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讀書,我快樂!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說的。的確,從古至今,無數(shù)人因讀書而受益,我便是其中之一。
開始讀書,我只圖一時開心而不求甚解。一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把簡單古文版的《三國演義》、《楊家將》看完,雖然沒能理解多少,只是記住了一些故事情節(jié),但我讀書的興趣卻從那時培養(yǎng)出來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濃,讀書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二年級的時候,我讀書有了計劃,也不再囫圇吞棗。我一邊讀一邊尋找好詞好句,細細品味每一個精彩片段。當(dāng)讀到《三國演義》時,我為諸葛亮運籌帷幄的才能贊嘆不已。當(dāng)讀到《水滸傳》時,我為梁山好漢們義薄云天的豪情而折服。當(dāng)讀到《唐史》和《宋史》等歷史書時,我不禁為唐太宗等有為明君們的勵精圖治而叫好,為隋煬帝等無道昏君們的荒誕腐敗生活而哀嘆。書看的多了,也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在同齡人中,我的課外知識很豐富。
我從書中得到的,不僅有知識,還有快樂。我從書中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抵御外族入侵的英雄,如岳飛、史可法等;有賣國求榮的漢奸,如秦檜、汪精衛(wèi)等;有舍生取義的志士,如文天祥、譚嗣同等;有救國家于危難的領(lǐng)袖,如孫中山、等。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一會兒像一匹野馬盡情馳騁,一會兒像一條魚兒在水中嬉戲,一會兒又像雄鷹在天空中翱翔……我跨越歷史時空穿來梭去,用心去和他們交流對話。我看書的姿勢也不拘一格,坐、跪、蹲、走、跳,無奇不有。當(dāng)看到精彩的地方,我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當(dāng)看到幽默的地方,我會忘乎所以地捧腹大笑。有時一不留神從椅子上摔了下來,我卻像打了麻藥一樣不知疼痛,總之,讀書給我?guī)碇R的同時也帶來無限快樂,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享受著快樂。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朝朱熹就曾這樣精彩地描述過讀書的境界和感受。
我讀書,我快樂;讀好書,更快樂!
篇二:我讀書 我快樂
讀書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體會;讀書是一種體會,我們可以在體會中得到樂趣;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樂趣中獲得知識。我讀書,我快樂!
書籍是人類的朋友,它可以引導(dǎo)我們奮力前進。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脫離庸俗,脫離無知,走到哪里,仿佛都有一種書的清香伴隨著我們,書香彌漫,讓我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文化底韻的人,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種高貴的氣質(zhì)。書籍,它教導(dǎo)我們要腳踏實地的做人,問心無愧的邁向成功。
書籍是人類的`朋友,而讀書則是和書交朋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培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如果經(jīng)常去閱讀,去思考,便能從中找到新的知識點。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還可以把知識點牢牢地記住,就像刻在腦海里一樣?!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努力地學(xué)習(xí),才能為自己幸福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讀一首古詩,詩情畫意即刻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南北朝民歌《刺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描繪了北方大草原的遼闊,青草豐盛,牛羊成群的迷人風(fēng)光;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通過贊美柳樹,更贊美了春天,歌頌春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使讀者聞到春的氣息;孟浩然的《春曉》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則表現(xiàn)了春天夜雨后清晨的美麗景色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王維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描繪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句都能讓人陶醉。
讀一本童話書,就能讓人開開心心,消除煩惱,因為童話書里藏著許多有趣、奇妙和神奇的故事如:《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漁夫和妻子》……這些故事有的讓人開心,有的讓人傷感,同情故事中的主人公,還有的讓人懂得很多道理。
讀一本意義方長的書,能加深我們的理解能力,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讀一本作文書,又能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從中吸取精華,就像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美味的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書就是這么重要的伙伴,所以,我讀書,我快樂!
端午 唐 文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yīng)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fēng)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yīng)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同樣是競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卻有著不同的熱鬧與郁憤。
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biāo)歸。
競渡曲 唐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fēng)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端午感興 宋 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fēng)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biāo)。
乙卯重五詩 宋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宋 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風(fēng)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
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
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同州端午 唐 殷堯藩
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xiāng)。
端午日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 杜甫
肅宗昔在靈武城,指揮猛將收咸京。
向公泣血灑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隨煙燼,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圖畫鴻雁行,紫極出入黃金印。
尚書勛業(yè)超千古,雄鎮(zhèn)荊州繼吾祖。
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向卿將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說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端午感興 宋 文天祥
當(dāng)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fēng)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韻不依次 宋 文天祥
黃茅古道外,羸馬發(fā)南州。
有客嗤齊魯,何人念楚囚。
歲年付流水,風(fēng)雨滿滄洲。
手把菖莆看,黑頭非所求。
浣溪沙 宋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宋 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従子由在酒局 宋 蘇軾
一與子由別,卻數(shù)七端午。身隨彩絲系,心與昌歜苦。
今年匹馬來,佳節(jié)日夜數(shù)。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
水餅既懷鄉(xiāng),飯筒仍愍楚。謂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語。
寧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獨攜三子出,古剎訪禪祖。
高談付梁羅,詩律到阿虎。歸來一調(diào)笑,慰此長齟齬。
少年游 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 蘇軾
銀塘朱檻曲塵波。
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好將沈醉酬佳節(jié),十分酒、一分歌。
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游過。
到官病倦未嘗會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 蘇軾
我生亦何須,一飽萬想滅。胡為設(shè)方丈,養(yǎng)此膚寸舌。
爾來又衰病,過午食輒噎。繆為淮海帥,每愧廚傳缺。
爨無欲清人,奉使免內(nèi)熱??諢┏嗄嘤。h致紫玉玦。
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節(jié)。禪窗麗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金釵候湯眼,魚蟹亦應(yīng)訣。
遂令色香味,一日備三絕。報君不虛授,知我非輕啜。
浣溪沙 宋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齊天樂 宋 楊無咎
疏疏數(shù)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fēng)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fēng)綾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xiāng)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 宋 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锶幕?。
漁家傲 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驪時一弄。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念奴嬌 宋 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jié)。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fēng)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shè)。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dāng)為澆凄切。南薰應(yīng)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遷鶯 宋 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jié)。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斗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jié)。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fā)。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biāo)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花心動 宋 史浩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一年佳節(jié)。寶觥交勸殷勤愿,把玉腕、彩絲雙結(jié)。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biāo)方徹。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游人強生區(qū)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賀新郎 宋 許及之
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guān)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厥转毿讶撕卧冢瞻亚遄瘐c。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君有語,但分付。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 唐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zhì),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qū)嬇f詩。
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唐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fēng)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dāng)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fù)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dāng)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shù),五音調(diào)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愛 國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櫻孜?/p>
2、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4、臨患不忘國,忠也?!蹲髠鳌ふ压辍?/p>
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
7、精忠報國?!端问贰ぴ里w列傳》
8、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抖Y記·儒行》
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10、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1、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明 志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13、志當(dāng)存高遠?!T葛亮《誡外生書》
1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山稹秱骷覍殹に字V牧民》
15、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
1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誡子書》
18、有志者事竟成?!逗鬂h書·耿弇列傳》
1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20、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jīng)學(xué)理窟·學(xué)大原下》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秦伯》
22、志不強者智不達?!赌印ば奚怼?/p>
2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持 節(jié)
2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25、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奶煜椤墩龤飧琛?/p>
26、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笇挕尔}鐵論·地廣》
27、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28、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钍烂瘛顿n蕭瑀》
2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芏仡U《愛蓮說》
30、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31、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谥t《石灰吟》
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3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fēng)?!嵺?xiè)《題畫·竹石》
3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wèi)靈公》
3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墩撜Z·微子》
3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印けM心上》
3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自 強
39、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祆洹洞痨栔僦痢?/p>
40、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钋逭铡稙踅?/p>
41、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钕逃谩端腿恕?/p>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3、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4、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憲問》
45、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46、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睹献印じ孀酉隆?/p>
47、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渡叹龝ぎ嫴摺?/p>
4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懿佟洱旊m壽》
49、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獎⒂礤a《酬樂天詠老見示》
5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51、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盾髯印ば奚怼?/p>
誠 信
52、失信不立?!蹲髠鳌は骞辍?/p>
53、輕諾必寡信?!独献印?/p>
5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學(xué)而》
5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xué)而》
56、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57、一諾千金?!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p>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59、民無信不立?!墩撜Z·顏淵》
60、修辭立其誠?!吨芤住での难浴?/p>
61、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魚父》
改 過
62、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杜f唐書·魏征列傳》
63、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拙右住杜c元九書》
64、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钣M《易論第九》
65、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懢艤Y《與傅全美》
6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祆洹端臅戮浼ⅰ?論語集注>卷一》
67、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跏厝省陡倪^》
68、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
69、改身之過,遷(發(fā)揚)身之善,謂之“修身”?!佋额伭?xí)齋先生言行錄》
7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对鰪V賢文》
71、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ば辍?/p>
7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衛(wèi)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仁 厚
73、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7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75、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76、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稇?zhàn)國策·魏策》
77、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顿Y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78、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獜堓d《正蒙·中正》
7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8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睹献印す珜O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8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82、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83、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墩撜Z·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愛人,怎么恨人。
8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85、仁者壽?!墩撜Z·雍也》
86、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貴 和
8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8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89、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xùn)》
90、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搌櫋度畤呵铩の髑劁洝?/p>
9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吨芤住は缔o上》
92、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93、禮之用,和為貴?!墩撜Z·學(xué)而》
9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9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96、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皱汀妒⌒匿洝?/p>
97、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9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墩撜Z·顏淵》
9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