城外,喜得人煙稀少,這才把腰伸了一伸,頸項搖了兩搖,噓了一口氣,略為松動松動。
12、正在談?wù)摚肟罩械瓜笕撕榜R嘶,鬧鬧吵吵。連忙出艙仰觀,只見無數(shù)大鳥,密密層層,飛向山中去了。
13、這日到了囗跂踵國。有幾個國人在海邊取魚。一個個身長八尺,身寬也是八尺,竟是一個方人。赤發(fā)蓬頭,兩只大腳,有一尺厚、二尺長,行動時以腳指行走,腳跟并不著地,一步三搖,斯斯文文,竟有“寧可濕衣,不可亂步”光景。唐敖因這方人過于拘板,無甚可觀,不曾上去。
14、為首一獸:渾身青黃,其體似囗[外鹿內(nèi)囷],其尾似牛,其足似馬,頭生一角。
15、隨將身邊帶著散碎銀子,送給魏紫櫻為脂粉之用。又囑魏武帶至魏思溫靈前,拈香下拜慟哭一場,辭別回船。
16、淑士國四時有不斷之齏,八節(jié)有長青之梅。齏菜多寡,雖不得而知,據(jù)這梅樹看來,果真不錯。”過了梅林,到處皆是菜園,那些農(nóng)人,都是儒者打扮。走了多時,離關(guān)不遠(yuǎn),只見城門石壁上鐫著一副金字
17、三人聽了,忙躲桐林深處,細(xì)細(xì)偷看。原來是群野獸,從東奔來:為首其狀如虎,一身青毛,鉤爪鋸牙,弭耳昂鼻,目光加電,聲吼如雷;一條長尾,尾上茸毛,其大如斗;走到鳳凰所棲林內(nèi),吼了兩聲,帶著許多怪曾,渾身血跡,攛了進去。
18、人閑談,不知不覺,連飲數(shù)壺。老者也問問天朝光景,嘖嘖贊美。又說許多閑話。老者酒已夠了,意欲先走一步;唐敖見天色不早,算還酒帳,一同起身。老者立起,從身上取下一塊汗巾,鋪在桌上,把碟內(nèi)聽剩鹽豆之類,盡數(shù)包了,揣在懷中。
19、近來讀‘道’為‘到’,以上聲讀作去聲,即如是非之‘是’古人讀作‘使’字,‘動’字讀作‘董’字,此類甚多,不能枚舉。
當(dāng)日我見古人書中,言長人身長一二十丈,以為必?zé)o這事,那知今日見的,竟有七八丈高,半空中晃晃蕩蕩,他的腳面比我們肚腹還高,令人望著好不害怕!
20、俺思忖多時,只得推辭俺要趲路,不能耽擱,再三支吾。偏偏這些刻簿鬼執(zhí)意不肯,務(wù)要聽聽口氣,才肯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