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好段摘抄(一)
1、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xù)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xiàn)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zhuǎn)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蛘?,他日仰看流云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2、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yīng)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3、它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凡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厭了,這才吃下去,頗與人們的幸災(zāi)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
4、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纯淳G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qū)除炎熱的。
5、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xiàn)在只記得是這樣。文體大概很雜亂,因為是或作或輟,經(jīng)了九個月之多。環(huán)境也不一:前兩篇寫于北京寓所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yī)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jīng)是被學者們擠出集團之后了。
6、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7、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么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只。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裝在叉袋里叫著撞著的。我曾經(jīng)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8、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nèi)。
9、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獨與他最為稔熟,也最為親密,平時也常??梢杂鲆娝?。死無常黑臉、黑衣,誰也不愛看。在“陰死間”里也有的,胸口靠著墻壁,陰森森地站著;那才真真是“碰壁”。
10、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
11、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12、但我調(diào)查了一切無常的畫像之后,卻恐慌起來了。因為書上的“活無常”是花袍、紗帽、背后插刀;而拿算盤,戴高帽子的卻是“死分”!
13、我想,這種照片現(xiàn)在是大約未必還有人收藏著了,尺寸太小,刀傷縮小到幾乎等于無,如果不加說明,看見的人一定以為是帶些瘋氣的風流人物的裸體照片,倘遇見孫傳芳大帥,還怕要被禁止的?!斗稅坜r(nóng)》
14、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
15、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6、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冻ㄏκ啊沸∫?/p>
朝花夕拾好段摘抄(二)
1、畢業(yè),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畢業(yè),卻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幾次桅,不消說不配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洞,就能掘出金、銀、銅、鐵、錫來么?實在連自己也茫無把握,沒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jié)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
2、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3、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纯淳G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qū)除炎熱的。
4、這些話我聽去似乎很異樣,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時又真想去打開大廚,細細地尋一尋。大約此后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jīng)偷了家里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xiàn)在,只要有地方發(fā)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貍尾巴來,但那時太年青,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仿佛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5、至于人心,有幾點確也似乎正在澆漓起來。自從《男女之秘密》、《男女交合新論》出現(xiàn)后,上海就很有些書名喜歡用“男女”二字冠首?,F(xiàn)在是連“以正人心而厚風俗”的《百孝圖》上也加上了。這大概為因不滿于《百美新詠》而教孝的“會稽俞葆真蘭浦”先生所不及料的罷。
6、可愛的是桅桿。但并非如“東鄰”的“支那通”所說,因為它“挺然翹然”,又是什么的象征。乃是因為它高,烏鴉喜鵲,都只能停在它的半途的木盤上。()人如果爬到頂,便可以近看獅子山,遠眺莫愁湖,--但究竟是否真可以眺得那么遠,我現(xiàn)在可委實有點記不清楚了。而且不危險,下面張著網(wǎng),即使跌下來,也不過如一條小魚落在網(wǎng)子里;況且自從張網(wǎng)以后,聽說也還沒有人曾經(jīng)跌下來。
7、夜間獨坐在會館里,十分悲涼,又疑心這消息并不確,但無端又覺得這是極其可靠的,雖然并無證據(jù)。一點法子都沒有,只做了四首詩,后來曾在一種日報上發(fā)表,現(xiàn)在是將要忘記完了。只記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合沉淪?!敝虚g忘掉兩句,末了是“舊朋云散盡,余亦等輕塵?!?/p>
8、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9、哦,原來世界上竟還有一個赫胥黎坐在書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鮮?一口氣讀下去,“物競”“天擇”也出來了,蘇格拉第、柏拉圖也出來了,斯多葛也出來了。學堂里又設(shè)立了一個閱報處,《時務(wù)報》不待言,還有《譯學匯編》,那書面上的張廉卿一流的四個字,就藍得很可愛。
10、陰間,倘要穩(wěn)妥,是頌揚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筆墨的人,在現(xiàn)在的中國,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談“言行一致”的時候。前車可鑒,聽說阿而志跋綏夫曾答一個少女的質(zhì)問說,“惟有在人生的事實這本身中尋出歡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見,他們其實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個叫作密哈羅夫的,寄信嘲罵他道,“……所以我完全誠實地勸你自殺來禍福你自己的生命,因為這第一是合于邏輯,第二是你的言語和行為不至于背馳?!?/p>
11、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12、書的模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墒菑倪€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象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zhí)干戚而舞”的刑天。
13、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分明,這樣地大約有一兩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謂“若有所失”。我的隱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大家吃午飯了,也不見它走出來,平時,是一定出現(xiàn)的。我再等著,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沒有見。
14、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5、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還是那樣,然而奇怪,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發(fā)了,但也許本來就有,我先前沒有留心到。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談起自己的經(jīng)歷來,他說他后來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氐焦枢l(xiāng)之后,又受著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可容?,F(xiàn)在是躲在鄉(xiāng)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趁了航船進城來。
16、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細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吊唁。我們那時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里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17、日爾曼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shù)文藝卻已經(jīng)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獨有這一篇童話卻實在不漂亮;結(jié)怨也結(jié)得沒有意思。貓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圖冒充,故意擺架子的,其咎卻在狗的自己沒眼力。然而原因也總可以算作一個原因。我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
18、人說,諷刺和冷嘲只隔一張紙,我以為有趣和肉麻也一樣。孩子對父母撒嬌可以看得有趣,若是成人,便未免有些不順眼。放達的夫妻在人面前的互相愛憐的態(tài)度,有時略一跨出有趣的界線,也容易變?yōu)槿饴?。老萊子的作態(tài)的圖,正無怪誰也畫不好。象這些圖畫上似的家庭里,我是一天也住不舒服的,你看這樣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爺整年假惺惺地玩著一個“搖咕咚”。
19、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20、孩子們所盼望的,過年過節(jié)之外,大概要數(shù)迎神賽會的時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賽會的行列經(jīng)過時,一定已在下午,儀仗之類,也減而又減,所剩的極其寥寥。往往伸著頸子等候多時,卻只見十幾個人抬著一個金臉或藍臉紅臉的神像匆匆地跑過去。于是,完了。
朝花夕拾好段摘抄(三)
1、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fā),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象在渺視。他蹲在席子上,我發(fā)言大抵就反對;我早覺得奇怪,注意著他的了,到這時才打聽別人:說這話的是誰呢,有那么冷?認識的人告訴我說:他叫范愛農(nóng),是徐伯蓀的學生。
2、他死后一無所有,遺下一個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幾個人想集一點錢作他女孩將來的學費的基金,因為一經(jīng)提議,即有族人來爭這筆款的保管權(quán),——其實還沒有這筆款,大家覺得無聊,便無形消散了。
3、學年試驗完畢之后,我便到東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學校,成績早已發(fā)表了,同學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這回藤野先生所擔任的功課,是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學。
4、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jīng)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么,該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絲不走樣,也掘出一釜黃金來,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時我雖然年紀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這樣的巧事。
5、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yīng)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6、我這才回憶到前幾天的一件事。因為要開同級會,干事便在黑板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shù)到會勿漏為要”,而且在“漏”字旁邊加了一個圈。我當時雖然覺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譏刺我了,猶言我得了教員漏泄出來的題目。
7、我所看的那些陰間的圖畫,都是家藏的老書,并非我所專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這雖然不過薄薄的一本書,但是下圖上說,鬼少人多,又為我一人所獨有,使我高興極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誰都知道的;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出這一段的事跡。但是,我于高興之余,接著就是掃興,因為我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于先前癡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8、我們那里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記得她也曾告訴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后來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于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
9、我離開仙臺之后,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因為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便連信也怕敢寫了。經(jīng)過的年月一多,話更無從說起,所以雖然有時想寫信,卻又難以下筆,這樣的一直到現(xiàn)在,竟沒有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從他那一面看起來,是一去之后,杳無消息了。
1.好句好段摘抄【精選】
2.摘抄好句好段精選
3.精選好段好句摘抄
4.精選好段摘抄大全
5.《朝花夕拾》好句好段摘抄
6.關(guān)于朝花夕拾的好段摘抄
7.精選好句好段摘抄60句
8.初一好句好段摘抄(精選)
9.小學好句好段摘抄(精選)
10.讀者摘抄好段
1、人說,諷刺和冷嘲只隔一張紙,我以為有趣和肉麻也一樣。孩子對父母撒嬌可以看得有趣,若是成人,便未免有些不順眼。放達的夫妻在人面前的互相愛憐的態(tài)度,有時略一跨出有趣的界線,也容易變?yōu)槿饴?。老萊子的作態(tài)的圖,正無怪誰也畫不好。象這些圖畫上似的家庭里,我是一天也住不舒服的,你看這樣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爺整年假惺惺地玩著一個“搖咕咚”。
2、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 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luò)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3、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4、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5、陰間,倘要穩(wěn)妥,是頌揚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筆墨的人,在現(xiàn)在的中國,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談“言行一致”的時候。前車可鑒,聽說阿而志跋綏夫曾答一個少女的質(zhì)問說,“惟有在人生的.事實這本身中尋出歡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見,他們其實倒不如死?!庇谑呛跤幸粋€叫作密哈羅夫的,寄信嘲罵他道,“……所以我完全誠實地勸你自殺來禍福你自己的生命,因為這第一是合于邏輯,第二是你的言語和行為不至于背馳?!?/p>
6、可愛的是桅桿。但并非如“東鄰”的“支 那通”所說,因為它“挺然翹然”,又是什么的象征。乃是因為它高,烏鴉喜鵲,都只能停在它的半途的木盤上。人如果爬到頂,便可以近看獅子山,遠眺莫愁湖,——但究竟是否真可以眺得那么遠,我現(xiàn)在可委實有點記不清楚了。而且不危險,下面張著網(wǎng),即使跌下來,也不過如一條小魚落在網(wǎng)子里;況且自從張網(wǎng)以后,聽說也還沒有人曾經(jīng)跌下來。
7、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8、書的模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墒菑倪€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象也很壞,甚至于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zhí)干戚而舞”的刑天。
9、夜間獨坐在會館里,十分悲涼,又疑心這消息并不確,但無端又覺得這是極其可靠的,雖然并無證據(jù)。一點法子都沒有,只做了四首詩,后來曾在一種日報上發(fā)表,現(xiàn)在是將要忘記完了。只記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論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猶酩酊,微醉合沉淪。”中間忘掉兩句,末了是“舊朋云散盡,余亦等輕塵。”
10、至于人心,有幾點確也似乎正在澆漓起來。自從《男女之秘密》、《男女交合新論》出現(xiàn)后,上海就很有些書名喜歡用“男女”二字冠首?,F(xiàn)在是連“以正人心而厚風俗”的《百孝圖》上也加上了。這大概為因不滿于《百美新詠》而教孝的“會稽俞葆真蘭浦”先生所不及料的罷。
11、日爾曼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shù)文藝卻已經(jīng)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獨有這一篇童話卻實在不漂亮;結(jié)怨也結(jié)得沒有意思。貓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圖冒充,故意擺架子的,其咎卻在狗的自己沒眼力。然而原因也總可以算作一個原因。我的仇貓,是和這大大兩樣的。
12、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細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吊唁。我們那時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里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13、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分明,這樣地大約有一兩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謂“若有所失”。我的隱鼠,是常在眼前游 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大家吃午飯了,也不見它走出來,平時,是一定出現(xiàn)的。我再等著,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沒有見。
14、不知怎地我們便都笑了起來,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還是那樣,然而奇怪,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發(fā)了,但也許本來就有,我先前沒有留心到。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談起自己的經(jīng)歷來,他說他后來沒有了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氐焦枢l(xiāng)之后,又受著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可容?,F(xiàn)在是躲在鄉(xiāng)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趁了航船進城來。
15、畢業(yè),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畢業(yè),卻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幾次桅,不消說不配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洞,就能掘出金、銀、銅、鐵、錫來么?實在連自己也茫無把握,沒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鉆下地面二十丈,結(jié)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所余的還只有一條路:到外國去。
16、哦,原來世界上竟還有一個赫胥黎坐在書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鮮?一口氣讀下去,“物競”“天擇”也出來了,蘇格拉第、柏拉圖也出來了,斯多葛也出來了。學堂里又設(shè)立了一個閱報處,《時務(wù)報》不待言,還有《譯學匯編》,那書面上的張廉卿一流的四個字,就藍得很可愛。
17、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8、這些話我聽去似乎很異樣,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時又真想去打開大廚,細細地尋一尋。大約此后不到一月,就聽到一種流言,說我已經(jīng)偷了家里的東西去變賣了,這實在使我覺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來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現(xiàn)在,只要有地方發(fā)表,我總要罵出流言家的狐貍尾巴來,但那時太年青,一遇流言,便連自己也仿佛覺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見人們的眼睛,怕受到母親的愛撫。
19、孩子們所盼望的,過年過節(jié)之外,大概要數(shù)迎神賽會的時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賽會的行列經(jīng)過時,一定已在下午,儀仗之類,也減而又減,所剩的極其寥寥。往往伸著頸子等候多時,卻只見十幾個人抬著一個金臉或藍臉紅臉的神像匆匆地跑過去。于是,完了。
20、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纯淳G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qū)除炎熱的。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chuàng)作的一本關(guān)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fā)展的歷程。下面給大家整理了《蘇菲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
“我們也是星塵?!薄拔覀兪菐资畠|年前熊熊燃燒的那場大火所爆出來的一點火花?!薄餐趟固埂べZ徳《蘇菲的世界》
世上先有雞后有蛋,還是先有蛋后有雞?這個問題一直為人類所津津樂道。這個其實就是“我是誰”“世界從哪里來”等諸多問題的一個形象表述,都是人類在追問自我從何而來,是否存在的問題。我是誰?我是否存在?我花了十八小時五十五分鐘時間閱讀完了《蘇菲的世界》電子書,這本書會不會隨著虛擬數(shù)據(jù)的撤銷而煙消云散?到時我該懷疑自己是否看過這本書,還是只是夢游了一番。于是,非得去書店買一本紙質(zhì)的《蘇菲的世界》回來,才心理踏實的覺得自己確實在過去的十天時間里被喬斯坦·賈徳狠狠地“愚弄”了一把。
在追著《蘇菲的世界》超二分之一多的時間里,我跟著那個14歲的少女蘇菲陷入了一個又一個謎團,在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與蘇菲一起開始思索,企圖解開這些謎團。“許多人對于這世界的種種也同樣有不可置信的感覺,就像我們看到魔術(shù)師突然從一頂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一般?!边@小白兔就好比整個宇宙,“而我們?nèi)祟悇t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處的微生物。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shù)師看個清楚?!庇谑?,一個又一個的歐洲歷史上試圖解釋自己對人類、對社會、對世界,乃至對宇宙的看法,試圖看清楚“魔術(shù)師”的哲學家輪番登場,隨著神秘的艾伯特之口,他們的哲學主張在蘇菲的世界里漸次展開——從遠古神話、自然派哲學家,德謨克里特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經(jīng)過了中世紀對基督教義及真理的探索的哲學家,到文藝復(fù)興時期的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休謨、柏克萊,再到康德、黑格爾、祁克果、馬克思、達爾文、弗洛伊德等等,這簡直就是歐洲的一部哲學史,曾經(jīng),現(xiàn)在,乃至未來都將對人類的心靈世界造成巨大的沖擊。雖然,對書中的許多哲學觀點還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但不可否認這真的是一本“將會喚醒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guān)懷與好奇”的奇書。
在我一直為蘇菲所遇到的奇異的事情而疑惑不解的同時,我感覺蘇菲就是一個鄰家女孩,正經(jīng)歷著一段奇遇,那時,我的心情隨著蘇菲的心情而起伏不定。我渴望早點看清那個在明信片上出現(xiàn)的六月十五日生日的,有個糊涂的父親——把生日禮物托給與她素不相識的蘇菲轉(zhuǎn)交——的十四歲女孩席德的真實身份。可是,隨著艾伯特和蘇菲意識到自己被席徳的父親——一個聯(lián)合國駐黎巴嫩的少?!刂撇⒆鳛榕畠荷諍蕵返亩Y物時,我的心也隨之糾結(jié)起來,那是一個怎樣的“神”一樣的人物呢?居然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能耐大到能夠預(yù)測到艾伯特和蘇菲的行蹤舉動,并隨意調(diào)動文學作品里的人物——小紅帽、賣火柴的小女孩、吝嗇鬼等等,來幫助蘇菲理解某種哲學思想。那些時刻,我分明感覺到蘇菲和艾伯特的世界是那么的觸手可及,而席徳與她的少校父親只不過是那面魔鏡里的一個影像而已。
當以為是影像的席徳與她的父親慢慢浮出紙面,真真切切的存在于地球上時,蘇菲“突然領(lǐng)悟到了生命只不過是一場夢境而已”,于是,她陷入了“存在的焦慮”之中。我是真實的存在嗎?“如果我們是虛構(gòu)的人物,我們就沒有權(quán)利相信任何事情?!钡麄冃挠胁桓?,于是艾伯特和蘇菲開始了試圖反抗少校的控制的歷程,最后在花園宴會上“消失”,“溜出到了故事外面去了”。原來,蘇菲和艾伯特只不過是少校艾勃特筆下文學作品的主要人物而已。說起來真的極具反諷意味。我明知道自己在閱讀一部文學作品,作家喬斯坦·賈徳筆下的人物本就是作家虛構(gòu)出來的人物,可我卻為蘇菲和艾伯特是否存在的命運而感嘆,為少校操縱他們思想而緊張。既然蘇菲和艾伯特都是艾勃特創(chuàng)作出來的故事人物,再退一步說,少校和席徳也是作家喬斯坦·賈徳創(chuàng)作出來的人物,一切看似真實的卻并不存在,我又何必感嘆他們誰是存在的誰是不存在的呢?
薩特認為:“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chuàng)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蹦切┪膶W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縱然再鮮活,富有生命力,卻始終不是由人物自身創(chuàng)造出來的,歸根到底,都是虛無。然而,他們又分明存在,蘇菲和艾伯特逃出少校故事之后,開始了秘密趕往席徳的家,途中遇到了一個格林童話故事來的老婦人,老婦人帶領(lǐng)他們走到一小塊林間空地,那兒有幾棟姜餅、糖果、糖霜做的棕色小屋,院子里有一群人在跳舞,“其中許多蘇菲都認得,有白雪公主和幾個小矮人、懶杰克、福爾摩斯和小飛俠。小紅帽和灰姑娘也在那兒。許多不知名的熟悉的人物也圍在火堆旁,有地精、山野小精靈、半人半羊的農(nóng)牧神、巫婆、天使和小鬼。蘇菲還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巨人?!痹瓉恚@又是另一維度空間的存在。從古到今,無數(shù)的文學家創(chuàng)造出來無數(shù)的生命,這些生命靈魂總該有個安頓之所吧?
下午坐公交車時,看著車載視屏里的深海里五彩斑斕的魚,腦海里盤旋著的都是這些魚存在有何意義?難道就是為了在漆黑的海底游來游去?擴而大之,身邊的花草樹木、飛鳥蟲獸,乃至自然萬物,它們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壽命長如山川,短則如朝生夕死的蜉蝣,它們的存在是不是只是為了點綴這寂寥的宇宙?地球是不是就是一面魔鏡,造物主透過魔鏡能看到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在循著各自的軌跡活動?而現(xiàn)在人類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才發(fā)明了電影電視,讓人類可以看到動態(tài)的自我生命。從這個層面來看,人類是否就是書中的少校,而造物主就是作家喬斯坦·賈徳?如果造物者是一個魔術(shù)師,我們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類是不是就是魔術(shù)師演變出來的一個又一個幻影呢?如果是這樣,那我們?nèi)祟惻c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又有何不同?終歸都是一個個虛無的影像罷了。兩者生存的空間也該是平行空間吧!
炎熱的夏夜,人們總喜歡仰望浩瀚的天宇,深情凝望那一顆顆或明或暗的星辰,可是,“當我們注視著銀河中一顆距離我們有五萬光年的星星時,我們看到的是那顆星球在五萬年以前的情形?!贝藭r,你是否有種失落?有種恍如夢境的感覺?是否想知道那些此刻映入眼簾的星星此刻是否還在?是存在還是虛無?如果此時,離我們最近的一顆距地球有四光年的恒星上有一個人正用一具強力的天文望遠鏡對著你看的話,他看到的將是四年前的你,而此刻的你將在四年后才被看見。此時,你是否覺得追問人的是否存在比追問我是誰更有意義?
人生如星塵,能在地球上駐足多久?物質(zhì)終將逝去,靈才能在永恒之鄉(xiāng)永生!
在《蘇菲的世界》里,喬斯坦·賈徳用巧妙的方法講述了一系列深奧的哲學問題,真是讓人佩服!即使被“愚弄”也心滿意足!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2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寫給15歲的小孩看的?哦買噶的,神童。所以我只好老到現(xiàn)在才看。眾所周知,這是一本介紹西方哲學史的小說,比羅素大哥的《西方哲學史》要好看很多,而且情節(jié)離奇,在書寫到一半的時候出現(xiàn)了令人毛骨略微悚然的情節(jié):一個人的世界存在于另一個人的意識中,此人最終逃出了他人的意識,而這一切還是在第三個人的意識之中。像我這樣一個唯物主義者稍微會為其他讀者小朋友擔心一下。
意識與物質(zhì)的關(guān)系是始終貫穿西方哲學家頭腦中的若干問題之一。而“自然萬物是由什么組成的”則是自希臘哲學以來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最早希臘人認為萬物是土氣水火組成的,而后德謨克利特斯認為原子構(gòu)成了萬物。從此以后,萬物的構(gòu)成在西方哲學家心中基本上就大致是這個樣子,略有變化。不過與其說沒有變化,不如說他們放棄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相比中國哲學家,我反而認為這是一種聰明的選擇,我們在金木水火土的學說之后就再也沒有過太多進步,反而將此學說玄化至極,以至于至今仍有人以此謀生。
“命運是誰主導的”是希臘人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拜神是各種族先人都需要的重要的生活內(nèi)容,西方人將其逐漸演變成宗教政治生活,并以此統(tǒng)治國家。我始終很同情西方人在神的問題上所操的心,所有20世紀之前的哲學流派,都必須在發(fā)展自我理論的基礎(chǔ)上對神學有所交代。有時候這種交代實在太牽強,所以哲學家就會一命嗚呼,比如哥白尼(雖然他是天文學家,但是他的天文學觀點也改變了哲學)。在這些一命嗚呼的先人背后,往往站起來的是一批能夠動搖統(tǒng)治階級的人才,即使黑暗的中世紀長達一千年,也有完蛋的一天。但神的這件事情上,中國人顯然更加聰明,聰明在我們從來不用一成不變的神做文章,而用隨時可以重新解讀的“傳統(tǒng)”來穩(wěn)定社會。祭天拜神其實都不是沖著神去的,而是沖著“傳統(tǒng)”,祖宗章法去的。“大逆不道”這種事情是不能做的。但是究竟什么是“傳統(tǒng)”,這個是可以與時俱進的。于是我們的封建社會制度才會變成道行幾千年的老妖,非要用外力才能消滅。
“世界是感官感知到的那樣,還是理性*認識到的那樣”是第三個西方哲學家辯論了數(shù)千年的問題。我始終覺得這件事情非常不可思議,為了搞清楚“是風動、幡動,還是心在動”的問題,他們居然死磕了這么多年,這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中國人就不,除了莊子偶爾因夢見一只蝴蝶而引發(fā)對唯物還是唯心的思考之外,沒有哪個哲學家跟這個問題糾纏不清的.。不過我有一個很私人的答案:因為我們最早最御用最NB的哲學家孔子壓根就不跟我們討論心靈問題,只跟我們討論偽裝心靈以穩(wěn)定社會的問題,而我們的天朝老大又都尊重傳統(tǒng)……
這大概是我讀完啟蒙讀物《蘇菲的世界》受到的教育,我時常這么想:為什么人類僅能遺傳生理特征,不能遺傳智慧?為什么這些問題一定要我們重新學習才能知道答案呢?又或者,這些問題難道真的算是問題嗎?提出這些問題的人難道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結(jié)果,哲學家們就會如此說:堅持懷疑、反對傳統(tǒng)、保持好奇才是看待世界的方法。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
這些天我一直在看《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xiàn)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疤K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說。
在我13歲的時候我買下了這本書,沒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說它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shù)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我并不確定我會知道什么,我也不確定我會發(fā)現(xiàn)什么,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jié)果更重要。于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里的游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里的自己瘋狂地眨眼,于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笛卡爾說:“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边@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帶領(lǐng)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著,思索著。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團卻又接踵而來。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里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哲學天地展現(xiàn)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fù)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都在這本書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像另一個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在這個缺乏夢境缺乏哲學的時代,我在這本書里找到了他們兩者之間最完美的統(tǒng)一。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經(jīng)“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yīng)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負責。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著,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墒?,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術(shù)師”。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4
人的天職在于勇于探索真理,為真理而斗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道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順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苦難就是人生的老師,然而逆境則是通往真理的必經(jīng)之路。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在一位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引下,蘇菲逐步邁進了深奧的哲學王國的人口,哲學問題更進一步激發(fā)了蘇菲的好奇心,正是這好奇心使她勇于探索與富有想象地思考。而在當今社會,勇于探索與富有想象地思考正是少年們所缺乏的,如果每個人都懷著一顆好奇心,便會慢慢指引我們通向成功之路。
好奇心居然能讓一位十四歲的少女理解了這些深奧又枯燥無味的人生理論,這就是好奇心傳遞的正能量。她的導師艾伯特又以信封式將哲學的理論、真理與名人一生理念傳授于她。世界像奇跡一般在她眼前展開,蘇菲開始思索,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所學的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探索真理,然而事實真相遠遠要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拜倫說過“逆境是達到真理的一條通路。”面對人生突如其來的打擊,有的人可能會一蹶不振,從此消沉下去。但是從容與平靜面對真的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偶有失意,在所難免,為失敗哀怨,對現(xiàn)實不滿是無用之舉,一切當以寬心化解之。
生活需要以一種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去對待,對待失意和打擊更要如此,失敗不必氣餒,只要我們把它當做橫在你面前的一塊大石頭,擺正它,蹬上去,說不定讓你的視野更開闊,心胸更豁達了呢?《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guān)懷與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
偶然有一天,我讀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它使我重新認識了世界并收獲了許多哲學方面的知識。哲學本是枯燥無味的,但《蘇菲的世界》幾乎讓我成為了一個哲學迷,使我去追尋著“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
《蘇菲的世界》主要講了蘇菲有一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信?!澳闶钦l?”“世界從何而來?”從這天起,哲學家艾伯特、席德、蘇菲亞、席德佳艾勃特少校等神秘人物一個個出現(xiàn),蘇菲也在運用少女的悟性和后天知識企圖解開謎團。然而,事實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怪異……
“蘇菲”這個字,有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也是智慧的世界,我就在里面探索從古至今的哲學知識,從自然派哲學家開始,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fù)興、浪漫主義、馬克斯、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在每一個時空里的哲學思想都在這本書里展示出來。其實,我在看書的過程中也在試著思考那些哲學問題,我好像不再是一個深居在兔子皮毛底處的人了,《蘇菲的世界》把我拉了上來,使我用新生兒的眼光重新審視著這個世界,想要一睹那個魔術(shù)師的真容。
《蘇菲的世界》,不但幫我學習了哲學知識,拉了我一把,而且使我悟懂了一個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我還清楚的記得在534頁里,艾伯特說的話:“一個真正的哲學家永遠不能放棄?!笔前?,我們在校園里學習就像哲學家探索真理的過程一樣,只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才能成功。例如蘇格拉底,他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和腐敗現(xiàn)象,向地方勢力挑戰(zhàn),最后因此。蘇格拉底原本可以求饒,但他卻覺得如果不成仁取義,就無法完成他的使命,而由于他如此從容就義,所以吸引了許多徒眾追隨。蘇格拉底堅持不懈,寧死不屈,最后贏得了許多人的尊重。這正好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才能成功??!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飛速流逝,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我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