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銘,選自東漢·崔瑗《文選》翻譯
原文譯文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不要揭別人的短。
不要說自己的長。
)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幫過別人要忘記,人有恩惠不能忘。
) 俗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世俗榮譽不足羨,處世以仁為紀綱。
) 隱身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甘于幕後做好事,誹謗非議有何妨。
) 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
(千萬不要務虛名,不顯聰明人自彰。
)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張柔克剛。
)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人處污黑身不染,身處逆境心有光。
) 硜硜鄙夫介,悠悠故難量。
(淺陋固執(zhí)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
(言談謹慎食有節(jié),知足常樂免禍殃。
)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持之以恒去實踐,日久天長品德芳。
) 譯文二: 不要議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夸說自己的優(yōu)點。
施恩惠給別人,千萬不要記在心裏;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可忘記。
世俗的虛名,不值得羨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
做任何事情前,心裏覺得安適,覺得不慚愧,然後才去做,別人的毀謗難道能中傷你嗎
不要讓虛名超過事實,不炫耀才華,不賣弄聰明,這才是圣人所稱道的。
處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貴在不被污濁所染。
有才德的人,光芒內斂,只求內在充實,不求表面的虛榮。
柔弱的人因為具有韌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適合生存的一類。
老子認為剛強容易被折毀,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剛強為戒。
見識淺薄的人,老想表現出剛強的樣子。
唯有閑靜不與人爭,他的成功才會不可限量。
說話要謹慎,飲食要節(jié)制。
一個人知道滿足而不貪求無饜,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發(fā)生。
如果照著這個座右銘,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後,才德自然會發(fā)出光輝來,有如花香的四播。
為什么“座右銘”的意思是:寫出來放在坐位旁邊的格言
有什么又來嗎
。
《文選·崔座右銘〉》呂延濟題注:“璋為人所瑗遂手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
”座右銘由來于此。
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為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
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座右銘是恪守這一原則的較常見的形式。
座右銘的內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
座右銘是什么意思
可以自編,也可以借用名言。
座右銘 zuò yòu míng東漢崔瑗兄為人所殺,瑗為兄報仇後逃亡,後遇赦,作銘置座右以自戒。
見六臣注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注。
後遂稱記在座旁警惕自己的格言為“座右銘”。
翻譯 崔瑤的文言文《座右銘》
原文: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心而后動,謗議庸何傷
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
在涅貴不淄,曖曖內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譯文:不要議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夸說自己的優(yōu)點。
施恩惠給別人,千萬不要記在心里;接受別人的恩惠,千萬不可忘記。
世俗的虛名,不值得羨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
做任何事情前,心里覺得安適,覺得不慚愧,然后才去做,別人的毀謗難道能中傷你嗎
不要讓虛名超過事實,不炫耀才華,不賣弄聰明,這才是圣人所稱道的。
處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貴在不被污濁所染。
有才德的人,光芒內斂,只求內在充實,不求表面的虛榮。
柔弱的人因為具有韌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適合生存的一類。
剛強容易被折毀,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剛強為戒。
見識淺薄的人,老想表現出剛強的樣子。
唯有閑靜不與人爭,他的成功才會不可限量。
說話要謹慎,飲食要節(jié)制。
一個人知道滿足而不貪求無饜,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發(fā)生。
如果照著這個座右銘,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會發(fā)出光輝來,有如花香的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