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形容環(huán)境一片蕭條的詩詞 要帶傷感色彩的
中作 唐·高適 策馬自沙漠驅(qū)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
【長安雪后】 唐·喻坦之 碧落云收盡,天涯雪霽時。
草開當井地,樹折帶巢枝。
【塞下曲】 唐·戎昱 塞北無草木,烏鳶巢僵尸。
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
求形容環(huán)境一片蕭條的詩詞 要帶傷感色彩的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形容一片荒蕪 蕭條的詩句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描寫冬天蕭條的句子
1.寒風“呼呼”地咆哮著,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蠻橫地亂抓行人的頭發(fā),針一般地刺著行人的肌膚。
行人萬般無奈,只得將冬衣扣得嚴嚴實實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縮著脖子,疾步前行。
而大路兩旁的松柏,卻精神抖擻地挺立著,傲迎風霜雨雪,激勵著人們勇敢地前進。
2.冷颼颼的風呼呼地刮著。
光禿禿的樹木,像一個個禿頂老頭兒,受不住西北風的襲擊,在寒風中搖曳。
3.冬天,一層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輕軟的羊毛毯子,覆蓋摘在這廣漠的荒原上,閃著寒冷的銀光。
4.隆冬,北風凜冽,銀灰色的云塊在天空中奔騰馳騁,寒流滾滾,正醞釀著一場大雪。
5.冬天,戶外那粘滿霜雪的柳樹上盡是樹掛,像是一根根銀條懸掛在樹上,格外壯觀。
6.松樹蒼翠地站在白皚皚的雪地里,隨著凜冽的西北風,搖晃著身子,發(fā)出尖厲刺耳的呼嘯,像是有意在蔑視冬天。
7.數(shù)九寒天 ,冰封雪地,整個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地在顫抖,河凍地僵硬了,空氣似乎也要凝固起來。
8.初冬,像一位美麗的、高貴的、矜持的公主,舞動著她那神奇的面紗,送來陣陣凜冽的寒風。
9.大雪紛紛揚揚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地快速墜落,鋪落在地上。
10.寒冷的嚴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潑,似乎恬靜地睡著了
形容“秋天蕭條”句子有什么
晚秋天。
一霎微雨灑庭軒。
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
凄然。
望江關(guān),飛云黯淡夕陽間。
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
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湲。
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yīng)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
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
長天凈,絳河清淺,皓月嬋娟。
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
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jīng)歲遷延。
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
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
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長縈絆。
追往事、空慘愁顏。
漏箭移、稍覺輕寒。
漸嗚咽、畫角數(shù)聲殘。
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蕭條能直接來形容人么
不是有病骨蕭條這樣形容的么
只知道幾種比較常見的用法,用的最多的恐怕是形容一個地方或某種場景,如:夕陽下,蕭條的村落顯得如此落寞,更多的用意并不是強調(diào)它的蕭條,而是強調(diào)與之前的繁榮勝景相比很讓人心寒的感覺。
再者此類用法也有形容經(jīng)濟的,如:二戰(zhàn)時期的經(jīng)濟大蕭條。
你說的病骨蕭條估計是在一些作品中偶有出現(xiàn),一般做瘦骨嶙峋的解釋吧,也就是說非經(jīng)常性大眾化的用法。
非要說他是一位蕭條的人,我想也應(yīng)該有前后語境下方可,比如這樣一段描寫:...,站在戰(zhàn)火后的城市,望見的是蕭條的街頭,還有街上那蕭條的人。
即便大家不用,但讀了這段文字也能理解蕭條在此處的特殊含義(沮喪&痛苦 ect)。
希望有所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