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任職期間北京大學創(chuàng)辦的思想,與同期中國哪些事有關
頌北大 思念燕園晴好春,想入非非永留地.自博雅至未名畔,由來盛名久矣.兼國際四季科學,容南北文化雜居.并卻未來與古今,包攬?zhí)煜滦屑?這是一首藏頭詩,你把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念就是北大的校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燕園”是北大的美稱;“博雅塔”和“未名湖”是北大的名景,關于它的由來更是各界學者熱衷的話題;北大不光是最好的文科圣地,它的理科成就也不容小覷,錢玄同,王選都曾是北大的教授,他們都曾為國家做出杰出的貢獻.第三句的“南北”是雙關,一是指我國南北方的文化,二是指北大的“南北二閣”,它建于1924年,與俄文樓組成了一個品字形的獨立單元,這與燕園的整體風格一致.至于北大的名人,那就不言而喻了.
蔡元培與北大關系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戊戌變法時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學生多為追求吃喝玩樂的紈绔子弟,教師多系官僚出身,校內等級森嚴,差役等平時不被師生正眼相視。
當時,北京妓院集中的八大胡同中,來客最多的是“兩院一堂” (參議院和眾議院、京師大學堂)的人。
蔡元培上任第一天,校役們按官場規(guī)矩在大門口列隊恭迎施禮,他見狀馬上鞠躬還禮,這一破例之舉使全校驚訝。
蔡元培接著又宣布,對校內掃地、打雜的差役要一律稱“工友”,這一體現(xiàn)了民主平等思想的稱呼馬上給校園帶來了新風。
學生中很快掃除了打麻將、吃花酒等惡習,成立了各種思想的學術研究會。
后來,校內還首開吸收女生的國內先例。
蔡元培主持北大工作后,首先聘請陳獨秀等有才學者來實行文科改革,國內提倡新文化運動的知名人士多薈萃于此,魯迅也在校開設小說課。
的岳父楊昌濟受聘到北大任教授,也經(jīng)蔡元培親自批條子同意,被安排到圖書館主任李大釗那里任助理員。
位于東城區(qū)沙灘的北大紅樓,很快變成了長夜難明的赤縣天中的燈塔。
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長時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是什么
北京大學創(chuàng)立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 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 ,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北大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 最高學府 身份建立的學校 ,它催生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現(xiàn)代學制——“壬寅學制”和“癸卯學制”。
北大以中國最高學府身份創(chuàng)立,最初也是當時的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教育部職能,統(tǒng)管全國教育事宜 。
它傳承著中國數(shù)千年來國家最高學府——“ 太學 ”( 國子監(jiān) )的學統(tǒng),創(chuàng)立之初身兼?zhèn)鹘y(tǒng)的太學制度與現(xiàn)代的大學建置的雙重身份,既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的延續(xù),又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可謂“ 上承太學正統(tǒng) , 下立大學祖庭 ”。
自建校以來,一直享有崇高的名聲和地位。
1912年5月15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北大被公認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 ,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yī)科都是它的強項。
據(jù)統(tǒng)計,北大歷年錄取的各省高考狀元人數(shù)高居全國第一,大大多于國內其他所有學校錄取人數(shù)的總和。
北大作為中國,及國家首批“”和“985工程”系列的重點大學,是國家“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亦是東亞研究型大學協(xié)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九校聯(lián)盟(C9)和的成員。
在2010年英國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7位,亞洲第12位,中國大陸第1位。
在2007、2008年,北大分別位列世界第36位和50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
2009年(USNews)公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北大總排名為世界 北京大學景色(20張)第50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
世界學術期刊發(fā)布的最新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
世界資訊網(wǎng)(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大位列中國高校第1位。
西班牙教育部公布的2009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
2009年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中,北大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1位。
2010年中國大學校友會公布的中,北大位列第1位,同時被評為。
2010年9月16日,《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正式發(fā)布了2010年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位列全球第37位,位居中國內地高校第一。
北大是近年來國內外各類大學排行榜中獲得第一最多的大陸高校 。
作為 新文化運動 的中心和 五四運動 的發(fā)祥地、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源頭之一,以及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根據(jù)地之一,北大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的傳統(tǒng)精神和 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 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義革命家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之義”, 對北大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大從此日新月異。
陳獨秀、李大釗、以及魯迅、胡適、李四光、李書華、葛利普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大任職或任教 1927-1929年間,北大處于動蕩之中,并遭到嚴重摧殘。
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與北平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并為京師大學校。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先將其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
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復校,國民政府于8月6日將北大學院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1930年,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zhí)掌北大,他提出“教授治學,學生求學,職員治事,校長治?!钡氖址结槪瑢W校工作進行了全面整頓。
設文、理、法三學院,下設14個學系;實行教授專任制,聘請了一批知名教授,特別是理學院延攬了一大批一流科學家。
使北大理科得到較快發(fā)展;制定《國立北京大學組織大綱》,明確辦學宗旨為“研究高深學問,養(yǎng)成專門人才,陶融健全品格”,并按照美國的大學教育制度,對舊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行學分制,要求畢業(yè)生撰寫論文并授予學位,正式設立研究院,推進高等教育的正規(guī)化。
蔣夢麟還多方籌集資金,1931年北大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合作研究特款。
1934年北大動工興建新的圖書館;理科各系設施得到相當?shù)母纳疲?935年,北大已建成實驗室40多個,實驗儀器6716件,標本15788種,藥品及實習用具3100多件,設備條件居于全國高校前列。
蔣夢麟掌校期間,正是民族危亡內憂外患之時,而經(jīng)過亡校風波的北大卻在教學與科研水平穩(wěn)步上升,蔣夢麟這位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沒。
蔡元培的“三不主義” 1916年底,蔡元培(1916.12-1927.7,1929.9-1930.12在任)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允許和鼓勵不同學派發(fā)展。
蔡元培的改革,促進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
其時,學校里各種學術、政治團體紛紛成立,校園刊物層出不窮,學術討論、思想爭辯之風盛行。
學生思想活躍,富于創(chuàng)造性。
他從德國回來的時候,立了三個原則,以約束自己。
這三個原則是:一不做官,二不納妾,三不打麻將。
當時稱為“三不主義”。
北京大學校長也是由政府任命,但他認為這是辦教育,不是做官。
其余兩條,也是針對著當時社會上的腐化現(xiàn)象而發(fā)的。
在清末民初時代,人們還是把學校教育當成為變相的科舉。
哪一級的學校畢業(yè),等于哪一級的科舉功名,人們都有一個算盤。
學術成了一種做官向上爬的梯子。
蔡元培的“三不主義”中,首先提出“不做官”,就是針對著這種思想而發(fā)的。
他當了北大校長以后,雖然沒有開會宣傳“不做官”的原則,但從他的用人開課這些措施中間,學生們逐漸懂得了,原來北京大學畢業(yè)并不等于科舉時代的進士;學術并不是做官向上爬的梯子,學術就是學術。
為什么研究學術呢?一不是為做官,二不是為發(fā)財,為的是求真理,這就叫“為學術而學術”。
學生們逐漸知道,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貢獻的人,都是這樣的一些人。
就中國的歷史說,那些在學術上有所貢獻的人,都是在做官的余暇做學問的。
他們都可以說是業(yè)余的學問家,學問的愛好者,雖然是業(yè)余做學問,可是成功以后,他們的成績對于國家、人民和人類都大有好處。
學問這種東西也很奇怪,你若是有所為而求它,大概是不能得到它。
你若是無所為而求它,它倒是自己來了。
作為業(yè)余的學術愛好者,為學術而學術,尚且可以得到成績,有所貢獻。
如果有人能夠把為學術而學術作為本業(yè),那他的成績必定更好,貢獻必定更大。
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中所提到的注重小節(jié)的國家是
抱定宗旨:諸君須抱定宗旨,是為求學而來,而不是為了升官發(fā)財。
砥礪德行:磨練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
敬愛師友:敬重老師,友愛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