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來自于:《論語·子張》
2、實事求是。 ? 來自于:《漢書·河間獻(xiàn)王劉德傳》
3、義者,心之養(yǎng)也;利者,體之養(yǎng)也。 ? 來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yǎng)重于義》
4、有志者事竟成。 ? 來自于:《后漢書·耿弇列傳》
5、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 來自于:龔自珍《明良論二》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來自于:文天祥《過零丁洋》
7、見善則遷(學(xué)習(xí)),有過則改。 ? 來自于:《周易·益·象》
8、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 來自于:《論語·述而》
9、博學(xué)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 來自于:《孟子·離婁下》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來自于:《周易》
11、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 ? 來自于:《荀子·榮辱》
12、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fā)?!祆洹端臅?孟子集注>》
13、有功則賞,有罪則刑。 ? 來自于:司馬光《進(jìn)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14、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 來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5、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 來自于:《左傳·宣公十二年》
16、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 來自于:朱柏廬《治家格言》
1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來自于:《論語》
1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 來自于:《左傳》
1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來自于:范仲淹《岳陽樓記》
20、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 來自于:諸葛亮《誡外生書》
21、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來自于:《禮記·中庸》
22、輕諾必寡信。 ? 來自于:《老子》
2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來自于:《論語·憲問》
2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 來自于:《孟子·梁惠王下》
25、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來自于: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 ? 來自于:《戰(zhàn)國策·趙策》
27、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 來自于:林逋《省心錄》
28、前車覆,后車誡。 ? 來自于:《漢書·賈誼傳》
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 來自于:《孟子·離婁上》
30、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 來自于:《禮記·中庸》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來自于:周敦頤《愛蓮說》
3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 來自于:《孟子·告子下》
33、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 來自于:《禮記·經(jīng)解》
34、行成于思,毀于隨。 ? 來自于:韓愈《進(jìn)學(xué)解》:
3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 來自于:《周易·系辭上》
36、君子強學(xué)而力行。 ? 來自于:楊雄《法言·修身》
37、見義不為,無勇也。 ? 來自于:《論語·為政》
38、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 ? 來自于:賈誼《新書·審微》
39、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 來自于:《荀子·非相》
40、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 來自于:《管子·牧民》
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 來自于:傅玄《傅子·通志》
42、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 來自于:《荀子·修身》
4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 來自于:《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4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 來自于:《尚書·伊訓(xùn)》
45、修辭立其誠。 ? 來自于:《周易·乾·文言》
4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來自于:《孟子·公孫丑上》
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來自于:《后漢書·班超列傳》
4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 來自于:朱熹《朱子語類》
49、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 來自于: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50、改過不吝。 ? 來自于:《尚書·仲虺(huǐ)之誥》
5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來自于:李商隱《詠史》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 來自于:《論語》
53、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來自于:文嘉《明日歌》
54、學(xué)貴得師,亦貴得友。 ? 來自于:唐甄《潛書·講學(xué)》
55、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 來自于:《荀子·榮辱》
5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 來自于:諸葛亮《誡子書》
57、善學(xué)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 來自于:《呂氏春秋·用眾》
58、位卑未敢忘憂國。 ? 來自于:陸游《病起書懷》
5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 來自于:《戰(zhàn)國策·魏策》
60、民無信不立。 ? 來自于:《論語·顏淵》
61、事父母,能竭其力。 ? 來自于:《論語·學(xué)而》
6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來自于:《論語·為政》
6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 來自于:《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折時,要似大樹一樣,被砍,還能再長;要似雜草一樣,雖讓人踐踏,但還能勇敢地活下去。下面是最短古文
1、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
2、亦余心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6、博觀約取,厚積薄發(fā)。
7、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臨深溪,不知地厚。
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9、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終窮。
1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2、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p>
1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4、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15、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6、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17、與朋友交,言有信。
18、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yuǎn)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yuǎn)離。
19、人生偉業(yè)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0、差毫厘,繆以千里。
2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23、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24、它山石,可以攻玉。
25、投我以桃,報以李。
2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7、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28、君子交淡若水,小人交甘若醴。
29、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3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31、皮不存,毛將焉附?
32、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33、勸君更進(jìn)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3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5、失東隅,收桑榆。
36、滿招損,謙受益。
37、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38、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君子憂道不憂貧。
41、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4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適何必曾相識。
43、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yī)。
44、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45、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6、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
47、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48、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49、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事。
5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51、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52、武夫力拘諸原,婦人暫免諸國。
5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多艱。
5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5、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56、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57、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58、知不足者好學(xué),恥下問者自滿。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60、利于國者愛,害于國者惡。
61、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62、莫等閑,白少年頭,空悲切!
6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64、感謝欣賞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請關(guān)注:關(guān)于
65、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66、時窮節(jié)乃現(xiàn),一一垂丹青。
67、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fēng)。
68、君子成人美,不成人惡。小人反是。
69、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
70、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始流。
71、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72、欲加罪,何患無辭。
73、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74、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7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7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77、君子欲訥于言敏于行。
78、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
79、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80、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81、先天下憂憂,后天下樂樂。
8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8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85、躬自厚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8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87、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8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89、清水出蓉,天然去雕飾。
9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
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2、 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3、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4、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5、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6、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7、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8、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憶李白)
9、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10、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3、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4、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齊·杜弼·檄梁文)
15、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6、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7、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8、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19、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20、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21、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22、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見)
23、 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24、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25、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26、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27、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2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9、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30、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31、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32、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3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3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35、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36、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38、 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39、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黃瓊傳)
40、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41、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2、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4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4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5、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46、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47、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8、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唐·李白·子夜吳歌)
49、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0、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