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驪山的詩句
第一首綠翠驪山煙幕間,西陽畫卷似江南帝王安逸多歸處,褒姒狼煙為笑玩泉暖明皇陪貴玉,寒心安史想翻天明君一代留遺憾,過馬嵬坡遺恨冤(作者唐塔)第二首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dāng)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
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作者:唐山妞妞)第三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事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第四首唐朝《宿昭應(yīng)》夜憶開元寺,凄涼里巷間。
薄煙通魏闕,明月照驪山。
贊美驪山的好詩好詞好句贊美驪山的好詩好詞好句半壁空宮閉,連天白道閑。
清晨更回首,獨向灞陵還。
第五首唐朝《詠史詩·褒城》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
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第六首唐朝《驪山》風(fēng)搖巖桂露聞香,白鹿驚時出繞墻。
不向驪山鎖宮殿,可知仙去是明
驪山的美麗景色
驪山位于陜西臨潼縣城南,西距西安市25公里。
是秦嶺東端的一個支脈,海拔800米,東西長約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系秦嶺山脈一個支峰,最高峰仁宗廟海拔1256米。
“驪”在古漢語里是黑色駿馬的意思。
古時山上松柏滿坡,林濤滾滾,從遠處看去,郁郁蔥蔥,活象一匹奔騰青駿的驪馬立于渭河平原,美如錦繡,所以人們叫它驪山。
山上有兩峰,稱東繡嶺和西繡嶺,均滿披青松翠柏,郁郁蒼蒼。
每當(dāng)夕陽西下,云霞滿天,蒼山繡嶺涂上萬道紅霞,景色嫵媚動人,酷似一匹“火焰駒”,因此,這一美景被譽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驪山晚照”。
上山有臺階路3200多米,先來到驪山半山腰“斑虎石”處,便見兵諫亭,是為紀(jì)念西安事變而建。
山腰有捉蔣亭,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被捕處。
過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側(cè),整個華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
再往前便到西繡嶺第三峰上的老君殿。
老君即老子,為驪山著名道教官觀。
相傳,唐玄宗兩次在此見到老君降臨閣內(nèi),故此稱之為降圣閣,也叫朝元閣。
殿內(nèi)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亂”時,像的正身被燒裂,雙手也被盜,現(xiàn)玉像保存在陜西博物館內(nèi)。
老君殿是唐華清宮的長生殿所在地。
唐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這里定情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由老君殿轉(zhuǎn)往東,就到西繡嶺第二峰上的“老母殿”。
此殿是為歷史傳說中的女蝸而建的。
再往東便到西繡嶺第一峰上的烽火臺。
歷史上“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fā)生在這里。
相傳,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里舉烽火戲弄諸侯 。
當(dāng)犬戎攻入驪山,幽王再下令點燃烽火,各諸侯卻無人來救,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滅亡。
過了烽火臺后往東即到東繡嶺上的“石甕寺”。
因寺的西面巖石受流水沖擊而形似甕,故得名“石甕寺”。
據(jù)傳,該寺建于唐開元年間,用造華清宮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
接著來到位于東西繡嶺之間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橋”。
據(jù)說,此橋為唐代所建,是一座長5米,寬2.4米,高5米的單孔石拱橋。
相傳,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趕考行至此橋,得仙人指教,幸運考中,此橋由此名“遇仙橋”。
在驪山北麓西繡嶺山麓有一個著名的溫泉,一池碧水,清洌見底,熱氣升騰。
秦始皇為霸占獨用,就用石頭砌起了溫泉池,稱 “驪山湯”。
驪山秀麗的風(fēng)景和誘人的溫泉吸引了后代的王宮貴族。
周、秦、漢代都在這里建立了離宮,到了唐代,皇室大興土木,先建湯泉宮,后建溫泉宮。
公元747年,唐明皇令匠人擴建離宮,從此改名華清宮,華清池是楊貴妃休浴處,今已建成游覽區(qū)和療養(yǎng)所。
解放后,驪山加強了植樹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遺址也得到保護。
如今的驪山是旅游和療養(yǎng)的勝地,現(xiàn)在山下建有華清池公園,溫泉療養(yǎng)院,山上有纜車連接老母殿和烽火臺,山中景色可盡收眼底。
交通:乘旅游中巴306、307路,華清池站下可達。
描寫“驪山”的詩句有哪些
春天是嫩綠的世界。
瞧,翠綠的天幕拉開了。
春穿著彩色的衣裳,輕盈地走上了舞臺。
她長袖一揮,大地上的草叢樹木都染上了綠色。
春又從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籃,用纖巧的手從里面拿出一束束鮮花,向臺下撒去。
鮮花隨著春風(fēng),飛向綠色的錦緞中,用五色相間的絲線繡出怒放的花朵。
頓時,春紅艷艷的臉頰浮現(xiàn)出醉人的春意。
熱情的夏 臺上翠綠的大幕慢慢變成了深綠,然后緩緩拉開了。
啊,夏出場了。
她不是春那樣般溫柔,她擁有的是火一般的熱情。
夏的眼睛爍爍發(fā)亮,環(huán)視著臺下的大地,大地頓時一片火熱,她的身影到達那里,那里就是一片酷熱,一片驕陽。
夏施展過自己的絕技,滿意地退下臺去。
深綠色的幕布很快隨之閉攏
關(guān)于“驪山”的詩句有哪些
第一首綠翠驪山煙幕間,西陽畫卷似江南帝王安逸多歸處,褒姒狼煙為笑玩泉暖明皇陪貴玉,寒心安史想翻天明君一代留遺憾,過馬嵬坡遺恨冤(作者唐塔)第二首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dāng)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
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
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作者:唐山妞妞)第三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事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第四首唐朝《宿昭應(yīng)》夜憶開元寺,凄涼里巷間。
薄煙通魏闕,明月照驪山。
贊美驪山的好詩好詞好句贊美驪山的好詩好詞好句半壁空宮閉,連天白道閑。
清晨更回首,獨向灞陵還。
第五首唐朝《詠史詩·褒城》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
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第六首唐朝《驪山》風(fēng)搖巖桂露聞香,白鹿驚時出繞墻。
不向驪山鎖宮殿,可知仙去是明皇。
一直有個困惑,為什么歷史文化風(fēng)景名山驪山至今只是個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海拔1302米,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內(nèi)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
驪山是華清宮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上文物勝跡眾多、自然景觀秀麗,遍布著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上善湖、七夕橋、尚德苑、遇仙橋、三元洞等眾多著名景點。
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
上古時期,女媧在這里煉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盛唐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凄美的愛情故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fā)生于驪山之上。
驪山是中華民族歷史前進的見證。
驪山一游作文300字怎樣寫
驪山一日游驪山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勝地,華清池就坐落于它的腳下。
用我的話來說,驪山不僅有著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還有著長安八景中的“驪山晚照”這道風(fēng)景線。
我們坐著爸爸開的小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隨處可見果實累累的石榴樹。
那又大又紅的石榴給人一種十分眼饞的感覺,讓你立刻饞涎欲滴。
車子大約行駛了四公里后,坡突然變陡了。
爸爸加大了油門,猛打方向盤,費盡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車上坡。
算了算了,我們步行上山吧
剛開始我們走的還是行車道,大約兩公里后,我們來到了一個大廣場,接下來的路程就是臺階了。
我們走呀走,還不到山頂,這令我又累又急。
因為我是被爸爸硬拽著往上爬的。
爬了大約有半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
那兒有烽火臺,是古代專門用來打仗的。
遠遠望去,烽火臺好像是一個國際象棋的棋子“車”,穩(wěn)立在棋盤上。
這仿佛是一個巨人把它放在這里,然后又將它修正了一樣。
上了烽火臺臺頂,四處望去,整個臨潼盡收眼底,這可以看出臨潼這幾年發(fā)生的滄桑巨變。
寫驪山的作文100字?jǐn)?shù)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飄飄處處間。
” 這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的詩句,描寫到驪山的風(fēng)光。
優(yōu)美的詩句把我引入到風(fēng)光秀麗的驪山之中。
驪山位于西安東方,距西安有二十多公里。
那里樹木蒼郁,遠遠望去好似一匹驪馬,驪山因此而得名。
山腳下,有風(fēng)景優(yōu)美的華清池,碧波蕩漾。
郁郁蔥蔥的樹林中鑲嵌著造型優(yōu)美的亭臺樓閣。
有楊貴妃“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貴妃池”。
驪山的半山腰,有“捉蔣亭”。
那是“西安事變”時,張學(xué)良和楊虎城將軍捉住蔣介石的地方。
驪山東有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一號坑已經(jīng)建起了規(guī)模宏大的兵馬俑博物館。
兵馬俑雕塑精美,造型生動,。
有將軍俑、士兵俑,有跪著的,有站著的,他們的著裝、頭式各不相同。
他們一列列,一排排,陣容整齊,威武雄壯。
因此而名揚中外,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驪山,是我游過最優(yōu)美的地方,我愛我們祖國壯麗山河的風(fēng)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