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非常發(fā)達的今天,我卻想起了“搖把子”電話。因為我是從事通信工作的,我經(jīng)歷過通信的大變革,見證過電話從“搖把子”到程控電話再到如今的移動電話,但是卻對“搖把子”電話有著深深的情懷。
還記得第一次使用搖把子電話的情景。那是1979年7月的一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竹篙區(qū)招辦領錄取通知書,拿到中專錄取通知書,我興奮得跳起來了,不停地謝謝招辦的老師。當我轉(zhuǎn)身離開的時候,那位老師說,你們九龍公社還有一個叫李建明的同學被龍泉師范補錄了,叫我去通知他來招辦辦手續(xù),下午就截止了。竹篙區(qū)離九龍公社還有20多里路,如果走路回去通知就晚了,這時我想起了電話。我來到竹篙郵電支局,要求打電話到九龍公社。請公社廣播站在廣播上通知李建明。填好一個電話單后,我就在那座黑黑的“搖把子”電話旁邊等候。不一會兒,頭戴耳機的話務員喊:“九龍公社的電話接通了,快講話”。于是我拿起話筒,不斷的高吼,“喂!喂!九龍公社嗎?我找廣播員鄧嬢嬢?!焙鹆撕芫?,也聽不到對方的聲音。這時,話務員走出話務室大吼:“你打得來電話嗎?你把電話的話筒都拿反了,怎么講得到話啊?!蔽业乃⒕湍樇t了,很不好意思,不停地給話務員道歉。話筒順過來后,聽到了對方鄧嬢嬢的聲音,很小還有雜音。我使勁地吼:“請鄧嬢嬢通知蓮花五隊的李建民馬上趕到竹篙招辦拿錄取通知書。”鄧嬢嬢聽到后說:“好,中午就廣播?!蔽疫@下放心啦,因為如果通知不到,就會耽誤李建明的入學,影響他的一生。這是我一生第一次使用電話,這個黑色盒子將我的聲音傳到了二十多里遠的公社,減少了我跑一趟的辛苦。心里想啊,這個“搖把子”電話真是神奇啊。如今,這個笑話卻還記在我的心里。
搖把子電話的學名叫磁石電話,因為它的側(cè)面有一個搖把子,所以都叫它搖把子電話。電話機是個黑色的,在它的側(cè)面有個搖把子,上邊一個聽筒與話筒連在一起的手柄通過一段軟電線和主機相連,在電話的旁邊還掛接有兩個大電池,也通過電線到電話機上。而電話側(cè)邊是通過另一根電線與外面電線桿上的電線連接。人使用的時候需要用一個手按住聽筒手柄,另一個手握住搖把子開始順時針不停到轉(zhuǎn)動,大概轉(zhuǎn)十圈左右停下來,開始拿起手柄用話筒喊話:“總機,總機……”聽到對方有人接聽后,開始通話,然后告訴值班人員要哪里,對方會告訴你稍等,待到他們把你需要的對方電話接通后,方可開始真正的通話。
搖把子電話非常稀少。在區(qū)所在地才有電話交換機,而且都只有50門,每個鄉(xiāng)就只能安裝一部電話,鄉(xiāng)民們要打電話都要走路去鄉(xiāng)里。街上的居民需要到郵電所去打電話,與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打電話需要排隊。
1982年我從郵電學校畢業(yè)分配在金堂縣郵電局淮口支局工作。主要負責金堂下五區(qū)的“搖把子”電話和總機的維護工作。全縣農(nóng)村的通訊維護的重擔就落在我的肩上了?;纯谥Ь值碾娫捲O備多,有當時非常先進的12路載波和三路載波。其他鄉(xiāng)鎮(zhèn)的要少得多,我每月到竹篙、土橋、高板、福興、和五鳳去巡檢兩次。遇有臨時故障我就趕公共汽車去搶修,要確保全縣下五區(qū)的通訊暢通。
磁石電話的故障特別的多,我基本上沒有休假。幾次回到九龍公社看望父母,都被鄉(xiāng)廣播電臺的播音員的插播的緊急通知叫走。有時還沒有吃到媽媽做的熱飯就走了。交通又不便。從淮口到每一個區(qū)都有公共汽車,但是班次不多,有時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
竹篙區(qū)的隆盛公社有一個防雹降雨的'炮點,由一部磁石電話聯(lián)通,接受上級開炮的命令。一次炮點的電話壞了。如果不及時搶通,炮點就不知道何時開炮防雹降雨。如果冰雹降下來,就會影響竹篙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給農(nóng)民造成損失。我接到通知趕往隆盛。隆盛沒有公交車,我只好趕車到竹篙,在支局借一部自行車騎十幾公里到達。辛苦一小時后我到了炮點,及時搶通了電話,這時,縣上的開炮命令下達了,炮點的工人對著天空的烏云,發(fā)射炮彈,消除了冰雹云,一場大雨降落,避免了一次冰雹災害。
1984年夏天,一場暴雨過后,五鳳鎮(zhèn)的電話打不出來了,洪水很大,沱江水位很高,羅家壩渡口的渡船停了。為了搶修設備,接到通知后二話沒說就騎上自行車,從紅花塘繞道20公里,騎了3個小時自行車趕到五鳳,搶通電話。我的腿腫了,殿部磨紅了,出了血泡。但是我高興,因為工作是快樂的。
自動電話開通后,很多人不會使用,非常懷念“搖把子”電話。自動電話是按照先后順序接續(xù)的,哪個先打就先接通哪個的。記得淮口有個干部以前打電話一搖,總機就聽出了他的聲音,馬上給他接通。自動電話就不認人了,電話撥了很多次都沒有接通,都是占線。氣得他把那撥號盤電話摔得粉碎。不斷的罵道:“這個鬼自動電話沒有‘搖把子’好?!?/p>
與搖把子電話為伍的十年時間里,我與它結(jié)下了深深的情緣,盡管她有許許多多的缺點,但在當時溝通人們的生活,傳達政令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喜歡見到人們手搖電話機打電話的身影,喜歡聽到人們通過電話傳達信息后的笑聲。
80年前金堂全縣都是使用的搖把子電話,后來縣城趙鎮(zhèn)改為了撥號盤電話,縣以下都還是使用搖把子,直到90年代初期,全縣實現(xiàn)電話自動化,使用了上百年的“搖把子”電話才退出歷史舞臺。
聽筒拼音
【注音】: ting tong
聽筒解釋
【意思】:(1)耳機。(2)聽診器。
聽筒造句:
1、她砰地掛上(電話)聽筒。
2、她拿起聽筒開始撥電話號碼。
3、內(nèi)置的對講系統(tǒng)能讓無繩電話聽筒之間或與基站之間進行聯(lián)絡。
4、用戶還可以從23種音樂鈴聲中做選擇。我為一部聽筒選擇了金屬鼓聲作為鈴聲。
5、每天早上,一覺醒來,她就拿起電話聽筒,聽颯颯聲、瑟瑟聲、咔嗒咔嗒聲,像是在一個窗口。
6、華為的對手中興通訊公司總部也在深圳,銷售交換設備、移動電話基站和聽筒。
7、從他接電話的開頭10秒就能知道他是否被你嚇到了,要么他急急忙忙掛斷你的電話,要么聽筒那頭的他緊張得不得了。
8、一位警察站在15碼遠的'地方,手中舉著牌子提示可以為他們提供電話,另一名警察手持聽筒,還有一名警察拿著擴音器。
9、接電話時把聽筒夾在耳朵和肩膀之間做記錄也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10、曾經(jīng)人們很擔憂,由于手機聽筒接近耳朵,使大腦長期暴露在電磁輻射之下,有可能會引發(fā)癌癥。
11、徐表示:“使用電話聽筒的這一代用戶使用12鍵鍵盤進行輸入沒什么問題?!?/p>
12、電話鈴響了,因為是在婦人家里,所以她趕緊拿起聽筒。
13、結(jié)果也可能隨著同種手機的不同版本而得到不同結(jié)果(比如由很多不同承運商提供的電話聽筒)。
14、發(fā)型常以立體造型示人的Gaga,這次又從其單曲的名字中得到靈感,她在頭發(fā)上戴了個黃色的電話聽筒,又用電話線繞頭一圈。
15、大部分用戶會將手機連接到藍牙耳機上,而機身頂端和底部的兩個靶型區(qū)域正好就是聽筒和接收器。
16、她提到“今天的電話幾乎和人一樣”,它們有眼睛(攝像頭)、眼睛(聽筒)和皮膚(觸摸屏)等感官系統(tǒng)。
17、到了十分鐘,我簡直是火冒三丈。我把電話聽筒甩下去,還把所有的文件都給撕了。
18、她怒氣沖沖砰一聲放下電話聽筒。
19、當我拿起電話聽筒并意識到?jīng)]法兒再給她打電話時,我重新讀了她的
20、他掛上電話聽筒走了出去。
21、“我仍然要小心,”他說,在電話的雜音大到我的耳朵得遠離的聽筒的程度之前。
現(xiàn)代社交禮儀是什么
現(xiàn)代社交禮儀(Modern Etiquette)泛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具體表現(xiàn)為禮節(jié)、禮貌、儀式、儀表等,也稱現(xiàn)代交際禮儀。
內(nèi)容
1、禮節(jié):禮儀節(jié)度。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示致意、問候、祝愿等慣用形式。
2、禮貌:人們相互交往過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
3、儀式:具有專門程序、規(guī)范化的活動。
4、儀表:外表。包括容貌、服飾、姿態(tài)、舉止等。
分類
現(xiàn)代社交禮儀的表現(xiàn)就禮儀使用的媒介把禮儀表現(xiàn)分為語言類禮儀、身體語言類禮儀、飾物類禮儀、酒宴類禮儀。
1、語言類禮儀:語音類、口語類和書面類。
2、飾物類禮儀:由服飾、化裝美容等代表的禮儀;通過各種物品代表的禮儀。
3、酒宴類禮儀:通過設宴喝酒吃飯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和歡迎的禮節(jié)?!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電話禮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jīng)濟的信息量猛增,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電話已經(jīng)進入千家萬戶。充分利用這個現(xiàn)代化的通訊設備,對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應該人人學會熟練地使用電話,有禮貌地、文明地通過電話與各方面的人士取得聯(lián)系,這就需要了解一般性打電話的禮儀知識和規(guī)矩。
第一,給某人打電話時,要事前做好準備,想好要說的事情。比如要談一筆生意,從何處說起,用什么方式交談,說到什么程度,還要估計對方的情況,考慮好應變的方法等,這樣才能用盡可能短的時間達到預期目的,而不浪費對方的時間。
第二,在電話里說話和平時說話沒有什么不同,就一般的電話設施來說,雖然打電話雙方只能聽到聲音,而看不見形象,但是雙方都能感覺得到,所以,打電話時,也要面帶笑容,語氣要溫和、緩慢,口齒要清楚,語言要簡潔,第一句話要說“您好”,緊接著進入正題。如果是代表單位或公司打電話,就要說明白領導的意圖和目的,或者廠長、經(jīng)理、主任、書記有什么具體要求、希望。最后要把重要內(nèi)容確認一下,或者必要時錄下音來,然后再結(jié)束通話。
第三,持電話時要輕,一般情況下要等對方先放下電話機后,你再輕輕掛斷電話。特別是與長輩、領導、女士通話后,一定要等他們掛斷電話后,你再輕輕放下話筒。
第四,接電話時,要用溫柔的語調(diào)先說“您好”,再問是哪位?找誰?或某單位?如果被找的人正巧不在,就說明情況,問一下有什么重要事情,要不要傳達或留一字條等。
第五,一般情況下,電話鈴響三遍后立即接通,且在鈴響的間隙拿起話筒。如果電話鈴響了好幾遍之后接通時,就要先說“久等了”、“對不起”之類的抱歉話。如果在接電話的過程中,有緊急事情插入時,要向?qū)Ψ秸f:“對不起!稍等”,然后可以用手按住話筒,以免傳到對方。電話不清楚時,不要大聲吼叫,要把說話的速度放慢,口齒再清晰些。有些人打電話時,出現(xiàn)聽不清楚或者有雜音時,就用手使勁拍打電話機,這個做法和習慣不好,如果電話機有毛病時,可以立即修理,等故障排除以后再打。通話結(jié)束時都要說“再見”、“謝謝”之類的禮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