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夕陽下的小船”的詩有什么
1.《船夜援琴》唐. 白居易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2.《船子和尚偈》唐. 德誠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3.《初上船留寄》唐. 杜牧 煙水本好尚,親交何慘凄。
況為珠履客,即泊錦帆堤。
沙雁同船去,田鴉繞岸啼。
此時還有味,必臥日從西。
4.《放船》唐. 杜甫 送客蒼溪縣,山寒雨不開。
直愁騎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
江流大自在,坐穩(wěn)興悠哉。
5.《秋夜船行》唐. 嚴(yán)維 扁舟時屬暝,月上有馀輝。
海燕秋還去,漁人夜不歸。
中流何寂寂,孤棹也依依。
一點前村火,誰家未掩扉。
6.《勸金船》宋. 張先 流泉宛轉(zhuǎn)雙開竇。
帶染輕紗皺。
何人暗得金船酒。
擁羅綺前后。
綠定見花影,并照與、艷妝爭秀。
行盡曲名,休更再歌楊柳。
光生飛動搖瓊甃。
隔障笙簫奏。
須知短景歡無足,又還過清晝。
翰閣遲歸來,傳騎恨、留住難久。
異日鳳凰池上,為誰思舊。
7.《釣船歸》宋.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
際柴扉。
溶溶漾漾白鷗飛。
兩忘機(jī)。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
夕陽長送釣船歸。
鱖魚肥。
8.《雨中花\\\/夜行船》宋. 毛滂 寒浸東傾不定。
更奈櫓聲催緊。
堤樹朧明孤月上,暗淡移船影。
舊事十年愁未醒。
漸老可禁離恨。
今夜誰知風(fēng)露里,目斷云空盡。
9.《夜聞商人船中箏》唐. 劉禹錫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聲促柱十三弦。
揚州市里商人女,來占江西明月天。
10.《船頭》唐. 韓偓 兩岸綠蕪齊似翦,掩映云山相向晚。
船頭獨立望長空,日艷波光逼人眼。
11.《夜船》唐. 韓偓 野云低迷煙蒼蒼,平波揮目如凝霜。
月明船上簾幕卷, 露重岸頭花木香。
村遠(yuǎn)夜深無火燭,江寒坐久換衣裳。
誠知不覺天將曙,幾簇青山雁一行。
12.《宿蓬船》唐. 韋莊 夜來江雨宿蓬船,臥聽淋鈴不忍眠。
卻憶紫微情調(diào)逸,阻風(fēng)中酒過年年。
13.《志峽船具詩·戙》唐. 王周 箭飛峽中水,鋸立峽中石。
峽與水為隘,水與石相擊。
濆為生險艱,聲發(fā)甚霹靂。
三老航一葉,百丈空千尺。
蒼黃徒爾為,倏忽何可測。
篙之小難制,戙之獨有力。
猗嗟戙之為,彬彬堅且直。
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
拯危居坦夷,濟(jì)險免兢惕。
志彼哲匠心,俾其來者識。
14.《春晚泊船江村》唐. 崔櫓 芳草青青古渡頭,漁家住處暫維舟。
殘花半樹悄無語, 細(xì)雨滿天風(fēng)似愁。
家信不來春又晚,客程難盡水空流。
自憐愛失心期約,看取花時更遠(yuǎn)游。
15.《移船》宋. 陸游 沙際舟銜尾,相依作四鄰。
暮年多感慨,分路亦酸辛。
折竹占行日,吹簫賽水神。
無勞問亭驛,久客自知津
描寫夕陽的古詩
夕陽無限好是近黃昏美人夕照紅,我欲攬懷晚霞飛一陣西雨散,夕陽還在明。
——《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劉秉忠夕陽山外山,春水渡旁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楚天遙帶過清江引》 年代:元 作者: 薛昂夫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臨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楊慎夕陽懸高樹,薄暮入青峰。
——《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譚嗣同紫閣峰西清渭東,野煙深處夕陽中。
——《縣西郊秋寄贈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
——《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送僧歸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馬戴竹間殘照入,池上夕陽浮。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戍鼓一聲帆影盡,水禽飛起夕陽中。
——《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趙嘏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
——《代寄情楚詞體》 年代:唐 作者: 李山密夕陽多,人稀芳草遠(yuǎn)。
——《長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
——《秋霽寄遠(yuǎn)》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寒露衰北阜,夕陽破東山。
——《初到陸渾山莊》 年代:唐 作者: 宋之問 永愿香爐灑甘露,夕陽時映東枝斜。
——《照公院雙橙》 年代:唐 作者: 李頎 山中人不見,云去夕陽過。
——《藍(lán)上茅茨期王維補(bǔ)闕》 年代:唐 作者: 儲光羲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年代:唐 作者: 劉長卿夕陽帆杳杳,舊里樹蒼蒼。
——《送李端公赴東都》 年代:唐 作者: 劉長卿朝氣和楚云,夕陽映江樹。
——《晚次湖口有懷》 年代:唐 作者: 劉長卿春草連天隨北望,夕陽浮水共東流。
——《和樊使君登潤州城樓》 年代:唐 作者: 劉長卿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年代:唐 作者: 岑參南憶新安郡,千山帶夕陽。
——《寄劉員外長卿》 年代:唐 作者: 皇甫曾丹鳳城頭噪晚鴉,行人馬首夕陽斜。
——《送崔十三東游》 年代:唐 作者: 錢起夕陽入東籬,爽氣高前山。
——《藍(lán)溪休沐,寄趙八給事》 年代:唐 作者: 錢起新月能分裛露時,夕陽照見連天處。
——《江草歌送盧判官》 年代:唐 作者: 皇甫冉 河水平秋岸,關(guān)門向夕陽。
——《送胡校書秩滿歸河中》 年代:唐 作者: 耿湋 月如芳草遠(yuǎn),身比夕陽高。
——《登沃州山》 年代:唐 作者: 耿湋相思萬里道,春去夕陽西。
——《江上柳送人》 年代:唐 作者: 戎昱高樹夕陽連古巷,菊花梨葉滿荒渠。
——《秋中過獨孤郊居(即公主子)》 年代:唐 作者: 盧綸岸芳春色曉,水影夕陽微。
——《黃子陂》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白云秋色遠(yuǎn),蒼嶺夕陽高。
——《遇谷口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司空曙
描寫夕陽景色的句子
遠(yuǎn)處的地上,一輪太陽將要,西邊的晚霞舞動著絢麗的紗巾。
模糊間地的小草都了一片金黃色。
晚風(fēng)吹起來,一支支狗尾巴搖響一曲黃昏的抒情曲,一排排白色的小木屋出現(xiàn)了,像童話一般精致,又像夢一般美麗。
這段話描寫的景物有,夕陽小湖垂柳稻田小船漁人和鸕鶿,是按由什么及什么的順序
這一段作者按照由遠(yuǎn)到近,由景到人的順序描繪了夕陽、湖面、垂柳、稻田、小船、漁人在悠閑地吸煙,鸕鶿在等待命令這樣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夕陽圖。
課文《鸕鶿》描繪了一幅漁舟唱晚的鄉(xiāng)村畫卷,只用寥寥數(shù)語,就勾畫出漁人的淡然自得,鄉(xiāng)村的祥和寧靜,這幅畫面從此在我記憶中永久定格,并且學(xué)到了炊煙裊裊這個形容詞。
但是現(xiàn)在我知道,原作全文并不是一篇風(fēng)景散文,而是借用漁人、鸕鶿和魚的關(guān)系,講述侵 略 者利用漢 奸壓榨奴役國人的行徑。
以夕陽下,一條小船劃來為開頭寫一篇文章
應(yīng)該是:宿建》[1]【唐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經(jīng)浙江省建德縣附近的一段江面。
(2)煙渚(zhǔ):指傍晚霧氣籠罩著的江中小洲。
(3)客愁新:是說在這蒼茫暮色中,明顯地、格外地感到客中的愁緒。
新,顯豁鮮明的意思。
(4)野曠:四野空曠。
天低樹:是說空曠的四野,遠(yuǎn)遠(yuǎn)望去,天比樹還低。
(5)月近人:因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似乎覺得月亮在向人親近。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旅途中的鄉(xiāng)思之愁,全詩抒情重心在二句的“客愁新”三字。
詩的起句,為詩人興起愁思作了暗示,此時最易惹動游子的思鄉(xiāng)情緒。
第二句,故詩人以一個“新”字寫愁緒之陡生。
“新”字在詩中可解為“新生出”、“突然生出”。
后兩句寫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發(fā)出來,由于它的背景是如此寬廣無垠,因而往往被反襯得特別矮小,好似被天地壓扁了似的,這就是“天低樹”三字的意境。
詩人以暮天能將孤樹壓低的夸張筆法,形象化地寫出內(nèi)心的壓抑心情,這就是不見親人的凄涼之情。
“江清月近人”是謂由于江水凈潔,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顯得又大又圓,人在船上看它,只覺得它似乎離人尤近。
詩人在此句中同樣也賦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寫它的靈性。
它似乎很懂得詩人的鄉(xiāng)愁不可釋,鄉(xiāng)思不可絕,為之解脫,這便是“月近人”三字的意蘊。
如此說來,本詩后兩句并非純?yōu)閷懢?,而是滲透著詩人強(qiáng)烈感情色彩的景語,為景中含情的名句。
清人張謙宜“‘低’字,‘近’字,宋人所謂詩眼,卻無造痕,此唐詩之妙也。
”一輪明月,掛在當(dāng)空,卻又善解人意,似乎與詩人越來越近,于寂寥中給詩人平添一份溫暖和親切之感。
此詩之愁,讀來足見其雅,而一個“新”字,又可見出人生旅途之中,別樣的感受隨時而生,終有明月相伴,卻是人生不變的情感安慰。
或者:明 王世懋 《橫塘春泛》詩:“山連暮靄迷前浦,云擁春流入遠(yuǎn)江。
”
描寫秋天夕陽的詩句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yuǎn)眺》劉長卿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xiāng)心。
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山行》杜牧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雙霜葉紅于二月花.《樂游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 獨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陽。
——儲嗣宗《南陂遠(yuǎn)望》2) 東風(fēng)漸急夕陽斜,一樹夭桃數(shù)日花。
——來鵠《惜花》3)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
——李端《春游樂》4) 愁客葉舟里,夕陽花水時。
——岑參《還東山洛上作》5) 南憶新安郡,千山帶夕陽。
——皇甫曾《寄劉員外長卿》6) 夕陽薰細(xì)草,江色映疏簾。
——杜甫《晚晴》7) 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
——杜牧《秋霽寄遠(yuǎn)》8) 客尋朝磬至,僧背夕陽歸。
——崔峒《登蔣山開善寺》9) 耿湋河水平秋岸,關(guān)門向夕陽。
——《送胡校書秩滿歸河中》10) 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倍相傷。
——元稹《送盧戡》11) 東風(fēng)料峭客帆遠(yuǎn),落葉夕陽天際明。
——陸龜蒙《京口》12)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陽邊。
——岑參《晚發(fā)五渡》13) 夕陽連積水,邊色滿秋空。
——高適《陪竇侍御泛靈云池》14) 知音不到吟還懶,鎖印開簾又夕陽。
——李中《吉水縣酬夏侯秀才見寄》15) 閶閭城碧鋪秋草,鳥鵲橋紅帶夕陽。
——白居易《登閶門閑望》16) 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
——李白《代寄情楚詞體》17) 墻外萬株人絕跡,夕陽惟照欲棲烏。
——李商隱《白云夫舊居》18)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劉禹錫《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19) 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
——杜牧《西江懷古》20)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韋莊《憶昔》21) 夕陽在西峰,疊翠縈殘雪。
——皎然《山雪》22) 長汀細(xì)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陽。
——李咸用《湘浦有懷》23) 岸明殘雪在,潮滿夕陽多。
——劉長卿《送韓司直》24) 疲馬臥長坡,夕陽下通津。
——岑參《暮秋山行》25) 空林網(wǎng)夕陽,寒鳥赴荒園。
——王昌齡《灞上閑居》26) 霽色陡添千尺翠,夕陽閑放一堆愁。
——李山甫《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