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評課稿范文
陳淑老師執(zhí)教的《烏塔》是一堂“自主式”的課堂,該課成功地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選擇權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陳老師的.任務非常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走上自學之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主感悟,還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活動,來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一下幾點:
1、充分閱讀,感悟體驗
陳老師在教學這節(jié)課時始終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只有學生充分的讀書,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當陳老師提出“她一個人去旅游歐洲,跟她是一個怎樣的女孩很有關系?陳老師不要求學生急于回答,而是讓學生邊讀邊找句子,并在句子旁邊寫出烏塔是一個怎樣的人。通過學生自讀、自疑、自學、自答、自悟的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意識。
2、抓重點問題,開展討論
這節(jié)課抓住兩個問題“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你覺得這樣好不好?為什么?”通過感悟體驗,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他們結合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個巧妙地問題設計,學生在自悟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難點,這才是閱讀課文的最高效率的方法。
3、創(chuàng)設情境,暢所欲言
教學中,陳老師設計了辯論賽的形式,盡管反方?jīng)]有學生參加,但是正方的孩子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想暢所欲言。這樣的設計,很好的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難,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學得輕松,又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加強了對課文的理解,又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
教學中,陳老師反復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次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傊谡麄€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學得輕松、愉快,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