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0月18日,到四川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遺址,親眼目睹地震慘烈之狀,緬懷已死去將近七年半的亡魂,心靈極其震撼。
一
走進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第一眼看見幾棟殘破頹圮的樓房前那一盤白色大理石鐘表雕刻。表盤上的時針停留在二至三之間,分針停留在大約二十八分的位置。表盤下面,一塊白色條形大理石上鐫刻著;“2008-5-12”。
那一天,那一刻,這個小鎮(zhèn),突然之間,天搖地晃,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大難突降。13日,14日,又接連大暴雨,又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澇災害,還余震不斷。
最突然最強烈的地震第一次發(fā)生時,毫無防備的人們,剎那間,被天旋地轉顛簸得暈頭轉向,短短12秒之后,許多人被掩埋在廢墟之下和土地的裂縫中。有的,當時就氣絕身亡。有的,被沉重的物體壓著,動彈不得,在身體的傷痛和精神的極度恐懼的雙重折磨中,度過一秒秒,一分分,一時時,度過漫長的白天,又煎熬過痛苦的黑夜。幸運的,終于等來了救援,保留了性命。不幸的,在經歷了漫長的痛苦折磨之后,含恨長眠地下。
二
一干行人,個個表情肅穆,沉默無言,靜靜地行走在這一片廢墟中。
本來四五層的教學樓或者宿舍樓,幾乎都陷進地下一層多,斷裂、殘損、扭曲的跡象觸目可見,座座樓房呈現因強力拗扭而仄歪頹圮痛苦不堪的姿態(tài)。沒有了玻璃和木板的門窗,極像人被挖去了眼睛,只剩下一個個虛空的窟窿,透過窟窿,可以看見里面的景象,雜沓,凌亂,是大劫后的慘烈,讓人一看心里就不禁涌出空茫無助,凄涼悲哀的傷感。
年輕的導游姑娘,聲音沉重地述說著苦難的記憶。
年輕的導游姑娘介紹說,地震時,她正在這里上初中,由于這里是新建的樓房,建筑質量相對較好,她躲過了一劫。
據她說,當時共有在校學生一千五百多人,教師一百三十多人。在大地震中有40多名學生、8名教師、2名職工、2名家屬遇難,將近30名學生2名教師重傷。
她指著一棟男生宿舍樓說,這里至今還掩埋著一個男生,當時,因為有病,他請了假,在宿舍里休息,他的宿舍在一樓,地震時,一樓塌陷進了地下,他來不及跑出來。
她又指著一棟女生宿舍樓說,這里至今還掩埋著一個懷孕的女老師和她的妹妹,女老師的妹妹從外地來探望她,她的宿舍也在一樓,倆人也同樣未能幸免遇難。
聽到女導游的述說,我的腦海里就不由自主地呈現出地震突降時他(她)們三個人的恐懼、慌亂、痛苦不堪的表情,似乎聽到他(她)們被深埋在黑暗中臨終時凄慘的呻吟和呼救。也許,他(她)們根本來不及呼救,就氣絕身亡。這兩棟傾斜損毀的樓房,成了他(她)們的墳墓和棺槨,他(她)們深埋黃泉之下,已經七年多,早已是黃土銷骨。我不由想起《詩經?黃鳥》的詩句:“臨其穴,惴惴其栗?!庇盅鎏扉L嘆:“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女導游又介紹說,同樣是學校的映秀鎮(zhèn)中心小學,教室大多是平房,又年久失修,所以,在地震中受損慘重,將近四百七十多名學生,就有二百二十多人遇難,3人失蹤。將近五十名老師,將近三十人遇難,有些,就是因為救護學生而遇難。
三
我的職業(yè)就是教師,對老師,對學生,總有一種親近感。當親眼目睹地震給學校帶來的如此毀滅性的摧殘,親耳聽到導游關于死傷人數的敘述,心里就特別地凄涼而悲傷。
那些死去的老師,有相當一部分是為救護學生而死,他們的死,死于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保護學生,盡了一個老師應盡的責任,也是出于一個成年人保護下一代的善良之心,他們死得其所!沉痛哀悼之余,我為他們這些同行而驕傲。
那些死去的中小學生,最大的,也就十七八,最小的,才六七歲,他們幼小或者稚嫩的生命就毀于一旦!如果他們今天還健在,也許早就大學畢業(yè),成為有為青年,最小的,也該是初中生了。而今,他們夢斷香銷,長眠青山,已過七載。他們的.花樣年華,他們的美好理想和前程,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塌天大禍,倏爾灰飛煙滅。噫呼吁,哀哉!
四
“5.12”特大地震死去的映秀鎮(zhèn)五千多千人,被集體安葬在新建的映秀鎮(zhèn)旁邊的山坡上。
從鎮(zhèn)里遙望山坡,綠樹蔥蘢,花草繁茂,綠樹掩映之中,可見一個深灰色的長方形建筑,就是“汶川5.12大地震博物館”。
為了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悼之情,我們一行十幾人,隨著前往祭奠的絡繹不絕的人流,沿山坡拾階而上,前去祭奠。
登上山坡,迎面一道深灰色石墻,上面鐫刻有“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公墓”。石墻旁邊的一抹土丘斜坡,綠草覆蓋,周圍砌以青石。祭臺上,有燃燒過的許多香灰灰燼,有些香,還在燃燒,飄揚著裊裊淡煙。還有一些供品,供品前,擺著一長溜黃花。證明這里陸陸續(xù)續(xù)來過許多祭客。
我們十幾人,每個人手里都捧著一束黃花,每個人都靜靜地來到祭臺前,獻上黃花,然后雙手合十,默默祭奠。小霞姑娘一邊用手扯下黃花的葉瓣,一邊哽咽著禱告:親們,安息吧!眼里潸然淚下。
其他幾個女性,也個個哽咽。男士們,一個個神色肅穆。而我,想起陸游的兩句詩:“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敝皇牵@里不是稽山,是巴山蜀水。這里長眠的,不僅僅是一個人,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摯愛,而是五千多千人,是幾千個家庭的摯愛。心里寒流洶涌,汩汩如潮,久久不能平息。
在面積頗大的地震博物館里,有關于地震發(fā)生的圖片、視頻、實物、模型等,以非常豐富的
逐一瀏覽這些展覽,我的心,時而沉痛,時而感慨。沉痛的是地震的無情,感慨的是在大災大難來臨時灼灼閃耀的人性光輝。
看完展覽,順石階緩慢而下。時序已屆深秋,山坡上黃葉如金,紅葉如火,地上也鋪滿了飄落的枯葉和殘花,腳踏在上面,窸窸窣窣,如泣如訴。深林里,有鶯聲啁啾,如鳴哀歌。便想起杜甫的兩句詩:“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p>
從斜坡上俯視,新建的映秀鎮(zhèn)樓房,鱗次櫛比。街道里,商鋪幢幢,游客如織。寬闊的映秀廣場,男女老少,悠閑嬉戲。停車場里,停滿了汽車。
如今的映秀鎮(zhèn),是廣東東莞援建的,規(guī)劃合理,設計新穎,完全是新型城鎮(zhèn)化的模式。如今的映秀鎮(zhèn)老百姓,家家住進了新樓房,大家響應政府退耕還林的號召,從事山林經濟,旅游經濟。街道兩旁,有許多土特產、旅游紀念品的小攤子,站在攤子后面的經營者,一看就是土生土長的當地居民。
我們雇的本地導游姑娘,就是土生土長的映秀鎮(zhèn)人,緩過悲苦的情緒來,給我們講解映秀鎮(zhèn)的新變化的時候,她的臉上也漾滿了笑意,一雙大眼睛,也閃耀著青春的光澤,走起路來,昂頭挺胸,步伐輕盈,似乎滿懷著信心和希望。
我不由想起了沿途所見的一處處新建的縣城和鄉(xiāng)鎮(zhèn),一個比一個現代化,一個比一個氣派。在哀慟中沉湎已久的心,方漸漸和緩平靜。
只是,還有一個擔憂,縈繞心頭;這里是地震帶,很可能再發(fā)生大的地震,倘若再有山崩地裂的天災,能確保這里所有人生命無虞嗎?
第一篇:參觀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提起唐山,人們一定會想起1976年那場地動山搖的大地震,一下子摧毀唐山。今天,我和媽媽來到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目睹了唐山地震的歷史之跡。
進入唐山地震遺址公園,最先看見的是一只裂開了一條深深裂痕的鐘,凝固了時間: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6秒,我想像當時唐山就是在那一剎那,房屋倒塌,城市毀滅,心里不由地顫動起來。我又來到了那一排高大的紀念墻前,墻上刻著一排排整齊的名字,那12塊高墻給了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不僅是震撼,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建造紀念墻也是給遇難同胞的一種安慰吧!公園中間是廣闊而又方正的水池,亂石散落其中,恰似天幕中四布的星辰。
我們又來到紀念館,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三塊凹凸不平的墻壁,墻壁上刻著救災時的情景,有一副畫面令我感受至深:一個孩子的下半身被壓住了,三個解放軍在奮力搬動那塊大石頭,而孩子的母親在旁邊號嚎大哭。我忽然感覺大自然很殘酷,一個好好的孩子,頃刻之間,他將會失去雙腿,甚至失去生命。
還有一副蠟像留給我很深的印:在一片廢墟之下,幾戶人家團結在一起,簡單搭建了三角屋。在一旁支起了一個鍋子,生了火,里面僅有的水,簡單談不上是水,是水拌泥,泥混水,一個年邁的老奶奶為大家下了些面,分給大伙兒吃,其實,在當時能吃上一口面已經不錯了,更多的是饑餓,從這里,我看到了地震后人們的生活艱難,同時也證實了人們的堅強與對生活的熱愛。
離開了遺址公園,心情仍是難以平靜。然而,在這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們自救、軍隊援救、全國幫助,猶如樹起了高大的精神支柱,地震可以摧毀我們的家園,但打不垮我們眾志成城的決心和毅力??吹搅诉z址公園中的吶喊、抗爭和留言,我更加被深深震撼了。
第二篇:參觀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5月18日參觀唐山大地震遺址公園。
走近進公園,一個巨大的時鐘赫然矗立眼前,時針停止在地震發(fā)生的那一刻,永遠的記憶”幾個大字把我們情緒立刻拉回到地震發(fā)生的那個悲慘時刻。巨大的紀念墻上刻著滿墻的罹難者的名字,那一串串幾乎近似的名字揪痛人的心???????。遺址上保存下來的倒塌房屋的架構,是更加震撼人心的紀念碑,向人們述說著那個慘絕的毀滅。
參觀完地震公園,繼續(xù)北行,去往北戴河。
路經一古塔,遠望去很漂亮,沈導開車繞到它的門前,大鐵門緊閉,敲門喊人打開大門。古塔沒有很準確的記載興建的.時間,拒不確切考證可能是金代所見,不管所建何時,塔上的雕塑非常的精美,沒有名氣更讓人為它感到惋惜和遺憾。
從唐山去秦皇島經過碣石山,古今偉人的詩篇,沈導一路幾次吟詠,更增加了對碣石山的向往,憑吊古今自己崇拜的偉人,對我來說這個景點更加難得的讓我興奮。有偉人的詩篇在,碣石山之游我什么都不能再寫了。
參觀唐山大地震遺址公園
第三篇:參觀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興城古城游覽完畢,一行人整理行裝開始返京,路上有人提議到唐山地震博物館看看,自駕游就這點好處,行動比較靈活,時間還早,趕到唐山,在地震博物館周邊吃了午飯。飯后進入唐山地震博物館。
唐山1976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給唐山人民巨大損失,震后,為紀念在這次地震中逝去的親人,牢記地震自然災害給人類造成的損失,紀念唐山人民在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唐山的偉大壯舉。唐山市修建了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唐山地震博物館、唐山地震紀念館、唐山市中心還建有抗震紀念碑廣場。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這次只參觀了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和地震博物館??拐鸺o念碑廣場由于周邊無法停車,只在周邊開車轉轉。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是世界上首個以“紀念”為主題的地震遺址公園,2011年公園被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被中國地震局授予“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參觀唐山地震遺址的作文篇一
進入唐山地震遺址公園,最先看見的是一只裂開了一條深深裂痕的鐘,凝固了時間: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6秒,我想像當時唐山就是在那一剎那,房屋倒塌,城市毀滅,心里不由地顫動起來。我又來到了那一排高大的紀念墻前,墻上刻著一排排整齊的名字,那12塊高墻給了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不僅是震撼,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建造紀念墻也是給遇難同胞的一種安慰吧!公園中間是廣闊而又方正的水池,亂石散落其中,恰似天幕中四布的星辰。
我們又來到紀念館,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三塊凹凸不平的墻壁,墻壁上刻著救災時的情景,有一副畫面令我感受至深:一個孩子的下半身被壓住了,三個解放軍在奮力搬動那塊大石頭,而孩子的母親在旁邊號嚎大哭。我忽然感覺大自然很殘酷,一個好好的孩子,頃刻之間,他將會失去雙腿,甚至失去生命。
還有一副蠟像留給我很深的?。涸谝黄瑥U墟之下,幾戶人家團結在一起,簡單搭建了三角屋。在一旁支起了一個鍋子,生了火,里面僅有的水,簡單談不上是水,是水拌泥,泥混水,一個年邁的老奶奶為大家下了些面,分給大伙兒吃,其實,在當時能吃上一口面已經不錯了,更多的是饑餓,從這里,我看到了地震后人們的生活艱難,同時也證實了人們的堅強與對生活的熱愛。
離開了遺址公園,心情仍是難以平靜。然而,在這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們自救、軍隊援救、全國幫助,猶如樹起了高大的精神支柱,地震可以摧毀我們的家園,但打不垮我們眾志成城的決心和毅力??吹搅诉z址公園中的吶喊、抗爭和留言,我更加被深深震撼了。
參觀唐山地震遺址的作文篇二
五月二日,吃過午飯,我和爸爸、媽媽一行七人來到了郯城的大地震遺址——麥坡。到了那里,放眼望去,風景如畫,美麗極了。老師曾經給我們看過地震紀念片,我們或多或少地也了解了一點關于麥坡的知識,如今身臨其境,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順著向導的指引,我們走到了地震遺址的邊緣,首先看到的是土的顏色,一半呈淺紅色,一半呈紫黑色。聽當地人介紹說,那些紅色的土是由火山噴發(fā)時的巖漿染紅的,可以想象得出當時的地震多么令人可怕。
不知不覺地我們來到馬陵山西坡的坡頂,向下俯視,只見一片層層疊疊的像神秘古堡一樣的山丘,呈現出與別處截然不同的紅色。在這一大片溝壑中,這些巖石呈東西方向排列,形態(tài)各異。雖說是巖石,但它卻并不堅硬,隨手一抓便可以抓起一把,原來經過多年的風化,這紅山丘的表層已成為面粉一樣的砂土,當地人因此將其稱為“紅土山”。我和哥哥、姐姐特感興趣于是每人揀了幾塊地震后的“石頭”,想留作紀念,沒有想到這種“石頭”經不起我們的手勁,一掰,就立即碎了,可能是由于火山噴發(fā)燒成的吧?多揀幾塊拿回家,在同學們的面前就可以表演我的小魔術了,哈哈!在路邊的地上,我還發(fā)現了地上的石頭竟然有一些是綠色的,太奇怪了,我連忙拿去問爸爸,爸爸說這些石頭中含有硫磺,為什么含有硫磺就是綠色的?我覺得挺有意思,多揀幾塊帶回去查查資料吧?我自言自語。
更讓人奇怪的是,別處山上、溝邊都長滿荒草,唯獨“紅土山”上不長,就那樣赤裸著,置身其間,滿目的紅色,給人神秘莫測的感覺。在附近翻地的村民張大爺說,這“紅土山”上不長草,即便有一些長草的地方,那也是風把別的地方的土刮到了這紅土山上,所以才長出來的。
站在高高的土坡上,放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隨風擺動,蕩起一層層的麥浪,慶幸我們這次的旅游是找準時機了,不枉此行。
夜幕漸漸降臨時,我們要返回了,這么美麗奇特的景觀,真的是舍不得離開呀!若有時間,我還會到這里來觀光的,請等著我──大麥坡。
參觀唐山地震遺址的作文篇三
中秋節(jié)當天,我去了漢旺鎮(zhèn)地震遺址。
一到地震遺址,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幢鐘樓,鐘面上的時間永遠地停在了兩點二十八分。下午兩點多的時候,有些人可能還在睡午覺呢。地震到來的時候,房子劇烈地搖動起來,許多人在十二秒內逃了出去或者還沒反應過來,便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鐘樓旁有一塊很大的紀念碑。這是地震以后,當地政府修建的,為了紀念在地震中罹難的人們。紀念碑的底座高度大約有四十厘米,上面有一塊奶白色的大理石,大理石上刻著紅色的碑文。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看見了一座亭子。亭子完好無損,而亭子旁邊巨大的雕像卻受到了嚴重的損壞,雕像的頭部跌落下來,至今還靜靜地躺在那兒,雕像的其余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損。
我們沿著街道繼續(xù)向前,兩旁的房子殘破不堪,有的斜著,有的兩幢碰到一起,有的則完全坍塌了,竟然還有一撞樓直接下陷,二樓變成了一樓……廢墟中掩埋著多少條生命呀?
道路的盡頭有一座小山,那座山原本是道路旁邊的,地震把一部分山體移到了這里,前方的道路也被掩埋了。我們看見了原來的水道,水道里已經沒有水了,干涸見底,是山體的移位把水道切斷了。旁邊,一座新的水壩已經建立起來,并投入使用了,那里水流很急。
中秋節(jié)是一個大家團聚的.日子,可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們再也無法和他們的親人團聚了---愿死者安息,生者更堅強。
參觀唐山地震遺址的作文篇四
六一節(jié)前一天,我正在為如何安排這一天而可苦惱。突然,媽媽對我說:“明天出去玩吧……”聽到這,我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問:“到哪玩?”媽媽回答說:“去參觀映秀地震遺址。”我的臉像一個鮮美的蘋果,突然發(fā)霉了,我心想:“哼!地震遺址有什么好看的,還不如在家里寫作業(yè)呢。只不過是廢墟一片罷了,沒什么了不起!”媽媽看了我的表情,對我說:“去了知道。”
六一節(jié)一大早我們就出發(fā)了,車過了都江堰,就在群山中盤繞前行,一會兒穿過隧道,一會兒跨過大橋,終于來到了依山傍水的映秀鎮(zhèn)。
一下車,我心想:“我倒要看看廢址有什么好看的!”我懶洋洋地走到地震遺址------原映秀中學大門前。雖然我以前也見過一些地震的畫面,但是眼前的一切,還是把我驚呆了。這哪有學校的影子呢?完全是廢墟一片!原本是六層的教學樓,有三層已陷入地下,剩下三層搖搖欲墜,似乎在訴說著當時的恐怖。另一座六層的教學樓,完全重疊在一起,成了“壓縮餅干”了,原來連接每層的樓梯,被拋到很遠的地方。最慘的就是教師宿舍了,它的樓頂已被震翻到地面上,隱隱約約能看到一些殘留的日用品。這次地震奪走了學校的43名同學、8名教師、2名職工、2名家屬的生命。看到這里,我鼻子酸酸的,更不用說遇難者的親人們了。同時我感到這場地震太巨大了,人們是抵御不住的。
我?guī)е林氐男那殡x開了廢墟,來到了新城。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僅僅兩年的時間,廢墟下一座座具有少數民族風格的小樓拔地而起。街道四通八達,小院整潔安靜,奔騰的岷江繞城而過。我心想:“一個人在災難面前是束手無策的,但萬眾一心就能戰(zhàn)勝災難,重建家園。”
在回程的路上,我回頭深情望著映秀,祝愿映秀的未來會像我們兒童的明天一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