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好“奶源”
我宣布語文家庭作業(yè)由學生自己從“補充習題”中任選4題完成,已經(jīng)掌握的學生可以不做,然后把做作業(yè)的時間用來看書,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等寫在本子上,記在心里,每天語文課前在全班交流。聽完我的話,孩子們一片歡騰。
第二天語文課,我剛進教室,只見他們每個人手中都高高地舉著一個本子,大喊:“老師,我抄了3首古詩!”“老師,我昨晚看了《歇后語大全》,我抄了好多!”“老師,我寫了20個成語!”……這樣的情景大大出乎我的預(yù)料,更讓我驚喜的是,我本打算找兩三個孩子上臺匯報,可是,看著他們爭先恐后的樣子,我決定這節(jié)課不上新課了,而是讓孩子們一一上臺展示。雖然他們的普通話還不標準,時常讀錯字音,會把句子讀破,摘抄的內(nèi)容也比較淺,但這讓我看到了希望——他們一定會愛上語文課,學好語文知識。
我告訴他們,從下節(jié)課起我們按座位順序進行展示,每天兩個人,每人兩三分鐘。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每天展示的內(nèi)容一定要精彩。要想讓別人覺得自己的內(nèi)容精彩,首先你自己必須覺得你摘抄的內(nèi)容會讓別人感興趣。那么,這就要求我們每天在讀書時用心讀,哪些內(nèi)容讓你興奮,這就說明你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東西了,這時你就可以把它摘抄下來,還要認真讀、反復(fù)讀,爭取不看筆記本就能很流利地表達出來。
果然,陸曉雯和魏浩天讓我和全班的孩子為之一振。陸曉雯流利地為大家講了一則寓言故事《鄭人買履》,后來還向大家介紹了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而魏浩天更讓我驚嘆,他居然完整地背誦了岳飛的詞作《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我問他:“你以前就會背嗎?”他說:“我家有一把扇子,背面就是這首詞,因為有很多繁體字,我不認識也不會背。但是,我想我們班同學一定沒聽過這首詞,于是我就上網(wǎng)查了,并抄下來背。”“這么長的一大段話,你是怎么背下來的?”我追問。他說:“我昨天晚上背到11點,今天早上6點多我就起來背了,早讀課我又背了幾遍?!甭犕晁幕卮?,我?guī)ь^為他鼓掌,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好的開端,會帶來好的過程和結(jié)果。在這兩個孩子精彩表現(xiàn)的感染下,每天語文課前的.五分鐘成了孩子們展示、分享、體驗成功和快樂的時刻。
二、“奶酪計劃”得堅持
一天,因為學校臨時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我上課遲到了幾分鐘,一路小跑沖向教室。我本以為教室會亂成一團,沒想到“奶酪計劃”正常進行,原來班長楊茜主持了“奶酪計劃”。于是,從那天以后,“奶酪計劃”被我完完全全地交給了孩子們。主持人和發(fā)言人,在班干部討論的基礎(chǔ)上全由他們自己決定。不僅如此,他們還制作了一個表格,每天誰主持、誰主講一目了然,而且時間準備充分,大大提高了學生發(fā)言的質(zhì)量。
2013年4月22日,第一節(jié)課是語文課。主持人肖雅軒面帶笑容走上講臺:“今天上臺發(fā)言的同學是李長青,他發(fā)言的主題是‘歇后語故事’,大家掌聲歡迎?!崩铋L青的父母離婚了,他爸爸在附近的工廠上班,晚上經(jīng)常加班,由于害怕,他經(jīng)常在睡覺前打開電視看著看著就睡著了,讓人憐憫。但這個孩子樂觀、機靈,喜歡看漫畫書和趣味性很強的書籍,“歇后語故事”的發(fā)言主題正好切合他的閱讀興趣。平日里一向嬉皮笑臉的小家伙今天居然滿臉嚴肅地走上講臺:“各位同學,今天我想換一個主題,我想向大家發(fā)布一則新聞。就在今天,也就是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了7.0級的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發(fā)言結(jié)束,我提議全班同學為地震中的死難同胞默哀。一周后,全體師生在學校操場集會向災(zāi)區(qū)捐款,在主席臺上宣讀《倡議書》的孩子就是李長青。
從那以后,我們的“奶酪計劃”不再局限于好句好段、古詩、故事了,有了許多新的形式和內(nèi)容。我和孩子們還給它們?nèi)×撕寐牭拿郑骸靶侣劙l(fā)布會”(介紹國內(nèi)外新聞)、國學講堂(講解《三字經(jīng)》、《
三、分享“奶酪”
我們班的這個活動傳到了相鄰的幾個班級,我在語文教研活動中推廣了這個活動。如今,學校的所有班級都加入了“奶酪計劃”,不僅是語文學科,數(shù)學、英語學科也在別開生面地開展著這項活動。今年,我又帶了一個三年級的班級,我想,他們一定需要這樣一份營養(yǎng)豐富的“奶酪”。也許我還可以這樣:將每個孩子每天在語文課前說的每一句話都記錄下來,并整理、歸類,讓它變成一本書,將來作為禮物送給他們,并告訴他們,這里記錄著他們成長的腳印,記錄著他們快樂的童年。
苦者找和尚解惑??嗾哒f:“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說:“沒有什么東西是放不下的?!笨嗾哒f:“有些事和有些人我偏偏就放不下。”和尚讓他拿著一個茶杯,然后往里面倒熱水,一直到水溢出來,苦者被燙,松開了手。和尚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放不下的,痛了,自己就會放下了。”
心懷夢想當然是好事。可是,當我們清楚的認識到?jīng)]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時,不如轉(zhuǎn)身選擇更切合實際的目標。人生,需要腳踏實地,不需要空洞的虛無縹緲所謂夢想。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未必不是一種快樂。我們追求任何夢想,最終不過是追求幸福,不要因為那些遙遠的夢,破壞和丟棄自己所擁有的幸福。
因為有你,我認真過,我改變過,我努力過,我悲傷過。我傻,為你傻;我痛,為你痛;深夜里,你是我一種慣性的回憶。我不想再為過去而掙扎,我不想再為過去而努力,我不想再為思念而牽掛……可這些都只是不想,我,做不到。
暗戀是一種幸福的寂寞。我微笑的,我相信的,我快樂的,我期待的,我失落的,我在意的,我不甘心的,我不放棄的,我無法防備的,我胡思亂想的,我情不自禁的。我突然覺得,這就是我喜歡的、這就是我愛的,什么時候都不會說改變。我喜歡你,是多么顯而易見的事情,卻只有你不知道。
You don't need strength to let go of something. What you really need is understanding.放棄并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你真正需要的是把事情看通透了。
我愿轉(zhuǎn)世為青鳥,傳說它可以使愛延續(xù),我會在空中注視著你,回想你我點點滴滴。淚水,輕輕的落下,在你的天空鐫刻著誓言。為你流下傷情的淚水,因為三世的輪回終究只是個夢。
一個女人最終想要尋覓的,只不過是一個寬容的懷抱,有著自己在里面任性蠻纏。失戀,是令女人迅速自我成長的唯一途徑。等到哪天,不再癡纏,不再耍賴,不再喜怒無常,那也就不再愛了。有些人,明明知道愛上會受傷,偏偏要愛。我們一直如此,一邊深情,一邊殘忍。那些風月,僅僅只是風月,如此而已。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不可能再有一個童年;不可能再有一個初中;不可能再有一個初戀;不可能再有從前的快樂、幸福、悲傷、痛苦。 昨天,前一秒,通通都不可能再回去。 生命原來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絕版電影!
即便你的號碼還在我的通訊錄中,不出意外的話,我們不會再有交集了吧,反正,你不會再主動打電話給我,也不會再主動給我發(fā)條短信,我們,或許只能這樣了吧。所有的交集到此為止,剩下的就只是漸行漸遠的交叉線。我們,只能是這樣了。
以為蒙上了眼睛,就可以看不見這個世界;以為捂住了耳朵,就可以聽不到所有的煩惱;以為腳步停了下來,心就可以不再遠行;以為我需要的愛情,只是一個擁抱。 最后我才發(fā)現(xiàn),愛一個人是貪心的,我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擁抱,而是一顆只愛我的心……
一個人的后半生是由習慣組成的,而這些習慣卻是在前半生養(yǎng)成的。好的習慣讓你平順一生,快樂一生,壞的習慣讓你坎坷一生,痛苦一生。
或許有天,你會發(fā)現(xiàn)..你懷念的 不過是一個曾經(jīng),而你愛著的 也不過是活在曾經(jīng)的那個人。一切已是物是人非了,一切都回不去了,你還不懂嗎?
想他的時候,就想想他的好、他的笑,記得曾經(jīng)愛過一個人。別去管最后是誰開始了背叛,開心過就好。分手了就做回自己。一個人的世界同樣有月升月落,也有美麗的瞬間。把他歸為記憶。
成熟就是,不再任性,不再意氣用事,就是為了顧全,委屈自己。成熟就是違背自己的意愿做很多自己極其不想做的事,不愿做的事。成熟就是把怨恨化做笑臉,把哀傷凝成嫵媚。對于別人來說,成熟的人,是可敬的。對于自己來說,成熟則是可悲的。你希望自己成熟嗎?
許多事情,總是在經(jīng)歷過以后才會懂得。一如感情,痛過了,才會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傻過了,才會懂得適時的堅持與放棄,在得到與失去中我們慢慢地認識自己。其實,生活并不需要這些無謂的執(zhí)著,沒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學會放棄,生活會更容易。
A good laugh and a long sleep are the best cures in the book. 書里說有兩樣東西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一個是開心的笑容,一個是睡個飽覺。
1、勤奮是我們從小就懂得的美德。小學時,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勤奮,要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了中學,老師督促我們要勤奮,要我們?nèi)崿F(xiàn)自己的理想。當我們成人后,我們會自覺的去勤奮,去親手描繪出我們未來美好的藍圖。 勤奮,它做起來似乎很難,因為他要你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努力。而要勤奮又是十分的(地)容易,因為你只要珍惜從你身邊流過的美一秒。
2、勤奮,它做起來似乎很難,因為他要你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努力。而要勤奮又是十分的容易,因為你只要珍惜從你身邊流過的美一秒。
3、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計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 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礙,讀書則可使人 順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shù)學,因演題需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因為這些人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 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
4、斯蒂芬·金的經(jīng)歷十分坎坷,曾經(jīng)潦倒得連電話費都交不起。后來,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整天約稿不斷,常常是一部小說還在他的大腦中儲存著,出版社高額的訂金就支付給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級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奮的創(chuàng)作之中度過的。
5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訣很簡單,只是兩個字:勤奮。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時間。這三天是生日、圣誕節(jié)、國慶節(jié)。勤奮給他帶來的好處是永不枯竭的靈感。
6、學習不可過快,學的快,忘的也快,前面所說“溫故知新”就是為了鞏固學過的`東西,如果學完一個知識便立即跳到另一個知識的學習當中,而不再復(fù)習,那也是得不 償失的,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用“拔苗助長”這個成語來形容。所以,坐以待斃和拔苗助長都不是好的學習方法,前者懶于奮斗,后者則急于求成,這在學習過程遇 到困難時都不是好的狀態(tài),是我們必須避免的。
7、學 習的目的是為了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并不是違背基本原理,違背科學的臆造。學以致用講的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善于思考,鍛煉思維,準確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以 切合實際的方式方法,解決存在的問題。我們還要開拓思路,創(chuàng)造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學會在多種方案面前選優(yōu)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有廣博的知識,形成跨學 科、跨部門的復(fù)合型人才,我們才能在錯綜復(fù)雜的事物面前從容應(yīng)對,穩(wěn)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