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紅樓夢》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包羅萬象,而且寫得細致入微。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作品不僅讓我們對曹雪芹先生生活的環(huán)境和時空發(fā)出感慨,產(chǎn)生疑問。雪芹先生也是中國小說史上爭論最多的一位作者,也是最為神秘的一位。由此產(chǎn)生的“紅學(xué)”就可以窺見一斑。
曹公的出生很重要,為什么呢?因為這牽扯到《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是以什么為原型的。是曹家的家事?是他親身經(jīng)歷的,還是他聽長輩講述的?還是,來源于他的一些朋友。曹雪芹曾一度在右翼宗學(xué)任“瑟夫”(教習(xí)),因而結(jié)交宗室敦敏、敦誠。后移居西郊,與張宜泉交,此三人皆留有贈雪芹的詩篇。甚至也有許多的學(xué)者認為書中賈寶玉的形象幾乎類似于曹雪芹先生的半自傳體小說。正是因為有了曾經(jīng)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再加上曹公“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精雕細琢的功夫,使得《紅樓夢》堪稱中國古典小說的一座高峰。
小說的開篇是用兩個主要人物的名字諧音就直接指出了本書的主旨。甄士隱出家去了,而賈雨村開始點評說話了,他開始發(fā)言了。真事隱去了,剩下的都是假語村言了。洋洋灑灑的士隱看破世間事,知道什么是真的了,那么它在這個塵世間就無法存在了。所以甄士隱去了,那么誰留下來了呢?自然是賈雨村了。所以在開篇的時候,就是甄士隱對賈雨村。很妙,真假交鋒結(jié)果,去真存假。
話雖真,但是雨村后面所作的.事情開始往虛假方向發(fā)展。但是在當(dāng)時的社會賈雨村如此作為才能再次飛黃騰達。其內(nèi)心是真,而言行卻假,真真一個真假難辨的人物。正所謂“假到真時真亦假”。作者在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shù)處理上處處都喻真于假,真假交錯?!疤摶镁场奔仁亲髡哌\用浪漫主義的手法將讀者帶進一個超越現(xiàn)實的境界,又是提醒讀者看書時一定要分清真假有無,領(lǐng)會作者字里行間真正要表達的真實意圖,不被以假亂真,無中生有的表面故事所迷惑。如果說大觀園是太虛幻境的一個投影,那么太虛幻境又何嘗不是大觀園的一種幻化?正所謂“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边@區(qū)區(qū)的十四字,真是字字珠璣,“真”“假”“有”“無”的關(guān)系提高到了一個蘊涵辯證哲學(xué)的高度,其中意味,發(fā)人深省。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辛酸淚道盡曹雪芹一生經(jīng)受的酸甜苦辣。曾經(jīng)鐘鳴鼎食的富家公子淪為“甕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xué)巨著中的奇葩和高峰,30年來我是越讀越喜愛、越執(zhí)著、越沉迷,以至魂牽夢縈、廢寢忘食。
我最早讀《紅樓夢》是上高中時,哥哥買了一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年版《紅樓夢》,我在家中利用星期天和假日不干農(nóng)活的閑暇閱讀這部書,被書中奇妙的意境和敘述文字、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所陶醉,有的詩詞和駢體文賦比較晦澀,我不能全懂,但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卻是用白話筆法敘述的,也不大影響我往下閱讀。第一遍我記不得是否真正通讀了,但許多重要的章回和情節(jié)我印象深刻。至今一回憶起來,在昏黃如豆的煤油燈下看“賈寶玉初試云雨情”的情形仍然歷歷在目,這大概是因為我那時正處在情竇初開的年齡吧。特別是書中第一回演說石頭的奇特經(jīng)歷,石頭幻化為寶玉的奇思妙想,令我過目不忘、印象深刻。
參加工作后,我買了一套《紅樓夢》開始慢慢閱讀,也不知看過多少回、中斷多少回。終于有一天,我意識到《紅樓夢》和我閱讀《紅樓夢》的價值,有意識地記下開讀和讀畢的時間,到今天,我翻看讀過各種版本的《紅樓夢》藏書,通讀過不下8遍,如果加上讀而未完中途停止的,恐怕前后要有十幾遍吧。
由于對這部書的熱愛,我喜歡對該書各種版本的收藏,至今購藏數(shù)十種。我從不讀同一種版本,每讀一遍就換一種版本。在閱讀的時候,我習(xí)慣隨時記下所思所感,模仿脂硯齋等人去批注,有時還用古體詩的形式表達感悟。讀王蒙點評本《王蒙的紅樓夢》時,我就寫下一首七言絕句:
姑妄讀之慕曹侯,嘔心瀝血半百頭。
卅年十遍讀常新,石破天驚說紅樓。
“石破天驚說紅樓”當(dāng)然是我以后的事,但此詩說明我早已有這種志向和表達。
一
我喜歡讀各種點評本,周汝昌、鄧遂夫等人校訂的脂硯齋點評本,王蒙點評本我都認真通讀過,脂硯齋點評本則讀過數(shù)遍。我不僅讀《紅樓夢》,還喜歡讀紅學(xué)大家的各種研究專集,呂啟祥、蔡義江、劉世德、李希凡、胡文斌、白盾等人的專著我都認真研讀過。至于《紅樓夢》文學(xué)研究資料、《紅樓夢學(xué)刊》等刊物,我也凡見必購,購而必讀。也許是我不知不覺愛好上紅學(xué)的原因吧,我一直十分關(guān)注紅學(xué)研究的新動向,經(jīng)常在報刊上留意紅學(xué)研究的新資料、新發(fā)現(xiàn)、新觀點,及時收集下來。尤其是關(guān)于《紅樓夢》作者的問題,《紅樓夢》是否存在一部前身(原本),《紅樓夢》的前身是叫《風(fēng)月寶鑒》還是別的名字,若有其他作者,那么作者是誰,寫的是哪朝哪代哪家事等許多重大問題,時??M繞在我的腦海,催我探秘解謎。
大約是5年前,我忽然對曹雪芹是不是《紅樓夢》的原作者、這部書是不是他的自敘傳、寫的是不是他的家事產(chǎn)生嚴(yán)重懷疑,對有的專家提出的《紅樓夢》之前有一部《風(fēng)月寶鑒》的書的觀點產(chǎn)生濃厚興趣。隨后,我開始探索,開始思考,開始尋找突破和支撐論點的證據(jù)。忽然有一天,我如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紅樓夢》的作者已十分清楚而又十分高明地告訴讀者,他寫的是元明兩朝著名的張家事而不是什么賈家事、曹家事:該書的第三回寫到與賈雨村一同被參的張如圭去給他報信說朝廷起復(fù)舊員,仿佛在向讀者透露一點信息、掀開一道縫隙;而到第二十九回寫賈母率賈家上下停歇鐵檻寺,與賈母關(guān)系曖昧的張道士出現(xiàn),文中說到張道士是榮國公的“替身”,就是十分明白地暗示甚至公開告訴讀者真正的榮國公姓張而不姓賈;而該書又說沒人敢管、沒人能管的“呆霸王”薛蟠做著“皇商”生意,唯獨聽他的管家張德輝的話出去經(jīng)商時,母親薛姨媽一再叮囑要張德輝跟著,回來也一再叮囑兒子薛蟠慰勞管家張德輝。假如真如有的紅學(xué)研究者所說薛蟠的“皇商”身份隱指他的皇上身份,那么書中所寫的這位皇上的管家(宰相或權(quán)臣)應(yīng)該是姓張了。
由于以上的醒悟,我開始在歷史中尋找人物原型,當(dāng)讀到明史時發(fā)現(xiàn)歷史上確有一位姓張的榮國公,他是明初投降朱元璋的元朝將官,后來成為朱棣奪取天下的功勛大將的河南祥符人張玉。他被明成祖朱棣封為榮國公,他的3個兒子張輔等也成為明朝的勛臣武將,朱棣之后的數(shù)十年明朝幾代皇帝安國定邊的功勛武將主要是張輔父子兄弟,“安南之亂”的平定者就是榮國公之子張輔。榮國公張玉之女、張輔之妹又恰恰是皇帝朱棣的貴妃。這些都是明史中明確記載的.,確確實實與《紅樓夢》中賈家的形象吻合。
二
再往上溯,我閱讀元史,又發(fā)現(xiàn)元朝的宰相張圭家族的歷史與《紅樓夢》中的賈家也很相像。張圭之父張弘范是元朝滅宋的功臣,擒獲南宋丞相文天祥的是他,滅掉南宋最后一支抗元力量逼得南宋丞相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跳海的也是他。而張圭之祖張柔則是元朝的開國元勛,不僅武功蓋世,而且注重文化,重視兒孫教育,是元朝著名藏書家,藏書萬卷。這與《紅樓夢》中所說榮國公賈家“累世簪纓”何其相似!而《紅樓夢》中的“張如圭”又仿佛在暗示就是“張圭”。其實圭就是玉,張圭又何嘗不是一塊寶玉?而且元史中記載的張圭受杖刑又與《紅樓夢》中寶玉挨打的重大情節(jié)何其相似!
更加巧合的是,明代的榮國公張玉就是元朝的張圭后裔。元朝“天歷之變”中,張家慘遭大難,張圭的5個兒子被殺,家產(chǎn)3年之中兩次被抄,這與《紅樓夢》中兩次查抄大觀園又何其相似!說到大觀園,根據(jù)書中所寫,賈家應(yīng)該十分懂得園林建造,而元史清楚記載元朝的大都(后來的北京)就是張弘范家族主持設(shè)計營造的。有專家考證,大觀園就是北京的圓明園,而圓明園是在元明北京園林的基礎(chǔ)上建造的, 這難道沒有一點聯(lián)系嗎?
因為朝廷家庭變故,張圭晚年定居(隱居)于他曾經(jīng)為官過的河南開封府,成為中牟土墻張氏的始祖。今天中牟土墻村540畝的張氏墳中仍然立著大元兵部尚書張圭的墓碑、牌坊和高大的無字碑,好像在向世人昭告著什么。而河南祥符張氏一族,在榮國公張玉之后,又有明朝一代廉吏名臣南京戶部尚書張孟男。張孟男的姑父是明朝萬歷初年的首輔宰相著名政治家高拱,他的家鄉(xiāng)新鄭與中牟縣毗鄰,他與張孟男姑母的結(jié)合很有傳奇色彩。張孟男之子張民表(字林宗)更是明末中州風(fēng)流名士和文壇領(lǐng)袖、著名詩人、藏書家,而且書畫精奇,被民間譽為“神筆”畫家。張民表風(fēng)流蓋世,是明末“中州三先生”、“天中四君子”、“中原六子”、“中州七才子”之一,與崇禎年間的刑部尚書劉之鳳是同窗好友。他著作等身,可惜于崇禎十五年李自成三打開封時因明軍扒開黃河而葬身魚腹。他與明末清初的著名官吏學(xué)者、后來隱居北京西山著述的“退谷先生”孫承澤是忘年交,孫承澤于崇禎八年到十一年任河南祥符令。清初著名文壇領(lǐng)袖名士周亮工則是他的門生。孫承澤、張民表、周亮工與《紅樓夢》的神秘關(guān)系早已為紅學(xué)愛好者所關(guān)注。
這樣聯(lián)系起來,我突發(fā)奇想,莫非《紅樓夢》隱寫張家事,《紅樓夢》最早作者是明末中州名士張民表?孫承澤與周亮工或許也參加過這部書稿的修訂工作?于是,我又深入研究歷史和地方志,研究張民表與《紅樓夢》的關(guān)系,竟發(fā)現(xiàn)《紅樓夢》中的許多重大問題與張民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都t樓夢》中十分重要的水月庵又叫饅頭庵,而水月庵就在中牟,水月庵的主持澹如禪師是張民表的好友,張民表應(yīng)邀為水月庵寫下了《創(chuàng)建水月庵記》和《水月庵命名記》兩篇文章,還為水月庵題寫了匾額。而饅頭庵的得名很可能就直接來自于張民表給弟子周亮工的書札?!都t樓夢》中開始寫的靈河,或許就是中牟的賈魯河(賈魯反意真靈),青埂峰則是中牟明清時代的名勝青峰嶺等。中牟舊志中記載的賈魯河和青峰嶺的環(huán)境與《紅樓夢》中靈河岸邊和青埂峰下名勝南湖蒲蘆亭、泰山廟等處的環(huán)境也十分相似?!都t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廣爭聯(lián)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寫李紈制一燈謎“一池青草草何名”,史湘云猜的謎底就是“蒲蘆也”。這其實是寫的中牟南湖蒲蘆亭形勝。
三
隨著研究的深入,我越來越覺得《紅樓夢》的原著不是曹雪芹寫的,寫的不是曹家事,更不可能是曹雪芹的自傳。請問在重大的節(jié)點上,曹家的身世與《紅樓夢》中的賈家有幾分相似?他家出過榮國公?有過一位皇妃?有紅樓夢中榮國公的功勛與地位?都沒有。曹家作為清王朝的包衣奴才,最興盛時也就是江寧織造,其品級地位和權(quán)勢根本無法與《紅樓夢》中的賈家相比。
最有可能的就是,《紅樓夢》的前身或原稿通過某種渠道最后流落到曹雪芹手中,曹雪芹為書中的故事和感人文筆所吸引所感動,聯(lián)系到有些相似的自身家世,引起強烈的思想感情共鳴,于是以“悼紅軒”命名自己的書齋,讀“紅樓”、賞“紅樓”、批“紅樓”、刪改“紅樓”,糅合自己的家世和感情形成后來的《紅樓夢》。關(guān)于這一點,曹雪芹已經(jīng)十分明確地在《紅樓夢》中第一回交代清楚,沒有一絲隱瞞。而后世的主流研究者把這看成是曹雪芹的“春秋筆法”,不予重視。其實,有不少紅學(xué)研究者都相信曹雪芹在第一回所說的話,提出了《紅樓夢》之前有一部“紅樓”原書的觀點。
至于《紅樓夢》初稿如何流落于曹雪芹之手,這一點也不難考證解釋清楚。其一,周亮工是曹雪芹之祖曹寅的啟蒙老師,周亮工及其兒子兩代人數(shù)十年與曹寅家保持著良好關(guān)系,以至揚州百姓為周亮工重修祠堂時曹寅回憶兒時受到周氏教育深情竟撰寫碑文。周亮工又是張民表的弟子。如果周亮工抄錄過一部老師的著作副本,就可能流傳到曹家。其二,有確切文字證明孫承澤在離開祥符前在張民表府上抄走了張民表書稿二十帙,張民表去世后意欲刊印,因朝廷更迭而未果。如果孫承澤抄走的張氏書稿是《紅樓夢》原稿的話,那么居住在北京西山的曹雪芹得到這部書稿又有什么不可能呢?這絲毫沒有貶低曹雪芹及其對《紅樓夢》的貢獻,而是要揭示一個歷史的真相。更加神秘的是,《紅樓夢》中有甄(真)賈(假)兩個寶玉,研究者都認為二者實為一體。元代有兩個張圭,他們是否是一個人也曾困惑著張氏族人和元史專家。我近年經(jīng)中牟土墻張圭后裔的尋祖考證和專家論證,元史中的勛臣河北定興的張圭與中牟土墻張氏始祖張圭就是同一人。假如《紅樓夢》的原作者是張民表的話,他是不是在用這種真假混一之法,告訴后人張圭家族災(zāi)變和兩個張圭實為一人的歷史真相呢?還有《紅樓夢》中甄士隱的遭變出家,最后成為賈雨村邂逅的高士,也許就是張圭遭變故后移居中牟的曲折放映。我甚至想,甄士隱與賈雨村可能都是寫的張圭的一個側(cè)面……
這些重要的觀點,每一展開都是一篇學(xué)術(shù)論文或大塊文章,而這些論文合成一冊,就會成為一部紅學(xué)筆記,一部石破天驚的紅學(xué)專著,我有意為之,并且早已開始努力。
2014年11月21日,在中牟土墻張氏拜祖祭奠大會上,我與來自張圭的始祖張柔老家河北定興的文史專家和作家范克學(xué)、郝尊以及《今日定興》的總編房伯泉諸先生交流時,談了我的讀《紅樓夢》心得,闡明了我的上述觀點,他們都十分感興趣,也鼓勵我堅持觀點深入研究下去。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氣,讓我執(zhí)著地走下去。
現(xiàn)在我以一篇隨筆把自己的觀點和發(fā)現(xiàn)拋出來,以期引起紅學(xué)愛好者的重視,希望紅學(xué)研究不會走入死胡同,而應(yīng)該別開生面。更希望方家讀者切磋交流,而不是不屑一顧,以偏執(zhí)偏見或所謂的權(quán)威結(jié)論而封殺“異端邪說”。
最后,我想把自己2010年12月29日題寫在馮精志先生《膽大包天曹雪芹》一書扉頁上的一首舊詩抄在下面,表達心志,大家也許要說我膽大包天吧。我顧不得這些,只管抄下來吧:
愛讀紅樓佩曹,
誤入曹營三十年。
迷霧魅力無窮數(shù),
版本研著多聯(lián)翩。
書肆舊攤常搜求,
細讀漫品并鉆研。
何時心得如泉涌,
捧出紅論著一編!
?
《紅樓夢》讀后感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后一抹余暉中,被風(fēng)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zé)……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于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后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蕩漾在我心里,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里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后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仿佛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在這背后,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郁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于是她只有用詩來發(fā)泄內(nèi)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當(dāng)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里,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后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jié)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nèi)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yīng)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zhuǎn)、舞動……
作者自評
(1)你這一段故事,據(jù)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欲聞世傳奇。據(jù)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jì)可考;第二件,并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fēng)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
(2)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致……我半世親見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于幾首歪詩,亦可以噴飯供酒。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
(3)大旨不過談情,亦只是實錄其事,絕無傷時淫穢之病。
(4)詩曰: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評點者評價
1、王希廉《護花主人總評》:
(1)《石頭記》也是說夢,而立意作法,另開生面。前后兩大夢,皆游太虛幻境。而一是真夢,雖閱冊聽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緣定數(shù),了然記得。且有甄士隱夢得一半幻境,絳蕓軒夢語含糊,甄寶玉一夢而頓改前非,林黛玉一夢而情癡愈痼。又有柳湘蓮夢醒出家,香菱夢里作詩,寶玉夢與甄寶玉相合,妙玉走魔惡夢,小紅私情癡夢,尤二姐夢妹勸斬妒婦,鳳姐夢人強奪錦匹,寶玉夢至陰司,襲人夢見寶玉,秦氏、元妃等托夢,及寶玉想夢無夢等事,穿插其中。與別部小說傳奇說夢不同。文人心思,不可思議。
(2)一部書中,翰墨則詩詞歌賦,制藝尺牘,爰書戲曲,以及對聯(lián)匾額,酒令燈謎,說書笑話,無不精善;技藝則琴棋書畫,醫(yī)卜星相,及匠作構(gòu)造,栽種花果,畜養(yǎng)禽鳥,針黹烹調(diào),巨細無遺;人物則方正陰邪,貞淫頑善,節(jié)烈豪俠,剛強懦弱,及前代女將,外洋詩人,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倡伎優(yōu)伶,黠奴豪仆,盜賊邪魔,醉漢無賴,色色皆有;事跡則繁華筵宴,奢縱宣淫,操守貪廉,宮闈儀制,慶吊盛衰,判獄靖寇,以及諷經(jīng)設(shè)壇,貿(mào)易鉆營,事事皆全;甚至壽終夭折,暴亡病故,丹戕藥誤,及自刎被殺,投河跳井,懸梁受逼,并吞金服毒,撞階脫精等事,亦件件俱有??芍^包羅萬象,囊括無遺,豈別部小說所能望見項背!
2、諸聯(lián)《明齋主人總評》:
(1)書中無一正筆,無一呆筆,無一復(fù)筆,無一閑筆,皆在旁面、反面、前面、后面渲染出來。中有點綴,有剪裁,有安放?;蚝蠡刂孪葹樘岢?,或前回之事閑中補點。筆臻靈妙,使人莫測。總須領(lǐng)其筆外之深情,言時之景狀。
(2)作者無所不知,上自詩詞文賦、琴理畫趣,下至醫(yī)卜星象、彈棋唱曲、葉戲陸博諸雜技,言來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獨得。全部一百二十回書,吾以三字概之:曰新、曰真、曰文。
3、張新之《紅樓夢讀法》:
是書敘事,取法《戰(zhàn)國策》、《史記》、三蘇文處居多。《石頭記》脫胎在《西游記》,借徑在《金瓶梅》,攝神在《水滸傳》。
4、戚蓼生《石頭記序》:
吾聞絳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而無區(qū)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嘻!異矣。
5、脂硯齋《紅樓夢旨義》:
(1)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此書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筆帶出,蓋實不敢以寫兒女之筆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謂其不備。
(2)詩曰: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
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如何評價紅樓夢?中外名人評價紅樓夢名家點評
1、偉人
(1)(中國過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xué)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
(2)《紅樓夢》不僅要當(dāng)做小說看,而且要當(dāng)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
(3)《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紅樓夢》、《聊齋志異》是尊重女性的。
2、魯迅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xù)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jīng)學(xué)家看見《易》,道學(xué)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2)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
(3)至于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俏恼碌撵届缓屠p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3、胡適
因為《紅樓夢》是曹雪芹“將真事隱去”的自敘,故他不怕瑣碎,再三再四的描寫他家由富貴變成貧窮的情形。我們看曹寅一生的歷史,決不像一個貪官污吏;他家所以后來衰敗,他的兒子所以虧空破產(chǎn),大概都是由于他一家都愛揮霍,愛擺闊架子;講究吃喝,講究場面;收藏精本的書,刻行精本的書;交結(jié)文人名士,交結(jié)貴族大官,招待皇帝,至于四次五次;他們又不會理財,又不肯節(jié)??;講究揮霍慣了,收縮不回來:以至于虧空,以至于破產(chǎn)抄家?!都t樓夢》只是老老實實的描寫這一個“坐吃山空”、“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因為如此,所以《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杰作。
4、王國維
(1)《紅樓夢》,哲學(xué)的也,宇宙的也,文學(xué)的也。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于吾國人之精神,而其價值亦即存乎此。
(2)《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
5、俞平伯
《紅樓夢》作者第一本領(lǐng),是善寫人情。細細看去,凡寫書中人沒有一個不適如其分際,沒有一個過火的;寫事寫景亦然?!都t樓夢》自發(fā)牢騷,自感身世,自懺情孽,于是不能自已的.發(fā)為文章。并且他底材料全是實事,不能任意顛倒改造的,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讀者了。作者當(dāng)時或是不自覺的也未可知,不過這總是《紅樓夢》底一種大勝利,大功績?!都t樓夢》作者底第一大本領(lǐng),只是肯說老實話,只是做一面公平的鏡子。
6、蔡元培
《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離痛惜之意。
7、黃遵憲
《紅樓夢》乃開天辟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dāng)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
8、戚蓼生
(1)寫閨房則極其雍肅也,而艷冶已滿紙矣;狀閥閱則極豐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寫寶玉之淫而癡也,而多情善悟,不減歷下瑯琊;寫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罵愛深憐,不啻桑娥石女。
(2)蓋聲止一聲,手止一手,而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齊下也。噫,異矣!
9、周汝昌
(1)《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如果你想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特點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味又最為捷便(具體、真切、生動)的辦法就是去讀通了《紅樓夢》。
(2)《紅樓夢》是一部以重人、愛心、唯人為中心思想的書,是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部最偉大的著作。所以他說,《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強的作品。
如何評價紅樓夢?中外名人評價紅樓夢國際評價
1、英國
(1)1892年,裘里《中國小說紅樓夢》譯本“序”:作為一個學(xué)生,我必須置身于《紅樓夢》的宏麗的迷宮之中。
(2)1910年版《大英百科全書》:《紅樓夢》是一部非常高級的作品,它的情節(jié)復(fù)雜而富有獨創(chuàng)性。
(3)2014年,《每日電訊報》:這本史詩般的巨著以白話文而非文言文寫就。全書中出現(xiàn)了400多個人物,以一個貴族家庭中的兩個分支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充滿人文主義精神。
2、俄國
19世紀(jì)80年代,瓦西里耶夫:《紅樓夢》寫得如此美妙,如此有趣,以致非得產(chǎn)生模仿者不可!
3、德國
1932年,庫恩《紅樓夢》德文節(jié)譯本“后記”:這樣一個關(guān)心精神文明的歐洲,怎么可能把《紅樓夢》這樣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藝術(shù)品、這樣一座文化豐碑忽視和遺忘了一百年之久呢?
4、法國
1981年,法文版《紅樓夢》正式出版,《快報》周刊評價:現(xiàn)在出版這部巨著的完整譯本,填補了長達兩個世紀(jì)令人痛心的空白。這樣一來,人們好像突然發(fā)現(xiàn)了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我們似乎發(fā)現(xiàn),法國古典作家普魯斯特、馬里沃和司湯達,由于厭倦于各自苦心運筆,決定合力創(chuàng)作,完成了這樣一部天才的鴻篇巨著?!都t樓夢》是“宇宙性的杰作”,曹雪芹具有布魯斯特的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xiàn)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