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就是大宅門的李天意?
是的,郭寶昌自己在序里都說過李香秀的原型就是自己的養(yǎng)母,那郭寶昌的原型自然就是李天意,而且在書里他還記載過家族史,以備將來寫小成說,這一點就更充分的顯示出他就是李天意。
大宅門作者郭寶昌養(yǎng)母
郭榕,,就是大宅門里香秀的原型,經(jīng)歷也是一模一樣的。
郭寶昌就是香秀買來以侄子名義過繼的那個孩子
大宅門是否真實
是郭寶昌的自己自傳體的小 郭寶昌1959年考入北京電院,之后因作《大宅門》被打成反革命,1979年摘帽,40歲時才開始拍第一部作品《神女峰迷霧》。
這樣一個經(jīng)歷過人生大風(fēng)浪的人怎么會輕易落淚呢
讓郭寶昌今日落淚的,是他的兩位老師。
一位是田峰,五十年代北京電影學(xué)院導(dǎo)演系主任。
在那個唯成份論的年代,只能有清一色的工農(nóng)子弟,才能進電影學(xué)院。
如果當初不是素昧平生的田峰的力薦,出身大資本家少爺?shù)墓鶎毑墙^不可能走進電影學(xué)院的。
第一輪考試后田峰就找到郭寶昌,而為了招進郭寶昌,他又以為自己的黨性向?qū)W院做下保證:這肯定是個好苗子
當郭寶昌被打成反革命后,田峰自殺。
田峰是把郭寶昌引上電影路的第一人,但他恰恰是因為郭寶昌死的。
告慰恩師的在天之靈,是郭寶昌這一生要還的愿。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辦法在他面前懺悔了。
師娘還在,已經(jīng)70多歲了,女兒還在,我常去看她們。
前兩天我還去師娘家,我們一起說起《大宅門》……她說田老師活著會高興。
” 郭寶昌的另一個恩師,是他的小學(xué)老師侯遠帆。
郭寶昌說:“從小培養(yǎng)一個人,而且那么專注地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老師,我今天只見過侯老師一人。
”我第一次上臺演節(jié)目,第一次演話劇,我的文章第一次見報……我的許多個第一次,都是因為侯老師。
我小的時候淘的沒邊,頑劣得讓所有老師頭疼,但我只在侯老師面前淘,他幾乎每星期都到我家去家訪,一直到我上高中他還去看我,他影響了我一生的道路。
如今侯老師也70多歲了,雙目失明,他也看不見《大宅門》了,只能聽妻子兒子給他講……” 《大宅門》播出了,而田峰和侯遠帆老師卻都看不見了,這恐怕是郭寶昌今天心里最痛的遺憾了。
大女人 郭寶昌在《大宅門》中塑造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女人“白文氏”,這個女人的原型,就是郭寶昌的養(yǎng)母。
郭母生前堅決反對郭寶昌寫《大宅門》,她曾把郭寶昌的手稿毀之一炬。
郭寶昌拍完《大宅門》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母親墳前,他圍著母親的墳一圈圈地轉(zhuǎn),和母親聊天,他說:“對不起了,老太太,《大宅門》我寫了,也拍了,而且我把你寫的拍的非常美好。
《大宅門》我是按自己的良心來寫的,您老要是在天有靈,您怎么懲罰我都行,您要是要我的命,我現(xiàn)在就跟您走。
” 郭寶昌說,“母親本來是個丫環(huán),后升為二奶奶,我呢,也是個窮人家的野種,被抱養(yǎng)過來成了小少爺,他們母子倆的出身在那個大家庭里是備受歧視的。
但這位堅強的母親卻為我撐起一片天空。
我14歲會喝酒,16歲會抽煙,都是母親教的,她說,在這個家所有的爺都會抽煙喝酒,你不會怎么行
從那以后,我每天放學(xué)回來桌上都有一盒大中華,我到18歲時已經(jīng)能喝2斤茅苔。
母親說過,你長大后,飯桌上有多少事情要辦,為了生存,你就要立住,而沒有拳打腳踢的功夫你是立不住的。
” 郭寶昌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件事,少年時的郭寶昌因迷戀京劇和電影,居然曠了一年的課,整天泡在戲園子里。
期末考試,沒通過,郭寶昌留級了。
郭寶昌知道這件事對母親來說是多么大的恥辱,但母親居然一連幾天都沒提這事兒。
這天,16歲的郭寶昌喝醉了,他趴在床上哭,母親問他:“你哭什么
你是因為留級的事難過嗎
”母親這一問,郭寶昌哭得更傷心了,母親說:“這有什么呀,不就是蹲了一年嗎
再上一年就得了唄,這也值得哭。
”母親說完就走了,從那兒以后,郭寶昌發(fā)誓要為母親爭氣,以后他雖然還去看電影聽戲,但門門功課全優(yōu)。
大宅門 連日來,《大宅門》的收視率直線上升,可說到《大宅門》的反響,沒想到郭寶昌說:“差得太遠了,熱度遠遠不夠,《大宅門》要是不火遍全國,這個劇當初我就不拍了。
我相信這個劇肯定會越來越熱。
”說到《大宅門》的拍攝,郭導(dǎo)說這是他拍了幾十年,拍了三十多部戲中最艱難的一部。
“太難了,為了這部戲我盡了我所能盡到的一切力量,忍了我能忍的不能忍的一切,而我這個人脾氣不好,我認為不公的事我是一定要站出來說話的,但為了這部戲我會忍了。
” 說到自己幾十年的人生體驗,郭寶昌說了四個字:“不要放棄。
人一輩子總有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管遇到什么坎坷,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做了,即使做不成,死也瞑目;但如果你放棄了,你就失去了所有的追求。
”當初拍《大宅門》,郭寶昌最擔心的就是怕它再一次夭折,如果再夭折一次,郭寶昌說,那我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說到自己以前拍的幾十部影視作品,郭寶昌一言蔽之:“沒有一部能代表我的水平,沒有一部,那些作品都不是我情愿拍的,只有這部《大宅門》是,只有《大宅門》能界定我導(dǎo)演生涯的水準。
” 從某種意義上說,郭寶昌也許是為《大宅門》而生的,他的一生和《大宅門》有著說不盡、扯不開血脈相連的千絲萬縷的淵源,從十幾歲時他就開始了《大宅門》的創(chuàng)作,到60歲時,《大宅門》終于拍成了,回首40年走過的路,郭寶昌說了一句話:滿眼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