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讀書筆記3000字
看了《大衛(wèi)科波菲爾》,忽然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如此的瘋狂,也看到了金錢力量的偉大,既可以幫一個人完成愿望,但是,同時它也能讓一個人家破人亡。
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fā),暴露了金錢的罪惡。
大衛(wèi)科波菲爾是個可憐的孩子,他沒有爸爸。
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摩德斯通娶了大衛(wèi)的母親,做了大衛(wèi)的繼父。
但他異常暴虐,不僅監(jiān)視著大衛(wèi)和他母親的一舉一動,還在看不順眼的時候鞭打他。
因此,繼父不僅沒有使他享受到父愛的溫暖,反而比原來更加痛苦!更可惡的是,他與學堂勾結,在大衛(wèi)身上系上一塊告示:“當心他,他咬人。
”這僅僅是因為大衛(wèi)在不屈服他的毆打時做的唯一的自我反抗,咬住了堵住他的嘴和手,一種本能的行為。
摩德斯通就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對付一個小孩,后來,他的母親被摩德斯折磨而死,在黑暗籠罩下的英國,宛如大霧籠罩的霧都倫敦,但仍有許多人的心靈在迷霧中閃閃發(fā)光,像黑暗里的照明燈,照亮夜行的路,照亮人們的心。
光明而燦爛,不被陰霾所污染,不因世俗的觀念而改變,這是仍然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人性在發(fā)散著偉大的光輝,迷霧漸漸散開…… 本來,大衛(wèi)就是遺腹子,沒有爸爸,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摩德斯通娶了大衛(wèi)的母親,做了大衛(wèi)的繼父,但他異常暴虐,不僅監(jiān)視著大衛(wèi)和他母親的一舉一動,還在看不順眼的時候鞭打他。
這不僅沒有使他享受到父愛,反而更加痛苦!更可惡的是,他與學堂勾結,在大衛(wèi)身上系上一塊告示:“當心他,他咬人。
”這僅僅是因為大衛(wèi)在不屈服他的毆打時做的唯一的自我反抗,咬住了堵住他的嘴的手,一種本能的行為,摩德斯通就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對付一個小孩,致使一個未成年人這么小就要承受心靈上的巨大痛苦,我為大衛(wèi)悲痛,為他惋惜。
我憤怒了,也心碎了!在大衛(wèi)當時的幼小眼光看來,最幸福的日子便是和母親以及女傭辟果提一起相處的日子,是那么閑暇,那么自由,沒有恐懼,沒有摩德斯通那陰險的、咄咄逼人的目光,他就心滿意足了,但這小小的愿望每次卻只能實現(xiàn)一會會兒!可憐的大衛(wèi)! 直至后來,摩德斯通把他的母親折磨死了,大衛(wèi)成孤兒了,也失學了,但也沒能喚起摩德斯通精神的良知。
但他在辟果提一家人中重新感到了溫暖與幸福的滋味,他們家人的心靈是純潔和熱情的,不含任何雜質的。
十歲時,他被摩德斯通強迫到一家公司干活,有幸結識了米考伯先生。
他熱情、真誠,追求自由,被貧困包圍卻始終充滿樂觀主義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大衛(wèi)則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米考伯一家走過一段艱苦的歲月,他懷著一顆忠實的心給了米考伯許多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彼此感謝。
多么善良的孩自啊! 他不屈服摩德斯通給他安排的工作,想到了他唯一的親人:貝西姨婆,于是便逃走了。
那是一個心地善良,充滿慈祥且擁有正義感與同情心的偉大女性,她無條件地收留了大衛(wèi),并且讓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她造就了一個善良的大衛(wèi)。
他也遇到了和藹的威克菲爾先生,他允許大衛(wèi)留宿在他家,享受與自己女兒艾妮斯同樣舒適的條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雖然米考伯先生非常貧困,但他有著一顆善良而公正的心。
在后來看到威克菲爾先生的助手尤利亞在他病重的時候抓住他的弱點,加以利用,以牢牢地控制了威克菲爾先生,他毅然站出來,揭露尤利亞的卑鄙罪行,使他入獄,使威克菲爾先生擺脫了重荷,從而漸漸走向健康。
文中所展現(xiàn)的人們的善良與真誠打動了我,他們雖然都不富裕,但在正義面前敢于站出維護,用善良度量著一切。
彼此之間沒有勾心斗角,只是平靜地生活著,追求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大衛(wèi)與艾妮斯的結合使他們都更加幸福,因為他們有共同的語言,在困難中互相支持,同時堅強地面對,體現(xiàn)了崇高的思想與精神。
米考伯先生雖然貧窮,但他不喪失意志,始終樂觀面對;而尤利亞他是得到了好處,但他喪失了人性,人們只能為他可悲,他最后的下場是他咎由自取的! 文中閃現(xiàn)的光輝已像一顆顆種子,種在我的心田,在以后的成長路上,它將生根、發(fā)芽,并茁壯地成長著,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大衛(wèi)成孤兒了,也失學了,但也沒能喚起摩德斯通精神的良知。
但他在辟果提一家人中重新感到了溫暖與幸福的滋味,他們家人的心靈是純潔和熱情的,不含任何雜質的。
十歲時,他被摩德斯通強迫到一家油漆公司干活,一個月只有六先令,但是每天卻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他有幸結識了米考伯先生。
他熱情、真誠,追求自由,被貧困包圍卻始終充滿樂觀主義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大衛(wèi)則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米考伯一家走過一段艱苦的歲月,他懷著一顆忠實的心給了米考伯許多力所能及的幫助,他們彼此感謝。
多么善良的孩子。
他不屈服摩德斯通給他安排的工作,想到了他唯一的親人:貝西姨婆,于是便逃走了。
那是一個心地善良,充滿愛心且擁有正義感與同情心的偉大女性,她無條件地收留了大衛(wèi),并且讓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她造就了一個善良的大衛(wèi)。
他也遇到了和藹的威克菲爾先生,他允許大衛(wèi)留宿在他家,享受與自己女兒艾妮斯同樣舒適的條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雖然米考伯先生非常貧困,但他有著一顆善良而公正的心。
在后來看到威克菲爾先生的助手尤利亞在他病重的時候抓住他的弱點,加以利用,以牢牢地控制了威克菲爾先生,他毅然站出來,揭露尤利亞的卑鄙罪行,使他入獄,使威克菲爾先生擺脫了重荷,從而漸漸走向健康。
科波菲爾他是個助人為樂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歷盡坎坷的,他的人生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他有一顆無畏的心,面對任何困難都毫不畏懼,更不會輕易選擇逃避,因為他從小經(jīng)歷的事太多了,也深刻的明白了逃避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于是他在自己遇到種種困難時,都努力的想辦法去解決。
在解決過程中,他沒忘記自己助人為樂的本分。
他一邊幫助人,一邊解決自己的困難。
最后他獲得了成功的事業(yè)和幸福美滿的生活。
所以說,大衛(wèi)科波菲爾是個堅強的人,他在歷盡了重重的困難以后,終于獲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從他的身上,我想我應該是明白了些什么,至少,我知道我不應該太在乎“錢”這個萬惡的魔鬼,我擁有的遠比錢重要,至于待人接物上面,我應該記得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做些什么,我堅信,一份幫助換來的一定是無盡的快樂,如果我也遇到了些許的坎坷,那么,我想我會堅強逃避畢竟不能解決現(xiàn)實問題,我會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的幸福的! 大衛(wèi)科波菲爾讓我明白的東西一定是我這一生都不能忘記的!
請發(fā)5篇左右讀書筆記(優(yōu)美詞語 12個)(精彩句段 3段)(有感而發(fā) 100字)
神情沮喪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淚流滿面 心花怒放 滿心歡喜 歸心似箭 心曠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悅誠服 心事重重 憂心忡忡 心如刀絞悲痛欲絕 怒火中燒 心驚膽戰(zhàn) 心慌意亂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虛心好學 發(fā)奮苦讀 腳踏實地 不恥下問 精益求精 刨根問底 廢寢忘食手不釋卷 如饑似渴 持之以恒 一絲不茍 聚精會神 全神貫注 屏息凝視 目不轉睛 專心致志 津津有味 掩卷沉思 神情專注 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自由自在 幼稚可笑 挺胸碘肚 牙牙學語 嘻嘻哈哈 你追我趕 抱頭鼠竄 逃之夭夭 窮追猛打 亂作一團 雞飛狗跳 雞犬不寧虎頭虎腦 眉清目秀 面紅耳赤 白凈柔嫩 滿面紅光 滿頭銀發(fā) 目光炯炯 雙目如潭 火眼金睛 濃眉大眼 慈眉善目 氣宇軒昂 高大魁梧英姿颯爽 衣著得體 眉開眼笑 破涕為笑 捧腹大笑 笑逐顏開 滿面春風 洋洋得意 和顏悅色 悠然自得 容光煥發(fā) 神采飛揚 氣勢洶洶屏聲息氣 尖聲尖氣 指手畫腳 油腔滑調 撒嬌賣乖 東跑西顛 愛不釋手 忍俊不禁 呆頭呆腦 愣頭愣腦 玩耍嬉戲 裝聾作啞 裝腔作勢裝模裝樣 若無其事 調皮搗蛋 滿身泥漿 追來逐去 大發(fā)脾氣 吵鬧不休 舞刀弄棍 甕中捉鱉 胸有成竹 得心應手 隨心所欲 左右逢源歡呼雀躍 生機勃勃 生機盎然 生機勃發(fā) 春色滿園 灑滿陽光 人聲鼎沸 書聲瑯瑯 熱鬧非凡 垂柳依依 林蔭小道 你追我趕 歡聲笑語好句:1、疲倦的月亮躲進了云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2、月亮斜掛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擠滿了銀河,眨巴著眼睛。
3、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
4、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只擦亮的銅盤。
5、圓月漸漸升高,她那銀盤似的臉,流露著柔和的笑容。
6、明凈似的圓月,已經(jīng)被遠方藍藍的高山托上天空。
7、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她浪漫的遐思。
8、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9、一輪杏黃色的滿月,悄悄從山嘴處爬出來,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10、滿月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天邊挑起在天空。
11、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12、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
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 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13、月亮像一個新娶來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鉆進樹葉子里藏起來。
14、月亮像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
15、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16、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
17、門外西邊的林梢,掛著的上弦月已經(jīng)變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條彎彎的眉毛。
18、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
19、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20、夜空掛滿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釣魚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寬闊的銀色的長河里。
21、月亮像一張弓,彎彎地掛在天空。
22、一鉤新月從遠處的林子里升了起來,它那樣白凈,就像剛煉過的銀子似的。
23、一彎新月像一把銀打的鐮刀,從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來。
24、一彎新月升起來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著碧輝。
25、一彎新月宛如一葉小舟,翹著尖尖的船頭,在深夜的靜湖中劃行,給我送來一片情思。
26、一彎新月高高掛在墨藍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輝普照著大地。
27、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椏間。
好段:1、古語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無不是從小處做起,注意點點滴滴的積累,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斷自我完善的。
若無每日聞雞起舞堅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若無長年筆走龍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揮毫蓋世被尊為書圣呢
若無半生鉆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陳景潤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譽世界呢
2、伽利略、牛頓、愛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點錯誤在所難免,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巨人”。
試問,有誰能否認物理學中的落體定律、慣性定律、拋物體運動規(guī)律、擺振動的等時性現(xiàn)象是伽利略建立或發(fā)現(xiàn)的呢
有誰能否定牛頓作為經(jīng)典物理學創(chuàng)立者的地位呢
有誰能否定愛迪生是對人類物質文明有重大貢獻的大發(fā)明家呢
3、徒有萬般“羨魚”心,而無一絲“結網(wǎng)”意,結果定會一事無成。
這道理雖然淺顯,但實際上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認識到的。
有的人希望成為愛迪生式的“發(fā)明大王”,可是卻畏于鉆研科學知識之難;有的人想繼莫泊桑之后,再奪“短篇小說之王”的桂冠,但又懾于常年練筆之艱辛;有的人想一鳴驚人成為“音樂巨匠”,卻惰于在五線譜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為體育明星,卻怠于“聞雞起舞”進行訓練。
如此心懷鴻鵠之志,而身屬燕雀之行,連一條小小的魚都會捉不到,更何況要實現(xiàn)那恢宏的大志呢
4、選擇是一個嶄新的開端,選擇高聳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選擇波涌浪滾的大海便需有“直掛云帆濟滄?!钡膲阎竞狼?選擇寒風勁厲的荒漠便需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博大胸懷-----5、生活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生活如酒。
童年就像雞尾酒,色彩斑斕,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鎮(zhèn)的啤酒,色彩濃黑,清涼的同時又讓人覺得苦澀;中年就像烈性酒,純凈無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臟六腑都會灼熱;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彌香,滴滴讓你感受到香中之甜。
(《生活是什么》)6、從初夏到深秋,花兒經(jīng)久不衰。
一幅錦緞,始終保持著鮮艷的色彩---夏日暴烈的陽光下,牽?;ㄙ绕煜⒐?,美人蕉慵倦無力,富貴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陽花對炎炎赤日毫無保留,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是艷麗,愈加熱情,愈加旺盛。
(《生機勃勃的太陽花》)7、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就像在天邊的大海上航行,有時會風平浪靜,行駛順利;而有時卻會是驚濤駭浪,行駛艱難。
但只要我們心中的燈塔不熄滅,就能沿著自己的航線繼續(xù)航行。
人生的路漫長而多彩:在陽光中我學會歡笑,在陰云中我學會堅強;在狂風中我抓緊希望,在暴雨中我抓緊理想;當我站在中點回望,我走出了一條屬于我的生之路。
推薦十部古今中外的名著,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寫出來,包括:書名、作者及國別或朝代、內容簡介或推薦理由(
第一名著第二名著第三名著第四名著第五名著第六名著第七名著第八名著第九名著第十名著戰(zhàn)爭與和平》內容介紹一八一二年,俄、法兩國再度交戰(zhàn),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在戰(zhàn)役中身受重傷,而俄軍節(jié)節(jié)敗退,眼見莫斯科將陷于敵人之手了。
羅斯托夫將原本用來搬運家產的馬車,改去運送傷兵,娜達莎方能于傷兵中發(fā)現(xiàn)將要死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
她向他謝罪并熱誠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爾化裝成農夫,想伺機刺殺拿破侖,但卻被法軍逮捕而成為俘虜。
其妻愛倫于戰(zhàn)火中,仍繼續(xù)其放蕩行為,最后,因誤服墮胎藥而死亡。
幾番奮戰(zhàn)后,俄國終于贏得勝利,彼爾于莫斯科巧遇娜達莎,便結為夫婦,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妹妹瑪莉亞也與娜達莎之兄尼克拉結婚。
[1] 作者簡介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復活》。
其它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等。
他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童話。
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chuàng)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高峰。
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2] 2第二名著編輯《巴黎圣母院》內容介紹丑聾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羅德收養(yǎng),做撞鐘人,外表正經(jīng)的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美拉達后,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顛倒,指使卡西莫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福比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愛斯美拉達因而愛上了福比斯。
但福比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羅德刺殺,卻沒有死,并嫁禍于愛斯美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西莫多將愛斯美拉達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愛斯美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zhàn),愛斯美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絞殺在廣場上,卡西莫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之后撫著愛斯美拉達的尸體殉情。
創(chuàng)造背景《巴黎圣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
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fā)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先愛后恨,迫害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
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作者簡介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chuàng)作力經(jīng)久不衰。
他的浪漫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1802年生于法國南部的欠尚松城。
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侖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1885年,雨果逝世。
3第三名著編輯《童年》內容介紹講了小主人公高爾基(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
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yōu)美童話的熏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而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瑣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自私、貪婪。
高爾基(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在人間》 內容介紹:講了高爾基11歲時,母親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產,他無法繼續(xù)過這種生活,便走上社會。
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當過學徒,也在繪圖師家、輪船上做過雜工,飽嘗了人世間的痛苦。
在輪船上當洗碗工時,高爾基結識了正直的廚師斯穆雷,并在他的幫助下開始讀書,激發(fā)了對正義和真理追求的決心。
五年后,高爾基懷著進大學的希望準備到喀山去。
《我的大學》內容簡介:講了高爾基在喀山時期的生活。
16歲那年,他便到喀山去上大學。
夢想破滅后,他不得不為生存而奔波所發(fā)生的故事。
作者簡介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是蘇聯(lián)無產階級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世界社會主義文學的卓越代表。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尼日尼·諾夫戈羅德(即今高爾基城),父親是細木工。
他4歲喪父,隨母親寄居外祖父家,10歲時外祖父因遭火災而破產,他便被拋到“人間”,開始了自謀生路的流浪生涯。
16歲到喀山,原想上大學,結果喀山的貧民窟和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
在那里,他接觸了進步青年的革命團體,并閱讀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
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杰耶夫》。
1901年,高爾基因參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
著名散文詩《海燕之歌》就是他參加這次示威游行后寫的,他以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紀無產階級的革命風暴。
同年,他寫了第一個劇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無產者(革命工人尼爾)的形象。
1902年,寫了劇本《在底層》,它是作者20年觀察流浪漢生活的總結,是高爾基戲劇的代表作。
在1905年革命形勢高漲的歲月里,高爾基作為戰(zhàn)士參加了革命運動,他的住宅成為1905年莫斯科武裝起義的據(jù)點之一 。
他將自己的一生寫入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
1892年發(fā)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從此登上文壇。
1901年發(fā)表《海燕之歌》,標志著高爾基創(chuàng)作的新發(fā)展。
主要作品還有《母親》、《小市民》、《最后的一代》。
《母親》是他最優(yōu)秀的作品。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蘇聯(lián)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并當選為主席。
1936年6月18日病逝。
4第四名著編輯《呼嘯山莊》內容簡介一個愛到極致的男人,做出了瘋狂的行為。
他用“愛”殺人,卻也用愛自殺。
凱瑟琳生前死后,他都活在痛苦里。
凱瑟琳彌留之際,他還用說話去刺傷她。
但是,希斯克力夫承受的卻是兩份傷痛,他自己的和凱瑟琳的。
我很欣賞用情如此的男子。
雖說有點變態(tài)和殘酷,卻怎么也恨不起他。
還滿同情他的。
甚至很感動于他的瘋狂的愛。
相對來說,凱瑟琳就太自私了。
她愛希斯克力夫,又嫁給富有的倫敦,可以說,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的悲劇有一大部分是她親手造就的。
希斯克力夫,很瘋狂。
但很迷人。
當然,倫敦也不失為一個好丈夫。
只是,笨了一點。
凱瑟琳:她壞、她自私、可是她對愛的執(zhí)著,使她也因此散發(fā)著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混合著的魅力。
作者簡介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19世紀英國小說家、詩人,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
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間,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此外,她還創(chuàng)作了193首詩,被認為是英國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5第五名著編輯《大衛(wèi)·科波菲爾》內容簡介《大衛(wèi)·科波菲爾》通過主人公大衛(wèi)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xiàn)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
小說中一系列悲劇的形成都是金錢導致的。
摩德斯通騙娶大衛(wèi)的母親是覬覦她的財產;愛彌麗的私奔是經(jīng)受不起金錢的誘惑;威克菲爾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絕望,無一不是金錢造成的惡果。
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錢誘惑下一步步墮落的,最后落得個終身監(jiān)禁的可恥下場。
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fā),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從而揭開“維多利亞盛世”的美麗帷幕,顯現(xiàn)出隱藏其后的社會真相。
作者簡介19世紀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
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為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對英國文學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
6第六名著編輯《紅與黑》內容簡介《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文學的一座豐碑。
小說圍繞主人公于連的個人奮斗及兩次愛情經(jīng)歷的描寫,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的波瀾的階級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會腐敗,貴族反動和資產階級利欲熏心的廣闊生活畫面。
于連的兩次愛情動機都是以愛情占有為出發(fā)點最終要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通過于連這個文學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國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沖擊下的貴族以及中小資產階級的恐慌情緒;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個出現(xiàn)于社會劇烈變革中的個人野心家的藝術形象,美化了資產階級的生活觀和幸福觀。
小說的結構嚴謹勻稱,語言簡潔流暢,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與環(huán)境緊密相連,善于揭示人物的內心沖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間變化,以此來突出人的個性特征,這是本書最大的藝術特點。
作者簡介司湯達(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紀法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
他的一生并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fā)表作品。
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包括數(shù)部長篇,數(shù)十個短篇或故事,數(shù)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游記。
他以準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
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xiàn)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
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1830)和《巴馬修道院》(1839)。
7第七名著編輯《悲慘世界》內容簡介《悲慘世界》一書中,雨果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現(xiàn)實。
雨果的這部傳世之作,創(chuàng)造了一部反映法國現(xiàn)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長篇史話。
全書時間跨度長達近半個世紀,個人命運與歷史題材的結合,氣勢磅礴,色彩瑰麗,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了雨果在敘事方面的過人才華。
在內容上的豐厚、深廣與復雜而言,它無疑在雨果數(shù)量眾多的作品中居于首位。
作者簡介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8第八名著編輯《安娜·卡列尼娜》內容簡介《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
本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尸車站的下場。
莊園主萊溫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
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作者簡介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文學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童話。
其作品深刻地展現(xiàn)了俄國劇烈的社會變動。
列夫·托爾斯泰是現(xiàn)實主義的頂峰作家之一。
他的文學傳統(tǒng)不僅通過高爾基等蘇聯(lián)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fā)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
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社會活動中,他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9第九名著編輯《約翰·克利斯朵夫》內容簡介《約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一部通過主人公一生經(jīng)歷去反映現(xiàn)實社會一系列矛盾沖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
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奮斗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業(yè)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
作者簡介羅曼·羅蘭,1866年生于法國克拉姆西。
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0第十名著編輯《飄》內容簡介《飄》所講述的是一個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思嘉·奧哈拉是美國佐治亞州一位富足且頗有地位的種植園主的女兒。
父親杰拉爾德是愛爾蘭的移民。
剛到佐治亞州時,杰拉爾德身無分文,靠賭博贏得了塔羅莊園的所有權。
于是就開始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創(chuàng)業(yè),編織著他的美國之夢。
直到43歲的時候,他才和芳齡15的埃倫——一個東海岸法國移民的女兒——結了婚。
杰拉爾德心地善良,但脾氣暴躁,而年輕的妻子則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嚴格的道德觀念。
她親手操持著整個莊園的日常事務,甚至還為莊園里的黑奴看病,接生。
因此,夫婦倆受到周圍白人莊園主的尊敬,也深得黑人奴隸的愛戴。
女兒思嘉.奧哈拉(Scarlett·O'Hara)在這種環(huán)境中慢慢長大了。
作者簡介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美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
1937年她獲得普利策獎。
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xié)會金質獎章。
1949年,她不幸被車撞死。
她短暫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