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信任格言有哪些
(說明出處)
疾風(fēng)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事久見人心 患難見真情 用者不疑,疑者不用。
關(guān)于誠實與信任的格言
惠特利: “誠實是上策”。
可是照此去做的人不見得都是老實人。
愛·揚格: 被認為是誠實的人都會感到心里有愧。
: 誠實比起腐敗會給你贏得更多的好處。
英國: 誠實不需假于筆墨,美麗不需假于粉黛 普勞圖斯: 誠實的人來說,牢記自己義務(wù)是一種榮耀。
阿拉伯: 誠實的人眼睛就是天平。
盧卡努斯: 誠實的榮譽屬于真正的好人。
列寧: 奴才可能是誠實的人,是家庭里的模范,是優(yōu)秀的公民,但他必然要虛偽。
肖伯納: 恐怕我們先得讓世人都誠實,然后才能問心無愧地對我們的孩子說:誠實是上策。
宋·朱熹: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 華盛頓 櫻桃樹的故事 華盛頓砍了爸爸最心愛的櫻桃樹,由于勇于承認,爸爸沒有批評他,而且還贊揚了他高尚的情操。
孟母 當(dāng)孟家還在廟戶營村市集旁居住時,東鄰有人殺豬,孟子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么
”孟母當(dāng)時正忙,便隨口漫應(yīng):“給你吃
”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為了不失信于兒子,忍痛在捉襟見時的生活費中,撥出一部分錢買了一塊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關(guān)于信任的格言5——10條、信任的小故事
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關(guān)于信任的名言警句。
。
1、 待人真誠,信守諾言,謂之誠信2、 誠信,乃立身之本。
誠實守信,就是確立了自已為人的基本準則,就真正有了自已做人的尊嚴。
3、 誠信,乃立業(yè)之端。
人有信,則人信之,朋有四海,人人都愿意向你伸手;人無信,則人避之,孤家寡人,落到寸步難行的地步。
4、 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已經(jīng)死了。
——赫伯特5、 信用像一面鏡子,一有裂痕,就難以復(fù)原。
——亞美路6、 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7、 輕諾則寡信,與其寡信,不如勿諾——申涵光8、 欺詐可能有用,誠實卻是上策9、 正直和誠實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代用品,人們?nèi)鄙偎蜎]法取得成功——布雷默10、 此生最美妙的報償之一是,凡真心嘗試助人者,沒有不幫到自已的。
——羅夫華多愛默生11、 我應(yīng)當(dāng)做,所以我能做——康德12、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13、 小信誠則大信立14、 一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jié)也,無方言而不行也15、 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16、 了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其何以行之哉17、 表里如一18、 童叟無欺19、 一諾千金20、 人無信不立21、 人而無信,不知其習(xí)也22、 言而無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23、 若有要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24、 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25、 忠者不飾行以徼榮,信者不食言以從利26、 人背信則名不達27、 言必行,行必果28、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29、 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30、 說謊言的人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31、 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32、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33、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34、 說我不知道,也比說謊好35、 相信謊言的人必將在真理之前毀滅36、 失信就是失敗37、 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已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愛迪生38、 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鏡子,不可能修復(fù)39、 講假話就像用刀傷人,盡管傷可以治愈,但傷痕將永不會消失40、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41、 誠實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nèi)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42、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43、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44、 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45、 真誠常是一種心靈開放46、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已要誠信47、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48、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49、 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50、 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51、 我寧愿以誠摯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52、 失信就是失敗53、 民無信不立54、 當(dāng)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55、 真實包括首道德,偉大包括首美
關(guān)于信任的名言
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zhàn)國思想家 2.內(nèi)外相應(yīng),言行相稱。
--韓非,戰(zhàn)國哲學(xué)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zhàn)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zhàn)國哲學(xué)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jīng)學(xué)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信任1、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 2、 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面目。
——盧梭 3、 說謊的目的,如果不是為了要討好對方,就是為了保護自己。
如果你根本看不起一個人,就沒有對他說謊的理由,又何必再說謊
——古龍 4、 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
——弘一大師 5、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康德 6、 誠實是藝術(shù)的最大要素。
只要我們總對自己誠實,藝術(shù)總在那里,它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柯尼利亞.奧提斯.史金斯 7、 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原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斐多菲 8、 與其夸大胡說,不如宣布那個聰明的、智巧的、謙遜的警句:“我不知道。
” ——伽利略 真誠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
】--《荀子.修身》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漁父》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繆稱訓(xùn)》 【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 【多虛不如少實。
】--(宋)陳敷 【事實常沒有字面這么好看。
】--魯迅 【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
】--《韓詩外傳》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宋)楊萬里 【鋤一惡,長十善。
】--《宋史.畢士安傳》 【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
】--(宋)楊時 【世間好看事盡有,好聽話極多,惟求一真字難得。
】--(清)申居鄖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喬叟 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
】--《荀子.修身》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漁父》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繆稱訓(xùn)》 【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 【多虛不如少實。
】--(宋)陳敷 【事實常沒有字面這么好看。
】--魯迅 【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
】--《韓詩外傳》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
】--(宋)楊萬里 【鋤一惡,長十善。
】--《宋史.畢士安傳》 【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
】--(宋)楊時 【世間好看事盡有,好聽話極多,惟求一真字難得。
】--(清)申居鄖 【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英)喬叟 【世上的言語,本無所謂奇警與平凡。
一句話所以成為奇警或成為平凡,視其與真實的內(nèi)容相符與否而定。
】--徐懋庸 【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
】--傅雷 【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壯舉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壘中的暗探。
】--(英)毛姆 【我們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晝,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陸,但只是知道而已,不是實感。
】--豐子愷 【只有理性才能教導(dǎo)我們認識善惡,使我們喜善恨惡。
良心盡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沒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發(fā)展。
】--(法)盧梭 【要讓新結(jié)識的人喜歡你,愿意多了解你,誠懇老實是最可靠的辦法,是你能夠使出的最大的力量。
】--(美)艾琳.卡瑟拉 【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
】--(蘇)溫.卡維林 【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諾言。
】--(蘇)瓦.阿扎耶夫 【質(zhì)樸卻比巧妙的言詞更能打動我的心。
】--(英)莎士比亞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英)莎士比亞 【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實與樸實是天才的寶貴品質(zhì)。
】--(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法)拉羅什???【真誠是通向榮譽之路。
】--(法)左拉 【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又算什么呢
】--(英)哈代 【誠實的人從不為自己的誠實而感到后悔。
】--(英)托.富勒 【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
】--(美)愛默生 【一個人要表現(xiàn)最高的真誠,就必須做到無事不可對人言。
】--(印度)泰戈爾 【你不同情跌倒的人的痛苦,在你遇難時也將沒有朋友幫忙。
】--(波斯)薩迪 【誠實而無知,是軟弱的,無用的;然而有知識而不誠實,卻是危險的,可怕的。
】--(英)約翰遜 【你在個人生活或工作當(dāng)中,可能由于誠實而丟掉某些你想要的東西。
但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應(yīng)有的回報算不了什么。
】--(美)艾琳.卡瑟拉 【人與人之間,只有真誠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
誰要是算計朋友,等于自己欺騙自己。
】--(尼日利亞)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對于心地善良地人來說,付出代價必須得到報酬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侮辱。
美德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心靈的表現(xiàn)形式。
】--(法)紀德 【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dān)當(dāng)患難。
】--(德)貝多芬 【具有才能的人總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決不矜持。
】--(法)巴爾扎克 【善良的行為有一種好處,就是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
】--(法)盧梭 【在一切道德品質(zhì)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英)羅素 【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覺不出別人的居心不良。
】--(法)米列 【當(dāng)一人言行不一致時,這就完全糟了,這會導(dǎo)向偽善。
】--(俄)列寧 【當(dāng)一個人不僅對別人、甚至對自己都不會有一絲欺騙的時候,他的這種特性就是真摯。
】--(俄)柯羅連科 【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就在于努力使自己的靈魂擺脫一切與虛偽世界相像的東西……他是純潔的,他是天真的。
】--(德)席勒 【真正的蒙味主義并不去阻止傳播真實的、明白的和有用的事物,而是使假的東西到處流行。
】--(德)歌德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就是關(guān)于進言的信任。
】--(英)培根 【質(zhì)樸卻比巧妙的言辭更能打動我的心。
】--(英)莎士比亞 【一顆好心抵得過黃金。
】--(英)莎士比亞 【出來吧,我的心,帶著你的愛去與它相會。
】--(印度)泰戈爾 【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quán)力中而變成真實。
】--(印度)泰戈爾 【誠懇。
不欺騙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美)富蘭克林 【味著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德)馬丁.路德 【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
】--(俄)列夫.托爾斯泰 【本性流露永遠勝過豪言壯語。
】-(英)萊辛 【太陽既不會夸大,也不會縮小,有什么就照出什么,是什么樣子就照什么樣子。
】--(蘇)高爾基 【真實之中有偉大,偉大之中有真實。
】--(法)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