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丈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3.志不強者智不達。 —— 墨翟
4.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
5.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陶淵明
6.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9.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10.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zhàn)勝自己,然后才戰(zhàn)勝生活。 ——汪國真
1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12.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K軾
1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 ——《論語》
14.習慣之鏈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覺不到,但一當感覺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不要養(yǎng)成壞習慣
15.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
16.房子是應該經(jīng)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jīng)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
17.最為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
18.凡建立功業(yè),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yè)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19.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
20.以修養(yǎng)對待修養(yǎng)還不是真正的修養(yǎng);以修養(yǎng)對待無修養(yǎng)才是真正的`修養(yǎng)。
21.修養(yǎng),不是說不會發(fā)脾氣,而是說不會輕易發(fā)脾氣。不會發(fā)脾氣的人不一定是有修養(yǎng)的人,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的人,則是缺乏修養(yǎng)的人。
22.一個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否則,他不是毀在鮮花中,便是毀在流言中。
23.何以止謗,曰無辯,辯愈力,則謗者愈巧?!?申涵光《荊園進語》
24.堅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識和
25.除了人類和蝗蟲,很少有一種動物能在觀光一個地區(qū)時把它弄得亂七八糟?!R長山著《思路花語》
26.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lǐng),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jié)果,學習的恩澤。
? 社會的進步需要誠信 。那么誠信是什么呢?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我們要學會誠實守信,做到誠實守信,那么, 關(guān)于做人要誠實的名言有哪些呢?
1、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 ? ?——(中)馮玉祥
2、不講誠信者必被社會所棄,以身試法者必受國法嚴懲。
3、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誠。
? ? ?——《新唐書·陸貸列傳》
4、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
? ? ?——拉羅什富科
5、人無百歲之壽,而有千歲之信士。
? ? ?——《荀子·王霸篇》
6、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7、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
? ? ?——池田大作
8、路程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fā)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
? ? ?——胡志明
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 ? ?——語出《禮記、大學》。
? ? ?釋義:接觸實際以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以后才能心意誠實,心意誠實以后才能思想端正,思想端正以后才能提高修養(yǎng),提高修養(yǎng)以后才能家庭齊心,家庭齊心以后才能國家安定,國家安定以后才能天下太平。
10、盡誠可以絕嫌猜,徇公可以弭讒訴。
? ? ?——語出《劉禹錫、上杜司徒書》,
? ? ?釋義:竭盡忠誠可以杜絕嫌疑和猜忌,一心為公可以消除讒言和毀謗。
11、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都是長久之策。
? ? ?——約翰·雷
12、言不信者,行不果。
? ? ?——墨子
13、誠信為本,學做真人。
14、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jīng)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shù)以外也是道德。
? ? ?——貝多芬
15、我并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
? ? ?——吳玉章
16、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 ?——子貢
17、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慌話。
? ? ?——《陶行知文集·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
18、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 ? ?——孟子
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 ?——劉備
20、不誠則有累,誠則無累。
? ? ?——楊時
21、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 ? ?——(德)康德
22、吉人之詞寡,長者之情真;言寡者可信,情真則可親。
? ? ?——明《唐伯虎全集·贈文學朱君》
23、誠信比一切智謀更好。
24、誠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共鑄誠信不妨從小事做起;法治健全是國家的堅實基礎,推進法治務必要領(lǐng)導帶頭。
25、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 ? ?——斯賓諾莎
26、揚誠信風帆同度文明人生,樹法制大旗共展和-諧社會。
2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 ?——蘇軾
28、能信不為人下。
? ? ?——語出《左傳、昭公元年》
? ? ?釋義:如果能堅守信用,就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當然不會居于人下。
29、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 ? ?——(英)莎士比亞
30、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jié)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
? ? ?——赫爾巴特
31、創(chuàng)起誠信校園,樹起誠信學風,成為誠信學子。
32、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 ? ?——狄德羅
33、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
? ? ?——(英)毛姆
34、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 ? ?——托馬斯·莫爾
3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 ? ?——莎士比亞
36、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 ? ?——凱洛夫
37、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 ? ?——富蘭克林
38、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zhì)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
? ? ?——羅素
39、誠信為人之本。
? ? ?——魯迅
4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fā)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xiàn)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 ?——黑格爾
41、言而信,未若不言而信;行而謹,未若不行而謹。
? ? ?——隋·王通《中說·周公篇》
42、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諾從來許殺身。
? ? ?——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
43、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 ? ?——泰戈爾?
44、無信患作,失援必斃。
? ? ?——語出《左傳、嬉公十四年》。
? ? ?釋義:如果不講信用,禍患就可能發(fā)生,如果失去援助,就必將垮臺。
45、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 ?——孟德斯鳩
46、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于用拳頭制止別人發(fā)言。
? ? ?——薩迪
47、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 ? ?——程頤
48、在一切道德品質(zhì)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 ? ?——羅素
49、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
? ? ?——喬臾
50、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 ? ?——《淮南子·繆稱訓》
《大學》的名言警句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5、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7、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8、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9、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10、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1、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12、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13、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