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主要內(nèi)容簡介:
人物傳記作品《名人傳》是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的著作,主要講述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個有志向、有超世之才的藝術(shù)家,用自己的奮斗和一生勤奮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成為世界級名人的故事,貝多芬眼盲堅持練習(xí)彈琴、米開朗基羅避難中用時四年完成大衛(wèi)雕像、托爾斯泰出生貧寒卻用文學(xué)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未來,這些不朽的人物都成為了傳奇。
名人傳段落摘抄賞析
1、“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yīng)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xùn)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2、“……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zāi)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誣陷。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3、“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shù)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shù)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傳》的最后一段,是這一部分的總結(jié)。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zhì)。
名人傳讀書筆記摘抄好句及感悟賞析:
1、摘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生活是很艱難的,我是分崇拜一個智者所說的一句名言“如果你覺得生活很輕松,一定是有人幫你做了什么活著承擔了什么。”因此,在艱難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時刻給自己打氣,在遭遇了生活的挫折之后,不要心灰意冷,灰頭喪氣,面對生活要充滿熱愛之情,這便是真正的英雄主義。
2、摘抄:人生就像一條拋物線,幸運的頂點,往往也是厄運的開端?!_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立刻就聯(lián)想到了我們道家的老子所說的“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是充滿了哲理的名言,是宗教哲學(xué)的智慧思想。這句話提示我們,當我們身在順境當中時,要有憂患意識,當我們身處逆境中時,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不論命運如何變化,我們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3、摘抄:信仰不是一種學(xué)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只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句話替我們解答了信仰的含義,學(xué)會如何思考。我們常說“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越來越缺乏信仰,這就是指的逐漸喪失了敬畏之心”,我們?nèi)绻麚碛行叛觯蛻?yīng)該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帶著自己的信仰去完成理想和目標。
4、摘抄:竭力為善,愛自由甚于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_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我很喜歡詩人裴多菲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詩道出了自由的可貴,發(fā)人深省。當然,作者的話語中,除了自由,還應(yīng)該善良,心地善良的人不論什么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挫折,總會有人幫助,也一定會擁有一個燦爛的未來,這就是善良的力量。
5、摘抄: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段文字讓我感到震驚,也是對貝多芬等藝術(shù)家的最精準的描述,他們的人生都充滿了挫折,也并非一帆風(fēng)順,貧窮、殘疾、孤獨都圍繞著他們,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而頹廢下去,而是充滿了理想的一如既往的奮斗,為了力量為奮斗終身的人,最后也都有了巨大的成就,為世界帶來了藝術(shù)作品為文化殿堂提供了優(yōu)秀的素材,給世人帶來了歡樂。同樣的事情發(fā)生了很多人身上,但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因此而喪志,最后一事無成。
6、摘抄:我稱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句話里表現(xiàn)出了作者提煉出來的個人價值觀,對待英雄這個詞的思考是與眾不同的。在歷史上,我們看到的一些英雄,都是依靠武力來完成自己的事業(yè)的,贏得人們尊重的,但羅曼羅蘭認為,英雄應(yīng)該是靠心靈的偉大來征服世人,擁有不朽的精神文化財富,才是真正的英雄。
7、摘抄:熱情與歡娛之間毫無連帶關(guān)系,現(xiàn)代的人們把這兩者混為一談,實在是他們?nèi)恐篮沃^熱情,也不知道熱情之如何難得?!_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熱情的含義是什么?我覺得熱情是從心底表現(xiàn)出來的'對待人或者物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出活潑的接納的情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發(fā)在內(nèi)心的,并非一時的歡樂,也并非出于為了心情的歡樂而故意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真正理解。因此,熱情是很難得的,也是非常珍貴的,而世人卻并未明白和珍惜。
8、摘抄:世界上有千百萬生靈在承受苦難,你們?yōu)楹味荚谶@里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呢?——羅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句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善良和有價值的人受人照顧和幫助的事例,也揭示了好人有好報的佛偈,我們常說“善惡到頭終有報”便是這個道理,托爾斯泰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奮學(xué)習(xí)文學(xué),受到了人們的尊重,也為自己的人生打造了一條坦途,但這畢竟非常不易,他的艱辛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體會到的。
9、摘抄: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斗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斗爭?!_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這段話書寫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歷程和狀態(tài),我們在面對人生中的不愉快和痛苦的事情時,應(yīng)該用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和思維來處理,雖然奮斗和抗爭的過程一般都是痛快、難受、寂寞的,但戰(zhàn)勝困難后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也是極其開心的。但放眼這個世界,多數(shù)人都一定是碌碌無為的,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勇敢和堅忍,因此大多數(shù)人都會是凡夫俗子,而成功掙脫枷鎖、取得成就的人都收獲了幸福。
10、摘抄: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同樣沒有偉大的藝術(shù)家,偉大的行動者,而只有一些為群氓而立的腹中空空的偶像。時間會將他們統(tǒng)統(tǒng)摧毀,成敗無關(guān)緊要,重要的是偉大,而不是顯得偉大?!_曼·羅蘭《名人傳》
賞析:品格是什么?品格的含義就是一種處于本心的美德,并不是手迫于外力和約束而形成的價值觀,縱觀歷史,任何做出大學(xué)問、高成就的人,都是品格很高的人,因此人應(yīng)該是先有品格,然后立志,然后用堅忍不拔的意志力來完成理想,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大音樂家貝多芬、大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大文學(xué)家列夫托爾斯泰,無一不是這類人,他們都是用品格和志向作為精神世界的力量,窮盡一生,達到了藝術(shù)上的巔峰。
《名人傳》內(nèi)容簡介
這篇文章講述了有人調(diào)侃托爾斯泰,說他只會寫小說,其他的都不能干。但是,托爾斯泰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他教導(dǎo)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凡是自己能干的事,自己都要去動手做,而不是依靠別人。他的這種品質(zhì)告訴了我們不能輕視勞動與手藝。
《名人傳》好詞語摘抄
調(diào)侃、農(nóng)奴、犁地、壕溝、教導(dǎo)、打理、雪橇、嘲諷、榔頭、銼刀、鄙人、伯爵、翌日、面貌、報償、鬧僵、深邃、貧弱、研磨、空虛。
談笑風(fēng)生、年過花甲、哈哈大笑、空口無憑、立字為證、順理成章、無地自容。
《名人傳》好句賞析
1、“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yīng)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xùn)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2、“……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zāi)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污蔑。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3、“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shù)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shù)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傳》的最后一段,是這一部分的總結(jié)。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zhì)。
1、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旋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峰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對一壇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賞析:人生是一種承受,需要學(xué)會支撐。支撐事業(yè),支撐家庭,甚至支撐起整個社會,有支撐就一定會有承受,支撐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壓力。
2、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fēng)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賞析:微笑著彈奏從容的弦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zhàn)勝憂傷。
3、我可以把我的友誼在水彩畫幅創(chuàng)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義。也許有一天,當時間流逝,早已不小心掉進了遺忘的心湖。記憶的湖水沖淡了美麗的色彩,淡卻了當年的鐵膽錚錚之情,笑傲江湖,乘風(fēng)破浪。那幅畫早已變的卻是齷齪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也許是女媧給人類創(chuàng)造了甜美彩畫,怕人類不珍惜,加點神水的斑跡,希望給人類帶來多姿多彩的畫面,在坎坷中鍛造人類的靈性吧。
賞析:真不知是人心暫時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還是歲月沖淡了人生水彩的奪目光環(huán)。
4、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話語稱起來不重,但稍有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當然,也要訓(xùn)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xiàn)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yù)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賞析: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余;舍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5、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huán)境并不一定有直接關(guān)系,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huán)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并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鉆石或股票。滿足于田園生活的人也并不艷羨任何學(xué)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賞析: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6、對于心靈來說,人奮斗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生命最大的價值。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畹煤康娜耍菀仔腋?;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涂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賞析: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里。
7、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shù)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shù)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傳》的最后一段,是這一部分的總結(jié)。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zhì)。
8、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yīng)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xùn)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9、俄羅斯的偉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發(fā)著光焰的,對于我的一代,曾經(jīng)是照耀我們青春時代的最精純的光彩。在十九世紀終了時陰霾重重的黃昏,它是一顆撫慰人間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撫我們青年的心魂。在法蘭西,多少人認為托爾斯泰不止是一個受人愛戴的藝術(shù)家,而是一個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歐羅巴藝術(shù)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員,我愿對于這神圣的回憶,表示我的感激與敬愛。
賞析:這段話運用深情熱烈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欽佩與贊美。他把托爾斯泰比作巨星,表現(xiàn)了托爾斯泰無可比擬的影響力。甚至光是回憶就讓作者感到感激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敬意可見一斑。
10、他對于民眾的愛情,好久以來已使他體味通俗言語之美。童時他受過行乞說書者所講的故事的熏陶。成人而變了名作家之后,他在和鄉(xiāng)人的談話中感到一種藝術(shù)的樂趣。
賞析:這段話繼續(xù)交代列夫托爾斯泰文學(xué)語言特點的成因。作者從童年說起,慢慢推究對成長之后寫作的影響。不斷強調(diào)對民眾的融入,表現(xiàn)了列夫托爾斯泰文學(xué)作品里語言的通俗以及對民眾的青睞之情。
11、心靈旳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旳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jīng)歷很多事情,開心旳,不開心旳,都在心里安家落戶。心里旳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后心也跟著亂起來。有些痛苦旳情緒和不愉快旳記憶,如果充斥在心里,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旳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旳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旳空間。
賞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該放就放,當止則止,才能在輕松快樂旳節(jié)奏中,收獲真正應(yīng)該屬于自己旳那份成功。
12、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gòu)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夢","人生幾何",從生命旳短暫性來說,人生旳確是一場夢。因此如何提高生活旳質(zhì)量,怎樣活得有意義,便成了人們旳一個永久旳話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永恒旳自然相比,人生不過是一場夢。
賞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這大自然旳包容中,在這歷史旳長河中,"人過留跡,雁過留聲",人來到這世界上走一遭,應(yīng)當留下一點足跡,一點與山河同在旳精神。
13、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旳身旁!你旳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旳最高貴旳一部分,我旳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旳病是無藥可治旳。我得過著凄涼旳生活,避免我心愛旳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旳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旳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賞析:這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旳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旳災(zāi)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旳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旳污蔑。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引起旳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旳可憐和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