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對一所大學來說,每年的這個季節(jié),既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別離的季節(jié)。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家長都如我一樣滿懷幸福的自豪感;我也相信,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都如我一樣滿懷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同學們,你們經過四年的努力,贏得了今天的榮耀和輝煌,也打開了新的希望之門。在此,我代表學校,向所有圓滿完成學業(yè)的畢業(yè)生表示真誠的、熱烈的祝賀!
盤點四年的光陰,大家總喜歡用苦辣酸甜、喜怒哀樂來描繪。但大家可曾想到,你們是親歷法大變革的一屆畢業(yè)生,你們是見證法大跨越式發(fā)展的一屆畢業(yè)生,你們也是共享過法大變革和發(fā)展成果的一屆畢業(yè)生。在校期間,你們親身參與學校的建設,用實際行動支援學校的發(fā)展。xx年你們入校,學校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正式跨入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先進行列;xx年,學校進一步深化通識教育,著力提高教學質量;xx年年,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法學一級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10年,應廣大同學誠懇之約,xx總理來校視察,同年,法大中歐法學院也成功組建。這是全體法大人共同奮斗的結果,也是全體法大人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其中也有2010屆全體本科畢業(yè)生的功勞。
與此同時,我要代表學校,感謝在座同學的理解和寬容,有了你們的支持,法大原本緊張的教室,使用得那么高效,大家為了聽名家講座,因無座位而“站”無虛席;原本擁擠的食堂,流轉得那么順暢,大家吃得“汗”暢淋漓而不亦樂乎;原本悶熱的宿舍,也許因為你們的心平氣和多了一絲清涼。學校會時刻記住你們清晨5點就起床去占座的奔跑速度,我們要比照你們的速度,努力再努力,為大家而改變、因大家而建設,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盡早把法大校園建設成為一個“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yōu)”,精致而有文化內涵的和諧學府。
大家知道,我到法大剛一學期,嚴格講,我在法大是一個freshman,現(xiàn)在還讀著法大的大一,而你們則讀大四,即將畢業(yè),在法大比我資格老。盡管我們在軍都山下只相處了一學期,但我們曾有機會在網(wǎng)上在線交流,我們曾有機會在學校食堂共進午餐,我們曾有機會討論為什么在法大會有揮之不去的“占座”現(xiàn)象……我想這就是我們共同的法大情結。我和法大的`每一位教職員工一樣,對于你們畢業(yè)離校,既感到欣喜而歡欣鼓舞,但又總有點兒牽腸掛肚。離別總是令人傷感,難免有離愁別緒。作為你們的校長,也如同你們離家前父母對你們千嚀萬囑,我有一些話要叮囑大家。
一是要始終牢記xx今年5月2日在同中國農業(yè)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給全國廣大青年學生提出的四點希望??倳浰狞c希望的中心詞是“愛國主義”、“勤奮學習”、“深入實踐”、“奉獻社會”。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大家只有愛國,“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常言道:“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大家只要勤奮學習,不斷學習,“就一定能奠定人生進步的根基,成為國家建設需要的有用人才”。大家只有深入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增進同人民的感情,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我們每位同學還應該“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yōu)良品德”。
二是要多品味一下胡適先生給他那個時代畢業(yè)的大學生開出的 “藥方”。也就是在77年前的這個時候,胡適先生認為,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青年人容易拋棄求知欲和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因此在他的《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yè)生》的演講中
,他開出了三劑良方,也就是三句話,第一句是“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第二句是“總得多發(fā)展一些非職業(yè)的興趣”,第三句是“你得有點信心”。依我看,事過未必境遷,大家對胡適先生的寄語,多思考思考,一定會受益終生的。
第三,協(xié)調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好這樣的關系呢?比照胡適先生的三個方子,我也給大家開三個方子,也是三句話。第一句話:以踏實和積累成就自己。第二句話:以品德和言行影響他人。第三句話:以責任和才智奉獻社會。以上寄語文字簡約、明了,無須過多解讀,我希望大家能夠身體力行。
2010年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今年是我國建國60周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我們法大人更應該想到,今年同時是當時起到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頒布60周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55周年,新中國第一部刑法頒布30周年,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法大恢復招生30周年,而我們在座的各位畢業(yè)生是法大恢復招生30年來第27屆畢業(yè)生。
講到這里,我不禁要提到在法大耳熟能詳?shù)慕浇淌诘拿裕骸八哪晁亩溶姸即?,一生一世法大人。”大家在經歷了四年四度軍都春后,請你們一定不要忘記你們、我們,還有許許多多在法大學習和工作過的學友、學長、學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法大人”?!胺ù笕恕边@三個字代表的不僅僅是“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生”,它還代表著一種精神和氣度,蘊含著“法大價值共識”,它反映著每一位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的人的一種共同的心理、一種共同的文化、一種共同的認知與判斷,它也鐫刻著每一位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的人的獨特人格和氣質。傳承和發(fā)揚法大人的精神和文化,是我們每一個法大人的責任。
同學們,無論你們今后走到哪里都要秉承法大的傳統(tǒng)。法大的傳統(tǒng),是錢端升先生在50多年前開創(chuàng)的,錢端升先生也為之奮斗了一生,時至今日,凡法大人必以推動“政治進步,法制昌明,社會繁榮”為己任。
同學們,無論你們今后走到哪里都要恪守法大的校訓。法大人在總結自身50多年的榮辱興衰史,得出人要厚德、學要明法、求要格物、心要致公的價值追求的表述。在“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八字校訓中,“厚德”為首。“厚德”簡單地說,就是做人要厚道。我們希望走出校門的法大人繼續(xù)培養(yǎng)文明的政治公德、執(zhí)著的職業(yè)道德、模范的家庭美德、和諧的社會公德。
同學們,無論你們今后走到哪里都要弘揚法大的精神。什么是法大的精神?我體會,那就是法大人“經國緯政,法澤天下”的氣度、“經世濟民,福澤萬邦”的情懷,“公平至上,正義優(yōu)先”的價值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術品格,“和衷共濟、和而不同”的團隊精神,“艱苦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作風。同學們,你們要知道,承載法大精神的不僅僅是我們法大僅有的600多畝土地的校園,法大精神還要通過世世代代的法大人傳播到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
同學們,可以肯定,你們正期待和憧憬著走出校門后的美好未來。請你們一定要記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有時也很無奈。大學是世界上最寬容的地方。你們在大學校園里,行為散漫一點、個性化一點,說話出格一點、偏激一點,甚至犯一些錯,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你們走向社會就完全不同了。盡管你們有理想,有抱負,有知識,有本領,但要實現(xiàn)你們的人生理想,你們得正確對待人生,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工作,正
確對待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我們期待著你們在社會上建功立業(yè),平安、幸福而快樂!但無論如何,法大永遠是你們的母校,是你們的避風港灣,是你們的精神家園。明天,你們就要離開校園,開始人生新的征程。臨行前,我建議大家再去瞻仰一下錢端升先生的銅像,再去凝望一次法鏡、法鼎和拓荒牛,再去圖書館前的臺階、法治廣場靜靜地坐一坐。今后,我們也期待你們?;剀姸忌较罗D一轉,常到小月河邊走一走。
同學們,展開你們理想的翅膀,帶著夢想去飛翔吧,母校等待你們成功、平安、幸福、快樂的訊息。法大祝福你們,祝你們前程似錦,鵬程萬里!
謝謝大家!
我最近看到兩則新聞,深有感觸。
第一則新聞來自美國密蘇里州,主角是一個3歲的小男孩喬丹。喬丹只有3歲,卻學會獨立生活,與父母分睡。這天晚上,熟睡中的喬丹突然被一陣刺鼻的煙霧熏醒,原來是床頭燈短路起火?;鹈鐏y竄,濃煙滾滾,喬丹居然沒有嚇哭,迅速打開房門,跑向父母的臥室。情急之下,他還找到一條濕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
喬丹拼命搖動爸爸的身體,大聲地喊:“著火了!著火了!”爸爸起初以為兒子在說夢話,清醒之后,發(fā)現(xiàn)家里果然起火?;饎菅杆俾?,已無法控制,全家人趕緊逃了出去,隨即撥打了報警電話。
喬丹及時發(fā)現(xiàn)火情,處置得當,一家人才幸免遇難。媒體報道之后,這個3歲男孩成了當?shù)氐拿餍?。媽媽自豪地告訴記者:“兒子的消防知識,都是從爺爺那里學來的。喬丹的爺爺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消防員。”喬丹最大的`理想,是像爺爺那樣,做一名出色的消防員。父母經常鼓勵他,讓他為理想而努力。
另一則新聞發(fā)生在我的家鄉(xiāng)——江西南昌。
警方接到群眾報警,一個流浪漢躺在人行道上,奄奄一息,亟待救助。警察很快找到了這個流浪漢。一個衣衫襤褸的年輕人,裸著上身,蓬頭垢面,看上去病得不輕。他被送到醫(yī)院,漸漸地清醒,當警察問明他的身份之后,不由得大吃一驚。
他姓黃,今年23歲,是中國政法大學的應屆畢業(yè)生。警察很快幫他聯(lián)系上了家人,隨后小黃的母親趕到南昌,證實了他的身份。
今年暑假,小黃大學畢業(yè),本打算回福建找工作,不小心買錯了火車票,稀里糊涂地到了南昌。他在南昌舉目無親,出來時匆忙,忘了帶手機,與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小黃身上只剩了幾十塊錢,想先找份工作糊口,可是他性格內向,不會和陌生人溝通,找不到工作。沒有生活來源,也不知道如何求助,他只好露宿街頭,乞討為生。由于天氣炎熱,加上吃了變質的食物,小黃終于倒在了馬路上。
23歲的名牌大學生,為何連3歲的小孩都不如?
3歲的喬丹,最大的理想是當消防員,這在許多人看來,恐怕會用胸無大志來形容。然而,正是這個“胸無大志”的小男孩,讓我們驚嘆不已。誰又能想到,一個從名牌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剛跨出校門,居然變成了“犀利哥”?哀其不幸,不如說是教育的不幸。孩子是一塊天然玉石,未來有無限可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琢玉人對他的理解。你希望他將來成為什么,他就是什么。從這個意義上說,喬丹的父母值得尊敬。
美國的一位前總統(tǒng)自嘲地說:“當總統(tǒng)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可以把中學成績列為最高機密。”成績是一件華麗的校服,一旦走出校園,就不復存在。有人卻把它當成了終極目標,悲劇由此而來。其實,除了追求高分、名校,人生還有許多夢想,每一個夢想都值得灌溉。
什么是“不忘初心”
一、古語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笔裁词浅跣??
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點所許下的夢想。
初心給了我們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tài)。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說,創(chuàng)造的秘密就在于初學者的心態(tài)。初心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欲和贊嘆。因為如此,喬布斯始終把自己當作初學者,時刻保持一種探索的熱情,“現(xiàn)在的我仍然在新兵營訓練”。
初心也給了我們成長的內在力量。84歲時,星云大師說:“我出家做和尚,是自愿的。人生經歷這么多挫折,始終不忘記,最初為什么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記最初為什么開始,就心甘情愿。不忘初心,就是力量?!?/p>
二、你是否已走得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么出發(fā)?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初心,它是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是戀愛時的第一次萌動,是夢想時的第一次出發(fā)。初心如此美好,難怪納蘭性德要說,“人生若只如初見”。
在這個時代,初心常常被我們遺忘,正如紀伯倫所說:“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币驗橥浟顺跣?,我們走得十分茫然,多了許多柴米油鹽的奔波,少了許多仰望星空的浪漫;因為忘記了初心,我們已經不知道為什么來,要到哪里去;因為忘記了初心,時光荏苒之后,我們會經常聽到人們的懺悔:假如當初我不隨意放棄,要是我愿意刻苦,要是我有恒心和毅力,一定不會是眼前的樣子。
三、守穩(wěn)初心,方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無法重來,要記得自己的初心。經?;仡^望一下自己的來路,回憶起當初為什么啟程;經常讓自己回到起點,給自己鼓足從頭開始的勇氣;經常純凈自己的內心,給自己一雙澄澈的眼睛。
不忘初心,才會找對人生的.方向,才會堅定我們的追求,抵達自己的初衷。就像一首詩中所言:從前/所有的甜蜜與哀愁/所有的勇敢與脆弱/所有的跋涉與歇息/原來/都是在為了/向著/初來的自己/進發(fā)。
初心,他們說……
詩人 席慕蓉
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層,而是在極深極深的內里。這里的“內里”即為“初心”,它不常顯露,很難用語言文字去清楚形容,只能偶爾透過直覺去感知其存在,但在遇到選擇之時,在不斷地衡量、判斷與取舍之時,往往能感知其存在。
作家 張曉風
我愛上“初”這個字,并且提醒自己每清晨都該恢復為一個“初人”,每一刻,都要維護住那一片初心。
作家 林清玄
回到最單純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讓世界的吵鬧去喧囂它們自己吧!讓湖光山色去清秀它們自己吧!讓人群從遠處走開或者自身邊擦過吧!
我們只愿心懷清歡,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主持人 白巖松
在墨西哥,有一個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們都走得太快。然而,誰又打算停下來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遠,會不會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就如中國一句古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企業(yè)家 俞敏洪
如果我們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夢想,并且探索自己獨立的思想,我們的青春就開始成熟。
歷經挫折,初心不改是青春最大的標志。
音樂人 李健
在這個熱鬧的世界,如何才能保持一顆初心?我至今記得清華大學一位老師的話:“一個人若能永遠保持學生的狀態(tài),他的人生就不會枯竭”。
南昌大學校長 周創(chuàng)兵
當你們(畢業(yè)生)踏入社會以后,也許物欲橫流和飛揚浮躁的社會風氣會讓你們錯愕不已,可能“拼爹”“拼顏值”的社會現(xiàn)實會讓你們措手不及,企圖不勞而獲、一舉成名,甚至一步登天的念頭被徹底打消,你們會發(fā)現(xiàn)平凡的工作、平靜的生活成為了常態(tài),你們要不忘初心,做好接受平凡的準備。
請記住,急功近利只是小聰明者的生存哲學,平和寧靜才是大智慧者的人生態(tài)度。
浙江傳媒學院校長 項仲平
勿忘初心,堅守夢想。每個成功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勿忘初心,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初心,是人生起點的希冀與夢想,是人生開端的追求與動力,是迷途困挫中的恪守與堅持,是事業(yè)成功的承諾和信念。
一個人,只有心中確立了最初的夢想,才不會被各種誘惑所迷惑,偏離人生的軌道,才能自覺地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黃進
“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們出發(fā)時的理想信念。當代大學生走向社會不應該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應該站在國家、民族、社會、人類未來的視野中去思考問題和付諸行動,應該生活在廣闊而深邃的時空格局中,做“中國的脊梁”。
“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我們內心的道德法則。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忘記我們的良知和理性,不會忘記我們遵循的道德法則,不會忘記我們身上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而會始終保持追求公平正義、止于至善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