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輔助勾踐廿余年,在越國被吳國滅亡時,是他提出降吳復國的計策的,并隨同越王勾踐一同到吳國為奴,千方百計謀取勾踐回國,成為輔助勾踐滅吳復國的第一謀臣,官拜上將軍。但當勾踐復國之后,他了解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同安樂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棄官而去,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chuàng)個人致富記錄的典范?!妒酚洝分休d“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但他仗義疏財,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yè)。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yè)的楷模。
2、儒商鼻祖——端木子貢(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
端木賜,字子貢,名賜,姓端木.春秋末期衛(wèi)國人,今屬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貢雖出儒門,卻懂經商之術。多年的經商活動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為孔子與其門徒的周游列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障,歷史上多用“端木遺風”來表經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鬃釉Q其為“瑚璉之器”(古代宗廟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來比喻有立朝執(zhí)政才能的人)。他利口巧辭,善于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wèi)兩國之相。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3、智慧商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
白圭,名丹,戰(zhàn)國東周洛陽人,梁(魏)惠王時在魏國做官,后來到齊國、秦國。《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fā)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時商業(yè)經營思想家,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諸如“人棄我取”、“知進知守”等經商理論至今對現代理財有指導意義。
4、營國巨商——呂不韋(約前292年~約前235年)
呂不韋,戰(zhàn)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wèi)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并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他以“奇貨可居”聞名于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并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5、富可敵國——沈萬三(1296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以墾殖為根本,以分財為經商的資本,大膽通番。他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的國際貿易商人。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只可惜其孫卷入藍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軍云南,財產沒收。
6、第一富翁——伍秉鑒(1769年--1843年)
商名伍浩官。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yè)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guī)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同年在廣州病逝。
7、商業(yè)巨族——喬致庸(1818--1907)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喬家大院》主人公喬致庸是喬家經商第三代人。喬家商業(yè)從第一代喬貴發(fā)起家,到第三代由喬致庸大手筆經營,使喬家成為商業(yè)巨族,故致庸可謂喬家殷實家財的奠基人,人稱他為“亮財主”。他經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謀善斷,是位商場高手。喬家在包頭開辦的復盛公商號,在他的策劃下發(fā)展為龐大的復字號商業(yè)網絡,基本上壟斷著包頭商業(yè)市場,故包頭有“先有復字號,后有包頭城”之說。光緒十年(1884),他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創(chuàng)立了匯通天下的大德通、大德恒票號。在他的經營下,喬氏商業(yè)遍及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業(yè)務繁榮,財多勢旺,成為商場巨賈。
8、紅頂商人——胡雪巖(1823~1885)
胡光墉,清徽州績溪人,幼名順官,字雪巖,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設銀號,后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陜甘總督后,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余處,并經營中藥、絲茶業(yè)務,操縱江浙商業(yè),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并開辦胡慶余堂中藥店。
9、一代錢王——王熾(1836-1903)
王熾,一代錢王,紅頂商人。資本主義在西方巳興起,生活在一個閉關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國商品經濟萌動的態(tài)勢,投巨資于剛興起的銀行票據匯兌行業(yè),以昆明“同慶豐”錢莊為龍頭,在當時全國22個行省中的15個行省及香港、越南、馬來西亞設立分行……被譽為“執(zhí)全國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業(yè)的開山鼻祖。晚清巨商王熾在英國《泰晤士報》評選的19世紀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晚清名臣李鴻章曾稱其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王熾的商德商道,對后人都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10、五金大王——葉澄衷(1840-1899)
寧波莊市人,是著名的寧波商團的先驅和領袖。他做生意很有天賦,頭腦清醒,樂觀時變,為人處事既誠且信,寬厚待人,被稱為“首善之人”。在葉澄衷傳奇性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中,誠信寬厚的性格幫助他在窮途時得到難得的機緣,有人資助他在虹口的美租界百老匯路口開設了上海灘第一家由中國人獨自開業(yè)的五金店——順記洋雜貨店。并據此發(fā)展出覆蓋五金、機械、鋼鐵直至軍需器械和軍服的龐大生意,開設了38個分支機構,贏得了“五金大王”的美稱。并繼投資金融業(yè),在上海、杭州、鎮(zhèn)海、蕪湖、湖州等地開設票號、錢莊,鼎盛時竟達108家。在寧波商幫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人當如葉澄衷”。
一、文財神
1、李詭祖
李詭祖是民間最受歡迎的文財神,其繪像常與“?!薄暗摗薄皦邸比呛拖采癫⒘?,合稱為福、祿、壽、財、喜。
相傳,李詭祖為北魏孝文帝時官員,愛民如子,常以俸祿布施貧民,很得百姓的愛戴。去世后被奉為財神。李詭祖的形象一般為,頭戴朝冠,白臉長須,錦衣玉帶,身穿紅袍,面帶笑容;左手執(zhí)“如意”,右手執(zhí)“聚寶盆”,上寫“招財進寶”四字。身后還有兩個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寓意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銀財寶。所以也被稱為“增福財神”。
2、范
春秋末年,范
3、比干
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受其兄帝乙之托,忠心輔佐幼主紂王。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于道”;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股,富國強兵。比干被奉為財神,則是因為他的忠義。相傳他一再忠諫紂王,遂被蘇
二、武財神
關公即關羽,不僅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兇神之最有力者,更被商家視為武財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起兵爭雄。他武藝超群,重情重義,兵敗與劉備失散后,關羽不被曹操的金錢美女所誘惑,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為蜀漢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后鎮(zhèn)守荊州時,因驕傲輕失敗走麥城,被俘蒙難。天地感其忠誠,封為財神。
關羽儀表威武,集忠孝節(jié)義于一身,忠貞不二,不為金銀財寶所動;且傳說他長于算數,發(fā)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做為他們的守護神、招財進寶的財神爺。近代,關公更被奉為全能保護神、行業(yè)神和財神。
三、五路財神
相傳,趙公明在開天辟地時修成大道,法力通玄。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時,受商朝太師聞仲邀請,趙公明伙同蕭升、曹寶、陳九公、姚少司等,與西岐軍隊大戰(zhàn)并屢敗對方,聲威大震。后被輔佐西岐的眾神所殺。戰(zhàn)后姜子牙封神時,感其忠勇,將趙公明封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并統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管天下財運,俗稱財神?,F供奉的趙公明,多為頭戴鐵冠,黑面濃須,身跨黑虎,右手舉鋼鞭,左手托金元寶,周圍還有奇珍異寶裝飾。
四、準財神
在人們拜請的一眾財神中,有幾位雖能為人帶來財運,但并未受封,被視為準財神。
1、子貢:
子貢,孔子弟子端木賜,被稱為“孔門十哲”,他能言善辯,經商有道,富可敵國。
2、沈萬三:
民間傳說,明朝商人沈萬三擁有“聚寶盆”,不管將什么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所以成為一代巨富。
3、韓信:
傳說,漢朝的韓信曾經發(fā)明了許多賭博用具,供軍中士兵玩樂,以排遣、消磨軍中和平時的時光。所以就被一些賭徒供奉,希望保佑他們賭運亨通,所以被稱為“偏財神”。
一、文財神
1、李詭祖
李詭祖是民間最受歡迎的`文財神,其繪像常與“?!薄暗摗薄皦邸比呛拖采癫⒘?,合稱為福、祿、壽、財、喜。
相傳,李詭祖為北魏孝文帝時官員,愛民如子,常以俸祿布施貧民,很得百姓的愛戴。去世后被奉為財神。李詭祖的形象一般為,頭戴朝冠,白臉長須,錦衣玉帶,身穿紅袍,面帶笑容;左手執(zhí)“如意”,右手執(zhí)“聚寶盆”,上寫“招財進寶”四字。身后還有兩個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寓意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銀財寶。所以也被稱為“增福財神”。
2、范蠡
春秋末年,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復國,一雪前恥。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化名改姓與西施泛舟江湖。三次經商成巨富,又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被后人尊稱為“商圣”。后世稱贊他:“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進退得宜,不執(zhí)著于名利,經營手法出神入化;善于經營,善于理財,且能廣散錢財,故被稱為文財神。
3、比干
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受其兄帝乙之托,忠心輔佐幼主紂王。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于道”;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股,富國強兵。比干被奉為財神,則是因為他的忠義。相傳他一再忠諫紂王,遂被蘇妲己設計陷害,詐稱需用比干的七竅玲瓏心做藥引方能治病,紂王為救美人,命比干剖心獻出,比干親手取出自己的心獻給紂王。人們認為,比干生前正直,死后無心,不會心存偏見,最適合管理分配天下財富,所以也就成了文財神。
二、武財神
關公即關羽,不僅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兇神之最有力者,更被商家視為武財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起兵爭雄。他武藝超群,重情重義,兵敗與劉備失散后,關羽不被曹操的金錢美女所誘惑,一旦得知劉備的下落,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為蜀漢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后鎮(zhèn)守荊州時,因驕傲輕失敗走麥城,被俘蒙難。天地感其忠誠,封為財神。
關羽儀表威武,集忠孝節(jié)義于一身,忠貞不二,不為金銀財寶所動;且傳說他長于算數,發(fā)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做為他們的守護神、招財進寶的財神爺。近代,關公更被奉為全能保護神、行業(yè)神和財神。
三、五路財神
相傳,趙公明在開天辟地時修成大道,法力通玄。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時,受商朝太師聞仲邀請,趙公明伙同蕭升、曹寶、陳九公、姚少司等,與西岐軍隊大戰(zhàn)并屢敗對方,聲威大震。后被輔佐西岐的眾神所殺。戰(zhàn)后姜子牙封神時,感其忠勇,將趙公明封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之神”,并統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管天下財運,俗稱財神?,F供奉的趙公明,多為頭戴鐵冠,黑面濃須,身跨黑虎,右手舉鋼鞭,左手托金元寶,周圍還有奇珍異寶裝飾。
四、準財神
在人們拜請的一眾財神中,有幾位雖能為人帶來財運,但并未受封,被視為準財神。
1、子貢:
子貢,孔子弟子端木賜,被稱為“孔門十哲”,他能言善辯,經商有道,富可敵國。
2、沈萬三:
民間傳說,明朝商人沈萬三擁有“聚寶盆”,不管將什么東西放在盆內,都能變成珍寶,所以成為一代巨富。
3、韓信:
傳說,漢朝的韓信曾經發(fā)明了許多用具,供軍中士兵玩樂,以排遣、消磨軍中和平時的時光。所以就被一些賭徒供奉,希望保佑他們賭運亨通,所以被稱為“偏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