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的古詩詞
古大全目錄唐詩三百古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全宋詞宋詞精選元曲精選古詩十小學(xué)古詩小學(xué)古詩80首小學(xué)古詩70首初中古詩高中古詩寫景的古詩詠物詩描寫春天的古詩描寫夏天的古詩描寫秋天的古詩描寫冬天的古詩描寫雨的古詩描寫雪的古詩描寫風(fēng)的古詩描寫花的古詩描寫梅花的古詩描寫荷花的古詩描寫柳樹的古詩描寫月亮的古詩描寫山的古詩描寫水的古詩描寫長江的古詩描寫黃河的古詩描寫兒童的古詩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含有地名的古詩節(jié)日古詩春節(jié)古詩元宵節(jié)古詩清明節(jié)古詩端午節(jié)古詩七夕古詩中秋節(jié)古詩重陽節(jié)古詩古代抒情詩傷懷的古詩詠史懷古詩愛國古詩送別詩離別詩思鄉(xiāng)詩思念的詩愛情古詩勵志古詩哲理詩閨怨詩贊美老師的古詩贊美母親的古詩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古詩憂國憂民的古詩婉約詩詞豪放詩詞人生必背古詩辭賦精選全唐詩掃描下載古詩文網(wǎng)appandroid · iphone古詩三百首更多擊壤歌(夏商民歌) 關(guān)雎(詩經(jīng)) 易水歌(荊軻) 垓下歌(項羽) 大風(fēng)歌(劉邦) 秋風(fēng)辭(劉徹)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 長歌行(漢樂府民歌) 龜雖壽(曹操) 贈從弟(劉楨) 燕歌行(曹丕) 七步詩(曹植) 七哀詩(王粲) 贈秀才入軍(嵇康) 詠懷(阮籍) 詠史(左思) 思吳江歌(張翰) 詠荊軻(陶淵明) 酌貪泉(吳隱之) 登江中孤嶼(謝靈運) 梅花落(鮑照) 贈范曄詩(陸凱) 王孫游(謝朓) 估客樂(釋寶月) 夜夜曲(沈約) 詠早梅(何遜) 山中雜詩(吳均) 入若耶溪(王籍) 晚出新亭(陰鏗) 關(guān)山月(徐陵)節(jié)日古詩更多郊行即事(程顥) 上元夜(崔液) 九日齊山登高(杜牧) 清明(杜牧) 賣癡呆詞(范成大) 上元竹枝詞(符曾) 寒食(韓翃)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汴京元夕(李夢陽) 醉花陰(李清照) 十五夜觀燈(盧照鄰) 沉醉東風(fēng)(盧摯) 田家元日(孟浩然) 生查子(歐陽修) 鵲橋仙(秦觀) 元夕無月(丘逢甲) 水調(diào)歌頭(蘇軾) 中秋月(蘇軾)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 蜀中九日(王勃) 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嫦娥(李商隱) 靜夜思(李白)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望月懷遠(yuǎn)(張九齡) 元日(王安石)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清明(杜牧) 夜月(劉方平) 霜月(李商隱)古代抒情詩更多望月有感(白居易) 戲問花門酒家翁(岑參) 西施灘(崔道融) 狂夫(杜甫) 己亥雜詩(龔自珍) 訴衷情(顧敻) 綺懷詩(黃景仁) 宿山寺(賈島) 卜算子(樂婉) 黃鶴樓聞笛(李白) 三五七言(李白) 謫嶺南道中作(李德裕) 蝶戀花(李冠) 錦瑟(李商隱) 鳳棲梧(柳永) 攤破浣溪沙(納蘭性德) 玉樓春(歐陽修) 鵲橋仙(秦觀) 江城子(蘇軾) 琴歌(司馬相如) 途中見杏花(吳融) 折桂令(徐再思) 少年游(晏幾道) 擊鼓(佚名) 江陵愁望寄子安 摸魚兒(元好問) 遣悲懷(元稹) 塞鴻秋(張可久) 千秋歲(張先)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愛情古詩更多長恨歌(白居易) 明月上高樓(曹植) 隴西行(陳陶) 寄外征衣(陳玉蘭) 釣魚灣(儲光羲) 車遙遙篇(范成大) 蘇幕遮(范仲淹) 怨(馮小青) 己亥雜詩(龔自珍) 訴衷情(顧敻) 橫塘路(賀鑄) 綺懷(黃景仁) 長相思(李白) 蝶戀花(李冠) 錦瑟(李商隱) 清平樂(李煜) 卜算子(李之儀) 踏歌詞(劉禹錫) 晝夜樂(柳永) 有所思(盧仝) 古怨別(孟郊) 虞美人(納蘭性德) 鷓鴣天(聶勝瓊) 長恨歌(白居易) 關(guān)雎(佚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 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 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 錦瑟(李商隱) 三五七言(李白)古全目錄唐詩三百首古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全宋詞 宋詞精選元曲精選 古詩十九首小學(xué)古詩 小學(xué)古詩80首小學(xué)古詩70首 初中古詩高中古詩 寫景的古詩詠物詩 描寫春天的古詩描寫夏天的古詩 描寫秋天的古詩描寫冬天的古詩 描寫雨的古詩描寫雪的古詩 描寫風(fēng)的古詩描寫花的古詩 描寫梅花的古詩描寫荷花的古詩 描寫柳樹的古詩描寫月亮的古詩 描寫山的古詩描寫水的古詩 描寫長江的古詩描寫黃河的古詩描寫兒童的古詩 山水詩田園詩 邊塞詩含有地名的古詩 節(jié)日古詩春節(jié)古詩 元宵節(jié)古詩清明節(jié)古詩 端午節(jié)古詩七夕古詩 中秋節(jié)古詩重陽節(jié)古詩 古代抒情詩傷懷的古詩 詠史懷古詩愛國古詩 送別詩離別詩 思鄉(xiāng)詩思念的詩 愛情古詩勵志古詩 哲理詩閨怨詩 贊美老師的古詩贊美母親的古詩 關(guān)于友情的古詩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古詩 憂國憂民的古詩婉約詩詞 豪放詩詞人生必背古詩 辭賦精選全唐詩
200字古詩
《春江花月夜》,唐代詩人張若虛僅存的一首名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什么是古詩詞
要100-200字左右。
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表現(xiàn)為:1、特殊格式及韻律,每句幾乎都用韻。
2、詩是按音律分為:古、近兩類。
是按唐代形式的概念劃分的。
3、內(nèi)容分類清晰:如:山水田園、詠物、敘事--------。
4、詩詞具有當(dāng)代思想、感情、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如用物、景等來描寫那些不滿事情等,內(nèi)容深刻、透切。
5、根據(jù)古人評論表現(xiàn)手法為:六義焉:一曰風(fēng),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6、詩詞是由宋代人發(fā)明的。
古詩趣聞100~200字
知不知羞 宋朝有一個人喜歡舞文弄墨,聽說毆陽修擅長作詩,很不服氣,就想當(dāng)面看個究竟.走在半路上,他看見一棵古樹,就吟了兩句:“門前一古樹,兩股大椏杈。
”想再吟下去,卻再也想不出詞兒了。
正巧,歐陽修走過,就替他續(xù)了兩句: “春至苔為葉,冬來雪是花。
” 這人回頭一看,是個老頭,就說:“老伙計,想不到你也會做詩,那我們一起去拜訪一下歐陽修,看他有多大能耐
” 他們一同上了路。
在一條河堤邊,正好有一群鴨子跳進(jìn)水里,那人便吟道: “一群好鴨婆,一同跳下河。
” 歐陽修便用駱賓王的名句續(xù)了兩句: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 后來他們一同渡河,這人在艙內(nèi)又做起了詩來: “兩人同登舟,去訪歐陽修。
” 歐陽修便又幫他續(xù)了兩句: “修已知道你,你還不知修(羞)。
” 如此十分 從前,有個人路過杭州時,拿出自己的一卷詩去請教大詩人蘇東坡,并當(dāng)場抑揚(yáng)頓挫地朗讀起來,朗讀完了以后。
他問蘇東坡:“你看我的詩能打幾分
” 蘇東坡說:“十分,完全可以打十分
” 他聽了很高興,又問蘇東坡:“憑什么能得這滿滿的十分呢
” 蘇東坡說:“七分是朗讀,三分是詩,加在一塊不就十分嗎
” 打油趣詩 唐朝南陽讀書人張打油喜作俗話詩。
一日大雪紛飛,他脫口吟道:“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風(fēng)趣、行象而夸張地苗繪出雪中景物的特點。
他還在官衙壁上題詠雪詩:“六出飄飄降九霄,街前街后盡瓊瑤。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縣衙傳他進(jìn)府,以南陽被叛軍包圍正向各處求援之事為題,命他作詩。
他吟道:“天兵百萬下南陽,也無救兵也無糧。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 后人把這類俚俗淺露、引人開心的詩叫做“打油詩”。
以發(fā)代筆 唐代,汝陽王宴請大詩人李白及長史張旭等人。
李白以驚人的才華,壓倒了一批奸臣,因此,張旭對李白十分敬佩。
因一時找不到大毛筆,張旭散開發(fā)簪,以發(fā)代筆,蘸著墨汁,在白墻上寫出一行詩句:“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間伴月明。
”滿堂一片喝彩聲。
人稱李白和張旭:一個“詩仙”,一個“草圣”。
賈島推敲 賈島〔賈島:唐朝詩人。
〕初赴舉,在京師〔京師:京城。
〕。
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又欲“推”字,煉〔煉:此處指用心琢磨,使詞句簡潔優(yōu)美。
〕之未定,于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訝之〕對賈島的行為感到驚訝。
。
時韓退之權(quán)京兆尹〔韓退之權(quán)京兆尹:韓退之即韓愈,唐朝大文學(xué)家;權(quán),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長官。
〕,車騎方出,島不覺行至第三節(jié),尚為手勢未已。
俄〔俄:不久,此指時間很短。
〕為左右擁至尹前。
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游象外〔神游象外:神,精神;游,離開;象,眼前事物。
精神已離開眼前事物之外。
〕,不知回避。
退之立馬久之〔立馬久之:立馬,停下車馬;久之,很長時間;之,句末助詞。
〕,謂島曰:“‘敲’字佳。
”遂并轡〔轡(pèi):韁繩,此處代馬。
〕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留連:舍不得離開。
〕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布衣之交:老百姓之間的交情。
這時賈島還沒有做官,所以這樣說。
〕。
遇盜贈詩 唐朝詩人李涉,曾于九江遇盜。
盜首盤問后知是李涉,說:“既是李學(xué)士,不用剽奪,久聞詩名,愿贈一首就行了。
”李涉遂題絕句一首:“風(fēng)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相聞不用相回避,世上而今半是君。
”強(qiáng)盜款待李涉而后離去。
一根鵝毛唐朝時,某地方官緬伯高,上京進(jìn)貢一只天鵝給皇帝。
路經(jīng)沔陽湖,想給天鵝洗洗澡,不料一松手讓天鵝飛跑了,只掉下一根鵝毛。
他就把這根鵝毛獻(xiàn)給皇帝,并吟詩一首:“上復(fù)唐天子,可饒緬伯高。
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 一字之師 元代著名詩人薩都刺有一聯(lián):“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
”為人們所稱贊。
但有一位老農(nóng)卻對這句詩不以為然。
薩都刺問他不好在什么地方
那老人說:“聞和聽兩字同意這難道不是毛病
”薩都刺問:“那怎么改呢
”老人說:“把聞天竺雨改成看天竺雨就行了,唐人不是有林下老僧來看雨嗎
”于是,薩都刺拜老人為一字之詩。
金陵續(xù)詩 傳說,有一次,朱元璋喬裝出游,來到金陵古渡,正遇上一群上京應(yīng)試的舉子在等船過江。
有人提議吟詩作樂。
其中一位年輕舉子見長江浩蕩,鐘山蒼茫,一座若大的采石磯屹立江畔,便脫口而出:“采石磯兮一稱砣。
”大家都夸他起句氣勢磅礴。
朱元璋卻笑道:“氣魄雖大,但恐續(xù)句卻為難了。
”一句話提醒了眾位舉子:是啊,若大一座山是稱砣,那末稱桿和稱鉤又是什么呢
縱使有了這般大的稱,又拿去稱什么呢
那位年輕舉子確實很難續(xù)下去。
大家都不能續(xù)完。
朱元璋說:“我來試試。
”于是念道:“采石磯兮一稱砣,長虹作桿又如何
天邊彎月是釣掛,稱我江山有幾多
”眾舉子一個個目瞪口呆。
十七字詩 明正德年間,徽郡天旱,太守祈雨,但幾天后仍是晴空萬里。
有人作十七字詩嘲諷他:“太守出祈雨,萬民皆喜悅,昨日推窗看,見月。
”太守命令將那人捕來,重打十八大板后說:“你能再作十七字詩就饒恕你,否則要用大刑。
”那人應(yīng)聲道:“作詩十七字,被責(zé)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
”太守只得將他釋放。
詩解糾紛 明代蜀人楊升庵的兒子,平日與鄰居相處很好,后為造一堵墻與鄰居鬧翻。
兒子就修書一封,想讓在京城做官的父親出面壓倒對方。
楊升庵卻回信道:“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幾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莫學(xué)當(dāng)年秦始皇。
”一詩排解了糾紛,傳為美談。
求200字古詩詞
詩詞原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pí)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wéi)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nèi)(一本作“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偏(同“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jué),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語文選修課本上為“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游子贏這首古詩是什么意思150字到200字
游子吟【作者】孟郊【朝代】唐代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及注釋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yuǎn)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注釋⑴游子:古代稱遠(yuǎn)游旅居的人。
吟:體名稱。
⑵游子: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鄉(xiāng)的游子。
⑶臨:將要。
⑷意恐:擔(dān)心。
歸:回來,回家。
⑸誰言:一作“難將”。
言:說。
寸草:小草。
這里比喻子女。
心:語義雙關(guān),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報得:報答。
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舊稱農(nóng)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
暉:陽光。
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賞析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
然而對于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
此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xiàn)的,卻是詩人深沉的內(nèi)心情感。
優(yōu)美段落摘抄200字內(nèi)涵古詩詞
1摘自席慕容《桐花》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后,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dāng)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yīng)約前來,在這剎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shù)游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jìn)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
可以放進(jìn)詩經(jīng),可以放進(jìn)楚辭,可以放進(jìn)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jìn)后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yīng)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充滿了生機(jī)和動感。
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
最后的排比句,語勢加強(qiáng),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fā)的生命力,仿佛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則充滿了浪漫的夢幻。
2摘自張愛玲《秋雨》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整個秋的世界。
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wǎng)的屋頂。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
在這古舊的屋頂?shù)幕\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
園子里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xiàn)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
草色已經(jīng)轉(zhuǎn)入了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
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jīng)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賞析:有的時候不是那么喜歡張愛玲的文字,就像這篇秋雨,別人都會寫溫暖潮潤的氣息,而她則寫得幽暗而陰森,光是筆觸就讓人感到寒冷而戰(zhàn)栗了。
但也許這正是張愛玲文字的魅力,張揚(yáng)的,陰暗的,卻又是如此真實,探測到人內(nèi)心的最深處。
這篇文章用筆細(xì)致,只用了比喻和擬人,就把秋雨寫得栩栩如生,又帶入了一層沉悶而寂寥的色彩。
于這文來說,充滿了灰色、憂郁,黯然,寥落,一種生活無厘頭的滑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僅是那株低矮的無人問津的桂花樹。
3摘自張曉風(fēng)《初雪》現(xiàn)在,太陽升上來,霧漸漸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綠,看起來綿軟軟地,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小心,從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會擦傷一塊皮的,頂多被彈兩下,沾上一襪子洗不掉的綠罷了。
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郁郁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里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
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dāng)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
你們想,我在這樣一個染滿了綠意的早晨和你們寫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著生氣勃勃的綠呢
賞析:作者充分調(diào)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
多處采用比喻,形象生動。
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
這種溫暖是從哪里表現(xiàn)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里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郁郁”、“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yōu)美。
作者筆下的綠色仿佛是活著的,流動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現(xiàn)在眼前一樣。
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
它們的生機(jī)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4摘自張曉風(fēng)《秋天 秋天》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常出現(xiàn)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jìn)我的心里來了。
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
我就那樣迷亂地?fù)炱鹨黄淙~。
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
每起一陣風(fēng)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fā)了芽吧
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yuǎn)的西風(fēng),以及風(fēng)里簌簌的落葉。
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賞析:這段文字用優(yōu)美的筆觸表達(dá)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
“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
“神秘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秘的,優(yōu)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
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tài)。
作者從顏色、形狀等各方面做了描寫,同時將葉子比作小船,穿上還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讓每個讀到的人都心馳神往,也想看一看這優(yōu)美的梧桐樹。
作者想象力豐富,將秋天的美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5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
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shè)碼頭,灣泊小小篷船。
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
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
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shè)有吊腳樓。
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jìn)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jìn)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
某一年水若來得特別猛一些,沿河吊腳樓必有一處兩處為大水沖去,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
——沈從文《邊城》賞析: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