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警句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2、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
——赫爾普斯3、不動筆墨不讀書。
——徐特立4、我并沒有什么方法,只是對于一件事情很長時間很熱心地去考慮罷了。
——牛頓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6、區(qū)別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歡讀書。
7、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伏爾泰8、善讀者日攻、日掃。
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
——鄭燮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孫洙10、人不讀書,其猶夜行。
——段成式11、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藏克家12、閱讀最大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余秋雨13、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伴侶和導(dǎo)師。
——高爾基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陸游15、書籍—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
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里沒有窗戶。
——威爾遜16、謹(jǐn)防專攻一書的人。
——迪斯雷利·伊薩克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18、沒有比讀書更好的娛樂更持久的滿足了。
——諺語19、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dǎo)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yōu)婉的安慰者。
——伊薩克·巴羅20、與其用華麗的外衣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武裝自己。
——馬克思21、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學(xué)誠22、讀好書就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諺語23、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富蘭克林24、學(xué)習(xí)——永遠(yuǎn)不晚。
——高爾基2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陶淵明26、讀書當(dāng)將破萬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對聯(lián)集錦》27、一日學(xué)一日功,一日不學(xué)十日空。
——諺語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9、為學(xué)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3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3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p>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32、進(jìn)學(xué)致和,行方思遠(yuǎn)。
——字嚴(yán)3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4、識字要讀書,種地要養(yǎng)豬。
——諺語35、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36、夫道成于學(xué)而藏于書,學(xué)進(jìn)于振而廢于窮。
——王符37、人永遠(yuǎn)是要學(xué)習(xí)的。
死的時候,才是畢業(yè)的時候。
——蕭楚女38、13.一本書象一艘船,帶領(lǐng)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凱勒3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
——韓愈41、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知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莎士比亞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43、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魯巴金44、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雨果45、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46、只要愿意學(xué)習(xí),就一定能夠?qū)W會。
——列寧47、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劉彝48、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
——《清詩鐸·趁早歌》4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jìn)先讀書。
——李苦禪5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荀子
關(guān)于《老子》的名言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第二章) 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七章) 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第八章) 意思是: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4、“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一章) 意思是:車輪上的三十輻條匯集到一個轂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 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5、“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第十五章) 意思是:誰能在渾濁中安靜下來,使它漸漸澄清
誰能在安定中活動起來,使它出現(xiàn)生機
6、“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
”(第十六章) 意思是:致虛和守靜的工夫,做到極篤的境地。
萬物蓬勃生長,我看出往復(fù)循環(huán)的道理。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
”(第二十二章) 意思是: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彰顯;不自己夸耀,反能見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長久。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第二十四章) 意思是:踮起腳跟,無法站得久;跨步前進(jìn),無法走得遠(yuǎn)。
9、“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二十九章) 意思是:圣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 (第三十一章)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
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處之。
1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是未微明。
”(第三十六章) 意思是:將要收斂它,必須 暫且擴張它;將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強化它;將要廢棄它,必須暫且抬舉它;將要奪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
這叫做微妙的啟明。
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第四十一章) 意思是:最方正的反而沒有棱角,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樂反而聽來無音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形跡,道幽隱而沒有名稱。
13、“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第四十四章) 意思是:名聲與身體,哪一個更親近
身體與錢財,哪一個更貴重
獲得與喪失,哪一個更有害
過分愛惜必定造成極大的耗費。
儲存豐富必定招致慘重的損失。
你愛不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為它所累。
14、“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
”(第四十七章) 意思是:走出戶外愈遠(yuǎn),領(lǐng)悟道理愈少。
15、“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是謂玄同。
”(第五十六章) 意思是:塞住出口,關(guān)上門徑;收斂銳氣,排除紛雜;調(diào)和光芒,混同塵垢。
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
1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第五十七章) 意思是:以清靜之道治國,以詭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攪擾人民來治理天下。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四章) 意思是: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xì)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yuǎn)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第七十四章) 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時,怎么能用死亡來恐嚇?biāo)麄?/p>
1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
”(第七十九章) 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經(jīng)過調(diào)解,一定還有余留的怨恨,這樣怎能算是妥善的辦法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八十一章) 意思是:實在的話不動聽,動聽的話不實在。
老子關(guān)于誠信的名言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女孩,媽媽讓我背過老子的詩句,我找了好久才找出來這幾句,抱歉~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誠可誠,逢場誠。
信可信,逢場信。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
《道德經(jīng)》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jīng)》第二章:“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jīng)》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老子有那些名言
1、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2、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6、執(zhí)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8、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11、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12、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4、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15、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19、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xì)也夫
20、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2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5、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6、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0、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3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3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34、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35、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靜勝躁,寒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40、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4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3、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故為天下貴。
4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48、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49、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0、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51、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5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5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54、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5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5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5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5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5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1、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62、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6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5、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故去彼取此。
66、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67、將欲取之,必先之。
68、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
69、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70、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7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恒也。
72、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73、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4、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7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76、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7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8、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79、曲則全,枉則直。
80、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格言50則
閱讀:、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lǐng)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2、圖書包含著整個生活……----巴爾扎克 3、好書使人開卷時會有所求,而閉卷時獲有益處----阿爾考特 4、書的真正目的在于誘導(dǎo)頭腦自己去思考----莫利 5、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6、書籍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基礎(chǔ),是任何一門學(xué)科的基礎(chǔ)的基礎(chǔ)----茨威格 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蘇 軾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 熹感恩:受人點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guān)漢卿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孔子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后出師表》)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美好的生命應(yīng)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于虛偽的過日子。
.覺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
.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點預(yù)設(shè)的期待,那份對人的關(guān)懷會更自在。
.思想如鉆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鉆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我感到逐漸虛弱,所以我趁著我還能覺出心中的烈火,趁著我的腦子還清楚,我就趕快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
死亡在守候著我,我就更加強了我對生活中的一切悲慘遭遇:瞎眼、不能動、劇烈的疼痛。
盡管這個樣子,我仍然是非常幸福的人。
—— 《奧斯特洛夫斯基》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加爾多斯 謹(jǐn)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切忌浮夸鋪張。
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
------------------------ 列夫?托爾斯泰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沖突,都愿意放棄。
------------------------ 斯賓塞 謙遜可以使一個戰(zhàn)士更美麗。
-----------------------奧斯特洛夫斯基 國民的感情中最難克服的要數(shù)驕傲了,隨你如何把它改頭換面,與之斗爭,使之?dāng)£?,撲而滅之,羞而辱之,它還會探出頭來,顯示自己。
---------------------------------富蘭克林 當(dāng)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
-------------------------- 泰戈爾 自負(fù)對任何藝術(shù)是一種毀滅。
驕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謙虛只能是對虛榮心進(jìn)行了深思以后的產(chǎn)物。
------------------------- 柏格森 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
---------------黃石公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諸葛亮 氣忌盛,新忌滿,才忌露。
------------------------- 呂坤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
-------------------------魏徵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 申居鄖 虛心不是一般所謂謙虛,只是表面上接受人們的意見,也不是與人們無爭論無批評,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線模糊起來,而必須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當(dāng)自己還未了解他人意見時不盲從。
---------------------------- 徐特立 一分鐘一秒種自滿,在這一分一秒間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評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
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見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養(yǎng)品。
------------------------- 徐特立 真正的虛心,是自己毫無成見,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縛,對一切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具體分析情況對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見,都要加以考慮,不要聽不進(jìn)去。
-------------------------- 鄧拓 為了徹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觀主義成分,我們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虛心。
-------------------------鄧拓 學(xué)習(xí)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rèn)真學(xué)習(xí)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
對自己,“學(xué)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yīng)取這種態(tài)度。
------------------------------- 我的座右銘是: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 徐悲鴻 鉆研然而知不足,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
虛偽的謙虛,僅能博得庸俗的掌聲,而不能求得真正的進(jìn)步。
---------------------------- 華羅庚 我要做的事,不過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種的莊稼而已。
--------------------------------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