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描寫諸葛亮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
一天風(fēng)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
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dāng)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
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 三顧茅廬 ( 37 、 38 回)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
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火燒博望坡( 39 回) 一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zhàn)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草船借箭 ( 46 回) 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fēng)江水騰。
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 七星壇祭風(fēng) ( 49 回) 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guān)公狹路逢。
只為當(dāng)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
” 智取華容 ( 50 回)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一籌。
指望長江香餌穩(wěn),不知暗里釣魚鉤。
” 三氣周公瑾 ( 51 、 55 、 56 回)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巧布八陣圖 ( 84 回)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
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 七擒孟獲( 90 回)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空城計( 95 回) 失守街亭罪不輕,堪嗟馬謖枉談兵。
轅門斬首嚴軍法,拭淚猶思先帝明。
” 揮淚斬馬謖( 96 回) 劍關(guān)險峻驅(qū)流馬,斜谷崎嶇駕木牛。
后世若能行此法,輸將安得使人愁
” 造木牛流馬( 102 回) 谷口風(fēng)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
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 上方谷困司馬( 103 回) 長星半夜落天樞,奔走還疑亮未殂。
關(guān)外至今人冷笑,頭顱猶問有和無
死諸葛走活仲達( 104 回) 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 預(yù)伏錦囊計( 105 回) 董卓專權(quán)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當(dāng)時諸葛隆中臥,安肯輕身事亂臣。
(9回) 豫州當(dāng)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
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
(38回)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yīng)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fēng)五丈原。
(38回)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滅楚入咸陽,二百年前幾斷絕。
大哉光武興洛陽,傳至桓靈又崩裂;獻帝遷都幸許昌,紛紛四海生豪杰:曹操專權(quán)得天時,江東孫氏開鴻業(yè);孤窮玄德走天下,獨居新野愁民厄。
南陽臥龍有大志,腹內(nèi)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臨行語,茅廬三顧心相知。
先生爾時年三九,收拾琴書離隴畝;先取荊州后取川,大展經(jīng)綸補天手;縱橫舌上鼓風(fēng)雷,談笑胸中換星斗;龍驤虎視安乾坤,萬古千秋名不朽
(38回) 數(shù)萬陰兵繞定軍,致令鐘會拜靈神。
生能決策扶劉氏,死尚遺言保蜀民。
(116回)
《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智謀的句子,急
1 玄德曰:敢煩元直為備請來相見。
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
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庶曰:以某比之,譬猶駑馬并麒麟、寒鴉配鸞鳳耳。
2 孔明曰:“亮有一言,但恐將軍不肯聽從。
”權(quán)曰:“愿聞高論。
”孔明曰:“向者宇內(nèi)大亂,故將軍起江東,收眾漢南,與并爭天下。
今操芟除大難,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nèi);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其不能,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權(quán)未及答。
孔明又曰:“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權(quán)曰:“誠如君言,何不降操
”孔明曰:“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
況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
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又安能屈處人下乎
”聽了孔明此言,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眾皆哂笑而散,魯肅責(zé)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
幸是吾主寬洪大度,不即面責(zé)。
先生之言,藐視吾主甚矣。
”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不能容物耶
我自有破曹之計,彼不問我,我故不言。
”肅曰:“果有良策,肅當(dāng)請主公求教。
”孔明曰:“吾視百萬之眾,如群蟻耳
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
”肅聞言,便入后堂見。
權(quán)怒氣未息,顧謂肅曰:“孔明欺吾太甚
”肅曰:“臣亦以此責(zé)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
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輕言,主公何不求之
”權(quán)回嗔作喜曰:“原來孔明有良謀,故以言詞激我。
我一時淺見,幾誤大事。
”便同魯肅重復(fù)出堂,再請孔明敘話。
權(quán)見孔明,謝曰:“適來冒瀆威嚴,幸勿見罪。
”孔明亦謝曰:“亮言語冒犯,望乞恕罪。
”權(quán)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
3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 有禮有理有力的舌戰(zhàn)群儒,使他在吳地的公眾場合出盡了風(fēng)頭,可謂獨領(lǐng)風(fēng)騷。
面對周瑜的有意刁難和咄咄逼人、甚至惡意謀殺,孔明做到了不露聲色,從容不迫,而屢出良策的才華往往又會避開周瑜的鋒芒。
他機智地逃避了殺身之禍,走時何其的灑脫。
回到屬地、更使孔明意氣揮發(fā)到了極致,其游刃有余可見一般。
痛失、智取漢中、巧布八陣圖,孔明一步步忠心實意地輔佐著劉先帝的撒手而去,的確是個不小的打擊,遺詔托孤、、然后,七擒孟獲,忠義可表。
5 ——孔明設(shè)疑勝 曹操開始在岸邊扎營,與隔河相望,用,接連三夜鼓角齊鳴詐攻,曹操睡不踏實,后退三十里,蜀軍渡河扎營。
曹操與對陣,蜀軍詐敗,丟棄馬匹軍器,曹操急命收兵,恐有埋伏,在曹兵回頭后撤時蜀軍殺出,曹軍大敗。
曹操與對陣,劉封詐敗,曹操追趕時,蜀兵營中,四下炮響,鼓角齊鳴,曹操恐有伏兵,急教退軍。
曹兵自相踐踏,死者極多。
6 云猛?。骸 翱酌鞣指度齻€錦囊與我,教我一到南徐,開第一個;住到年終,開第二個;臨到危急無路 之時,開第三個:于內(nèi)有神出鬼沒之計,可保主公回家。
此時歲已將終,主公貪戀女色,并 不見面,何不拆開第二個錦囊,看計而行
”遂拆開視之。
原來如此神策。
即日徑到府堂, 要見玄德。
侍婢報曰:“趙子龍有緊急事來報貴人。
”玄德喚入問之。
云佯作失驚之狀曰: “主公深居畫堂,不想荊州耶
”玄德曰:“有甚事如此驚怪
”云曰:“今早孔明使人來 報,說曹操要報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萬,殺奔荊州,甚是危急,請主公便回。
”玄德 曰:“必須與夫人商議。
”云曰:“若和夫人商議,必不肯教主公回。
不如休說,今晚便好 起程。
遲則誤事
”玄德曰:“你且暫退,我自有道理。
”云故意催逼數(shù)番而出。
玄德入見 孫夫人,暗暗垂淚。
孫夫人曰:“丈夫何故煩惱
”玄德曰:“念備一身飄蕩異鄉(xiāng),生不能 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今歲旦在邇,使備悒怏不已。
”孫夫人曰: “你休瞞我,我已聽知了也
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你欲還鄉(xiāng),故推此意。
”玄德跪而 告曰:“夫人既知,備安敢相瞞。
備欲不去,使荊州有失,被天下人恥笑;欲去,又舍不得 夫人:因此煩惱。
”夫人曰:“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dāng)相隨。
”玄德曰:“夫人之心, 雖則如此,爭奈國太與吳侯安肯容夫人去
夫人若可憐劉備,暫時辭別。
”言畢,淚如雨 下。
孫夫人勸曰:“丈夫休得煩惱。
妾當(dāng)苦告母親,必放妾與君同去。
”玄德曰:“縱然國 太肯時,吳侯必然阻擋。
”孫夫人沉吟良久,乃曰:“妾與君正旦拜賀時,推稱江邊祭祖, 不告而去,若何
”玄德又跪而謝曰:“若如此,生死難忘
切勿漏泄。
”兩個商議已定。
玄德密喚趙云分付:“正旦日,你先引軍士出城,于官道等候。
吾推祭祖,與夫人同走。
” 云領(lǐng)諾。
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吳侯大會文武于堂上。
玄德與孫夫人入拜國太。
孫夫人曰: “夫主想父母宗祖墳?zāi)梗阍阡每?,晝夜傷感不已?/p>
今日欲往江邊,望北遙祭,須告母親得 知。
”國太曰:“此孝道也,豈有不從
汝雖不識舅姑,可同汝夫前去祭拜,亦見為婦之 禮。
”孫夫人同玄德拜謝而出。
此時只瞞著孫權(quán)。
夫人乘車,止帶隨身一應(yīng)細軟。
玄德上馬,引數(shù)騎跟隨出城,與趙云 相會。
五百軍士前遮后擁,離了南徐,趲程而行。
當(dāng)日,孫權(quán)大醉,左右近侍扶入后堂,文 武皆散。
比及眾官探得玄德、夫人逃遁之時,天色已晚。
要報孫權(quán),權(quán)醉不醒。
及至睡覺, 已是五更。
次日,孫權(quán)聞知走了玄德,急喚文武商議。
張昭曰:“今日走了此人,早晚必生 禍亂。
可急追之。
”孫權(quán)令陳武、潘璋選五百精兵,無分晝夜,務(wù)要趕上拿回。
二將領(lǐng)命去 了。
孫權(quán)深恨玄德,將案上玉硯摔為粉碎。
程普曰:“主公空有沖天之怒,某料陳武、潘璋 必擒此人不得。
”權(quán)曰:“焉敢違我令
”普曰:“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 懼。
既然肯順劉備,必同心而去。
所追之將,若見郡主,豈肯下手
”權(quán)大怒,掣所佩之 劍,喚蔣欽、周泰聽令,曰:“汝二人將這口劍去取吾妹并劉備頭來
違令者立斬
”蔣 欽、周泰領(lǐng)命,隨后引一千軍趕來。
卻說玄德加鞭縱轡,趲程而行;當(dāng)夜于路暫歇兩個更次,慌忙起行。
看看來到柴桑界 首,望見后面塵頭大起,人報:“追兵至矣
”玄德慌問趙云曰:“追兵既至,如之奈 何
”趙云曰:“主公先行,某愿當(dāng)后。
”轉(zhuǎn)過前面山腳,一彪軍馬攔住去路。
當(dāng)先兩員大 將,厲聲高叫曰:“劉備早早下馬受縛
吾奉周都督將令,守候多時
”原來周瑜恐玄德走 脫,先使徐盛、丁奉引三千軍馬于沖要之處扎營等候,時常令人登高遙望,料得玄德若投旱 路,必經(jīng)此道而過。
當(dāng)日徐盛、丁奉了望得玄德一行人到,各綽兵器截住去路。
玄德驚慌勒 回馬問趙云曰:“前有攔截之兵,后有追趕之兵:前后無路,如之奈何
”云曰:“主公休 慌。
軍師有三條妙計,多在錦囊之中。
已拆了兩個,并皆應(yīng)驗。
今尚有第三個在此,分付遇 危難之時,方可拆看。
今日危急,當(dāng)拆觀之。
”便將錦囊拆開,獻與玄德。
玄德看了,急來 車前泣告孫夫人曰:“備有心腹之言,至此盡當(dāng)實訴。
”夫人曰:“丈夫有何言語,實對我 說。
”玄德曰:“昔日吳侯與周瑜同謀,將夫人招嫁劉備,實非為夫人計,乃欲幽困劉備而 奪荊州耳。
奪了荊州,必將殺備。
是以夫人為香餌而釣備也。
備不懼萬死而來,蓋知夫人有 男子之胸襟,必能憐備。
昨聞吳侯將欲加害,故托荊州有難,以圖歸計。
幸得夫人不棄,同 至于此。
今吳侯又令人在后追趕,周瑜又使人于前截住,非夫人莫解此禍。
如夫人不允,備 請死于車前,以報夫人之德。
”夫人怒曰:“吾兄既不以我為親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見 乎
今日之危,我當(dāng)自解。
”于是叱從人推車直出,卷起車簾,親喝徐盛、丁奉曰:“你二 人欲造反耶
”徐、丁二將慌忙下馬,棄了兵器,聲喏于車前曰:“安敢造反。
為奉周都督 將令,屯兵在此專候劉備。
”孫夫人大怒曰:“周瑜逆賊
我東吳不曾虧負你
玄德乃大漢 皇叔,是我丈夫。
我已對母親、哥哥說知回荊州去。
今你兩個于山腳去處,引著軍馬攔截道 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財物耶
”徐盛、丁奉喏喏連聲,口稱:“不敢。
請夫人息怒。
這不干 我等之事,乃是周都督的將令。
”孫夫人叱曰:“你只怕周瑜,獨不怕我
周瑜殺得你,我 豈殺不得周瑜
”把周瑜大罵一場,喝令推車前進。
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下人。
安敢 與夫人違拗
”又見趙云十分怒氣,只得把軍喝住,放條大路教過去。
恰才行不得五六里,背后陳武、潘璋趕到。
徐盛、丁奉備言其事。
陳、潘二將曰:“你 放他過去差了也。
我二人奉吳侯旨意,特來追捉他回去。
”于是四將合兵一處,趲程趕來。
玄德正行間,忽聽得背后喊聲大起。
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后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
”夫 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dāng)后。
”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
子龍勒馬于車傍,將 士卒擺開,專候來將。
四員將見了孫夫人,只得下馬,叉手而立。
夫人曰:“陳武、潘璋, 來此何干
”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
”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伙 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
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
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 婦回荊州。
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
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
”罵得四人面 面相覷,各自尋思:“他一萬年也只是兄妹。
更兼國太作主;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 言
明日翻過臉來,只是我等不是。
不如做個人情。
”軍中又不見玄德;但見趙云怒目睜 眉,只待廝殺。
因此四將喏喏連聲而退。
孫夫人令推車便行。
徐盛曰:“我四人同去見周都 督,告稟此事。
” 四人猶豫未定。
忽見一軍如旋風(fēng)而來,視之,乃蔣欽、周泰。
二將問曰:“你等曾見劉 備否
”四人曰:“早晨過去,已半日矣。
”蔣欽曰:“何不拿下
”四人各言孫夫人發(fā)話 之事。
蔣欽曰:“便是吳侯怕道如此,封一口劍在此,教先殺他妹,后斬劉備。
違者立 斬
”四將曰:“去之已遠,怎生奈何
”蔣欽曰:“他終是些步軍,急行不上。
徐、丁二 將軍可飛報都督,教水路棹快船追趕;我四人在岸上追趕:無問水旱之路,趕上殺了,休聽 他言語。
”于是徐盛、丁奉飛報周瑜;蔣欽、周泰、陳武、潘璋四個領(lǐng)兵沿江趕來。
卻說玄德一行人馬,離柴桑較遠,來到劉郎浦,心才稍寬。
沿著江岸尋渡,一望江水彌 漫,并無船只。
玄德俯首沉吟。
趙云曰:“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吾料軍師必有 調(diào)度,何用猶疑
”玄德聽罷,驀然想起在吳繁華之事,不覺凄然淚下。
后人有詩嘆曰: “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屋黃金。
誰知一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
” 玄德令趙云望前哨探船只,忽報后面塵土沖天而起。
玄德登高望之,但見軍馬蓋地而 來,嘆曰:“連日奔走,人困馬乏,追兵又到,死無地矣
”看看喊聲漸近。
正慌急間,忽 見江岸邊一字兒拋著拖篷船二十余只。
趙云曰:“天幸有船在此
何不速下,棹過對岸,再 作區(qū)處
”玄德與孫夫人便奔上船。
子龍引五百軍亦都上船。
只見船艙中一人綸巾道服,大 笑而出,曰:“主公且喜
諸葛亮在此等候多時。
”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荊州水軍。
玄德 大喜。
不移時,四將趕到。
孔明笑指岸上人言曰:“吾已算定多時矣。
汝等回去傳示周郎, 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
”岸上亂箭射來,船已開的遠了。
蔣欽等四將,只好呆看。
玄德與孔 明正行間,忽然江聲大震。
回頭視之,只見戰(zhàn)船無數(shù)。
帥字旗下,周瑜自領(lǐng)慣戰(zhàn)水軍,左有 黃蓋,右有韓當(dāng),勢如飛馬,疾似流星。
看看趕上。
孔明教棹船投北岸,棄了船,盡皆上岸 而走,車馬登程。
周瑜趕到江邊,亦皆上岸追襲。
大小水軍,盡是步行;止有為首官軍騎 馬。
周瑜當(dāng)先,黃蓋、韓當(dāng)、徐盛、丁奉緊隨。
周瑜曰:“此處是那里
軍士答曰:“前面 是黃州界首。
”望見玄德車馬不遠,瑜令并力追襲。
正趕之間,一聲鼓響,山崦內(nèi)一彪刀手 擁出,為首一員大將,乃關(guān)云長也。
周瑜舉止失措,急撥馬便走;云長趕來,周瑜縱馬逃 命。
正奔走間,左邊黃忠,右邊魏延,兩軍殺出。
吳兵大敗。
周瑜急急下得船時,岸上軍士 齊聲大叫曰:“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瑜怒曰:“可再登岸決一死戰(zhàn)
”黃 蓋、韓當(dāng)力阻。
瑜自思曰:“吾計不成,有何面目去見吳侯
”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于 船上。
眾將急救,卻早不省。
三國演義中 描寫諸葛亮 動作 神態(tài) 外貌的句子各一句
動作 諸葛亮嘆了口氣,提起杖子,慢慢踱步,眼光的蜀軍大營,這場北伐,難要無功而返嗎
與前幾次的雄心壯志一起化作泡影嗎
神態(tài): 諸葛亮手駐長杖,靜靜的站在營帳門前,星垂野闊,幾十年的征戰(zhàn),幾十年的為天下計,已經(jīng)讓他兩鬢蒼然如雪,凜冽的山峰吹干那本就干涸的眼角,濃濃的疲憊和著月光灑在五丈原上。
外貌: 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三國演義》中贊美諸葛亮的詩句都是什么
【諸葛亮詩歌】五古
三國演義中31回諸葛亮細節(jié)描寫的句子
卻說曹操乘袁紹之?dāng)。D軍馬,迤邐追襲。
袁紹幅巾單衣,引八百余騎,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出寨迎接。
紹以前事訴與義渠。
義渠乃招諭離散之眾,眾聞紹在,又皆蟻聚。
軍勢復(fù)振,議還冀州。
軍行之次,夜宿荒山。
紹于帳中聞遠遠有哭聲,遂私往聽之。
卻是敗軍相聚,訴說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各各捶胸大哭,皆曰:“若聽田豐之言,我等怎遭此禍
”紹大悔曰:“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
”次日,上馬正行間,逢紀引軍來接。
紹對逢紀曰:“吾不聽田豐之言,致有此敗。
吾今歸去,羞見此人。
”逢紀因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
”袁紹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
我必殺之
”遂命使者赍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
主 卻說田豐在獄中。
一日,獄吏來見豐曰:“與別駕賀喜
”豐曰:“何喜可賀
”獄吏曰:“袁將軍大敗而回,君必見重矣。
”豐笑曰:“吾今死矣
”獄吏問曰:“人皆為君喜,君何言死也
”豐曰:“袁將軍外寬而內(nèi)忌,不念忠誠。
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zhàn)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獄吏未信。
忽使者赍劍至,傳袁紹命,欲取田豐之首,獄吏方驚。
豐曰:“吾固知必死也。
”獄吏皆流淚。
豐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
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乃自刎于獄中。
后人有詩曰:“昨朝沮授軍中失,今日田豐獄內(nèi)亡。
河北棟梁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
”田豐既死,聞?wù)呓詾閲@惜。
主 袁紹回冀州,心煩意亂,不理政事。
其妻劉氏勸立后嗣。
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是紹后妻劉氏所出,生得形貌俊偉,紹甚之,因此留在身邊。
自官渡兵敗之后,劉氏勸立尚為后嗣,紹乃與審配、逢紀、辛評、郭圖四人商議、原來審、逢二人,向輔袁尚;辛、郭二人,向輔袁譚;四人各為其主。
當(dāng)下袁紹謂四人曰:“今外患未息,內(nèi)事不可不早定,吾將議立后嗣:長子譚,為人性剛好殺;次子熙,為人柔懦難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禮賢敬士,吾欲立之。
公等之意若何
”郭圖曰:“三子之中,譚為長,今又居外;主公若廢長立幼,此亂萌也。
今軍威稍挫,敵兵壓境,豈可復(fù)使父子兄弟自相爭亂耶
主公且理會拒敵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議。
”袁紹躊躇未決。
忽報袁熙引兵六萬,自幽州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來;外甥高干亦引兵五萬,自并州來:各至冀州助戰(zhàn)。
紹喜,再整人馬來戰(zhàn)曹操。
時操引得勝之兵,陳列于河上,有土人簞食壺漿以迎之。
操見父老數(shù)人,須發(fā)盡白,乃命入帳中賜坐,問之曰:“老丈多少年紀
”答曰:“皆近百歲矣。
”操曰:“吾軍士驚擾汝鄉(xiāng),吾甚不安。
”父老曰:“桓帝時,有黃星見于楚、宋之分,遼東人殷馗善曉天文,夜宿于此,對老漢等言:黃星見于乾象,正照此間。
后五十年,當(dāng)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
今以年計之,整整五十年。
袁本初重斂于民,民皆怨之。
丞相興仁義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戰(zhàn),破袁紹百萬之眾,正應(yīng)當(dāng)時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操笑曰:“何敢當(dāng)老丈所言
”遂取酒食絹帛賜老人而遣之。
號令三軍:“如有下鄉(xiāng)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
”于是軍民震服。
操亦心中暗喜。
人報袁紹聚四州之兵,得二三十萬,前至倉亭下寨。
操提兵前進,下寨已定。
次日,兩軍相對,各布成陣勢。
操引諸將出陣,紹亦引三子一甥及文官武將出到陣前。
操曰:“本初計窮力盡,何尚不思投降
直待刀臨項上,悔無及矣
”紹大怒,回顧眾將曰:“誰敢出馬
”袁尚欲于父前逞能,便舞雙刀,飛馬出陣,來往奔馳。
操指問眾將曰:“此何人
”有識者答曰:“此袁紹三子袁尚也。
”言未畢,一將挺槍早出。
操視之,乃徐晃部將史渙也。
兩騎相交,不三合,尚撥馬刺斜而走。
史渙趕來,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史渙左目,墜馬而死。
袁紹見子得勝,揮鞭一指,大隊人馬擁將過來,混戰(zhàn)大殺一場,各鳴金收軍還寨。
主 操與諸將商議破紹之策。
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勸操退軍于河上,伏兵十隊,誘紹追至河上,“我軍無退路,必將死戰(zhàn),可勝紹矣。
”操然其計。
左右各分五隊。
左:一隊夏侯敦,二隊張遼,三隊李典,四隊樂進,五隊夏侯淵;右:一隊曹洪,二隊張郃,三隊徐晃,四隊于禁,五隊高覽。
中軍許褚為先鋒。
次日,十隊先進,埋伏左右已定。
至半夜,操令許褚引兵前進,偽作劫寨之勢。
袁紹五寨人馬,一齊俱起。
許褚回軍便走。
袁紹引軍趕來,喊聲不絕;比及天明,趕至河上。
曹軍無去路,操大呼曰:“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zhàn)
”眾軍回身奮力向前。
許褚飛馬當(dāng)先,力斬十?dāng)?shù)將。
袁軍大亂。
袁紹退軍急回,背后曹軍趕來。
正行間:一聲鼓響,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軍沖出。
袁紹聚三子一甥,死沖血路奔走。
又行不到十里,左邊樂進,右邊于禁殺出,殺得袁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渠。
又行不到數(shù)里,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兩軍截殺一陣。
袁紹父子膽喪心驚,奔入舊寨。
令三軍造飯,方欲待食,左邊張遼,右邊張郃,徑來沖寨。
紹慌上馬,前奔倉亭。
人馬困乏,欲待歇息,后面曹操大軍趕來,袁紹舍命而走。
正行之間,右邊曹洪,左邊夏侯敦,擋住去路。
紹大呼曰:“若不決死戰(zhàn),必為所擒矣
”奮力沖突,得脫重圍。
袁熙、高干皆被箭傷。
軍馬死亡殆盡。
紹抱三子痛哭一場,不覺昏倒。
眾人急救,紹口吐鮮血不止,嘆曰:“吾自歷戰(zhàn)數(shù)十場,不意今日狼狽至此
此天喪吾也
汝等各回本州,誓與曹賊一決雌雄
”便教辛評、郭圖火急隨袁譚前往青州整頓,恐曹操犯境;令袁熙仍回幽州,高干仍回并州:各去收拾人馬,以備調(diào)用。
袁紹引袁尚等入冀州養(yǎng)病,令尚與審配、逢紀暫掌軍事。
卻說曹操自倉亭大勝,重賞三軍;令人探察冀州虛實。
細作回報:“紹臥病在床。
袁尚、審配緊守城池。
袁譚,袁熙、高干皆回本州。
”眾皆勸操急攻之。
操曰:“冀州糧食極廣,審配又有機謀,未可急拔。
現(xiàn)今禾稼在田,恐廢民業(yè),姑待秋成后取之未晚。
”正議間,忽荀彧有書到,報說:“劉備在汝南得劉辟、龔都數(shù)萬之眾。
聞丞相提軍出征河北,乃令劉辟守汝南,備親自引兵乘虛來攻許昌。
丞相可速回軍御之。
”操大驚,留曹洪屯兵河上,虛張聲勢。
操自提大兵往汝南來迎劉備。
卻說玄德與關(guān)、張、趙云等,引兵欲襲許都。
行近穰山地面,正遇曹兵殺來,玄德便于穰山下寨,軍分三隊:云長屯兵于東南角上,張飛屯兵于西南角上,玄德與趙云于正南立寨。
曹操兵至,玄德鼓噪而出。
操布成陣勢,叫玄德打話。
玄德出馬于門旗下。
操以鞭指罵曰:“吾待汝為上賓,汝何背義忘恩
”玄德曰:“汝托名漢相,實為國賊
吾乃漢室宗親,奉天子密詔,來討反賊
”遂于馬上朗誦衣帶詔。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zhàn)。
玄德背后趙云挺槍出馬。
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忽然喊聲大震,東南角上,云長沖突而來;西南角上,張飛引軍沖突而來。
三處一齊掩殺。
曹軍遠來疲困,不能抵當(dāng),大敗而走。
玄德得勝回營。
知 次日,又使趙云搦戰(zhàn)。
操兵旬日不出。
玄德再使張飛搦戰(zhàn),操兵亦不出。
玄德愈疑。
忽報龔都運糧至,被曹軍圍住,玄德急令張飛去救。
忽又報夏侯□引軍抄背后徑取汝南,玄德大驚曰:“若如此,吾前后受敵,無所歸矣
”急遣云長救之。
兩軍皆去。
不一日,飛馬來報夏侯敦已打破汝南,劉辟棄城而走,云長現(xiàn)今被圍。
玄德大驚。
又報張飛去救龔都,也被圍住了。
玄德急欲回兵,又恐操兵后襲。
忽報寨外許褚搦戰(zhàn)。
玄德不敢出戰(zhàn),候至天黑,教軍士飽餐,步軍先起,馬軍后隨,寨中虛傳更點。
玄德等離寨約行數(shù)里,轉(zhuǎn)過土山,火把齊明,山頭上大呼曰:“休教走了劉備
丞相在此專等
”玄德慌尋走路。
趙云曰:“主公勿憂,但跟某來。
”趙云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后隨。
正戰(zhàn)間。
許褚追至,與趙云力戰(zhàn)。
背后于禁、李典又到。
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
聽得背后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
主 捱到天明,側(cè)首一彪軍沖出。
玄德大驚,視之,乃劉辟引敗軍千余騎,護送玄德家小前來;孫乾。
簡雍,糜芳亦至,訴說:“夏侯敦軍勢甚銳,因此棄城而走。
曹兵趕來,幸得云長擋住,因此得脫。
”玄德曰:“不知云長今在何處
”劉辟曰:“將軍且行,卻再理會。
”行到數(shù)里,一棒鼓響,前面擁出一彪人馬。
當(dāng)先大將,乃是張郃,大叫:“劉備快下馬受降
”玄德方欲退后,只見山頭上紅旗磨動,一軍從山塢內(nèi)擁出,為首大將,乃高覽也。
玄德兩頭無路,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極耶
事勢至此,不如就死
”欲拔劍自刎,劉辟急止之曰:“容某死戰(zhàn),奪路救君。
”言訖,便來與高覽交鋒。
戰(zhàn)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于馬下。
知 玄德正慌,方欲自戰(zhàn),高覽后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
視之,乃趙云也。
玄德大喜。
云縱馬挺槍,殺散后隊,又來前軍獨戰(zhàn)張郃。
郃與云戰(zhàn)三十余合,撥馬敗走。
云乘勢沖殺,卻被郃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
正奪路間,只見云長、關(guān)平、周倉引三百軍到。
兩下相攻,殺退張郃。
各出隘口,占住山險下寨。
玄德使云長尋覓張飛。
原來張飛去救龔都,龔都已被夏侯淵所殺;飛奮力殺退夏侯淵,迤邐趕去,卻被樂進引軍圍住。
云長路逢敗軍,尋蹤而去,殺退樂進,與飛同回見玄德。
主 人報曹軍大隊趕來,玄德教孫乾等保護老小先行。
玄德與關(guān)、張、趙云在后,且戰(zhàn)且走。
操見玄德去遠,收軍不趕。
玄德敗軍不滿一千,狼狽而奔。
前至一江,喚土人問之,乃漢江也。
玄德權(quán)且安營。
土人知是玄德,奉獻羊酒,乃聚飲于沙灘之上。
玄德嘆曰:“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
備之命窘,累及諸君。
今日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
君等何不棄備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眾皆掩面而哭。
云長曰:“兄言差矣。
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天下,數(shù)敗于羽;后九里山一戰(zhàn)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yè)。
勝負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孫乾曰:“成敗有時,不可喪志。
此離荊州不遠。
劉景升坐鎮(zhèn)九郡,兵強糧足,更且與公皆漢室宗親,何不往投之
”玄德曰:“但恐不容耳。
”乾曰:“某愿先往說之,使景升出境而迎莊公”玄德大喜,便令孫乾星夜往荊州。
到郡入見劉表,禮畢,劉表問曰:“公從玄德,何故至此
”乾曰:“劉使君天下英雄,雖兵微將寡,而志欲匡扶社稷。
汝南劉辟、龔都素?zé)o親故,亦以死報之。
明公與使君,同為漢室之胄;今使君新敗,欲往江東投孫仲謀。
乾僭言曰:不可背親而向疏。
荊州劉將軍禮賢下士,士歸之如水之投東,何況同宗乎
因此使君特使乾先來拜白。
惟明公命之。
”表大喜曰:“玄德,吾弟也。
久欲相會而不可得。
今肯惠顧,實為幸甚
”蔡瑁譖曰:“不可。
劉備先從呂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紹,皆不克終,足可見其為人。
今若納之,曹操必加兵于我,枉動干戈。
不如斬孫乾之首,以獻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孫乾正色曰:“乾非懼死之人也。
劉使君忠心為國,非曹操、袁紹、呂布等比。
前此相從,不得已也。
今聞劉將軍漢朝苗裔,誼切同宗,故千里相投。
爾何獻讒而妒賢如此耶
”劉表聞言,乃叱蔡瑁曰:“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
”蔡瑁慚恨而出,劉表遂命孫乾先往報玄德,一面親自出郭三十里迎接。
玄德見表,執(zhí)禮甚恭。
表亦相待甚厚。
玄德引關(guān)、張等拜見劉表,表遂與玄德等同入荊州,分撥院宅居住。
卻說曹操探知玄德已往荊州投奔劉表,便欲引兵攻之。
程昱曰:“袁紹未除,而遽攻荊襄,倘袁紹從北而起,勝負未可知矣。
不如還兵許都,養(yǎng)軍蓄銳,待來年春暖,然后引兵先破袁紹,后取荊襄:南北之利,一舉可收也。
”操然其言,遂提兵回許都。
至建安七年,春正月,操復(fù)商議興兵。
先差夏侯敦、滿寵鎮(zhèn)守汝南,以拒劉表;留曹仁、荀彧守許都:親統(tǒng)大軍前赴官渡屯紥。
且說袁紹自舊歲感冒吐血癥候,今方稍愈,商議欲攻許都。
審配諫曰:“舊歲官渡,倉亭之?dāng)?,軍心未振;尚?dāng)深溝高壘,以養(yǎng)軍民之力。
”正議間,忽報曹操進兵官渡,來攻冀州。
紹曰:“若候兵臨城下,將至壕邊,然后拒敵,事已遲矣。
吾當(dāng)自領(lǐng)大軍出迎。
”袁尚曰:“父親病體未痊,不可遠征。
兒愿提兵前去迎敵。
”紹許之,遂使人往青州取袁譚,幽州取袁熙,并州取高干:四路同破曹操。
正是:才向汝南鳴戰(zhàn)鼓,又從冀北動征鼙。
三國演義中劉備,張飛,諸葛亮,外貌描寫的句子
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關(guān)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fēng)凜凜。
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諸葛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關(guān)于諸葛亮的詩句有那些
五古?讀諸葛武侯傳書 唐?李白 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zhàn)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jù)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dāng)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fēng)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fā)同衰榮。
托意在經(jīng)濟,結(jié)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蜀相 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唐?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閣夜 唐?杜甫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 唐?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書憤 宋?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風(fēng)雨燕南老楚囚。
故舊相思空萬里,妻孥不見滿三秋。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游。
一死皎然無復(fù)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臥龍 明?佚名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yīng)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fēng)五丈原。
【諸葛亮對聯(lián)】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賦于諸葛草廬的門聯(lián) 駑馬并麒麟; 寒鴉配鸞鳳。
——羅貫中《在國演義》中以除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經(jīng)天緯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計。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再以徐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zhàn);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清代趙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