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觀后感
粉墻黛瓦,清新雅潔;古色古香,江南情懷。在20xx年9月上午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蘇州博物館。到蘇州去看貝聿銘先生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建筑,今天終于得以實現(xiàn)。
這時我的眼中:蘇州博物館苑如一個楚楚動人的江南女子,端莊而秀麗的歡迎我的到來。我再次想起了“大藝術(shù)書房”系列圖書之《貝聿銘談貝聿銘》主編肖關(guān)鴻先生所說,希臘繆斯之神走向我們:“走向社會,走向公共空間,走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藝術(shù)不再是祭品,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繆斯也由女神變成了平民?!痹谔K州博物館新館設(shè)計之初,就如同裝滿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艷麗繡線,在承載現(xiàn)代科學文化信息的繡布里織出出了一幅“傳統(tǒng)蘇州”和“現(xiàn)代蘇州”相融合的“雙面繡”。在這個有著眾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中,建一座21世紀的新館建筑,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將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相融合。貝聿銘先生用“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當代建筑設(shè)計領(lǐng)域中,貝聿銘先生是世界范圍內(nèi)最為公眾熟知的建筑大師,是躋身于世界建筑師行列的唯一華人,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建筑藝術(shù)之一。
世界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廣州,祖輩是蘇州望族,童年時曾在家族擁有的蘇州著名園林——獅子林渡過。20世紀30年代中期,貝聿銘先生遠赴美國學習建筑。在幾十年的建筑設(shè)計生涯中,貝聿銘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達70余項,獲各類獎項50余次,1983年,他獲得了被稱為建筑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茨克獎”。他在美國設(shè)計許多博物館、學院、商業(yè)中心、摩天大樓等,在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伊朗、中國北京、香港等地設(shè)計過不少大型公共建筑。貝聿銘先生多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自身的不斷超越,使世界各地眾多貝式建筑成為不朽的經(jīng)典之作。
蘇州博物館新館就是由時年己85歲高齡的貝聿銘先生與貝氏建筑事務(wù)所設(shè)計,投資3億元人民幣,于二00三年十一月奠基開工,2006年10月6日中秋佳節(jié)正式對外開放。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后,新華社等眾多媒體評述為:“中而新、蘇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是這座建筑的最大特點,它既在蘇州古城以獨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貝氏的烙印,又與周邊傳統(tǒng)民居渾然一體,成為中國建筑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一個里程碑。當我步入博物館內(nèi)庭院茶園紫藤園時,吸引我特別留意了園里西南方與東北方各種植一棵紫藤。貝聿銘先生將內(nèi)庭院將內(nèi)外空間串聯(lián),主庭院和若干小內(nèi)庭院互相連接而又布局精巧,庭院內(nèi)外的園藝,互相依托,自然融于建筑。聽導賞介紹:紫藤園里的兩棵紫藤,還嫁接著從文徵明當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來的枝蔓,以示延續(xù)蘇州文化的血脈。新館園林造景設(shè)計是在傳統(tǒng)風景園林的精髓中提煉而出的,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在當今的創(chuàng)造性延續(xù)。
我們只有在參觀完所有室內(nèi)空間之后,才會真正理解整個空間的設(shè)計精神。外立面的形體穿插造就了室內(nèi)空間的豐富性,而室內(nèi)空間的多樣結(jié)構(gòu)同時也成就了外立面的風格特質(zhì)??臻g也是人為的,貝聿銘先生最新設(shè)計的蘇州博物館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的園林思想在現(xiàn)代審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蘇博的屋頂?shù)脑煨?。光影趣味是物境與心境的交融?!白尮饩€來做設(shè)計”是貝氏的
在建筑的中庭,陽光讓整個空間充滿祥和與大氣。可能是借鑒了傳統(tǒng)“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頂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陽光肆無忌憚地透過玻璃傾瀉下來,并且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地變換著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時刻,參差錯落的'墻面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效果,有趣且豐富。同樣,貝先生在處理小空間時,也一點不吝嗇使用光影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頂全部是由金屬百葉和玻璃組成的,為了體現(xiàn)傳統(tǒng)園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屬百葉都被木質(zhì)的貼面材料所包裹。陽光透過這些條狀結(jié)構(gòu)在墻面上形成了連續(xù)的光影圖案,讓原本單調(diào)的走廊頓時生機勃勃,饒有趣味。
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留了江南園林的特點,采用傳統(tǒng)的粉墻黛瓦,然而表達方式卻又是全新的,錯落有致的新館建筑以深灰色石材為屋面和墻體的邊飾,與白墻相映,雅潔清新。粉墻下設(shè)置了頗具創(chuàng)意的假山,一反傳統(tǒng)的疊石假山,采用些較有紋理的石片和石塊,其中也有剖劈的棱角畢露的“險峰”,與傳統(tǒng)湖石“瘦、皺、漏、透”的審美特點迥然不同,卻也“清、丑、頑、拙”,各顯奇趣,與水中倒影難分軒輊,構(gòu)成一幅新穎的山水圖景。從傳統(tǒng)藝術(shù)中汲取精華,加以創(chuàng)新運用于現(xiàn)代建筑中,將傳統(tǒng)藝術(shù)升華,使我們更充分地體會到傳統(tǒng)藝術(shù)的魅力。
時間總是短暫的,我還沒有滿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
蘇州博物館觀后感
1月31日,我和爺爺去參觀蘇州博物館。
走下公交車,我們就看見了博物館的外墻。博物館外邊是一條并不寬闊的“小馬路”,路上鋪著方形的小石塊,兩邊的樹全用齊腰高的石頭圍了起來,遠看像一只只盆景,路燈全是宮燈,整條馬路顯得干凈整潔。
走進博物館大門,看到博物館的建筑和我們的住房不一樣,粉墻黛瓦,屋面和墻體用深灰色石材做成,與白墻相配,漂亮極了!參觀博物館要安檢,我?guī)Я艘粋€易拉罐飲料,誰知是不能帶進去的,所以我一下子把它喝完了,差點撐破了肚子。進去以后,我們先去參觀楊明義的“百橋圖”。他畫的橋全是水墨畫。我們看到了蘇州的許許多多的橋梁,有大橋、小橋,平橋、拱橋,木橋、石橋。我還看到了我們甪直老家旁邊的東美橋和太平橋,畫得像極了。蘇州是水之鄉(xiāng)、橋之都?!靶蛄魉?,人家枕河”是人們印象蘇州時用得最多的詞,楊明義無論走到世界哪個地方,始終都在家鄉(xiāng)的橋頭上進行創(chuàng)作,所以才有“百橋圖”。我們還參觀了明清文人書齋雅物展、古代瓷器館、古代服飾館等,最后又參觀了“忠王府”。
轉(zhuǎn)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雖然有一點累,但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蘇州博物館觀后感
星期二下午,我們中年級老師同學們一起興高采烈去蘇州博物館'參觀了一番。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大家邁著輕快的腳步,參觀了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富有歷史的作品。蘇州博物館是一座蘇州地方歷史藝術(shù)類博物館,它的藏館文物是以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明清工藝品等。成為一座具有蘇州傳統(tǒng)建筑特色又有現(xiàn)代建筑藝術(shù)風格的現(xiàn)代化博物館。
我最喜歡的一件文物是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他是國寶級文物,是蘇州博物館的珍貴寶藏之一,蓮花碗構(gòu)思精妙,造型精致,端莊有姿,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瓷蓮花碗的藝術(shù)造型與藝術(shù)價值是無以倫比的,我看著晶瑩剔透的它,久久不愿離去。參觀完之后我們一起吃了糖粥,呀!一眨眼的功夫,老師就對我們說,要回去了。我真是依依不舍啊!
蘇州博物館觀后感
今天,我來到了蘇州。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無論是景色還是人文,都令我印象深刻。而在蘇州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蘇州博物館了。
蘇州博物館里陳列著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有精彩的書畫長卷,有精致的隨葬玉器,有精美的青銅禮器……但最吸引人的,當然是在著名的“虎丘塔”墻壁夾層中發(fā)現(xiàn)的“五代越窯青瓷蓮花碗”了。這只碗的制作工藝十分高超,且是極為罕見的“密色釉”。整只碗釉色十分鮮亮,畫工極為精湛,雖然沒有那種金碧輝煌的華麗,但卻有一種沁人心脾的玲瓏與清秀。此外碗的比例也十分協(xié)調(diào),讓人看上去賞心悅目。這只碗可真不愧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呀!另外,一尊宋代哥窯的“達摩像”也十分精致。達摩像所批的“袈裟”是瓷制的,而中間的人體卻是用珍貴的木材所雕成的。外面這層“瓷衣”雖布滿著開片,但這按一定規(guī)律排列的開片卻恰好突出了這件“袈裟”,而用木材雕刻的人體栩栩如生,面部表情十分逼真。木與瓷在這尊像上搭配得恰到好處,令人百看不厭,真是一件精品之作!
游覽完了博物館,我深深陶醉在了古人的聰明智慧與心靈手巧之中。我深深折服于中華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
蘇州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300字1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爺爺一起去參加蘇州博物館。我們到了門口,看見一條很長的隊伍,我們趕緊跑到這條隊伍的后面。過了好一會,我們才進去。進去后,走到一個房子里,會看見一臺安檢機。把包放進去,如果有危險物品,安檢機就會閃紅燈。
如果沒有,安檢機就會閃綠燈。到了博物館里面,有東廊和西廊,我們先去了西廊,里面有各種文物主題,如佛教文物、陶冶之珍、巧技攻玉、神工雕鏤……其中我最喜歡巧技攻玉,因為里面有一種文物叫白玉龍鉤,古人用于束腰、鉤褂,它一共有七種,每種都有不同的特色。
再往前走,就到了蓮花池,池里有好多睡蓮,池里的睡蓮全都盛開了,有淡黃色的',有粉紅色的等等,在綠蓮葉的襯托下,睡蓮花顯得更加美麗。里面還有一條條小魚,它們有的在水里嬉戲,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搶食。走進過蓮花池,我們到了東廊,東廊過去一點是忠王府,我從那兒了解了忠王府是李秀成,這時天色不早了,我們出了忠王府,爺爺這時幫我在忠王府前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紀念,然后我們就回家了。
蘇州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300字2
一直生活在蘇州,但是我一直沒有詳細了解蘇州的古代文明。暑假到了,我和爸爸抽時間參觀了蘇州博物館。博物館位于蘇州的古城區(qū),包括新館和忠王府兩部分。
爸爸告訴我博物館是建筑大師貝聿銘設(shè)計的,也是他的封刀之作。博物館的外觀很有江南特色,建筑物錯落有致,既現(xiàn)代又有著很多蘇州元素。
每逢假期,博物館總是有很多游客,今天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吳地遺珍,看到了很多古代的陶瓷和玉器,包括水壺、發(fā)飾和掛件。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吳塔國寶,這里主要展示了蘇州兩座標志性的佛塔,虎丘塔和瑞光塔中出土的文物。接著,我們來到了吳門書畫,看到了很多關(guān)于江南畫派的畫,主要關(guān)于人物、山水、花草。最后我們來到了物種風雅,里面展覽了一些小床、椅子、書、書桌等。
通過這次學習,我對蘇州的文化了解了一些,希望下次我還能再來!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
博物館的觀后感1
上個星期,我們學校組織了去博物館參觀的活動,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振奮極了。我換上了最酷的裝備,準備出發(fā)。
烈日當頭照,來到博物館門口,我就有些受不了了!一條干燥的舌頭總盼望著下雨似的。
終于可以進去了,我似乎忘記了剛才那難受般的感覺,活蹦亂跳的,開心極了!我動瞅瞅,西望望,一.二樓無為就是一些民族風俗和歷史文化等,沒有勾起我太大的關(guān)注。直到我上到三樓參觀時,我才真正被吸引注,而流連忘返了!你們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嗎?那就跟我一起去看吧!
進到大廳,首先我眼簾的是那櫥窗內(nèi)的東西。里面是戰(zhàn)士們的一些遺物。下面我就為你們一一描繪。
綿襖大衣—這是一件青黃色的綿襖大衣,它一經(jīng)“老”了,在它的身上透露著那淡黃的綿花,我扒在櫥窗前,還可以隱約看到著上面許多的補丁。
水壺—著是一個年久上修的鐵水壺,在戰(zhàn)爭中,它曾經(jīng)伴隨戰(zhàn)士們,一起上戰(zhàn)場,一起過生活??上ВF(xiàn)在是一個沒有用的水壺,它只能激起人們回想過去,留在人們心中。
柜子—這是一個破爛的用竹子編成的一個小衣柜,著里面曾經(jīng)裝過戰(zhàn)士們那襤褸的衣服,可惜,戰(zhàn)士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再看到這伴隨他們一生的小衣柜了,因為它已經(jīng)成為戰(zhàn)士們的遺物。
獎?wù)谩@是一個用血汗所得來的功勞,它身上雖然有些漆已經(jīng)脫落,那金黃里泛著暗灰,但它已經(jīng)不遭受到人的排斥,而是人們現(xiàn)在最好的老師,因為在它身上暗喻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明天再增輝煌!
戰(zhàn)士們的遺像—在最后一個櫥窗前,是戰(zhàn)士們那偉大的肖像,我站在它前面,好象有些自悲感,戰(zhàn)士們?yōu)榱俗鎳利惖拿魈鞂幙蔂奚约旱男悦覀儸F(xiàn)在,有這么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都不好好學習,這有些對不起他們。
這些都是我在博物館中所看到的,它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負。它讓我想起了戰(zhàn)爭時的那一幕,今天,戰(zhàn)士們的一切將成為永遠的豐碑,它會激勵人們好好學習,努力建設(shè)祖國,為祖國添上一片光芒。
今天去博物館,它給我上了一節(jié)很好的思想教育課!它讓我重新振作,為自己的學習下苦功。放心吧!戰(zhàn)士們,祖國的新一代不會讓你們失望,我們一定會比你們干得更好!
戰(zhàn)士—我為你自豪!
博物館的觀后感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外婆一起去了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側(c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個館叫做“古代中國館”。里邊陳列了很多很多的文物。有北京猿人。很久很久以前,猿人吃生肉,等發(fā)明了火后,才把生肉烤熟了吃。除了猿人,還有古代人做的碗、盤子、瓶子……雖然很粗糙,不太好看,但我還是覺得古代人很聰明、很偉大。到了唐朝以后,那些盤子、碗等都慢慢變得好看了。有一個花碗,我感覺特別漂亮。外婆告訴我:這些東西都是文物,是無價之寶,所以要好好保護。
看完了“古代中國館”,我們又去看了“復興之路”。媽媽告訴我,從1840年也就是晚清開始,中國有很長一段時間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這段歷史是比較屈辱的。雖然我不太能夠看得懂,但還是增長了不少見聞。
值得一提的是,我還在這個館里看到了中國第一臺電視機和收音機。外婆說家里之前也有這樣的電視機和收音機呢!一會,我又在展柜里看到了各色各樣的手機。先是撥號電話,再是BP機,然后是大哥大,21世紀手機的變化就更快了,各種款式的手機代表著曾經(jīng)的流行,最后的是iphone智能手機。讓人由衷感嘆:中國的發(fā)展太快了!
聽說陳老師假期也去了北京,不知是否也去了中國國家博物館?
博物館的觀后感3
學校組織我們星期三去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這天雖然細雨蒙蒙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坐上巴士,感覺時間過得很慢,怎么這么久還沒到?。拷K于,我們來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門口。
在大廳里有宣傳冊,上面是自然博物館的地圖,一向喜歡小動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動物——人類的朋友”命名的專題館,自然不能錯過,便急忙奔去?!巴?!”我不由發(fā)出驚嘆,一進展廳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很大的北極熊標本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樣白,眼神是那樣的可愛,如果沒有東西擋著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這么可愛的動物已瀕臨滅絕了我不由難過起來。跟它和了好幾張影才接著往前走。在一面墻上有幾十種蝴蝶標本有紅鋸蛺蝶、虎斑蝶、鶴頂粉蝶,色彩斑斕,讓你眼花繚亂,可惜這些蝴蝶也瀕臨滅絕。不光有蝴蝶標本還有豹子、金絲猴、馬來熊、東北虎、熊貓標本,一個個都是那么逼真、可愛。
參觀完這個展廳我的心中有了同這個展廳的名字一樣的感覺“動物——人類的朋友”,是啊,現(xiàn)在許多動物都已經(jīng)滅絕了,如果人類再不保護動物的話,動物可能會從此消失,所以請保護動物吧!
博物館的觀后感4
星期五,一個本該在校上課的日子,但我們一起去了位于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也就是老師們所說的課外教學。在此之前,我對建川博物館便早有耳聞,建川博物館,全稱建川博物館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聚落占地500畝,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劉氏莊園所在地安仁古鎮(zhèn)。聚落內(nèi)將建設(shè)抗戰(zhàn)、民俗、紅色年代藝術(shù)品三大系列20余個分館。是目前國內(nèi)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shè)規(guī)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nèi)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特別的是這個博物館并不是由國家投資修建,屬政府行為,而是由一位名叫樊建川的個人投資修建的,建川博物館聚落現(xiàn)館藏珍貴文物超過1000余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121件,這在國內(nèi)民營博物館中首屈一指。
我們一大早便抵達了建川博物館,可能是因為,這是少有的戶外教學吧,所以同學們的臉上都毫無倦意。首先吸引我的,是園區(qū)里的工作人員的穿著,他們都無一例外的都穿著那時候川軍的制服,一下子,我仿佛已經(jīng)置身于那個特殊的時代。在解說員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名叫“中國老兵手印廣場”的地方,遠遠地便看見了那灰白的廣場上鮮紅一片,廣場的灰白更加突出了那片鮮紅,使人不禁心里一緊。走近了看,原來是一個個印在玻璃板上的紅手印組成了那片鮮紅,每座手印墻寬約1.2米,高約2.6米,每個手印墻上都排滿了手印。聽解說員隨后的介紹才知道,這些手印全都是抗戰(zhàn)老兵的手印,當年正是他們的雙手揮舞大刀、長矛,投擲手榴彈、埋地雷、炸碉堡,正是這些手當年擋住了來勢洶洶的日軍侵略軍,力挽狂瀾,扭轉(zhuǎn)乾坤,將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托起。而之所以把玻璃板排成V字形,是為了寓意勝利。
我們沒有在那里過多的停留,但那抹鮮紅一直占據(jù)著我的腦海,以至于后來參觀“二戰(zhàn)館”和“武器館”都心不在焉的。那些紅手印大小不一,表明它們來自不同的人,但那些不同的人有著共同的信念,這也是手印墻存在的的原因吧,他們把熱血撒在了這片土地,換來了我們現(xiàn)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沒錯,它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不知走了多久,肚子咕咕的叫著,正常的生理反應(yīng),提醒著我們是時候該吃午飯了。所以,當解說員說“我們前往下一個館”的時候,我看到了大家的臉上有一絲不快,但又沒辦法,所以只有一邊小聲抱怨一邊前往下一個館??僧斘覀兛匆娔谴蟠蟮酿^名時,所有的抱怨聲都止住了,整齊得就像約定好的一樣。那是“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館,氣氛一下子就沉重了起來。因為那是一場我們親身經(jīng)歷過的災(zāi)難,雖然我們并沒有處于震中,也沒有同學受傷,但那地動山搖的一刻,還是被我們永遠銘記在生命中。
建管人應(yīng)該是希望還原災(zāi)難的本來面目,所以場館里再現(xiàn)了許多地震時的場景,倒塌的房屋,面目全非的汽車,永遠停在14時28分的鐘表,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向我們哭訴著那時的慘烈。當看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的遺物和照片時,鼻尖的的酸楚感提醒著我,雖然已近事隔那么久,我卻還沒有忘卻。那些年輕的生命,被上帝選中,要提前和這個世界說再見。所以能留下來的我們,是多么的幸運?。∧切┖⒆拥奈木撸脖徽褂[了出來,那色彩鮮艷的文具,和逝去的生命的黑白,成了最強烈的對比。而在眾多照片中,有一張被放大成兩層樓高的黑白照片,被懸掛在顯眼的位子。那時遇難孩子的家人,抱著孩子的遺像,站在埋葬了自己孩子的廢墟上,他們臉上的悲痛并沒有被黑白的顏色所掩蓋,因為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不僅如此,展館還展出了地震時,那些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的英雄們的相關(guān)物品,林浩,吳家方,薛梟,范美忠,甚至還有溫家寶爺爺當時用過的擴音喇叭,就是通過那個喇叭,溫爺爺把國家的關(guān)心傳達給了受災(zāi)民眾,也是通過那個喇叭,溫爺爺說著讓災(zāi)區(qū)人民安心的話。正是民族的團結(jié),使汶川人民挺了過來。
走出了館場,回想著今天的所見所聞,我深深的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著,我深深的為我們的民族精神而驕傲著,我想,這會是我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是我思想精神上的烙印。
博物館的觀后感5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nèi)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古銅鏡和湖州古銅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博物館里有幾個場館,分別是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shù)館、常書鴻美術(shù)館、明清家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構(gòu)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舊名西湖博物館,1931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改稱浙江省博物館。該館原設(shè)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兩大業(yè)務(wù)部門,1980年分出歷史部文物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學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nèi)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nóng)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超多的古今書畫。不久我們參觀完了,便回家了。
博物館的觀后感6
4月12日,學校組織全校同學進行了本學期的第一次走進博物館活動,我們五、六年級的同學興高采烈地參觀了著名的北京首都博物館。同學們一下汽車,就看到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筑物呈現(xiàn)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墻晶瑩透亮,而一個繡跡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墻而出,斜倚在幕墻上。沒錯,這正是北京首都博物館。
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牌樓左右兩邊的展廳別具一格,一個像長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個簡直就是青銅鼎,剛才那個破墻而出的怪物,原來就是那巨大展廳的一角。老師說:“青銅鼎是圓廳,“木匣”是方廳?!痹谒龑γ?,有著用花壇包圍著的兩條金色的巨龍,在兩條巨龍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顆用花束圍起來的“龍珠”。
我們乘著電梯來到圓廳的六層,這里正在展出“玉器精品展”。進入展廳,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這里有用來求雨的玉豬龍、盛酒的樽和撓癢癢的如意。最吸引我的還是翠扳指,它渾身閃著翠綠無暇的光,有瓶蓋大小,是清代大太監(jiān)李連英珍藏的,是皇家才能擁有的珍品。
走到五層,我們參觀了“書房珍玩精品展”。在這里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還有著名的湖筆端硯,但我的眼睛卻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為這小小的墨盒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去京城趕考,妻子覺得他背著硯臺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裝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倒進棉花,書生寫字時,只要沾上一點水,就能寫字了。這樣就發(fā)明了中國第一個墨盒。 參觀完圓廳最后一個展廳“青銅器精品展”,我們又來到方廳參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傳統(tǒng)老北京的牌樓,小胡同、四合院的場景也隨處可見。三個體現(xiàn)老北京習俗的場景:結(jié)婚習俗—洞房花燭美姻緣,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
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生子習俗—降龍誕鳳添人丁,祝壽習俗—古稀大壽福如海。我們置身于這些場景中,充分體味著北京深邃和厚重的文化,仿佛把我們帶回到遙遠的過去。
中午,老師安排我們在地下一層進行分小組解散活動,在解散活動中,我們在不破壞室內(nèi)環(huán)境的情況下吃午飯,并適當?shù)靥暨x一些有紀念價值的'紀念品,在解散活動前,老師告訴我們,地下一層新開了一個展覽,叫“龍行天下”,我們可以去參觀。
下午,我們戀戀不舍地結(jié)束參觀離開了首都博物館。整個參觀過程中,總在感受著首都的名勝古跡之美,現(xiàn)代建筑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铎`活現(xiàn)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tǒng)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shù)之美更是魅力無窮。首都博物館向世人展示出了北京悠久的歷史風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色民俗,是展現(xiàn)北京的一個新窗口。通過參觀我們真正立體全方位地了解了我們的首都。
我不禁想到:首都博物館真是一個北京歷史的長廊,讓我們穿越了老北京古老的歷史歲月,又回到了現(xiàn)在。
博物館的觀后感7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館的最后一步時,不禁連想感慨:這是一個蘊含著多么璀璨禮貌的瑰寶呀!我很慶幸這天能與相識已久的同學們一齊觀光,一齊分享,一齊收獲。好奇的來,驚喜的走。滿載著無限的樂趣與滿足。從一層逛到五層,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實著一顆空虛的心。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一刻,向我展開了。
歲月流轉(zhuǎn),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的東西,這天依舊那么清晰。看似簡單的,其實這些全都是讓人灑盡汗水的。遠處金碧輝煌,活靈活現(xiàn)的佛像,往近處細細斟酌,才知道這一道道的刻畫有多么不容易。
看著那些古代玉器,看著那一道道形態(tài)不一的花紋,不一樣的形狀,這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條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風韻的京城舊事,開拓眼界的書房珍玩,輝煌的古都北京歷史……一幅幅贊不絕口的畫面在眼前出現(xiàn),這是一個令人多么難以忘卻的時刻呀,在博物館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掛在墻上的,無不反應(yīng)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聰慧。
在這個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時,感受,品味,斟酌了許多非凡的東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絲羨慕,欣賞。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偉大?為何中國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期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被稱贊的是我們。品味著這一本收獲,觸動著筆尖,記錄著這一段記憶。在千里之外,好像又聽到了贊嘆。
博物館的觀后感8
星期天,我們參觀了南京博物館,在館內(nèi)豐富的藏品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同時,我們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護一線的辛勤工作。
此次參觀最令我難忘的是玉器館、陶藝館、瓷器館和云錦館。玉器館展出了總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飾,也有宮廷傳世的奢華玉件?!吧瞎庞衿?,琮璧成套,斧鉞馳騁;中古玉器,變化中求統(tǒng)一,推陳出新;近代玉器,發(fā)揚傳統(tǒng),與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說概括了中國豐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館展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館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這樣的藝術(shù)品??梢哉f中國古代陶藝既是一部社會生活史,又是一部藝術(shù)史。
瓷器館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選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琺瑯彩等展品品種豐富,琳瑯滿目,讓人流連忘返。
云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并稱為三大名錦。云錦館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臺大型的云錦提花織機現(xiàn)場為大家演示云錦的制作過程。而云錦制作是目前我國唯一不能被機器取代的織造工藝,兩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僅能織出5—6厘米,所以有“寸錦寸金”的說法。南京的云錦不僅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的活化石。
當然,此次參觀我們了解到的不僅是令人驚嘆的古代文物,還有那些為文物保護傳承作出貢獻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傳單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護設(shè)備:絲網(wǎng)一體機——為脆弱、殘破的紙質(zhì)文物進行加固;減壓滲透加固儀——在真空室處理文物;整本圖書脫酸設(shè)備等。這些精密的儀器都是奮戰(zhàn)在文物保護一線的科研人員智慧與心血的結(jié)晶。
在保護文物的實踐中,江蘇省創(chuàng)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動醫(yī)院,由南京博物院對珍貴的文物實施預(yù)防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文物流動醫(yī)院在戶外對大型石刻、建筑彩繪、大遺址等進行測繪并為保護規(guī)劃設(shè)計,在小件文物方面,對陶瓷、青銅、木器紙張、紡織品等進行應(yīng)急保護處理,還為多家博物館進行了義務(wù)“巡診”。這體現(xiàn)了文物工作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敬業(yè)與努力。
志愿者也是這個集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次參觀最讓我欣喜的不是那些嘆為觀止的展品,而是南京理工大學的志愿者的合影印在宣傳單上??粗鴮W姐學長們志愿服務(wù)的微笑,我感到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和肩頭的責任。畢竟,只有年輕一代自覺擔起傳承的重擔,燦爛的文化才能發(fā)揚光大。
這次參觀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南京博物院雖然館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們讓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也讓我看到了身邊的人為傳承文化正默默地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博物館的觀后感9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因為是學校第一次組織參觀,所以我異常興奮。天還沒亮,我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媽媽只好讓我早做準備。終于熬到了起床時間,爸爸開車送我到學校的大巴,坐上車,沒過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橋的北京自然博物館,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
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恐龍公園等展區(qū);動物世界又獅子、狒狒等標本。昆蟲世界中的標本可真不少,像蝗蟲、甲蟲和蜜蜂等;而恐龍公園內(nèi),一只只恐龍正在“大開殺戒”,有的張著嘴四處亂竄,有的在自相殘殺,霸王龍是它們中的一只,它在恐龍群中橫沖直撞,嚇得其它恐龍四散奔逃,迅猛龍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個“長腿將軍”,只要聽見一點兒咆哮聲,就立刻逃的無影無蹤。
接下來是看3D電影,雖然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影片內(nèi)容及其無聊,一群螞蟻成群結(jié)隊的搬一只死蒼蠅。電影結(jié)束后,我們上了車,在車上大家高高興興地談?wù)撝娝?,哎,又到了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
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分四層,八個展廳:化石展廳,礦物展廳等?;箯d內(nèi),陳列著翼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礦物展廳里有晶瑩的水晶、形狀各異的方解石……,它們都是珍稀的礦物,寶石館內(nèi)有貓眼、鉆石、祖母綠等珍貴的的石頭。
還沒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車上,許多同學都在閉目養(yǎng)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
博物館的觀后感10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個以千年運河為主題的博物館。它位于杭州拱墅區(qū)運河文化廣場南側(cè),建筑面積一萬余平方米,展覽面積五千余平方米,分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四個展廳等。
首先我們先來都了序廳,序廳里滿是船舶,整個序廳都是關(guān)于古代船舶的知識,
介紹了古代當時民工與船舶之間不可分離的故事。
接著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第一專廳充滿我們眼簾的是民工的勞動形態(tài)與古代的帝王人。在這一展廳讓我大漲見識。讓我認識到了從前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事物。讓我大開眼見。然后我們步入了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
從這一展廳我
運河博物館還有幾個展廳,我無緣相見,由于時間與道路的種種原因使我無法繼續(xù)這趟奇妙神秘之旅,是我很遺憾,但是是我欣慰的是也見識到了那么多我從未涉及的知識,是我又充實了好多知識。這點讓我還是值得欣慰的。來過了這個運河博物館使我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感覺。體驗到一種莊重又帶點神秘的感覺。是我感覺很新穎。所以我以后繼續(xù)會去不同的博物館繼續(xù)體驗這種神秘的感覺。
博物館的觀后感11
海南省博物館展出了以“國家寶藏”命名的國寶精華。帶著幾乎可以說是“企盼”和“虔誠”的心情,我們走進了設(shè)立在一樓兩個展廳的“國家寶藏”展廳。
這個展覽所陳列的文物,從被稱作“世界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到堪稱中華文化極至的甲骨文、“青銅時代”最為顯赫的四羊方尊,還有金縷玉衣、編鐘、編磬、人面魚紋彩陶盆……這個展覽被稱作“國家寶藏”,確然名副其實!
我?guī)缀跏峭业赝度肓藢@些文物的速寫記錄當中,渾然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大約出現(xiàn)在新石器時期的彩陶杰作《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一件無論是在考古發(fā)現(xiàn)還是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都堪稱“人類文化奇跡”的史前藝術(shù)作品。作品的紋飾是用黑色描繪的,作為用來盛殮兒童尸身的容器,上面的人面應(yīng)當是殮葬的主人;豐富的魚飾紋,應(yīng)當是祈福和富足的象征。
從作品的器物上看,這種通過就地取材、低溫燒制的粗陶制品,時至今日還可以在我省的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陵水、瓊中、三亞的黎村仍有制陶傳人。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產(chǎn)生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制陶藝術(shù),相比較于海南的民間傳承藝人,居然也是以女性為主。
《四羊方尊》(是公元前1600年到前1046年之間的大型青銅盛酒禮器,總重接近70斤。
我國素有“水之精為玉、士之精為羊”的說法,羊是德政和善良的象征;民間常把“三羊開泰”比作為福祉和政通人和。這件用四個羊頭組合而成的重要禮器,不但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堪和《司馬戊大方鼎》相比肩的偉大作品,在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手法上,《四羊方尊》無疑更勝一籌。這個展覽的青銅器較多,其中對書法愛好者特別有意義的幾件國寶文物,也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虢季子白盤》高:39.5cm、口長:137.2cm、重達4百多斤,是與散氏盤、毛公鼎并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的巨構(gòu)?!氨P”是盥器,有8行111個字,記錄了虢季子的戰(zhàn)功。
《讓瞂其來》是一件全甲刻有“卜辭”文字的龜甲作品,這對有愛好古文字的讀者來說,實在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河南出土的《“作冊般”銅黿》,“黿”就是大龜。就記載在龜背的“金文”來看,這是件古代勇士連發(fā)四箭射殺巨黿的紀念性作品;難得的是在我國國寶檔案中,這也是僅見的一件以黿為造型的青銅藝術(shù)品,堪稱奇跡。
一路匆匆走過、畫過……眼見還有大量的國寶藝術(shù)品還來不及記錄,深感遺憾……
我多么希望這樣的國寶展覽也會如我在國外的巴黎、羅馬,國內(nèi)的北京、上??吹降念愃普褂[那樣——一票難求、莊嚴靜穆!
這絕對是貨真價實的國寶展覽、是真正的‘國家寶藏’展覽。如果一件金縷玉衣還不足以說明展覽的價值,這些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精華。
博物館的觀后感12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同學們一起坐校車去博物館參觀。
到了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有一面墻那么大的木版畫,畫上有兩只仙鶴和太陽,有些女人在拿槍捕魚,男人們在騎馬。看了這幅畫,就有一種進入古代的感覺。
我們上了二樓進了一間屋子,屋子里的展品是介紹舊石器時代的。在展示柜中,有許多磨尖了的石頭做的器具、環(huán)形石器和許多小石頭中有小洞做的項鏈??梢钥闯?,那時的人們就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又走進了另一間屋子,這間屋子跟以前大有不同。時間由石器時代轉(zhuǎn)到了古代。那里有軍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能看出以前的齊齊哈爾就是一個軍事重地。因為有兵器、槍、軍用毯子和抽煙用的煙壺。記得還有一部電視劇《闖關(guān)東》里也說了齊齊哈爾是一個軍事重地。在當時還相當?shù)挠忻兀?/p>
看看古人穿的衣服,衣不遮體,又冷又不舒服??涩F(xiàn)在我們不僅要穿得暖和,而且還要漂亮好看。以前的古人只要肚子里有東西就行,可現(xiàn)在我們不僅要好吃,口感好、不能咸著也不能淡了。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帳篷,現(xiàn)在住又寬有大的樓房,又暖和,又美觀。并且現(xiàn)在有事可以打個電話,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騎馬和信鴿的。并且我們有面向世界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腦。
看看現(xiàn)在的我們,就像是泡在蜜罐里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里的小花朵,個個幸福得在冒泡。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們也是能擔起社會發(fā)展的一代。等我們長大了,中國將無比富強,我們將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代。
博物館的觀后感13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學生去博物館里參觀,我們大家都很興奮。
當我們排隊走到學校門口的時候,發(fā)現(xiàn)停著三輛大紅車。原來,三輛大紅車就是我們?nèi)⒂^博物館路上要坐的車。老師說,在車上我們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享受一段開心的路上時光。
時間真快,一會兒就到了博物館。博物館門口有幾個負責講解的阿姨來迎接我們,之后我們被一個阿姨帶進了博物館。
首先,我們先進入了西廳,我看到了一些古老的動物化石,各種各樣,這個世界真是新奇呀!還有一些用泥捏成的小人,過家家、跳皮筋等等,就想小孩們在做游戲,栩栩如生!接下來我們?nèi)チ藮|廳,讓我最記憶猶新的就是一座大船模型,十分逼真,講解員阿姨說真正的大船,還要比模型大上許多。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馬上就到了回學校的時間了,大家都很戀戀不舍,我和好朋友約好,等到放假的時候,一定要再來一趟博物館,了解更多奇妙的知識!
博物館的觀后感14
一進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廳,大廳里有指示牌,上方清楚地說展區(qū)的分布。博物館總共分為5層,分為東區(qū)西區(qū)。
首先我來到的是“古代繪畫藝術(shù)精品展廳”,那里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對于繪畫作品我能夠說是一個完全的門外漢,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畫家透過筆墨丹青,揮灑出的那種意境深邃、飄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順著二層的螺旋結(jié)構(gòu)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shù)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于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為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shù)的特色。
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shù)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為主線,從鑄造技術(shù)、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shù)。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著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閑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情緒。四層還有我最關(guān)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細的“古代瓷器藝術(shù)精品展”,它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qū)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為主。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個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fā)展史各階段發(fā)展軌跡,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shù)的歷史風貌。
那里有太多讓我吃驚,甚至是讓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書上見過,沒想到這次能夠見到實物,這讓我十分的興奮。有一件工藝絕對堪稱精細,那就是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戲劇舞臺人物紋枕,此瓷枕雕鏤成戲臺形式,戲臺上珠簾漫卷,眾多演員正在演出一場戲劇,反映了元代戲劇流行的社會風尚。瓷枕鏤雕精細,集建筑、舞臺與瓷塑藝術(shù)于一體,表現(xiàn)出元代戲劇藝術(shù)的面貌及景德鎮(zhèn)窯工高超的制瓷工藝。瓷枕里邊的人物、舞臺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臺梁柱、欄桿都十分的細,真怕輕輕一碰就會斷掉。不知道怎樣會保存到此刻還這么完整。真是讓我激動感慨萬分!陶瓷展廳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讓我大開眼界了,可惜記憶有限,不能在那里一一列舉了。真期望還有機會,讓我看的更仔細一些。
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四層,來到了五層。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shù)精品展”,分為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xiàn)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fā),反映了北京地區(qū)的玉器發(fā)展史和藝術(shù)特色。我十分喜愛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純凈,有些能夠說是晶瑩剔透,看了就讓人喜愛。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樸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時刻就這么匆匆過去了,沒有辦法,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首博。真想讓我的家人也來看看,絕對不枉此行。留給我的是太多驚奇,太多的震撼,我到此刻都處在興奮之中。
博物館的觀后感15
參觀完南京博物館后,我的心中滿是震撼之情。展列在博物館中不少珍貴的國家級文物令我大開眼界。但是有件事非??上?,我沒有找到金蟬玉葉,這令我十分沮喪。我之前有在書上看過它的介紹:“明金蟬玉葉,一只形神畢肖、金光閃耀的蟬立于玉葉上。它側(cè)身翹足,雙翼略張,嘴巴微開,蟬翼左右各兩。玉葉系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葉片打磨細薄呈凹弧狀,分為八瓣?!蔽淖纸榻B旁還附有一張金蟬玉葉的圖。自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我就被它精巧的造型給驚艷到了。盡管只能看書上的平面圖,但是我依舊能一眼就看出金蟬玉葉的制作技術(shù)十分復雜,因為整個蟬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瞬間這只金蟬就會脫離玉葉,在空中翱翔。
不過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其它展列的文物都十分精致,比如唐三彩。雖然唐三彩在唐時間只有短短九十多年,但卻為中國后世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藝術(shù)財富。唐三彩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唐三彩天王俑和鎮(zhèn)墓獸。
鎮(zhèn)墓神物大多是為了震懾惡鬼以及盜墓賊,所以造型上都多為恐怖嚇人。天王俑就是典型例子,其長相兇神惡煞,劍眉怒目,目光懾人,腳踩一只似人又非人的小鬼,一股力量和霸氣呼之欲出。鎮(zhèn)墓獸多是給墓道里增添一股靜謐恐怖的氣氛,唐三彩鎮(zhèn)墓獸也不例外。據(jù)史書記載,鎮(zhèn)墓獸的設(shè)置最早出現(xiàn)在東漢墓中,是形體最大的隨葬明器,古人相信鎮(zhèn)墓獸威猛兇狠的形態(tài)能保護墓主人不受鬼怪的侵害。
另外我還參觀了藝術(shù)館的陶俑,這些生活類的陶俑氣勢雖不如秦始皇的兵馬俑來的壯觀,但其真實地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這一點,還是令我覺得它們的價值不比兵馬俑少。
另一件令我十分震驚的寶物就是金縷玉衣。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后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十分相似,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征。一般皇帝身穿金縷衣,而貴族只能穿銀縷衣。當時人認為玉可以令尸體不腐化,有保存尸體的效果,所以古人十分重視玉,并把玉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禮器。
遠古印象館中陳列了一些恐龍化石和遠古大象。這是一般博物館都會陳列的物品。雖然骨頭都是拼接起來的,但我仍能想象,站在我面前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史前動物。
另一個民國館我也非常喜歡,我本身十分喜歡民國,覺得那是一個很神奇的時代,既有中國特有的文化氛圍,又有濃濃的西方風氣,盡管是個動蕩的年代,但卻是一個社會民主的時代。
在現(xiàn)代雕塑館里還看到了許多名人的雕塑,其中還有我最喜歡的馬三立。從小喜歡相聲的我,十分喜歡馬三立。滿心歡喜的跟雕塑合了一張影。
此次南京博物館參觀之旅,令我受益匪淺,我不僅見識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創(chuàng)造力和勞動力,也感受到了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積淀,此次旅程意義非凡,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還會在參觀一次。
博物館的觀后感16
清新的空氣,被春雨洗刷得青翠欲滴的花草,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舒心,春天真是多雨的季節(jié),毛毛細雨足足下了一個禮拜,到了周六,細雨還在不停的下,但絲毫攔不住我們旅行的腳步,我們“銀翔文學社”十幾人身著文學社服裝,分別從兩邊公司出發(fā),到達我們旅的地點:東莞市科學技術(shù)博物館。東莞市科學技術(shù)博物館位于新城市中心區(qū)中心廣場內(nèi),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十分便利,與東莞市政府行政辦事中心、會議大廈、展覽館、玉蘭大劇院、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標志性建筑有機組合成一體,是東莞市新建的環(huán)境優(yōu)雅、秀美靈氣、充滿活力的現(xiàn)代城市精品。此次參觀共分為三個部分:
走進科技展廳,才知道在當今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科技是多么的先進,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铎`活現(xiàn)的創(chuàng)造,逼真的表情與動作,傾注了多少藝術(shù)家的心血……同時,對于一些古物模擬展示,也讓我們了解到我們祖國的歷史,讓當代的人能了解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東西是怎樣被發(fā)明出來的,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開拓精神,向著科學的高峰不斷的攀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機器人的音樂演唱會,有鋼琴、小提琴、笛子及
一些西洋樂器,對于這種高科技的東西,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所以迫不及待的湊到最前面,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所有的機器人一起合奏了一曲《小城故事》,他們逼真的動作引來大家的陣陣喝彩聲,我們一行人又觀看了其它的項目,有原始人的鉆木取火、牛拉犁農(nóng)耕及紡車、還有原古人是如何抽水的,小喬他們都還上去試了一下抽水,不過沒過幾分鐘就下來了,我想可能是太辛苦了,因為腳要不停的踩輪子,帶動抽水工具。可想當時的人們生活是多么的辛苦,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接著又參觀了視頻電話,我想這就是未來將要普及的電話模型,我和小鄧還實地試了一下,在通話時果然能看到對方的樣子。視頻電話的普及我想將來一定會受大家的歡迎,特別是對于長期在外的人,如果能在電話中即能聽到家人的聲音,又能看到家人的面孔,一定能化解很多的相思之苦。另外便我感興趣的“神舟”模型,只可惜我們參觀的時間比較緊張,沒有親身體會坐上去的感覺。
參觀的項目很多,所以不能一一介紹,在這里,體會最深的是人類的智慧無窮及科技的發(fā)達,這些東西再逼真,看起來再聰明,但終究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他們的聰明智慧永遠是超不過人類的,比如我們在參觀機器人拼圖時,發(fā)現(xiàn)機器人能將很多不同的小圖片拼在一起成為一幅美妙的圖畫,當人人都在贊嘆機器人的能干時,小鄧趁大家不注意,將所有的拼圖打亂,機器人就再也找不到地方,再也不知道如何去拼圖,管理員只好再重新設(shè)置一下程序,機器人才能重新工作。這說明機器人的操作只不過是按著人腦固定的的思維程序進行,只要人們改變其中的任何一項,那么他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行。
博物館的觀后感17
有誰不想去哪廣闊的宇宙遨游,有誰不對那神奇而又美麗的宇宙產(chǎn)生興趣和疑問?人們都想去宇宙探索它的奧秘。探索宇宙也是我的一個興趣。
這個星期,全家一起去北京旅游。當然也參觀了北京天文博物館。
那天,天氣晴朗、晴空萬里,我坐在汽車上,看著窗外的高樓大廈,假設(shè)這天文博物館的模樣?!疤煳牟┪镳^到了!”這句話把我的假設(shè)打斷了。
走出汽車,就看到“天文博物館”這幾個大字呈現(xiàn)在面前,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閃閃發(fā)光。天文博物館的大門是往里陷的,看起來像一個古老的大山洞,它閃閃發(fā)光的玻璃把每一個人都“印”了上去,顯得格外美麗。
走進天文博物館,只見墻壁上都畫著宇宙里的星球,有天王星、木星、水星、火星等,走進天文博物館,就像親自走進了宇宙一樣。
走上樓梯就到二樓了,二樓那里全部都是放映廳,還有幾個像“鼓包”一樣的東西立在地板上,我心想:這是什么東西,里面又有什么呢?我瞞懷好奇地走了進去,只見里面有一個紅色的按鈕,我輕輕的按了一下。這時,它開始放映關(guān)于宇宙的影片了。
這時,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經(jīng)2點30分了。于是,我跑進了放映廳。放映廳是圓形的。電影開始了。頓時,周圍開始播放宇宙的樣子。此時,我感覺自己就在宇宙一樣。電影講的是太陽會變得越來越大,十億年后,會把周圍的星球全部吞沒。
電影放完后,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天文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