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俗成名,超凡入圣
作人無甚高遠事業(yè),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
為學(xué)無甚增益功夫,滅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大意】
要想成為一個很會作人的人,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要能擺脫世俗的利欲就可躋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學(xué)問,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訣,只要能排除干擾、寧靜心情的雜念就可超凡入圣。
義俠交友,純心作人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作人要存一點素心。
【大意】
跟朋友相處時,必須抱著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而作人處事也要存著一顆天真無邪的赤子之心。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大意】
對于一切榮光和屈辱都無動于衷,永遠用安靜的心情欣賞庭院中花開花落。對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漠不關(guān)心,冷眼觀看天上浮云隨風(fēng)聚散。
弄權(quán)一時,凄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
依阿權(quán)勢者,凄涼萬古。
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大意】
一個堅守道德規(guī)范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quán)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凄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zhì)以外的精神價值,并且又能顧及到死后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愿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涼。
多心招禍,少事為福
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大意】
一個人的幸福莫過于無事牽掛的了,一個人的災(zāi)禍沒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才知道沒有事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經(jīng)常心如止水的人,才知道多心病是最大的災(zāi)禍。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淺,點染亦淺;
歷事深,機械亦深。
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
與其曲謹(jǐn),不若疏狂。
【大意】
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xí)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jīng)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xí)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yǎng)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jǐn)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心事宜明,才華須韞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
一個有高深修養(yǎng)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
一個有高深修養(yǎng)的君子,他的才學(xué)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絕對不輕易讓人知道。
淡中知真味,常里識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大意】
美酒佳肴和大魚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實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淡飯;標(biāo)奇立異,超凡絕俗的人,都不算人間真正的偉人,其實真正的偉人只是那些平凡無奇的人。
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
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大意】
在狹窄的路上行走時,要留一點余地給別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時,要留出三分讓給別人吃;這就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最安全的方法。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 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
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圣。
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
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
千金難結(jié)一時之歡,
一飯竟致終生之感。
覺人之詐,不形于言;
受人之侮,不動于色。
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
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里立個根基。
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之真趣;
一偈不參而有禪味者,悟禪教玄機。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dāng)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
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dāng)如凌云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
動時念想,預(yù)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能輕富貴,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
能重名義,又復(fù)重一重名義之念。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fù)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
今日之是不可執(zhí),執(zhí)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zhuǎn)為欲根。
無事便思有閑雜念想否。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 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
放得道德仁義之心下,才可入圣。
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
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欲不入。
千金難結(jié)一時之歡,
一飯竟致終生之感。
覺人之詐,不形于言;
受人之侮,不動于色。
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
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里立個根基。
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之真趣;
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
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
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xué)問的.真消息
身不宜忙,而忙于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
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攝之后,亦可鼓暢天機。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
厚德以積福,逸心以補勞,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勞我以形,吾補吾心以逸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jié)礪行而不覺;
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只畏偽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jié),不及小人之自新。
攻人毋太嚴(yán),教人毋過高
攻人之惡毋太嚴(yán),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太高,當(dāng)使其可從。
閑時吃緊,忙里悠閑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
日月盡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
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
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動中靜是真靜,苦中樂是真樂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
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
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
臨崖勒馬,起死回生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從理路上來。
一起便覺,一覺便走,此是轉(zhuǎn)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guān)頭,切莫輕易放過。
寧靜淡泊,觀心之道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
閑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
淡中意趣沖夷,得心之真味。
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
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yè)毋落人后;
受享毋逾分外,修為毋減分中。
苦中有樂,樂中有苦
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生失意之悲。
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yán)得宜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dāng)方圓并用;
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yán),待庸眾之人當(dāng)寬嚴(yán)互存。
弄權(quán)一時,凄涼萬古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
依阿權(quán)勢者,凄涼萬古。
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
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謹(jǐn)言慎行,君子之道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
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業(yè)興,
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守拙無巧。
謙虛受益,滿盈招損
攲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多心招禍,少事為福
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