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果樹瀑布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黃果樹瀑布的成語詞語比較常見的有這些:氣勢恢弘氣勢磅礴 飛流直下 氣吞山河 咆哮而下 滔滔不絕 一瀉千里 雄偉壯觀 從天而降氣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成語解釋】:氣勢可以吞沒山河。
形容氣魄很大。
【成語出自】: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成語簡拼】:qtsh【成語字數(shù)】:4個字【感情色彩】:氣吞山河是褒義詞【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年代】:古代【常用程度】:常用【成語示例】: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奮發(fā)圖強,壯志凌云,氣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近義詞】:氣沖牛斗、氣壯山河【反義詞】:氣息奄奄【成語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紫藤蘿瀑布》原文
“望廬山瀑布”的“廬山”在現(xiàn)在的(江西)省,是我國著名的(旅游景區(qū))。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
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
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四大避暑勝地。
?????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
描寫山水風光的好句子
水的靈動與沉穩(wěn) 水山水,有水才是好風光。
水有水逸靈動,但始終保持著一種單調的蔚藍色;山有山的沉穩(wěn)厚重,但一年四季卻能以不同的色彩、風光展示山的美麗。
活潑的有單調的一面,安靜的有變換的色彩。
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
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么美妙
歷代多少文人墨客,寫盡了水的魅力,水的靈動,水的深邃,水的神韻。
那以水為畫、以水為歌、以水為詩、以水為曲的作品,不勝枚舉。
“水調歌頭”的詞牌,演繹出多少耐讀的詩篇;“高山流水”之琴音,傾倒了無數(shù)天下知音…… 而贊頌山的詩句,抒寫山的散文,描繪山的畫卷也不在少數(shù)。
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廬山之瀑布,衡山之煙云……讓多少仁人志士傾倒,在青山之間留戀忘返。
水,那么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
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
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娥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賢,沉穩(wěn)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水,可以化作古樸的“大浪淘沙”的雄渾與蒼勁,也能夠渲染出《楓橋夜泊》的萬籟俱寂。
襯托出“軍港的夜啊靜悄悄,遠航的水兵頭枕著波濤”的意境。
水,那么氣魄非凡,象征著不息的生命與靈魂,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山,好似讓眾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它的本色。
它默默獻出了喜馬拉雅的皚皚白雪,獻出了黃山的溫泉、云海、奇松、怪石…… 山,相信沉默是金,它無語、無悔、無懼。
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
智者愛水,仁者愛山。
我不是智者,我也不是仁者,但我卻偏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在青山綠水、名山大川中找尋最美的風景。
終于,我明白了,最美的風景不是靈動的水,亦不是沉穩(wěn)的山,只有山水的融合才能交織出世間最美的景色
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狀而水無形,山有頭而水無盡。
山是靜止的,水則奔騰不息;水是永恒的蔚藍,山則色彩絢爛。
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麗。
山水產(chǎn)生了文明,山水延續(xù)了生命。
當沉穩(wěn)的山與靈動的水交織在一起,山庇護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潤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綠樹;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山水山水,讓山與水交融,讓靈動與沉穩(wěn)結合,讓智者與仁者相輔相成 有關山水風光的詩句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jīng)&S226;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
((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云 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描寫春夏秋冬的簡短的句子
1、《春日》宋代:朱熹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翻譯: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翻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3、《詠柳 \\\/ 柳枝詞》唐代: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翻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4、《小池》宋代: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翻譯: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翻譯: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6、《山亭夏日》唐代:高駢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翻譯:水晶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7、《山中》唐代: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翻譯:荊溪潺湲流過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落落稀稀。
8、《野望》唐代:王績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翻譯: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代: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翻譯:北風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10、《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翻譯: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