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羅子君臺詞
1、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2、服務(wù)員、營業(yè)員,我從來沒想到我會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仿佛我生下來就是陳太太,其實我是得意之后,忘了自己來時的路,我決定工作的這天往后,我見證了自己,可以低到塵土里的卑微,見證了人生的可塑性。
3、結(jié)婚是什么,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個隊友,同舟共濟嗎?
4、氣也解了,門也摔了,走也走了,那接下來呢,我拿什么扳回這一局,我連起碼的自尊都沒有,只一場賭局,陳俊生拉我進來的,本錢是他給的,現(xiàn)在他要把我踢出局,我拿什么留在賭桌上?
5、陳俊生說那些話的時候冷酷到冰點,簡直不敢相信,跟我曾經(jīng)滿懷喜悅和信心托付終身的男人是同一個人。--《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內(nèi)心獨白
6、那你們在一起的時候都做什么,沒什么特別的吧,上班的時候上班,下班了,聊聊天,但是,我覺得快樂有意義。
7、我自問為什么那么害怕被他拋棄,怕失去這個家,怕平兒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還有別的原因嗎?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好比你把一條魚扔進沙漠,你說魚怕不怕!這個家就是我的角斗場,要不勝者為王,要不血濺當(dāng)場。
8、我唯一還需要花力氣去斗爭的,只有日漸松弛的皮膚,和老公身邊花枝招展的女孩子。
9、唐晶和我是完全不同的女人,她確定愛情易逝,婚姻易碎,所以日夜兼程追求物質(zhì)和精神的獨立,她說我是井底之蛙,我說她是自討苦吃。
10、我完全沒有把這個從穿著到長相都平淡無奇的熟女放在眼里,我以為的對手只會是那些嬌艷欲滴的年輕女孩,以為男人拋妻棄子的理由只可能是為美色所動。
11、你已經(jīng)不年輕了,不能再靠刷臉去做人生的擺渡船了,為了你的下一次戀愛,你的下一次婚姻,你的下一個男人,你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人家找上你,是要先看一看,你手里有沒有拿船槳的。
12、不要以為圍繞他的都是公司前臺那些年輕貌美的花瓶,花瓶沒有攻擊性,生龍活虎才最危險。
13、你說來說去都是些物質(zhì)條件,你難道以為我,我不想離婚,是這個原因嗎?我一趟趟跑來找你,我求你是因為我舍不得你,我舍不得這個家,我舍不得讓平兒變成單親家庭的孩子!
我的前半生分集劇情 第5集
一大早,急促的門鈴驚醒了房間里失魂落魄的羅子君。她打開門,原來是羅母聽到羅子群無意透露的陳俊生與凌玲的事情后趕了過來。面對母親和妹妹的追問,羅子君卻故作鎮(zhèn)定的說自己和俊生只是有點小問題,希望母親不要擅自去找陳俊生將事情鬧大。她不敢相信對自己溫柔體貼的丈夫,相談甚歡的女同事會一起背叛自己,甚至期望這只是一場誤會。在離婚面前,一向盛氣凌人的羅子君怯懦了,她不知該如何面對母親,面對平兒,面對自己,面對所有人。
慌成一團的羅子君決定先去找凌玲問清楚,她不理解前幾天還跟自己有說有笑的朋友,怎么一轉(zhuǎn)眼就成了情敵。而且,她也有過家庭,也有孩子,怎么能狠下心去破壞別人的家庭呢?羅子君不明白,所以她一定要問個明白。由于撥打凌玲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等在樓下的她只好打電話給唐晶求助。
此時的唐晶無暇關(guān)注其它,她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手里的項目里,她不明白,為什么明明客戶認(rèn)同自己的提案,卻又推說無法執(zhí)行。賀涵勸她她的職責(zé)已經(jīng)盡到了,不要再花時間去做客戶沒有要求的事情。他收走了唐晶的手機,將她帶到老卓的店里吃魚。唐晶還是放不下項目,卻又找不到原因,只好請求賀涵為自己解惑。賀涵說方案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在執(zhí)行方案的人身上。在咨詢方面,唐晶的專業(yè)能力毋庸置疑,但在人情世故上卻遠遠不如賀涵。正在兩人吃魚時,賀涵的手機響了,而且,居然是羅子君打來的。原來,唐晶的手機被賀涵拿走關(guān)機了,找不到唐晶羅子君就打電話給她的助理要了賀涵的電話,她知道賀涵肯定能找到她。
來不及將喝了酒的賀涵送回家,唐晶就急急忙忙開車找到了蹲在凌玲樓下的羅子君。羅子君已經(jīng)全然慌了陣腳,她想要找凌玲問清楚,卻又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問些什么。唐晶卻說能讓陳俊生選擇離婚,凌玲絕不是一個沒有心機的女人。
正在這時,等在車?yán)锏馁R涵看到不遠處的凌玲正朝這個方向走來。他急忙下車給唐晶打手勢,然后自己假裝不小心撞到凌玲,和她問路拖延時間。好說歹說,唐晶終于把羅子君弄到了車上,直到凌玲走遠了,賀涵這才回到了車?yán)?。賀涵懊惱的說自己長這么大都沒做過這么丟臉的事情,一直情緒低落的羅子君卻突然瞥見陳俊生的車,她一下子激動起來,嚷嚷著要去找陳俊生和凌玲對峙。幸好賀涵及時鎖住了車門,面對不停哭鬧的羅子君,賀涵顯得十分不耐煩,羅子君卻完全不講道理,她一邊哭一邊辯解說自己的婚姻一直都很幸福,說不定兩人只是談?wù)摴ぷ鳎瑳]有別的關(guān)系。
此刻的陳俊生對于樓下的鬧劇全然不知,他正和凌玲一起安裝新買的節(jié)能燈。凌玲問這一切是不是太突然了?陳俊生苦笑說他受不了這樣一邊欺騙羅子君,一邊讓凌玲等待的日子了。攤牌也許是一時沖動,但現(xiàn)在說出一切他反而覺得輕松,既然結(jié)局已經(jīng)注定,最壞的也不過是接受羅子君的哭鬧,他接著便是。凌玲忍不住拉著陳俊生的手,她說其實在一起時她沒有想過貪求很多,老天爺能安排她和陳俊生相識相戀她已經(jīng)十分知足了??吹竭@樣善解人意的凌玲,陳俊生越發(fā)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情到濃時,兩人忍不住抱在了一起。
唐晶送羅子君回到家,卻看到羅母和羅子群坐在客廳。原來羅子群打電話給陳俊生他沒有接,不放心的兩人就又去而復(fù)返了。羅母看見唐晶十分熱情,沖上去熱絡(luò)的說了一大堆話。唐晶了解羅母的性格,她讓不著調(diào)的羅母和羅子群先回去,并保證說自己會幫助羅子君的。臨走的時候,羅母反復(fù)強調(diào)一定不能讓陳俊生和羅子君離婚。
羅子君為了陳俊生的選擇痛苦不堪,唐晶告訴她陳俊生這次是真的想要離婚了,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羅子君不明白自己這些年生孩子養(yǎng)孩子,保持身體最好的狀態(tài),無時無刻都讓自己做他甜美乖巧的陳太太,難道這些就不需要費時費力嗎?唐晶再次鄭重的勸她要找一份工作,學(xué)會自立,這才是長久之計。其實她明白,羅子君是希望自己能夠順著她安慰她,但是理智卻告訴她只有把羅子君的美夢叫醒,把她的偽裝打碎,她才能真正的去面對這些問題。兩人越說越氣,彼此都無法說服對方。面對油鹽不進的羅子君,唐晶只得無奈離開了。出門的時候,唐晶看到坐在沙發(fā)上的陳俊生,但這終究是羅子君的戰(zhàn)役,只能她獨自面對。
陳俊生走進房間,羅子君看到他立馬露出笑容,追問他是不是想明白不離婚了,陳俊生低下頭沒有回答。羅子君突然明白了,原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他還是要離婚。陳俊生想補償羅子君,說只要自己能做到的都可以給她,但羅子君卻哭著說她只要一家人好好在一起過日子。陳俊生連忙解釋說自己不會不管他們,他會將平兒安排妥當(dāng)?shù)摹?/p>
也許是兩人的動靜太大,平兒突然走了進來,兩人立刻收起了臉上的悲傷,解釋說兩人沒吵架,只是在說事情。平兒卻沒有那么好騙,他問羅子君是不是要和陳俊生離婚了,羅子君連忙說爸爸媽媽絕對不會離婚的,陳俊生不知如何回答,只能以工作為借口就要離開。平兒看著陳俊生,突然問他還會回來嗎?這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兩人心酸不已,羅子君忍不住抱著平兒大哭起來。
陳俊生走后,羅子君將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整整一天一夜。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
《傷逝》讀書筆記1
魯迅先生的作品《傷逝》選自他的小說選《彷徨》,是魯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后的青年普遍關(guān)心的是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秱拧穼懙木褪亲泳弯干膽賽垡约捌淦茰邕^程。
小說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來描寫兩人曾經(jīng)的熱烈的愛情和最后愛情破滅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沖破了重重的障礙,最后終于得到了他們的愛情和所謂的自由,然后在處處受到排擠的封建社會現(xiàn)實面前,這兩個知識分子并不能僅僅依靠他們的勇氣和“盲目的愛”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對著來自社會的壓力和兩個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點,使得兩人越走越遠,最終出現(xiàn)了“所謂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對子君的愛情消失了。
事實上,涓生愛上的是他眼中的那個勇敢的、果斷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從這樣的“分明的、堅決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希望,這樣的“輕飄飄”的愛是很不牢靠的,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么虛幻,還夾雜著不安,一旦生活起來,幻想破滅,愛情也隨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愛著涓生,所以她能夠為了愛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已,面對涓生的變化和生活的壓力,她漸漸的不安起來,以至于用不停的“考驗”來給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后到底還是對她說了愛情的“消失”,這對于子君來說就是希望的幻滅,最終子君被父親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過程中逐漸領(lǐng)悟到要去尋找新的出路,可是,并不成熟的他面對著黑暗的社會,也只能是摸索著前進,他對于子君的去世感到強烈的自責(zé)和悔恨、悲哀,小說的最后寫到“我向著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chuàng)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dǎo)……”,雖然所說的是,他不想面對黑暗,只想用遺忘和謊言來掩蓋,不讓自己的真實露出來,事實上卻是對于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控訴。
小說一如魯迅的一貫作風(fēng),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現(xiàn)實的問題,在黑暗社會中,戀愛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的最終解決,不能僅靠著個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
《傷逝》讀書筆記2
夢想的旅程帶著很多的感傷,情感的開始更于心中感悟,一副雋永幽遠的畫卷,幾許別樣浪漫的人生。
子君,兩副面孔出現(xiàn)的子君。會館時期的子君是戀愛時期的子君。這個子君在小說中是一個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見識,有主見。而吉兆胡同時期的子君——即同居時期的子君——卻是一個舊女性的形象,怯弱和無知,帶有中國舊時代烙印的傳統(tǒng)女性。不管怎么說,子君這個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己。世上最能打動人的是悲劇,這是很殘忍?!秱拧肥且徊繌貜氐椎椎谋瘎?。子君死了,為涓生而死了,那是時代的悲劇,更是子君把愛情當(dāng)作人生終極目標(biāo)的癡情女子的悲劇。
涓生,一個擁有感情卻又時時被時代所要挾的知識分子,他面對帝國主義的罪行可以義憤填膺,而面對情感卻畏首畏尾,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卻是那樣的脆弱卻又那樣的堅固:“她卻什么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于讀熟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xì)微,自然連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時候,是相對溫習(xí)的時候了,我常常是被質(zhì)問,被考驗,并且被命運復(fù)述當(dāng)時的言語,然而常須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xué)生?!边@,是他對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對愛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劇在于把愛情當(dāng)作人生的終極目標(biāo),真的無法承受失去。子君選擇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壓力在那個時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時代里,子君的執(zhí)著,卻給她帶來無數(shù)鄙視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力。”這種絕然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注定她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的悲劇的開始。
《傷逝》是一種超越視覺和人生的沖擊,們分析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愛情,而我們自己此時此刻正經(jīng)歷著的、心碎著的愛情卻是我們自己也不愿去分析,不愿去推敲的。個中原因是經(jīng)不起。
在愛情理想的追求過程中,涓生從浪漫走向?qū)嵲?,從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則從果決剛強走向平庸懦弱,從希望到滿足進而走向失望和絕望。在與生活所作的悲劇性抗?fàn)幹?,子君是弱者和犧牲品,而涓生則作為一個強者終于站起來,“向著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chuàng)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作我的前導(dǎo)……”。不能說他一定會成功,至少,他還沒有失敗。
《傷逝》讀書筆記3
談起《傷逝》,有些人認(rèn)為涓生可惡的,他放棄了子君,他讓他愛的人死在無愛的世界里,涓生后來的懺悔都是無用的,虛假的。而有的人則認(rèn)為,涓生是可以理解的,他是值得同情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用怎樣的態(tài)度看這個問題呢?理解涓生的行為嗎?還是?如丁緒榮教授所說:“假若我對文中涓生的悔恨和悲哀給予肯定,是否肯定作品中‘我’的認(rèn)識,和那些為自己厭棄子君作為辯護的理由呢?”
我認(rèn)為,涓生是應(yīng)該得到理解的,無論在什么時候,甚至在他想與子君各謀生路時,他內(nèi)最深處都是始終愛著子君的。
從在會館時,子君不在,看書“已經(jīng)翻了十多頁了,但是毫不記得書上說的事,”子君來了,涓生的心便“寧貼了”,到“很仔細(xì)地研究過表示的態(tài)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后的情形”,然后同居,就算發(fā)現(xiàn)子君變得越來越俗,想放棄她時,心里還是牽念著的。不然,在攤牌前,為什么涓生還要故意和子君閑談,稱揚諾拉的果決?不就是怕突然說出分開會刺到子君,想借諾拉的果決給子君一點鼓勵么?到了最后還小心翼翼地說,生怕傷到子君的心,這不算是涓生對子君最后的愛護么?知道子君死后涓生如泣如訴的悔恨,不可以證明涓生的愛么?“我為什么偏不忍耐幾天,要這樣急急的告訴她真話的呢?”“我不應(yīng)該將真實說給子君,我們相愛過,我應(yīng)該永久奉獻她我的說謊?!薄拔覜]有負(fù)著虛偽的重?fù)?dān)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fù)?dān)卸給她了?!弊泳乃绬酒痄干鸁o限的傷痛與自責(zé),他自殘般地“一任這死的寂靜侵蝕著我的靈魂”,希望有鬼魂,希望有地獄,是希望有再次與子君相逢的機會,有讓他贖罪的機會……這一切,不都可以說明子
君在涓生心里一直一直都占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么?
同時,當(dāng)然地,子君也是一直深深愛著涓生的,涓生當(dāng)時的言辭,子君“至于讀熟了一般,能滔滔背誦,”還時不時拿出來溫習(xí),同居后怕影響涓生,隱藏自己的不快活而“強作勉強的笑容,”“逼”涓生做出許多虛偽的溫存的答案,這些都說明子君在意他,愛他。
所以可以看出,兩人是相愛的,一直都是。他們在一起是因為有共同的認(rèn)識、共同的看法,他們想彼此互相扶持走下去,在他們的精神家園相互偎依、相互指引。他們想努力創(chuàng)造越來越美好的生活,好好過日子。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大概就是他們溫暖的夢吧?
既然愛,為何要分開?涓生說:“因為,因為我已經(jīng)不愛你了!”看起來,分開是因為不再愛?,F(xiàn)大部分學(xué)者認(rèn)為,涓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子君不是他想的那樣的,不是大無畏的勇士,而是“怯弱”與“頹唐”,他發(fā)現(xiàn)他不愛子君了,再加上生存的窘迫,那只有分開了——新的路的開辟,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是這樣嗎?
我很贊同顏阿龍先生的說法:“他們在反抗中堅強地走到一起,卻又成為反抗下的愛情和自身軟弱的犧牲品,這種盲目的愛情就生存在死亡的邊緣?!贝蠹夜J(rèn)為,這是個愛情悲劇。而這愛情悲劇的產(chǎn)生,我認(rèn)為并不來源他們自身,而來源外部的環(huán)境。
那么,涓生的悲劇是否可以避免呢?如果可以,又應(yīng)如何避免?這也是一個引起熱列討論的問題。
丁緒榮教授說:“涓生和子君熱烈而真誠地相愛,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憧憬、理想和追求?!边@點我認(rèn)為很有道理,沒有共同的理想與信仰,怎么會相愛呢?但丁教授又說:“同居后喻示著兩人愛情悲劇的來臨?!边@點我并不贊同。
我認(rèn)為,涓生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他惟一須做的,就是牢記最初的夢想,時時惦念,用它來做生活的前導(dǎo)。
子君對涓生的愛已成為本能,已成為如吃飯一樣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是生存的條件與前提。所以,成為了本能的愛化為思想上的潛意識,而不再像初戀時那樣用某些行為或語言特意表達出來。于是,在涓生看來,子君的感情似乎淡了,“見識似乎只是淺薄起來”子君的功業(yè)就建立在吃飯上,子君俗了。
當(dāng)吃飯問題都無法解決,怎會有精力像在會館里般談?wù)撘霖蒙?,談雪萊,談男女平等等思想?民以食為天,所以,子君終日忙碌養(yǎng)狗飼雞燒飯為家里所做的一切,是應(yīng)該得到涓生的理解的,而涓生卻認(rèn)為是庸俗,認(rèn)為她讓他空虛了。在社會壓力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難下,怎會有時間與精力重習(xí)溫馨?于是,兩人便將那一點一滴最真最深的愛沉淀在心里最底層,不再如以前任意表達,而空出大量空間留給如何謀生計,這樣,腦袋里的思想與行為便都是為了活下去,漸漸的,涓生忘了自己內(nèi)心靈魂深處正一點一點沉淀的熾熱的愛。
既然忘了愛,既然以為自己已經(jīng)不再愛,那何必再在一起?于是,分開。
愛真的不存在了么?子君走后,剩一個空房子,涓生回來“便如腦后受了一擊,無言地站著,”“遍看各處,尋覓子君,”“轉(zhuǎn)念尋信或她留下來的字跡,”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不都可以證明涓生對子君的愛是存在的么?
如果涓生沒有忘記心中對子君的愛,沒有忘記最初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夢想,或許他們會互相體貼,彼此溫暖,一同走艱難,向著夢前進,永不言棄,因為心中的信念。
所以我認(rèn)為,他們分開是因為涓生忘了愛,忘了愛的存在。
既然忘了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的涓生是不清醒的。他沒有清楚地意識到什么才是他最想要的,他應(yīng)該為了他想要的而去做什么。也就是說,分開這個決定,不是涓生頭腦清醒時做的,而是在涓生已被生計問題浸泡得迷糊時想的決定,并不能代表涓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
可是人不可能總保持清醒,免不了有被其它問題困擾的時候,免不了有忘了最初夢想的時候,難道就意味著免不了做下讓自己后悔的事么?如果忘了心中最初信念或感到迷惘無助了怎么辦?
剛才我們說了,涓生是因為不清醒才做出了讓他后悔的決定。那如果涓生不清醒時不做決定呢?如果順著原來的生活軌跡走下去呢?
如果涓生不輕易做出決定,而是按原來的生活繼續(xù)下去,繼續(xù)努力,雖然心中會有迷惑,但我認(rèn)為,迷惑總有解開的一天,就如不可能一年四季雨水不斷一般。到了時候自然會明白開朗,重新振作。
所以我認(rèn)為,當(dāng)我們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孤單無助難過時,是否可以試著不想太多,想也未必想得明白想得正確,畢竟當(dāng)局者迷,不宜輕易做出決定。幸而腳下的路是自己清醒時選的,是為了最初的夢想而選的,順著腳下的路堅持走下去是否會有好的結(jié)果如最初所想呢?我認(rèn)為會的,只要熬過了那一段不知方向不知目的只知向前走的忐忑。
一段長長的路,藍天,白云,兩邊都是鮮花綠草,順著這條路走,一切都是那美好??墒牵谕ㄍK點的路上,是否經(jīng)得住路邊的美麗景色?是否會一直記得終點的方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想買某件東西而去商場,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心中狂喜,回到家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需要的買了一大堆回來,而最初要買的卻被遺忘在其它繽繁商品間。人走在路上,肯定會有各式的想法不斷冒出來的,這未必是壞事。但真的要因為新的想法而改變腳下的方向么?所以,要心記遠方的目標(biāo);不忘腳下的腳步,用清醒的腦袋,去欣賞路邊的美麗。
可是,若走到半路天突然黑了,灰色的云大團大團壓下來,雷聲從耳邊滾過,已看不清腳下的路了,如何是好?驚恐是肯定的,但做出的反應(yīng)卻因人而異。在慌亂中另選其道么?另選其道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只是在不知所措間失去了理智盲目作出的選擇,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忘了晴朗時腳下這條清晰的大道么?所以,如果在黑暗中沉著冷靜,沿著腳下的路小心翼翼避開風(fēng)雨走下去,或?qū)嵲谵嗖蛔⌒闹械目謶志驮卣痉€(wěn)不動待到風(fēng)雨過后光明重新灑下照亮眼前所有再啟程,會不會比另選方向好呢?我認(rèn)為是的。
牢記心中最初的夢,迷惘無助時,請堅持腳下的路。
如果堅持,如果不忘記,風(fēng)雨過后,誰又能否定面前不是一片光明?
《傷逝》讀書筆記4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最后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著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于是決定“那便是雖戰(zhàn)士也難于戰(zhàn)斗,只得一同滅亡?!痹跊Q定著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辟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zé),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舍,其實,他早預(yù)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閑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后“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dāng)初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為子君“她當(dāng)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后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jīng)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jīng)典的場面在21世紀(jì)已經(jīng)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溫習(xí)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于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后來卻只當(dāng)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沖動的,甚至是不負(fù)責(zé)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zhì)問,被考驗”的負(fù)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保退闳绱擞鋹倳r,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并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jīng)暗地里隱藏著不穩(wěn)定性??珊薜氖?,這個時候涓生并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么他當(dāng)時更應(yīng)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tài),似乎在后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dāng)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dāng)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dāng)時境態(tài)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zhí)著,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于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舍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后,毅然地跟著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眾化的,是當(dāng)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
《傷逝》讀書筆記5
《傷逝》是一篇抒情體小說,它采用手記的形式,來寫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故事。這故事沒有放開筆墨寫他們的熱烈相愛、爭取自由的斗爭,而是用倒敘的手法,由涓生來追述和總結(jié)過去,大力壓縮同居前的熱戀與抗?fàn)幍募P文字,著重鋪寫同居后的不幸遭遇和愛情破裂的過程,使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進行和人物的描述,都滲透著“悔恨和悲哀”的感情色彩。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時期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知識分子。他們在個性解放、平等自由等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議思想的影響下,勇敢地反對封建禮教的束縛,爭取個人的婚姻自由。在他們的堅決斗爭下,終于沖破重重阻力,創(chuàng)立了“滿懷希望的小小家庭”。但是這場自由婚姻的勝利,卻成了他們愛情悲劇的開始。他們同居以后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被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所代替。他們不僅分離,而且從什么地方來又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子君不得不回到已經(jīng)與之決裂的家庭,不久便在“無愛的人間死去了”,涓生也回到了同居以前借居的會館,負(fù)著巨大的悔恨和悲哀,雖然也在努力尋求新的生路,但是囿于他的思想,也只是孤獨地掙扎著。
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的思想意義在于,從反面告訴我們: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真正實現(xiàn)個性解放,必須同改造社會的斗爭結(jié)合起來,才有出路。也就是說,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有兩方面:當(dāng)時社會現(xiàn)實的客觀原因和涓生、子君思想上主觀原因。造成涓生和子君愛情悲百的客觀原因。在客觀上,他們背叛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行為,既不容于家庭,也不容于社會。涓生在百無聊賴中等待子君就曾“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當(dāng)面罵過我?!笨梢韵胍姺饨彝ザY教的代表子君的“胞叔”對“愛情自由”、“婚姻自主”是多么殘酷。
《傷逝》閱讀心得篇一
子君對于涓生的愛是執(zhí)著純真的,而涓生對子君的愛卻是沖動最后又回歸于理性的。涓生因為子君說出的那幾句話而感到萬分的狂喜,就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熱烈的愛意表示給子君。莫不知這,并非完全是愛。我認(rèn)為涓生對于子君僅是一種短暫的喜歡?;蛘哒f,是欣賞。欣賞她的勇敢、無畏以及不受舊思想的束縛敢于挑戰(zhàn)一切沖破牢籠的精神??墒沁@些對于子君而言,一切都是那么的簡單,并沒有太多的原因,只有,她愛涓生。當(dāng)涓生單膝跪地向她示愛的那一刻,我想在她心里就已經(jīng)完全認(rèn)定了涓生,就是那個將與自己攜手走過一生的人。如此經(jīng)典的場面在21世紀(jì)已被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溫習(xí)的必修課。而涓生后來卻只當(dāng)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我認(rèn)為,涓生的思想是矛盾糾結(jié)的。一方面他渴望打破封建思想的牢籠,成為新時代具有新思想的進步青年,可他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骨子里的守舊與懦弱。他與子君一起出去的時候,他害怕別人關(guān)注奇怪的眼光,而子君卻能問心無愧的面對這些眼光。后來他開始煩子君了,逃出家門,“終于在通俗圖書館里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為著“裝著兩個鐵火爐”,并非為了看書的高尚。到了后來,光景越來越慘淡,他認(rèn)為這一切是因為與子君結(jié)合而被教育局開除的結(jié)果,甚至到了后來他假想到子君的死……我認(rèn)為在這里涓生是自私的,在愛情中只是一個索取的角色,當(dāng)愛情的激情褪去的時候,同時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他把責(zé)任推向子君,而不想想自身的問題。他說在教育局里做事,就像鳥販子手里的小鳥,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將來忘卻了飛翔。可是他離開教育局,終于展開翅子去飛了,但離開籠子久了,卻飛不遠飛不高,生活毫無保障,他又開始想念在關(guān)在籠子的日子——也就是說他的思想先進只是表面嘴巴上說的,是經(jīng)不起時間和現(xiàn)實的考驗的。
涓生最后對子君說:“我不愛你了?!彼诳诼暵曊f要說出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但是他真的不愛她了嗎?還是他根本就不明白愛是什么?在那個時候,他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曾經(jīng)“深愛”的女人,讓子君過上好的生活,這是他的無能和逃避承擔(dān)應(yīng)有責(zé)任的表現(xiàn)。他說出這句話,徹底傷害了子君的心,正是這句話結(jié)束了她的愛情,將她逼上了絕路。在這里,涓生是一個無法對愛負(fù)責(zé)的愛情鄶子手。涓生說出不愛,可后來當(dāng)子君真的離開,他又開始懷念以前的美好的日子,開始想起子君的好。當(dāng)他聽到子君死的消息的時候,開始黯然神傷。可惜一切已無法再回到以前。涓生余下的日子里,多半都會一直感傷下去。就像很多本應(yīng)該好好珍惜的人和事,擁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夢醒時分,涓生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子君,有的只是——傷逝。
《傷逝》閱讀心得篇二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最后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著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于是決定“那便是雖戰(zhàn)士也難于戰(zhàn)斗,只得一同滅亡?!痹跊Q定著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辟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zé),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舍,其實,他早預(yù)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劃在閑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后“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dāng)初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笨峙率清e誤了,因為子君“她當(dāng)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后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jīng)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jīng)典的.場面在21世紀(jì)已經(jīng)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溫習(xí)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于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后來卻只當(dāng)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沖動的,甚至是不負(fù)責(zé)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zhì)問,被考驗”的負(fù)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并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jīng)暗地里隱藏著不穩(wěn)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并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么他當(dāng)時更應(yīng)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tài),似乎在后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dāng)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dāng)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dāng)時境態(tài)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zhí)著,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于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舍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后,毅然地跟著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眾化的,是當(dāng)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后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在當(dāng)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jīng)不認(rèn)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說的“我沒有負(fù)著虛偽的重?fù)?dān)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fù)?dān)卸給她了”,這重?fù)?dān)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fù)責(zé)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傷逝》閱讀心得篇三
——寂寞是一個人面壁時的冷靜思考,讓你痛徹心扉。
蝴蝶飛不過滄?!ぷ泳?/p>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子君是勇敢的。這并不僅僅因為她和涓生同住一個屋檐下,而是在那個封建禮教吃人的年代,她敢于尋求自己的真愛,選擇屬于自己的真實。要知道,她是一個身處在舊社會的女子,她身上所承載的指責(zé)聲和異樣眼光遠比涓生重得多。可正是因為她愛涓生,她敢于發(fā)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這樣震懾人心的呼喊,她無視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因為那于她來說根本算不上什么。當(dāng)她和涓生在路上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甚至讓涓生都感到瑟縮時,她卻是大無畏的,依然鎮(zhèn)靜緩緩前行。面對這一切,坦然如之。
子君是真實的。她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小油雞、阿隨,平淡的家務(wù)事,一個家庭應(yīng)有的平凡幸福生活就在她的操持下建立起來。也許有人會覺得子君后來變得世俗了,失去了先前的勇氣激情與進步思想。但正是因為子君是真實的,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不像涓生那樣將生活、愛情完全理想化。她只是做出了她自己對生活的一種選擇罷了。可以說,子君的心不像從前那樣淡然安靜了。她沒有先前那么幽靜、善于體貼,會和小官太太因為小油雞而暗斗,每天忙于瑣碎的家務(wù)事,但這才是最最真實的生活。涓生說他還未忘卻翅子的扇動,他看見了一切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們卻唯獨子君不在近旁。很顯然,他是在責(zé)備子君。他怪她失掉了最初的勇氣,怪她只為阿隨悲憤只為做飯出神,怪她再無信念心中所剩只有婦人之事??伤?,卻忘了輕輕地問自己一句:“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
子君是善良的。失去阿隨,她開始變得冰冷。面對涓生的冷淡,她始終保持沉默,只能借涓生那虛偽的溫存的答案來給自己以慰藉。一直到最后的最后,面對涓生的冷漠和背叛,她選擇了忠誠,忠誠于自己的愛情?;蛟S死亡不是唯一的道路,卻是最好的解脫。她將會重新得到自由,如果真的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
其實不是蝴蝶飛不過滄海,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