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血染征袍透紅甲,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三國演義》
【8】: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 《三國演義》
【9】:鴻圖霸業(yè) 誰與爭鋒 龍在沙灘被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虎伏深山聽風(fēng)嘯,龍臥淺灘等海潮. 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如日東山能在起,大鵬展翅恨天低。 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fēng)山再起時. 有朝一日龍得水,必令長江水倒流. 有朝一日鳳回巢,必讓長城永不倒. 有朝一日虎歸山,必要血染半邊天. 有朝一日獅入林,我要氣吼山河震. 有朝一日游地府,我讓地府底朝天. 有朝一日游天邊,眾神跪在我身邊. 有朝一日鳳翔天,我要天下盡我鳴. 有朝一日我出頭,我要天下唯我尊.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 宏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三國演義》
【10】: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羅貫中 《三國演義》
【1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三國演義》
【12】: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羅貫中 《三國演義》
【13】: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 《三國演義》
【14】:三分雖然天數(shù)定,神機妙算亦刻圖;倘若當(dāng)年奉孝在,豈容西蜀與東吳。 《三國演義》
【15】: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 《三國演義》
【16】: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羅貫中 《三國演義》
【17】: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羅貫中 《三國演義》
【1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周瑜 《三國演義》
【19】: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0】: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fù)棟梁材。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1】: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yīng)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fēng)五丈原。 《三國演義》
【22】:一鳳并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fēng)送雨,雨隨風(fēng),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3】:一夜北風(fēng)寒, 萬里彤云厚, 長空雪亂飄, 改盡江山舊; 仰面觀太虛, 疑是玉龍斗, 紛紛鱗甲飛, 頃刻遍宇宙。 騎驢過小橋, 獨嘆梅花瘦。 --諸葛亮 《三國演義》
【24】: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jié)嵋玻怀汛勰?,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輕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yè),而如此輕人耶?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5】: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6】:豫州當(dāng)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7】:
【28】:大丈夫處世,當(dāng)努力建功立業(yè),著鞭在先。今若不取,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羅貫中 《三國演義》
【29】: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yuǎn)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guān)。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yīng)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0】:提三尺劍以定四海 《三國演義》
【31】:溫侯神射世間稀,曾向轅門獨解危。 落日果然欺后羿,號猿直欲勝由基。 虎筋弦響弓開處,雕羽翎飛箭到時。 豹子尾搖穿畫戟,雄兵十萬脫征衣。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2】:威震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 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3】:既生瑜,何生亮!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4】:上盈其志,下務(wù)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5】: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6】:劉備,人中之龍也,生平未嘗得水。今得荊州,是困龍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動心哉!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7】: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 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8】: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fēng)江水騰。 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羅貫中 《三國演義》
【39】: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0】: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靈之世,漢統(tǒng)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dāng)?shù)?,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xùn)|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tǒng)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茍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shù)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fù)!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1】:將軍欲成霸業(yè),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quán)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業(yè),以成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也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2】: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guān)公狹路逢。 只為當(dāng)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3】:獨戰(zhàn)東南地,人稱小霸王。 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 威鎮(zhèn)三江靖,名聞四海香。 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4】:勉從虎穴暫趨身,說破英雄驚殺人。 巧借聞雷來掩飾,隨機應(yīng)變信如神。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5】: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 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biāo)。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6】:當(dāng)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 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fēng)云。 --羅貫中 《三國演義》
【47】: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人生只不過是看起來真實一點的夢境,誰能夠先看穿這個呢?我生平所為只有我自己知道啊!其實就說他已經(jīng)看清了世事如夢幻泡影罷了.一切順其自然 《三國演義》
【48】: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三國演義》
【49】:龍在沙灘被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得勢貍貓兇似虎,落配鳳凰不如雞。 虎伏深山聽風(fēng)嘯,龍臥淺灘等海潮。 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如日東山能在起,大鵬展翅恨天低。 誰無虎落平陽日,待我風(fēng)山再起時。 有朝一日龍得水,必令長江水倒流。 有朝一日鳳回巢,必讓長城永不倒。 有朝一日虎歸山,必要血染半邊天。 有朝一日東山起,鳳是鳳來雞是雞。 有朝一日獅入林,我要氣吼山河震。 有朝一日游地府,我讓地府底朝天。 有朝一日游天邊,眾神跪在我身邊。 有朝一日鳳翔天,我要天下盡我鳴。 有朝一日我出頭,我要天下唯我尊。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 宏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三國演義》
【50】:血流芒碭白蛇亡,赤幟縱橫游四方。 秦鹿逐翻興社稷,楚騅推倒立封疆。 天子懦弱奸邪起,宗社凋零盜賊狂。 看到兩京遭難處,鐵人無淚也凄惶。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1】:出人頭地建奇功 《三國演義》
【52】: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3】: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zhàn)?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4】: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將呂氏殺全家。 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huán)報不差!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5】:漢朝無起色,醫(yī)國有稱平; 立誓除奸黨,捐軀報圣明。 極刑詞愈烈,慘死氣如生。 十指淋漓處,千秋仰異名。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6】: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 丁香舌吐橫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7】: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 --羅貫中 《三國演義》
【58】:欲除禽獸必先獻身于禽獸。 《三國演義》
【59】:洪水滔滔淹下邳,當(dāng)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yǎng)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0】: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三國演義》
【61】:天下英雄獨使君。髀肉復(fù)生猶感嘆,爭教寰字不三分?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2】: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3】: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蒼。凜凜人如在,誰云漢已亡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4】:原是昭陽宮里人,驚鴻宛轉(zhuǎn)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 按徹梁州蓮步穩(wěn),好花風(fēng)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5】: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戰(zhàn)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6】: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 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7】:泛舟絕跡,登峨眉之巔,從仙人做逍遙游。 《三國演義》
【68】: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fù)! --羅貫中 《三國演義》
【69】:密詔傳衣帶,天言出禁門。 當(dāng)年曾救駕,此日更承恩。 憂國成心疾,除奸入夢魂。 忠貞千古在,成敗復(fù)誰論。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0】:運籌決算有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 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yīng)分鼎在孤窮。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1】: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 《三國演義》
【72】:治病須分內(nèi)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 神威罕及惟關(guān)將,圣手能醫(yī)說華佗。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3】:亦豈效區(qū)區(qū)書生,數(shù)黃論黑,舞文弄墨而已乎?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4】: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5】: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三國演義》
【76】:王朗負(fù)固守城,難可卒拔。會稽錢糧,大半屯于查瀆;其地離此數(shù)十里,莫若以兵先據(jù)其內(nèi):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7】: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8】:既生渝?何生亮? --羅貫中 《三國演義》
【79】:周瑜拆封視之。書曰:“漢軍師中郎將諸葛亮,致書于東吳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別,至今戀戀不忘。聞足下欲取西川,亮竊以為不可。益州民強地險,劉璋雖暗弱,足以自守。今勞師遠(yuǎn)征,轉(zhuǎn)運萬里,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guī),孫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豈須臾忘報仇哉?今足下興兵遠(yuǎn)征,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亮不忍坐視,特此告知。幸垂照鑒?!敝荑び[畢,長嘆一聲,喚左右取紙筆作書上吳侯。乃聚眾將曰:“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汝等善事吳侯,共成大業(yè)?!毖杂?,昏絕。徐徐又醒,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shù)聲而亡。壽三十六歲。 --羅貫中 《三國演義》
【80】:欲除君側(cè)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 --羅貫中 《三國演義》
【81】:安居在家是父子關(guān)系,受命于國家之事,是君臣之分。(沒有父子關(guān)系)充分體現(xiàn)曹丞相執(zhí)法嚴(yán)明,不詢私情,教子有方,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種美德值得中華民族借鑒和發(fā)揚。! --羅貫中 《三國演義》
諸葛亮:空城計、定軍山、草船借箭
趙云:單騎救主、七進七出
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
張飛:大鬧長坂橋
劉關(guān)張:桃園三結(jié)義
曹操;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
呂布說劉備;是兒最無信者
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曹操:生兒當(dāng)如孫仲謀
周瑜:即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馬超:懵懂而死,與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為永生。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而還!
獻帝:誰敢殺朕?
司馬昭:父親,你猜曹睿那小皇帝……
傅彤:我乃漢將,焉能降吳狗乎!
吳質(zhì):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
張飛: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揚齡:紅臉賊!
孫策臨死的時候囑咐孫權(quán)的一句話:內(nèi)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渝。
水鏡先生說的:伏龍風(fēng)雛!得一可安天下, 還有”孔明雖得其主卻不得其志。”
劉備臨死前說的一句: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劉禪曰:“此間樂,不思蜀也?!?/p>
姜維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曲有誤,周郎顧。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第十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后來關(guān)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么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么肉麻。精辟指數(shù):5.5
第九位:“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wěn)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后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dāng)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精辟指數(shù):6
第八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有人說《后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xiàn)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xiàn)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精辟指數(shù):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shù)拇~,也只有當(dāng)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只不過這句話過于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fēng)。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精辟指數(shù):7
b第六位:“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云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云并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當(dāng)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云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zhàn)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精辟指數(shù):7.5
第五位:“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tǒng),曾經(jīng)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jīng)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么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數(shù):8
第四位:“內(nèi)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當(dāng)政時常常霸氣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quán)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fēng)格。事實也驗證了他的準(zhǔn)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nèi)事時把孫權(quán)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精辟指數(shù):8.5
第三位:“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夸孫權(quán)還是在罵孫權(quán)。稍大了一點后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quán)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么說沒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孫權(quán)能守住父兄基業(yè),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quán),并在自己的詞里引用了這句話。精辟指數(shù):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個人認(rèn)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里面,這句話是最精辟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zhàn),以為泄露了天機。其實曹操也就是這么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后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精辟指數(shù):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一句話,不僅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國安邦之臣,在亂世則是獨霸一方的軍事首領(lǐng)。而曹操聽到這話面露喜色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說他能成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稱帝,在史書上成為王莽、董卓一類的人。精辟指數(sh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