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貝多芬摘抄(1)
“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傳》的最后一段,是這一部分的總結(jié)。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最杰出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zhì)。
名人傳貝多芬摘抄(2)
“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名人傳貝多芬摘抄(3)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侮辱。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名人傳貝多芬摘抄(4)
一八一年時,他熱情的對象是朱麗埃塔·古西雅迪,為他題贈那著名的作品《月光奏鳴曲》(一八二),而知名于世的'。他寫信給韋格勒說:“現(xiàn)在我生活比較甜美,和人家來往也較多了些……這變化是一個親愛的姑娘的魅力促成的;她愛我,我也愛她。這是兩年來我初次遇到的幸運的日子。”可是他為此付了很高的代價。第一,這段愛情使他格外感到自己的殘疾,境況的艱難,使他無法娶他所愛的人。其次,朱麗埃塔·古西雅迪是風騷的,稚氣的,自私的,使貝多芬苦惱;一八三年十一月,她嫁了加倫貝格伯爵。隨后她還利用貝多芬以前的情愛,要他幫助她的丈夫。貝多芬立刻答應了。他在一八二一年和申德勒會見時在談話手冊上寫道:“他是我的敵人,所以我更要盡力幫助他?!钡蛑撇黄鹚!八骄S也納來找我,一邊哭著,但是我瞧不起她。”——這樣的熱情是摧殘心靈的;而像貝多芬那樣,心靈已因疾病而變得虛弱的時候,狂亂的情緒更有把它完全毀滅的危險。
“我的體力和智力突飛猛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過才開始。我窺見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標,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噢!如果我擺脫了這疾病,我將擁抱世界!……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一八六年五月,他和特雷澤.特.布倫瑞克訂了婚。這一年所寫的《第四交響曲》,是一朵精純的花,蘊藏著他一生比較平靜的日子的香味。他在筆記上又寫著:“屈服,深深地向你的運命屈服:你不復能為你自己而存在,只能為著旁人而存在;為你,只在你的藝術里才有幸福。噢,上帝!給我勇氣讓我征服我自己!”愛情把他遺棄了。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著作《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和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艱苦而又光輝的一生,我們看看下面的名人傳關于貝多芬摘抄吧!
名人傳關于貝多芬摘抄
1770年一個寒冬的午夜,生活在萊茵街波恩巷的貝多芬家依然燈火通明。一位面色蒼白的少婦正躺在小閣樓里的一張床上精疲力竭地喘息著,淌滿汗水的面頰上浮現(xiàn)出極其痛苦的神情。4個小時過去了,她孕育的那個小生命還是遲遲不肯來到人世,又熬過了艱難的一個小時,突然,一個嬰兒強有力的哭聲劃破了寂靜的黑夜,一個小生命誕生了!這就是與祖父同名的路德維?!し丁へ惗喾摇粋€世界級的音樂大師。
貝多芬的父親約翰·范·貝多芬是一位遠近馳名的高音歌手,后來當上了俸祿非常優(yōu)厚的宮廷樂師。與此同時,他還擔任家庭教師,為波恩城里的一些富家子弟教授唱歌和鋼琴。后來,他和一位正在孀居的年輕婦女瑪麗婭·瑪格達蕾娜·克維利希結(jié)了婚。
婚后,約翰嗜酒如命,常常徹夜不歸,可是小貝多芬的出世卻給約翰一家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沉浸在為人父母喜悅之中的約翰夫婦不禁端詳起兒子的小模樣來。只見他們的兒子生得結(jié)結(jié)實實,高高的額頭閃著智慧的光澤,烏黑的頭發(fā)異常濃密。兩只灰藍色的大眼睛里閃著非凡的光彩。約翰越看越感到驚訝,他禁不住對妻子說,這孩子相貌不凡,將來長大了,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天才。
約翰一邊預言著兒子的未來,一邊對妻子說,他再也不喝酒了,他要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好父親。
聽著丈夫這近乎懇求的話語,瑪麗婭感動地點了點頭,心中默默祈禱他這回是真的能改酗酒的惡習。
早晨耀眼的陽光照在這座白雪皚皚的波恩城,也照在了這座剛剛誕生了新生命的小閣樓,并為它帶來了融融暖意。
一陣敲門聲,打斷了約翰夫妻的談話,約翰連忙打開門,進來的是他的父親——宮廷樂隊的指揮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先生。這位身材不算太高,但體格健壯,有著一雙充滿生氣的眼睛的老藝術家,在萊茵街乃至波恩城都十分受人尊敬。
聽說自己得了個大胖孫子,一大早,路德維希便興沖沖地來到了兒子的家。
約翰把父親領到了搖籃旁,老路德維希終于看見了躺在里面的孫子。只見他紅潤的小指頭在微微地顫動著,小嘴在慢慢地蠕動著。望著睡夢中的小孫子,老路德維希不禁喜形于色,久久地望著這個嬰孩,舍不得離開搖籃邊。
他這會兒興奮得舞動雙臂,這股勁兒比指揮了一首振奮人心的樂曲更讓他激動。
時光荏苒,半年過去了。波恩終于熬過了漫長的嚴冬,生機盎然的春天再次降臨人間。小草探出頭來,枝葉悄悄地舒展開來,散發(fā)出幽幽的清香。布谷鳥在毛樟樹枝頭飛來飛去,用它那圓潤、甜蜜、動人心弦的鳴叫來抒發(fā)自己愉悅的心情。然而,約翰一家并不是由于春天的來到喚醒了對生活的希望;而是由于小貝多芬的出世。
約翰從此戒酒了,因為做了父親后,他感到身上有一種神圣的家庭義務,作為宮廷樂隊的樂師和波恩城里非常出色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演出十分頻繁,但他注重從小培養(yǎng)兒子的樂感。
貝多芬的祖父是宮廷樂隊的指揮,小貝多芬從小就立志要像祖父那樣成為音樂家,但是祖父的逝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的命運。
1774年4月7日,貝多芬的弟弟卡斯帕·安東·卡爾·貝多芬出生了。多了一個弟弟,貝多芬感到家里熱鬧多了。
小貝多芬才只有5歲,卻經(jīng)常遭到父親的鞭打,父親總是非常嚴厲地逼迫他苦練鋼琴。
其實,就在貝多芬睜大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環(huán)視面前的世界之時,一個響亮的名字已經(jīng)傳遍了整個歐洲,他就是非凡的音樂“神童”莫扎特。這位比貝多芬僅僅大14歲的神童,5歲就能作曲,6歲時便以其出色的鋼琴演奏令慕尼黑和維也納的皇親國戚們目瞪口呆。此時,這位天之驕子正在他父親列奧波德·莫扎特的帶領下,巡回演出,不僅贏得了鮮花和掌聲,而且還賺得了可觀的鈔票。
在約翰心中,貝多芬的未來就應該像莫扎特那樣。他希望兒子來繼承家族的事業(yè)與榮譽,更期盼兒子能一舉成名,改變家里較為困窘的處境。
為了讓兒子能成為名揚四海的音樂大師,約翰還真是費了不少心血。早在兒子蹣跚學步時,約翰就經(jīng)常把他抱在膝頭,讓他用纖細的小手指在鋼琴上學彈一些簡單的旋律。不久之后,在約翰的督促下,小貝多芬又開始學拉小提琴和彈鋼琴。
父親望子成龍,這可累壞了小貝多芬。每天他都要和父親走過半個波恩城,到父親的酒友家里去,因為這位先生家里有一架音調(diào)很準的鋼琴。
小貝多芬繼承了他祖父與父親兩代的音樂血統(tǒng),非常喜愛音樂。
他父親有時在家里彈著鋼琴,唱著歌的時候,此時不管他在做什么,都會放下來飛奔過去聽父親彈琴和唱歌。
盡管小貝多芬還只是5歲的孩子,可是卻表現(xiàn)出一副認真的神情。
可是自從他開始學習鋼琴起,只要是約翰在家的時候,他就連1分鐘的空兒也沒有了。
只要稍微彈錯了一點,或者累得想打瞌睡的時候,約翰就毫不寬容地舉起鞭子來,痛打兒子一頓。
每天的練習,并不是一個鐘頭或兩個鐘頭而已,有時甚至持續(xù)一整夜。
盡管小貝多芬十分喜歡音樂,可還是忍受不了他父親這種近乎殘酷的訓練方法,有時就哭著反抗。
經(jīng)他媽媽一番柔聲細語地安慰,小貝多芬往往一面哭,一面點著頭,又坐到鋼琴旁邊去繼續(xù)練習。
和同時代地位相當?shù)钠渌泻⑾啾龋惗喾宜艿脑缙诮逃悴簧虾?,但也不算太差。這要歸功于約翰的努力。同時,歷史應當原諒約翰的某些短處,因為不管怎么說,當潛藏在兒子身上的天資一顯露,他便早早覺察到了。他竭盡自己的全力,嚴格地向小貝多芬傳授音樂基礎知識。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小貝多芬,約翰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為兒子選購了一架鋼琴。當這部昂貴高級的樂器被人抬進家里的時候,瑪麗婭和兒子小貝多芬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的確,在當時,波恩城里能夠買得起鋼琴的人家,是屈指可數(shù)的。然而,為了兒子的未來,約翰幾乎是傾家蕩產(chǎn)買下了這架鋼琴,這對一個俸祿一般的宮廷歌手來說,實屬不易。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小貝多芬好像懂事了許多,每天都要坐在椅子上,在約翰的指導下練琴,年復一年。
1776年10月1日,貝多芬的二弟尼古拉斯·約翰·貝多芬出生了。也就在這一年,貝多芬上學了。他非常喜歡學校開設的功課:音樂、拉丁文、算術……尤其是音樂課,勤奮的他,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天賦和才華,引發(fā)了音樂老師的好奇與偏愛。
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貝多芬的演奏水平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一些難度較高的古典曲譜,他不僅能彈得流暢自如,而且還能彈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童年的生活對貝多芬來說,顯得歡樂不足而沉重有余。這種有些扭曲的家庭教育,又養(yǎng)成了他早熟、愛捉弄人和孤僻的古怪性格。
童年的貝多芬,除了祖父之外,還很喜歡媽媽。
媽媽的溫柔與呵護是小貝多芬生活中的一縷陽光,照亮了因父親苛刻教育而變得有些冰冷的心,使小貝多芬擁有了不少的歡樂。
瑪麗婭也非常喜歡這個聰明而有些孤僻的孩子。丈夫的冷漠,生活的困苦,日常家務的勞累讓她感到壓力重重,不堪重負。有了小貝多芬的陪伴,瑪麗婭才意識到生活并非對她太過殘酷??梢哉f,兒子的成長與進步是瑪麗婭的惟一慰藉。
大自然是小貝多芬的至愛,他常常和小朋友們一起到森林里玩,尋找森林的居民——松鼠、野兔和小鳥。
小貝多芬也常常和媽媽一起散步,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一天傍晚,母子倆手牽著手,漫步在萊茵河畔。落日的余暉撒滿了水面,使萊茵河水也染上了一層金色。望著一艘艘遠去的輪船,小貝多芬想如果有一天也能夠登上那樣的大船,到遠方的城市里去開演奏會,那就再好不過了!
那遠方的都市——維也納!音樂之都維也納!
這孩子的神情,也立刻興奮起來。
一個非常新鮮幽麗的清晨,陽光給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色,空氣是清冷而甜蜜的。波恩巷里此刻正彌漫著一股潮乎乎的水氣,樹影子漸漸淡了,星斗漸漸少了,天空也顯得逐漸升高了。
約翰告訴小貝多芬,選帝侯王爺星期天想聽一場戲,他在劇中演一個主要角色,如果小貝多芬好好練琴,就讓媽媽帶著他去聽。
孩子聽到這些話,以為自己聽錯了。不過,他的興奮情緒實在無法掩飾。去選帝侯宮廷聽戲!終于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小貝多芬不禁手舞足蹈起來。他從來沒有這樣開心過。
約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小貝多芬見到了大劇院金碧輝煌的大廳,見到了一排排紅色天鵝絨椅子,見到了貴族老爺和梳妝打扮得讓人驚訝的貴婦們,尤其是,他頭一次聽到了一支完整的樂隊奏出的音響,神奇的樂音。他看見父親在臺上做著夸張的動作,唱著悅耳動聽的歌兒。
這天晚上,他上床睡覺的時候,腦子里還是一片喝彩聲。睡著以后,他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個穿號衣的人,舞著手中的指揮棒,似乎把自然界的所有元素都釋放出來,似乎內(nèi)心所有的熱情都噴涌出來。
童年的貝多芬,盡管有些憂郁,但他那純真、頑皮的天性并沒有因此而被埋沒。他立志長大后去音樂之都維也納闖蕩。
大自然是美的,小貝多芬的心靈在大自然中受到了一種純潔的洗練。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是優(yōu)美的樂章,與大自然的接觸陶冶了小貝多芬的情趣,潤澤了他的心靈,在未來的藝術生涯中,他將這些天籟之音,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兩位恩師
生活的無奈使約翰又揀起了酒瓶子,脾氣越來越壞。盡管如此,約翰還是沒有忘記父親的職責,認真教育下一代,把兒子培養(yǎng)成才。
午夜時分,波恩城也慢慢地睡著了。在昏暗的街道上。約翰和他的酒友皮艾弗爾先生并肩走著,他們步履蹣跚。約翰的這位酒友皮艾弗爾先生可不是個一般的酒徒,他是一位不錯的男高音,彈得一手好鋼琴,而且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雙簧管演奏家。約翰把他請到家里,是請他來教授貝多芬鋼琴課的。約翰心里明白,憑著自己的能力,是沒法再教兒子了。
這時,小貝多芬已經(jīng)9歲了。以前父親要他整夜彈鋼琴,他經(jīng)常吵著哭著大發(fā)脾氣。現(xiàn)在,他的脾氣已經(jīng)好得多了。而且皮艾弗爾的本領的確比爸爸高明幾倍,又肯耐心地教他。所以,這時,他倒覺得比從前快樂些。
更重要的是,皮艾弗爾不會像父親那樣拿鞭子打他。
在小貝多芬看來,成為一個音樂家,無非是讓媽媽過得好一些。
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學習彈鋼琴了。
皮艾弗爾先生在音樂方面的天分的確出眾。然而還不到一年,他就離開波恩,又開始了他的飄泊生活。
小貝多芬沒忘記過這個流浪的老師。當皮艾弗爾先生風燭殘年,身陷困境時,小貝多芬得知后,送錢、送物,來報答他的恩德。
1778年3月初,光禿禿的樹木雖然還在寒風中抖動,但是熱愛大自然的人們,能看到春天正悄悄地向人間走來。
在這一段時期,除了皮艾弗爾先生以外,先后指導過貝多芬音樂的還有海恩瑞希·范·伊登、弗朗茲·喬治·洛凡蒂、威里巴德·柯赫赫等人。這些老師走馬燈似的在貝多芬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每個老師都認為貝多芬是個天才,可是人人都覺得力不從心。直到有這么一天……
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黃昏了,放學歸來的貝多芬剛踏進家門,就看見有一位風流倜儻的紳士正在同父親聊天。他是內(nèi)弗,格羅斯曼——赫爾默恩協(xié)會樂隊的指揮。雖然還不過30歲,可是,在指揮歌劇方面,不論是在萊比錫還是在德勒斯登,人人都知道他是位指揮好手。不止這些,他還會作曲。他早已出版了24支奏鳴曲、歌曲及頌歌等好多作品。
內(nèi)弗是一個非常嚴厲的老師。盡管小貝多芬已經(jīng)累得精疲力竭,但是,如果發(fā)現(xiàn)一點不滿意的地方,他就要嚴厲地訓斥一番。
在小貝多芬學習通奏低音、鋼琴演奏的同時,內(nèi)弗開始將樂理知識排入了貝多芬的`課程表。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音樂是通過聲音塑造的形象,是表達人類思想感情的一種形式。真正的音樂能表達文字所不能表達的內(nèi)容。在音樂面前,文字可以說只是一種可憐而貧乏的工具,它是出于人們相互理解和共同需要而產(chǎn)生的。可音樂呢,僅僅幾個音節(jié),幾個短短的聲響,就能使人們震驚、感傷、舒暢、激動。人類內(nèi)心里每一種微妙的情感,它都能生動地展現(xiàn)、表達出來。
內(nèi)弗先生這些深入淺出的講解,是小貝多芬從未聽過的。他開始被內(nèi)弗先生那淵博的學識、親切的談吐和閃光的人格力量所傾倒。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內(nèi)弗先生成了貝多芬最盼望見到的人。
從這以后,小貝多芬和內(nèi)弗變成了忘年交,并把他當作自己的良師益友。因為內(nèi)弗不僅是在培養(yǎng)一個音樂家,更沒有忘記他是在培養(yǎng)一個人。
時光就在彈奏琴弦的指尖上慢慢流過,貝多芬已經(jīng)跟隨內(nèi)弗先生學習了半年有余。憑著一股執(zhí)著的韌勁,他的鋼琴演奏技巧和樂理知識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同時,在內(nèi)弗先生的指導下,貝多芬開始了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
在內(nèi)弗先生的鼓勵下,貝多芬開始演奏自己的作品,十分投入。
聽完了樂曲,內(nèi)弗先生點了點頭。
“孩子,你真的很有天賦,但你如果想成為一個能夠流傳千古的作曲家,你就不該這樣寫?!?/p>
然后內(nèi)弗先生說,一個真正的作曲家,應該是能夠肩負起歷史使命的人。用自己的筆,在樂譜上點燃人類的激情。如果一個作曲家留給后人的全部都是哀傷的音符,那么未來還有什么希望?
經(jīng)過內(nèi)弗先生的指點,貝多芬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東西。他深深明白了:一個真正的作曲大師不應被個人微不足道的命運所左右,而要有不向風吹雨打和饑寒交迫的生活低頭的氣魄,要學會去忍受生活的種種磨難和艱辛,以自己頑強的毅力和堅韌的意志去開啟蘊含著偉大奧妙的音樂寶庫之門。
貝多芬三下五除二地將那樂譜撕得粉碎,將碎片拋入了熊熊燃燒的爐火之中。他覺得這曲子空洞無物,太過灰暗,不能給人以勇氣,更不能點燃人們對生活的熱望。所以一定要重新譜寫。
小貝多芬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內(nèi)弗先生。對于他來說,內(nèi)弗先生不僅是他的良師益友,更是他的一顆福星。在內(nèi)弗的精心培育之下,貝多芬得到了良好地引導,并且極大地發(fā)揮著自身蘊藏的潛能。
1783年,貝多芬的處女作在內(nèi)弗的大力推薦下出版了,這是根據(jù)德雷斯勒的一首進行曲改編的鋼琴變奏曲。這部作品部分顯露了少年貝多芬在鋼琴方面的技巧。
正當貝多芬躊躇滿志之時,他的家境卻一天不如一天。在卡爾和約翰之后,母親瑪麗婭又生下了一男一女。但不幸的是,這兩個小生命都夭折了。這使得母親在精神和身體上遭到了雙重的打擊。她病倒了,作為家中的長子,那繁重的家務理所應當?shù)芈涞搅怂募珙^。他每天都忙于做飯、洗衣、照顧兩個頑皮的小弟弟。這從早到晚的忙碌,讓他根本沒有精力再去練琴。
—0—內(nèi)弗先生了解到他家的情形之后,就出去替他四處奔走。在先生的努力之下,貝多芬當上了宮廷禮拜堂的風琴手,每個月的薪水是150古爾甸。
逐漸明亮的天空,萬里無云。太陽如同一個大紅的圓球,給大地萬物投射下嚴酷而長長的影子。隨著它的不斷升高,這些影子越來越短。波恩城依然矗立在這里,如同一只雜色的貝殼,吮吸著人們的光線。
也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波恩巷里的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了一位身材短小粗壯、面孔黝黑的少年。每天他腋下總是夾著一頂折疊式禮帽,身著墨綠色燕尾服,外罩白綢馬甲,下穿綠色短褲,白色長筒襪,足登帶黑色活結(jié)兒的鞋,腰系銀色佩帶,上面掛著把稍微嫌長的佩劍,匆匆忙忙地離開廣場附近那又臟又亂的小巷,滿懷夢想與希翼而又略帶靦腆地從工兵身邊走過,踏入那座豪華的宮殿之中。
貝多芬步入這華麗的大廳。大廳里,12盞冠狀吊燈照得人眼花繚亂,身著盛裝的上流貴族們正在等候著音樂會的開場。
經(jīng)驗是最好的導師。在裝飾著哥白林珍貴雙面掛毯的宮廷教堂里,貝多芬是管風琴師,在閃耀著藍綠金光的劇院里,他又變成了羽管鍵琴師。在這一時期,貝多芬接觸到了巴黎、維也納、曼海姆等各個流派作曲家的大量作品。這些作品在這個思維活躍的少年心田里播下了一顆顆珍貴的種子,后來終于開出了一朵朵瑰麗的藝術之花。
這樣,貝多芬就有了相當于他父親月薪半數(shù)的收入。這筆收入,對于這個陷入困窘的家庭來說,有著很大的幫助。
由于貝多芬有了固定而豐厚的收入,使得這個破敗、冷清的家庭又恢復了生氣。每當夜晚來臨之時,歡笑聲、優(yōu)美的琴聲和優(yōu)雅的歌聲又能飛出小閣樓,給左鄰右舍帶來歡樂。
父親約翰在酒館里逢人就滔滔不絕地吹噓一番,說他的兒子如何有出息,能掙150古爾甸。兒子能取得如此成功,全是出自他的諄諄教誨,所謂“虎父無犬子嘛”。
感恩節(jié)的前一天,貝多芬第一次領了自己的月薪150古爾甸。在排練完奇馬羅薩的歌劇《伯爵的詭秘》之后,這位神采飛揚的少年帶著自己的收入急奔回家。
望著桌上這些閃閃發(fā)光的金幣,貝多芬一家興奮不已。病中的瑪麗婭從床上掙扎起來,望著心愛的兒子,禁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也許她自己也不清楚是喜還是悲。
感恩節(jié)過后就是圣誕節(jié)。過節(jié)這天,貝多芬一家團坐在一起,歡度一個最快樂的圣誕節(jié)日。圣誕之夜越來越深了,小閣樓上的歡樂氣氛卻越來越濃。望著從來沒這樣開心過的父母,貝多芬第一次感到了他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過完復活節(jié)的第二天,貝多芬在潘格拉的引領下去白朗寧家擔任家庭教師,他的學生是白朗寧惟一的小姐愛列奧諾萊·白莉奇蒂,自從貝多芬應聘到這兒以后,每天都按時來到琴房,一坐到琴房,就立即給愛列奧諾萊上課。他講課一絲不茍,決不因與小姐一家親如一家人而有任何客氣之意,該表揚時態(tài)度又極其真誠。在貝多芬和愛列奧諾萊的共同努力下,才1個多月的時間,就能夠自如地彈奏巴赫、莫扎特的曲子了。她以驚人的速度,在貝多芬引導的音樂之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著。
盡管貝多芬是音樂天才。可是,在其他藝術方面,沒有絲毫素養(yǎng)的貝多芬,在與白朗寧談天說地的閑聊中,才開始注意起文學來。
盡管貝多芬把每月賺到的薪水都如數(shù)交給母親,可是仍不夠用。母親的病,經(jīng)過一再治療,仍不見好轉(zhuǎn)。父親的酒癮越來越大,每天晚上通宵達旦地泡在酒吧里。他不好意思向兒子張口要錢換酒喝,卻開始變賣家里的東西,以至于無法再找到東西變賣時,失去了理智的父親竟把那架心愛的鋼琴也換作了買酒錢。當貝多芬發(fā)現(xiàn)鋼琴已經(jīng)不見了的時候,他抱著母親痛哭不已。
當他遭受這種打擊的時候,白朗寧夫人和愛列奧諾萊給了他無限的溫情和力量。
也是在貝多芬面臨著嚴峻的生活考驗的時候,他最尊敬的內(nèi)弗先生又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內(nèi)弗先生不遺余力地幫助貝多芬。他獲知這個青年為金錢問題所困擾,馬上從自己的賬上給他劃去津貼。除了這種無私的慷慨資助之外,他還不放過任何機會夸獎貝多芬早熟的才華,并暗示說,如果把這個17歲的音樂神童送到維也納,在多名大師指導下進修深造,那么王爺?shù)某姲鄬玫饺亢锰帯_x帝侯王爺被他說動了,答應考慮考慮。
出國留學的前景激勵貝多芬攀上音樂的最高峰——維也納!音樂人的首都!
終于傳來了正式消息:王爺準許貝多芬秋季前往奧地利京城
這以后,貝多芬就只想著動身的事了。雖然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但是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拖住他。秋季很快到了,他一頭鉆進了驛車。
18世紀末,維也納是由一系列蔓延在多瑙河畔上的行政區(qū)、鄉(xiāng)村和郊區(qū)組成的,這些地帶群集在有城墻和有城門的城堡四周,它處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上,被人視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各種文化各流派的影響在這里交匯,有利于藝術的發(fā)展。音樂在這里占據(jù)了最重要的地位,普通百姓樂于參加節(jié)慶歡樂活動和大眾音樂會。而有錢人家則以包下一支完整的樂隊,至少也以雇幾個樂師為榮。當圣艾蒂安納大教堂的高塔出現(xiàn)在遙遠的天際時,貝多芬的心便狂跳起來。
那縱橫交錯的街道兩旁,聳立著一幢幢豪華的建筑物。街道上車水馬龍,又是一番多么熱鬧的景象啊,五顏六色的人群,在歡樂的擁擠中摩肩接踵,波蘭紳士穿著掛滿飾物的制服,匈牙利人穿著掛滿獎章的制服,說起話來像連珠炮似的意大利人……一個個優(yōu)雅的女子,在街上閑逛,她們面容姣美,臉頰上都搽了粉。一家家店鋪陳列著大量的珠寶珍玩、衣服、地毯,一些穿著皮長袍,扎著纏頭的摩爾人正在展示東方絲綢。
這么多美好的東西,貝多芬的兩眼都看不過來了。他找了一處房子,并且聽從白朗寧太太的忠告,買了一些衣服,以充實衣柜,然后動身去拜訪莫扎特。
他沒有聽從旅店老板雇一輛馬車的勸告,問清了莫扎特住所的地址之后,邁開兩條腿便朝著維也納近郊走去。
維也納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發(fā)著芳香的氣息,杜鵑在花枝頭飛來飛去,用它那圓潤、甜蜜、動人心弦的鳴叫來喚醒人們的希望。
中午時分,幾經(jīng)周折,貝多芬才找到了莫扎特的住所。仆人把貝多芬領進了莫扎特的客廳。
貝多芬默默地坐在客廳角落里的沙發(fā)上,心跳得厲害。片刻,隔壁傳來了腳步聲,緊接著門打開了,一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中年人出現(xiàn)在客廳里。他就是莫扎特。
兩個人聊了幾句話之后,莫扎特讓貝多芬隨便彈一支曲子給他聽。
機會終于到來了,貝多芬苦練半年,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聽了莫扎特的建議,他信心十足地坐到了琴凳上,開始彈奏起《F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不曾想,剛剛彈了10幾個小節(jié),就被莫扎特擺手打斷了。莫扎特讓他彈一首即興曲,這就是他最拿手的。
當他彈完即興曲的時候,熱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奔放出來。所以,他所作的即興曲已經(jīng)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使每一個聽到的人都非常感動。
一曲奏完,貝多芬不安地垂下雙手,一面觀察莫扎特的臉色,一面等待著得到這位大師的評價。莫扎特睜開雙眼,打了個長長的呵欠,從扶手椅上欠起身子,皺了皺眉頭。
他說貝多芬的演奏很熟練,節(jié)奏也把握得不錯。但是,琴聲大,咄咄逼人,里面缺少柔和的美感,更缺乏一種能夠打動人心的魅力。作為一位鋼琴演奏家,無論演奏誰的作品,光憑著一股堅強的信心和熱烈的激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做到使這曲子悠揚動聽,富于感情,這必須依靠頭腦里的靈感。
貝多芬認真地聽著大師的這番話,感到茅塞頓開,受益匪淺。
第二天下午3點,貝多芬應邀來到莫扎特的住宅。
此時的貝多芬早已把個人的成敗置于腦后了。
莫扎特想考一考貝多芬的聽力和記憶力,他先彈一段旋律,然后讓貝多芬再彈一遍。莫扎特演奏完了。
貝多芬坐到了琴凳上。剛開始,他緊張得心里好像有幾個吊桶一般,七上八下的??墒钱斔氖忠挥|到琴鍵,就把緊張拋到九霄云外了。
一曲終了,貝多芬一動也不動地坐在那兒。而莫扎特則非常欣喜,就這樣,貝多芬成了莫扎特的學生。
1有關名人傳貝多芬摘抄
“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就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賞析:
這一段就是《貝多芬傳》的最后一段,這就是這一部分的總結(jié)。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最杰出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zhì)。
2有關名人傳貝多芬摘抄
“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就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
這一段就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3有關名人傳貝多芬摘抄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侮辱。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4有關名人傳貝多芬摘抄
一八一年時,他熱情的對象是朱麗埃塔·古西雅迪,為他題贈那著名的作品《月光奏鳴曲》(一八二),而知名于世的。他寫信給韋格勒說:“現(xiàn)在我生活比較甜美,和人家來往也較多了些……這變化是一個親愛的姑娘的魅力促成的;她愛我,我也愛她。這是兩年來我初次遇到的幸運的日子?!笨墒撬麨榇烁读撕芨叩拇鷥r。第一,這段愛情使他格外感到自己的殘疾,境況的艱難,使他無法娶他所愛的人。其次,朱麗埃塔·古西雅迪是風騷的,稚氣的,自私的,使貝多芬苦惱;一八三年十一月,她嫁了加倫貝格伯爵。隨后她還利用貝多芬以前的情愛,要他幫助她的丈夫。貝多芬立刻答應了。他在一八二一年和申德勒會見時在談話手冊上寫道:“他是我的敵人,所以我更要盡力幫助他?!钡蛑撇黄鹚!八骄S也納來找我,一邊哭著,但是我瞧不起她?!薄@樣的熱情是摧殘心靈的;而像貝多芬那樣,心靈已因疾病而變得虛弱的時候,狂亂的情緒更有把它完全毀滅的危險。
“我的體力和智力突飛猛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不過才開始。我窺見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標,我每天都迫近它一些?!?!如果我擺脫了這疾病,我將擁抱世界!……不,我受不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一八六年五月,他和特雷澤。特。布倫瑞克訂了婚。這一年所寫的《第四交響曲》,是一朵精純的花,蘊藏著他一生比較平靜的日子的香味。他在筆記上又寫著:“屈服,深深地向你的運命屈服:你不復能為你自己而存在,只能為著旁人而存在;為你,只在你的藝術里才有幸福。噢,上帝!給我勇氣讓我征服我自己!”愛情把他遺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