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影片《建黨偉業(yè)》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有著濃厚的愛國主旋律,講述了孫中山從海外歸來,在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與此同時參加了光復新軍以及諸多熱血青年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故事。這使得我們對黨歷史更清晰了解,也能感受到黨的偉大和不容易。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建黨偉業(yè)
該影片講述了孫中山從海外歸來,在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與此同時,參加了光復新軍。很快,袁世凱憑借軍事實力,從孫中山手中取得大元帥之身份。同年10月時,國民黨成立了。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袁世凱同日本定下密約,自封中華帝國皇帝。之后又隨張勛復辟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jù)的混戰(zhàn)局面。中國的青年們發(fā)現(xiàn)西方列強靠不住,列寧的成功如同一盞明燈為他們指引方向。1920年3月,馬克思主義來到中國,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國際歌》歌聲中呼之欲出。
建黨偉業(yè)觀后感
要說影片中的哪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無疑當屬那一個舉著血書“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tǒng)府前請愿,回答軍警為什么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后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那一瞬間,淚水充滿我的眼眶。
通過觀看《建黨偉業(yè)》,讓我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在當時的舊中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北洋政府,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其他民主黨派,無論是議會制、總統(tǒng)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救不了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無數(shù)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終發(fā)現(xiàn):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能救中國!
回首往事,是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站了起來。中國的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chǎn)黨登上了中國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創(chuàng)建了新中國,中國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歷史,驗證了這么一個事實:只有共產(chǎn)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chǎn)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了民族獨立與解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