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洞天是什么意思
(一)溶洞之美,疑為天上宮闕。
棧道凌空,百洞相接。
居首,忝列,金鈴響,飛,蒼龍躍。
一片鐘乳聳立,幾多石瀑迭疊。
天洞洞天,觀景景觀,海底石花,倏忽明滅。
龍騰瑤池,甲影歷歷,虎踞靈虛,仙氣嗟嗟。
蓮池釀石蜜,飲之如甘飴;天幕垂管甬,擊之如磬樂。
西風掀簾,圣火神燈歇;巨幔垂纓,卷起千堆雪。
瑰麗矣,妖嬈矣,溶美景北國絕。
溶洞之奇,恍若海市瓊樓。
玉筍奇石,參差崢嶸。
亭臺軒榭,渾然天成。
無字兩丈碑,得蒼岳之哺,圣文赫赫;浮屠七層塔,似天鑄神鐘,梵音隆隆。
眾仙聚會,佛祖乍指,一柱擎天勢恢宏;群羅降魔,金剛執(zhí)杵,半壁神話驚浮生。
冰山腳下,佛陀涅槃,百神廳里,可納萬丁。
遂看萬千氣象,至大至偉,至靈至動,丹青妙手,原本天工。
奇詭矣,風騷矣,溶洞勝景聚賓朋。
******(二)走進銀子巖,撫摸你冰冷的肌膚,溫潤如玉,冰澈似骨,走進你,如走進一位,囚禁多年的少女懷中,陰冷似一首,憂傷的情詩,洗盡我,心上的煩躁。
∥閃爍的霓虹燈,更加渲染了,你的,凄婉和苦楚,不斷滴下的水滴,晶瑩剔透,如你千年的淚水,滴在我的嘴唇上,好苦好澀,有哪一個,閃爍的鎂光燈,能讀懂,你寫了,千年的情詩,∥這一處的巖石,是一群,正在誦經的和尚,從經書中,滲出的一滴滴氺,是木魚,求生的呼聲,和尚,為了你手中的木魚,出去,透透氣吧,讓明媚的陽光,照進你的心靈,不然,你誦了幾萬年,連自己,也沒有度出陰暗,怎么能,普度眾生呢
******(第三首)從天外飛來,你修長的披肩,凝固的美,傾瀉嘖嘖的贊嘆。
∥霓虹飛舞,鋪開五彩的愛戀,靜中有動,秋千這別有的洞天。
∥被射燈撫摩,讓目光沿詩意攀援,地下河的泉涌,反哺你這心之上岸。
∥交出我的筆,臨摹山石的漪漣,飽蘸麗影,讓美 風情千年。
******(第四首) 福地洞天勝景幽,神工鬼斧歷千秋。
四通八達多詩意,百態(tài)千姿若畫留。
泉水飲甜添祿壽,和風拂爽喜心頭。
游人玩賞留連返,搏展情懷樂唱酬。
******(第五首)千年溶洞一奇觀,砌玉堆金自滴泉。
何必謁仙求佛石,佛家不與俗家連。
******(第六首)五百臺階走下端,欣觀瀑布暢流歡。
驚人轟響三千米,疑是天神試樂壇。
******(第七首)只聞此處美名揚,怎曉機關地下藏。
大佛小神圍滿座,珍禽異獸聚全堂。
靜如主帥思謀策,動似群雄論計方。
應是九天仙界物,緣何散落變風光。
(來源于網絡)
求古詩(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原文,有拼音的那種,因為里面有多音字不會念
夢游天姥吟留別作者:李白【唐代】賞析hi kè tán yíng zhōu yān tāo wēi máng xìn nán qiú ;??驼勫逎⒚P烹y求;yuè rén yǔ tiān lǎo ,yún xiá míng miè huò kě dǔ 。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tiān lǎo lián tiān xiàng tiān héng ,shì bá wǔ yuè yǎn chì chéng 。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tiān tái sì wàn bā qiān zhàng yī zuò “tiān tái yī wàn bā qiān zhàng ”,duì cǐ yù dǎo dōng nán qīng 。
天臺四萬八千丈一作“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wǒ yù yīn zhī mèng wú yuè ,yī yè fēi dù jìng hú yuè 。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hú yuè zhào wǒ yǐng ,sòng wǒ zhì yǎn xī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xiè gōng xiǔ chù jīn shàng zài ,lù shuǐ dàng yàng qīng yuán tí 。
謝公宿ù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jiǎo zhe xiè gōng jī ,shēn dēng qīng yún tī 。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bàn bì jiàn hǎi rì ,kōng zhōng wén tiān jī 。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qiān yán wàn zhuǎn lù bú dìng ,mí huā yǐ shí hū yǐ míng 。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xióng páo lóng yín yīn yán quán ,lì shēn lín xī jīng céng diān 。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yún qīng qīng xī yù yǔ ,shuǐ dàn dàn xī shēng yān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liè quē pī lì ,qiū luán bēng cuī 。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dòng tiān shí fēi ,hōng rán zhōng kāi 。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qīng míng hào dàng bú jiàn dǐ ,rì yuè zhào yào jīn yín tái 。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ní wéi yī xī fēng wéi mǎ ,yún zhī jun1 xī fēn fēn ér lái xià 。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hǔ gǔ sè xī luán huí chē ,xiān zhī rén xī liè rú má 。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hū hún jì yǐ pò dòng ,huǎng jīng qǐ ér zhǎng jiē 。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wéi jiào shí zhī zhěn xí ,shī xiàng lái zhī yān xiá 。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shì jiān háng lè yì rú cǐ ,gǔ lái wàn shì dōng liú shuǐ 。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bié jun1 qù xī hé shí hái
qiě fàng bái lù qīng yá jiān 。
xū háng jí qí fǎng míng shān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ān néng cuī méi shé yāo shì quán guì ,shǐ wǒ bú dé kāi xīn yán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么多字,好辛苦呀,望采納,謝謝
洞天是什么意思
洞天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中國五岳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多系實指。
歷代道士多往其間建宮立觀,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歷史文物和神話傳說。
李白詩中描寫“烏云密布”的句子有什么
中國三十六小洞天 中國古代的:王屋山——小有清虛洞天 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天 西城山——太玄極真洞天 西玄山——三玄極真洞天 青成山——寶仙九臺洞天 天臺山——上清玉平洞天 羅浮山——朱明耀真洞天 句曲山——金華紫陽洞天 林屋山——左神幽靈洞天 括蒼山——神德隱玄洞天 : 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屬王緯玄治之。
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袞州乾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石長生治之。
洞——周回三百里,名曰惣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鄧云山治之。
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廬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治之。
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會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極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長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小溈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潛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治之。
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華蓋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平公修治之。
蓋竹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長耀寶光天,在臺州黃巖縣,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都嶠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仙人劉根治之。
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樂長真天,在云和州含山縣,白真人治之。
岣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闕寶圭天,在客州北流縣,屬仙人餞真人治之。
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真青治之。
洞陽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劉真人治之。
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治之。
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云縣,屬趙真人治之。
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付真人治之。
鐘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客縣,屬李治之。
紫蓋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余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桃源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金華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
地肺山——在江寧府句容縣界,昔陶隱居幽棲之處。
蓋竹山——在衙州仙都縣,真人施存治之。
仙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張董華治之。
東仙源——在臺州黃巖縣,屬地仙劉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臺州黃巖縣嶠嶺一百二十里,屬地仙張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東海東,舟船往來可到,屬劉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東海蓬萊島上,多真仙居之,屬地仙許邁治之。
青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相接,真人治之。
郁木洞——在玉筍山南,是蕭子云侍郎隱處,至今陰雨,猶聞 絲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屬地仙赤魯斑主之。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經真人得道之處,到今雨夜多聞鐘 磬之聲,屬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屬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巖——在漫無邊際州永嘉縣東一百二十里,屬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陽縣北,是尹真人隱處。
靈墟——在臺州唐興縣北,是白云先生隱處。
沃洲——在越州剡縣南,屬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嶺——在剡縣南,屬真人魏顯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南,屬真人山世遠所治之。
金庭山--在廬州巢縣,別名紫微山.屬馬仙人治之。
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屬陰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隱處,屬先生治之。
馬嶺山--在柳州郭內水東,蘇耽隱處,屬真人力牧主之。
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婁駕先生隱處。
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岳真人韓終所治之處。
青玉壇--在南岳祝融峰西,青烏公治之。
光天壇——在衡岳西源頭,鳳真人所治之處。
洞靈源--在南岳招仙觀西,鄧先生所隱地也。
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zhèn)五嶺里,黃山公主之。
陶山--在溫州安國縣,陶先生曾隱居此處。
皇井--在溫州橫陽縣,真人鮑察所治處。
爛柯山——在衛(wèi)州信安縣,王質先生隱處。
勒溪--在建州建陽縣東,是孔子遺硯之所。
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仙人張巨君主之。
靈 山一一在信州上饒縣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羅浮山中,仙人華子期治之。
金精--在虔州虔化縣,仇季子治之。
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郭真人所治處。
始豐山一一在洪州豐城縣,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徐真人治之地。
東白源一一在洪州新吳縣東,劉仙人所治之地。
缽池山--在楚州,王喬得道之處。
論山--在潤州丹徒縣,是終真人治之。
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屬莊仙人修道之所。
雞籠山…在和州歷陽縣,屬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屬李仙君所治之處。
平都山——在忠州,是陰真君上升之處。
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是五柳先生隱處。
彰龍山——在潭州澧陵縣北,屬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屬范真人所治處。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屬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孫真人、安期生治之。
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真人子州所治之處。
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仙人張巨君治之。
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并太上所游處。
藍水——在西都藍田縣,屬地仙張兆其所治之處。
玉峰——在西都京兆縣,屬仙人柏戶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于潛縣,屬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隱處。
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真人康桑治之。
司馬梅山——在臺州天臺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處。
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是毛真人治之。
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xiāng)縣,是趙仙人治處。
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隱居此處。
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是瓊華夫人治之。
瀘水——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甘 山——在黔南,是寧真人治處。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處。
云山——在邵州武剛縣,屬仙人盧生治之。
北祁山——在東都洛陽縣,屬魏真人治之。
描寫五岳的古詩句
描寫五岳的詩句之——東岳泰山 1、最喜健步十八盤,玉皇頂上眾山攬。
自然文化雙遺產,五岳獨尊雄泰山。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杜甫 3、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泰山》張岱 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游泰山》其一 李白 5、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游泰山》其二 李白 6、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fā)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游泰山》其三 李白 7、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wèi)我形。
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游泰山》其四 李白 8、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長松入云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游泰山》其五 李白9、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fā)。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
想像鸞鳳舞,飄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游泰山》其六 李白10、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送范山人歸泰山》李白 11、泰山之陽,汶(wèn)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登泰山記》 姚鼐 【描寫五岳的詩句之——西岳華山】 1、五峰并雄入云端,五花并蒂帝都畔。
奇山奇石奇蒼松,險峰險路險登攀。
2、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云作臺。
云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
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李白 3、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
眾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樹黏青靄合,崖夾白云濃。
一夜盆傾雨,前湫起毒龍。
《華山》 張喬 4、群峰郁初霽,潑黛若鬟沐。
失風鼓唅呀,搖撼千灌木。
木葉微墮黃,石泉凈停綠。
危磴蘿薜牽,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慚蒼鹿。
遂令巢許輩,于焉謝塵俗。
想是悠悠云,可契去留躅。
《華山西岡游贈隱玄叟》 顧況 5、玉女洗頭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蓮岳頂,河注華山根。
絕雀林藏鶻,無人境有猿。
秋蟾才過雨,石上古松門。
《馬戴居華山因寄》 賈島 6、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
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
能令下國人,一見換神骨。
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岳。
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
《華山歌》 劉禹錫 7、華岳獨靈異,草木恒新鮮。
山盡五色石,水無一色泉。
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
夜聞明星館,時韻女蘿弦。
敬茲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游華山云臺觀》 孟郊 8、獨上上方上,立高聊稱心。
氣沖云易黑,影落縣多陰。
有云草不死,無風松自吟。
會當求大藥,他日復追尋。
《華山上方》 裴說 9、碧蓮重疊在青冥,落日垂鞭緩客程。
不奈春煙籠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邊已放三千馬,北面猶標百二城。
只怕仙人撫高掌,年年相見是空行。
《東歸望華山》 吳融 10、異境良難測,非仙豈合游。
星辰方滿岳,風雨忽移舟。
噴月泉垂壁,棲松鶴在樓。
因知修養(yǎng)處,不必在嵩丘。
《宿華山》 許棠 【描寫五岳的詩句之——中岳嵩山】 1、中州峻岳似畫屏,夏聽松風秋賞紅。
書院古柏武帝封,少林禪院少林功。
2、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樓百尺獨登看。
高凌鳥外青冥窄,翠落人間白晝寒。
不覺衡陽遮雁過,如何鐘阜斗龍盤。
始知萬歲聲長在,只待東巡動玉鸞。
《望嵩山》 吳融 3、獨背焦桐訪洞天,暫攀靈跡棄塵緣。
深逢野草皆疑藥,靜見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橫水莫知年。
可憐幽景堪長往,一任人間歲月遷。
《游嵩山》 熊皎 4、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監(jiān)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歸嵩山作》王維 5、嵩山歸路繞天壇,雪影松聲滿谷寒。
君見九龍?zhí)渡显拢o清夜訪袁安。
《送友人游嵩山》 陳羽 6、二室峰峰昔愿游,從云從鶴思悠悠。
丹梯石路君先去,為上青冥最上頭。
《送聞上人游嵩山》 歐陽詹 7、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巖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峰棱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
風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靈怪如此,愿游杳冥兮見羽人。
重曰,天門兮穹崇,回合兮攢叢,松萬接兮柱日,石千尋兮倚空。
晚陰兮足風,夕陽兮赩紅。
試一望兮奪魄,況眾妙之無窮。
《嵩山天門歌》 宋之問 8、峻極位何崇,方知造化功。
降靈逢圣主,望幸表維嵩。
隱映連青壁,嵯峨向碧空。
象車因葉瑞,龍駕愿升中。
萬歲聲長在,千巖氣轉雄。
東都歌盛事,西笑佇皇風。
《嵩山望幸》 王邕 9、草堂者,蓋因自然之溪阜,前當墉洫;資人力之締構,后加茅茨。
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
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
及靡者居之,則妄為剪飾,失天理矣。
詞曰: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
羅蘼蕪兮拍薜荔,荃壁兮蘭砌。
蘼蕪薜荔兮成草堂,陰陰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
讀金書兮飲玉漿,童顏幽操兮不易長。
《嵩山十志十首·草堂》盧鴻 10、倒景臺者,蓋太室南麓,天門右崖,杰峰如臺,氣凌倒景。
登路有三處可憩,或曰三休臺,可以邀馭風之客,會絕塵之子。
超逸真,蕩遐襟,此其所絕也。
及世人登焉,則魂散神越,目極心傷矣。
詞曰:天門豁兮仙臺聳,杰屹崒兮零澒涌。
窮三休兮曠一觀,忽若登昆侖兮中期汗漫仙。
聳天關兮倒景臺,鯊顥氣兮軼囂埃。
皎皎之子兮自獨立,云可朋兮霞可吸,曾何榮辱之所及。
《嵩山十志十首·倒景臺》盧鴻 【描寫五岳的詩句之——南岳衡山】 1、七十二峰秀芙蓉,煙云飄渺罩祝融。
方廣寺深翠竹密,回雁峰前飛雁鳴。
2、衡山蒼蒼入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
《衡山》李白 3、為縣瀟湘水,門前樹配苔。
晚吟公籍少,春醉積林開。
滌硯松香起,擎茶岳影來。
任官當此境,更莫夢天臺。
《贈衡山麋明府》 曹松 4、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
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
青冥結精氣,磅礴宣地脈。
還聞膚寸陰,能致彌天澤。
《望衡山》 劉禹錫 5、故國名園久別離,今朝楚樹發(fā)南枝。
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
《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 柳宗元 6、君吟十二載,辛苦必能官。
造化猶難隱,生靈豈易謾。
猿跳高岳靜,魚擺大江寬。
與我為同道,相留夜話闌。
《贈衡山令》 裴說 7、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
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
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
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
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
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
講堂非曩構,大屋加涂墍。
下可容百人,墻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
林木在庭戶,密干疊蒼翠。
有井朱夏時,轆轤凍階戺。
耳聞讀書聲,殺伐災仿佛。
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
南紀改波瀾,西河共風味。
采倦跋涉,載筆尚可記。
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 杜甫 【描寫五岳的詩句之——北岳恒山】 1、雙峰對峙水中流,綠樹松濤古寺幽。
更有峭壁懸空寺,千古一絕傳九州。
2、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恒山》賈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