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偉大人格的素質(zhì),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斞?/p>
2、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chǎn)物?!R克·吐溫
3、一絲一毫關(guān)乎節(jié)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jīng)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4、一言之美,貴于千金?!鸷?/p>
5、虛假的坦白實在是一個可怕的事情?!蜖栐?/p>
6、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顿Y治通鑒》
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鬃?/p>
8、失去信用而賺的錢應(yīng)結(jié)算在損失里。——羅馬
9、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莎士比亞
10、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1、坦白是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藥。——西塞羅
12、人之所助者,信也?!兑捉?jīng)》
13、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抖Y記》
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鏡子,不可能修復(fù)?!聡?/p>
15、一兩重的真誠,其值等于一噸重的聰明?!聡V語
16、沒有誠實何來尊嚴(yán)?!魅_
17、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18、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陶行知
19、言必誠信,行必忠正?!鬃?/p>
20、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填U
21、遵守諾言就象保衛(wèi)你的.榮譽一樣。——巴爾扎克
22、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惶m克林
23、世界未有比真誠人更為可貴的?!魅_
24、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25、始終不渝地忠實于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最偉大才華的最高貴品質(zhì)。——歌德
26、巧詐不如拙誠?!n非子
27、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抉R光
2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醭?/p>
29、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漢·韓嬰《韓詩外傳》
30、信不足,安有信?!豆茏印?/p>
31、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32、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靥锎笞?/p>
33、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
34、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髯?/p>
35、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郀柣?/p>
36、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髯?/p>
37、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38、甚至上帝也助誠實勇敢者一臂之力?!啄系?/p>
39、沒有誠信,何來尊嚴(yán)?——西塞羅
40、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惶m克林
41、誠實是藝術(shù)的最大要素。只要我們總對自己誠實,藝術(shù)總在那里,它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履崂麃啞W提斯金約
42、信用是無形的資產(chǎn)?!毡?/p>
43、坦白是誠實與勇敢的產(chǎn)物?!R克·吐溫
44、沒有一處遺產(chǎn)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勘葋?/p>
4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睹献印るx婁上》
46、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苏f之
47、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
48、當(dāng)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了生命。——法國
49、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了?/p>
5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誠信的古代名言 1
一、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赌印?/p>
二、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顿Y治通鑒》
三、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苏f之
四、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献?/p>
五、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ㄖ校T玉祥
六、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抖Y記》
七、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九、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獎?/p>
十、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獥钔?/p>
誠信的古代名言 2
1、君子憂道不憂貧?!鬃?/p>
2、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莎士比亞
3、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郀柣?/p>
4、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钌屉[
5、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ㄓⅲ┟?/p>
6、民無信不立?!鬃?/p>
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君子憂道不憂貧?!鬃?/p>
9、言不信者,行不果?!?/p>
10、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墨子
誠信的古代名言 3
1) 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填U,宋朝哲學(xué)家
2) 多虛不如少實?!惛Γ纬軐W(xué)家
3) 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獥詈?,宋朝學(xué)者
4)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6)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7)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8) 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9)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10)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1) 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墨子》
1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4)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15)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當(dāng)成寶物,而忠誠與信用才是寶。
出自《禮記·儒行》。
2、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言。
意思是:行為不實在的人,說話一定夸夸其談;不誠實守信的人,往往裝成誠懇的樣子來說話。
出自《荀子·大略》
3、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
意思是:沒有真誠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誠提高自己以養(yǎng)就能規(guī)范,從真誠去處理事情就能完美。
出自(宋)楊時《二程粹言·論道篇》。
4、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誠是自然規(guī)律,追求誠是做人的規(guī)律。
出自《孟子。離婁上》。
5、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意思是:說話辦事,信誠在先;欺騙與胡說,那怎么可以呢?
出自《弟子規(guī)》。
6、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朋友。
出自(清)申居鄖《西巖贅語》。
7、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
意思是:大??梢愿煽?,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出自(唐)李白詩《唐詩紀(jì)事·卷十八》。
8、華而不實,恥也。
意思是:只開花不結(jié)果實,令人感到羞恥。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無實際內(nèi)容。
出自《國語·晉語》。
9、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意思是:人的真誠所達到一定程度,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又稱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出自(漢)王充《論衡·感虛篇》。
10、君子誠以為貴。
意思是:有修養(yǎng)的人把真誠看得非常重要。
出自《禮記·中庸》
12、君子一百,快馬一鞭。
意思是:一句話說定,不再反悔。
出自《景德傳燈錄·卷六·道明禪師》。
13、開心見誠,無所隱伏。
意思是:對人處事要敞開心胸,以誠相見。沒有什么可以躲避隱藏的。
出自《后漢書·馬援列傳》。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檔媚奉承的人交友,同當(dāng)面恭維背后毀謗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談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出自《論語·李氏篇》。
15、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
意思是:為人處事要老實忠厚講信用,品行高尚勝過有金銀財富。
出自《全唐詩補逸》卷二(王梵志詩)。
16、巧偽不如拙誠。
意思是:精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真誠。
出自《顏氏家訓(xùn)·名實篇》。
17、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糧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出自(元)關(guān)漢卿《獨赴單刀會》。
18、人之貴樸的誠篤。
意思是:為人最重要的是樸實、忠厚、真誠。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惠芳》。
19、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
意思是:行為不正的人,不讓人服氣,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在一起共事。
出自(明)徐被稷《恥言》。
20、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導(dǎo)人之理。
意思是:說話實在,辦事實在,為人實在,沒有不使人 信服的道理。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誠實》。
21、事實求是。
意思是:依據(jù)事實來探求古書的真義。
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傳》。
22、受人之托,終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別人委托,就要把事情辦好。
出自(元)高則試《琵琶記》。
23、修辭立其誠。
意思是: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要注重文化教養(yǎng),做到立身誠實。
出自《周易·乾·文言》。
24、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指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
出自《論語·子路》。
25、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意思是:講話輕浮、脫離實際的人,不可重用。
出自《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26、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意思是:用信來對待別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信來對待別人,就連自己的妻子與孩子都不信任你。
出自(晉)楊泉《物理論》卷一。
27、政者,口百之,身必行之。
意思是。為政的官員們,必須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出自《墨子·公孟》。
28、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nèi)不以自誣,外不以自欺。
意思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對內(nèi)對外言語都要真實,不欺騙任何人。
出自《人生珍言錄》。
29、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tǒng)治者)不信任,(國家)就立不住腳了。
出自《論語·顏淵》。
30、忠信謹(jǐn)慎,此德義之基也;虛無詭,此亂道之糧也。
意思是:為人真誠、守信、謹(jǐn)慎,這是德義的根本;夸夸其談,危言聳聽,這是亂道的根由。
出自(漢)王符《潛夫論·務(wù)本》
31、子張問行。子曰:有忠信,行篤敬,雖蠻0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意思是: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孔子說:言語忠誠老實,行為忠厚嚴(yán)肅,就是到了別的國家也行得通;言語欺詐無信,行為刻薄輕浮,就是在本鄉(xiāng)本土,能行得通嗎?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用之,醫(yī)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意思是:孔子說:花吉巧語、偽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順,這種態(tài)度,左丘明認(rèn)為可恥,我也認(rèn)為可恥。內(nèi)心藏著怨恨,表面上卻同他要好,這種行為,左丘明認(rèn)為可恥,我也認(rèn)為可恥。
出自《論語·公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