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經(jīng)典美文摘抄 篇一
流年似水,緩緩而過。不知不覺間,又是一年中秋的來臨。只見一輪明月懸掛在高空,遍灑清輝,給大地披上一層薄紗。大地一片朦朦朧朧的,沉浸在美麗的月色中,令人不自禁陶醉于其中,沉迷于其中,融洽于其中。
“明月千里寄相思”,在皓月當空中,我把一份牽掛捎給你,把一份相思寄給你,我把念你的感情通過月亮傳遞給你。曾經(jīng)多少次的月下共聚,曾經(jīng)多少次的悄悄言語,曾經(jīng)多少次的山盟海誓,把相思牢牢套住,時時刻刻在醞釀。不在身邊的你可否收到?
月圓了,它勾起了我與你相見的渴望。我渴望與你相處,渴望與你相守。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內(nèi)心坦然,內(nèi)心泰然自若,內(nèi)心舒適自在。今夜,在中秋節(jié)的見證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相信,我們的愛情像松樹,四季長青,長久不老;我們的愛情像東海水長流,永不止步。我將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陽缺”,此時,我們分處兩地,暫時離散;此刻,月缺不再,只是滿圓。我抒發(fā)一篇心語,把中秋謳歌,把明月仰慕;我寫一節(jié)詩詞,安度中秋,“舉杯邀明月”。在酒的催促下,我情語連連,我心思綿綿,我激情蕩漾,我愛意漫漫,我悔恨以前的春宵苦短,我悔恨以前的相處恨短。
雖然你不在身邊,但在仿佛中,我們在遠處微笑相視。我們用手機傳達情意,我們用短信表達祝福。沒有大山能橫亙,沒有大海能阻隔,透過長長的道路,在月光的'照耀下,我們彼此相知,彼此想念。我們在異地心連心。
中秋節(jié),“終日思君不見君”,我不由有一些酸澀,有一些苦楚。但想到我們以前的信誓旦旦,想到我們以前的耳鬢廝磨,想到我們曾經(jīng)的在一起,笑于是是甜蜜的,心也是甜蜜的,情也是堅定的。
雖然在這萬家團圓的日子里,我們不能團圓,但能“天涯共此時”,我們彼此覺得情投意合,我的愁思變成了樂思,我的孤單不再,我的寂寞不再,我的徘徊不再,我的彷徨不再。我相信,我們在共守一份心里的平靜,在共同享受彼此掛念的幸福,在共同品嘗彼此相思的愛情滋味。是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的,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這難道不是最愜意的嗎?這難道不是最堅貞的愛情嗎?
中秋節(jié)經(jīng)典美文摘抄 篇二
尖銳的汽笛聲還在遠處回蕩,車廂內(nèi)早已人群涌動。跨下車門,望著這個陌生的城市,顧不得思索其他,只是覺得這里是我夢想必須進過的地方。
南方的大地總是驚人的熱,讓人沒由來得煩躁。所以第一次相遇,我并沒有記下他的樣子也沒有打算與他相識。也許是上天太過無聊便編撰一個故事,讓我們演繹了一場相識,只是相識而已。
我們很巧合的成了同學,又很自然的相識。轉眼中秋來臨,離家近的同學都回家了,我們這些離家遠的孩子有很自然的湊在了一起。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我們以求能夠相互取暖來緩解我們對家的想念。那天晚上我們一起吃了晚飯,然后一起去里操場。
還記得那晚的操場分外的熱鬧,月亮也是出奇皎潔明亮,還有那些搖曳的孔明燈更是讓我永生難忘。記不得那晚你喝了多少酒,也不知道你什么時候去買的孔明燈。我只是記得我們聊天聊得好開心,你說遇見我是你最幸福的事,我忘記了開心,忘記了感動。只是感覺那晚的風很柔很溫馨。
我們一起在每一個孔明燈上寫下我們的愿望,然后一起輕輕的穩(wěn)穩(wěn)的把他們一個個送向浩瀚的夜空,最后一起看著它們慢慢的慢慢的升高,在升高,直到再也尋不見??粗鼈兾覀円黄鹪V說著彼此的愿望,一起猜測明天的我們會怎樣。這樣的場景無疑是一幅浪漫的畫卷。
本來舉杯邀月這只是文人的雅興,秋高氣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覺得有意思,特別定這日為佳節(jié),若在民間不見得有多大興味,大抵就是算帳要緊,月餅尚在其次。我回想鄉(xiāng)間一般對于月亮的意見,覺得這與文人學者的頗不相同。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涼。……中秋的意義,在我個人看來,吃月餅之重要殆過于看月亮,而還帳又過于吃月餅,然則我誠猶未免為鄉(xiāng)人也。
諸位要問我為什么特別介紹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訴你們的。我不單為今天是兔兒爺?shù)纳?,不單為今天的月球與地球最近,我為的是從我們的遠祖起,每年在這一日留下些特別的感情,造成不可磨滅的事實。數(shù)千年來古人所
老舍:《四世同堂》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里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藍,那么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么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jié)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艷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jié)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徐福熙:《今夜月》
解放以前的中國,富貴人家,尋歡作樂,以多數(shù)人的苦難釀成他們的蜜甜。中秋,是他們的佳節(jié),天上的明月,在他們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窮苦無告的人民呢?食無糧,穿無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們的淚痕,使他們嘆息、悲傷。別人的天堂,就是他們的地獄,別人的佳節(jié),就是他們難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會主義時代的中秋月色。十億人民心中裝著個暖秋。當空皓月,舉頭共仰,她給人歡樂,給人光明,給人佳興,給人幽思……
臧克家:《人好月嬋娟》
八月節(jié),天上滿月,人間團圓,拜月,供“月光馬兒”和“兔兒爺”,雖然似乎是“媽媽經(jīng)”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調是美好的。傳統(tǒng)風俗中,有不少禮數(shù),多少都有一點迷信、神秘、朦朧的色彩,但又不純粹是迷信的東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來人們生活中一點有情趣的點綴,有熱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風俗,似乎應該和純屬迷信的東西區(qū)別開來。《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徹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歸寧,是日必告返其夫家,曰團圓節(jié)也?!?/p>
不覺中秋節(jié)至,是日晴明得好。史進當日分付家中莊客,宰了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 鵝,準備下酒食筵宴。看看天色晚來,怎見得好個中秋,但見:午夜初長,黃昏已半,一輪月掛如銀。冰盤如晝,賞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圓滿,桂花玉兔交馨。簾櫳 高卷,金杯頻勸酒,歡笑賀升平。年年當此節(jié),酩酊醉醺醺。莫辭終夕飲,銀漢露華新。
——節(jié)選自施耐庵《水滸傳》
這里眾人賞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換暖酒來。正說著閑話,猛不防只聽那壁廂桂花樹下,嗚嗚咽咽,悠悠揚揚,吹出笛聲來。趁著這明月清風,天空地靜,真令人煩心頓釋,萬慮齊除,都肅然危坐,默然相賞。聽約兩盞茶時,方才止住,大家稱贊不已。
——節(jié)選自曹雪芹《紅樓夢》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里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 藍,那么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么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 帔?!瑫r,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jié)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艷的新娘子;就是那不 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jié)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節(jié)選自老舍《四世同堂》
中秋的夜里,我們在院子里盼著月亮,好久卻不見出來,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簾兒悶著,纏奶奶說故事。奶奶是會說故事的,說了一個,還要再說一個……奶奶突然說:“月亮進來了!”
我們看時,那竹窗簾兒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地溜進來,出現(xiàn)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 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我們都高興起來,又都屏氣兒不出,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的,會一口氣吹跑了呢。月亮還在竹簾兒上爬,那滿圓卻 慢慢又虧了,末了,便全沒了蹤跡,只留下一個空鏡,一個失望。奶奶說:“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們快出去尋月吧?!?/p>
——節(jié)選自賈平凹《月跡》