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國的詩句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山只等閑。
文天祥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
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表示一心一意喜歡一個人的詩句是什么
詩句: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是這個嘛)遇見你是無意,認識你是天意,想著你是情意,愛上你便一心一意
(覺得這個不錯)
關于你若能一心一意,勝過一切的詩句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顧敻《訴衷情》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執(zhí)子之手,與子諧老。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曹植《明月上高樓》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納蘭性德《虞美人》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jié)婦吟》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徐干《室思》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
-張先《千秋歲》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詩經(jīng)·邶風·擊鼓》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有沒有像--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類似這樣的詩句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朝幕幕。
------秦觀〈鵲橋〉 平生不會,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宮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 清;史清《溪佚題》 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 曹雪芹《紅樓夢》 相思樹下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民國:梁啟超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多情自古傷離別。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 柳永《雨霖鈴》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聲聲慢》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李商隱《錦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辛棄疾《青云案*元夕》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 唐 杜秋娘《金縷衣》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 李白《清平調之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宋;柳永《鳳棲桐》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釵》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朱淑真《山查子》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 司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玉樓春》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 唐;李商隱《無題》 人生自古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 宋;歐楊修《玉樓春》這些都是的哦~望樓主喜歡~
帶有“老”字的詩句有哪些
1.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來從竇車騎行 自朔方行作》唐. 李益 2.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
--《雜曲歌辭·緩歌行》唐. 李頎 3.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雜曲歌辭·行路難二首》唐. 高適 4.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宋. 王禹 5.身名不問十年馀,老大誰能更讀書。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唐. 王縉 6.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謾讀書。
--《客舍喜鄭三見寄》唐. 劉長卿 7.令伯支離晚讀書,豈知詞賦稱相如。
--《酬包佶郎中覽拙卷后見寄》唐. 盧綸 8.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
--《答侯少府》唐. 高適 9.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送薛秀才》唐. 皇甫冉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唐. 杜甫 11.《勸學》唐.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12.《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13.《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